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心肌损伤的效果分析

2017-11-30 07:47杨志宇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3期
关键词:磷酸肌酸肌钙蛋白心肌细胞

杨志宇

(广西平南县人民医院 广西 平南 537300)

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心肌损伤的效果分析

杨志宇

(广西平南县人民医院 广西 平南 537300)

目的:探讨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某院收治的150例新生儿心肌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50例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磷酸肌酸钠组,每组各有75例患儿。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为磷酸肌酸钠组患儿加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心肌酶谱的各项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的水平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磷酸肌酸钠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心肌酶谱的各项指标和心肌肌钙蛋白I的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心肌损伤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保护患儿的心肌,改善其心肌组织,促进其心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高。

磷酸肌酸钠;新生儿心肌损伤;效果

心肌损伤是新生儿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此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降低患儿心肌损伤的程度,提高其心肌功能,是改善心肌损伤患儿预后的关键。以往,临床上对心肌损伤患儿主要是进行常规综合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磷酸肌酸钠是一种心肌保护剂,此药主要用于治疗成人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疾病。萧毓萍的研究表明[1],用磷酸肌酸钠对心肌损伤患儿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心肌损伤的程度,促进其心功能的恢复,改善其预后。为了进一步证实此疗法的有效性,某院对收治的75例此病患儿在进行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50例新生儿心肌损伤患者。这150例患儿的病情均符合以下情况:1)患儿的病情经心电图检查、血心肌酶和血肌钙蛋白检测后,均被确诊为新生儿心肌损伤。2)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面色苍白、紫绀、心动过缓或过速、心音低钝等临床表现。3)患儿均有窒息史。4)患儿均无宫内感染史。5)患儿均未患有先天性心脏畸形。6)患儿的家长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某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这150例患儿中,有男孩81例,女孩69例。这些患儿的胎龄为37~40周,平均胎龄为(38.2±0.5)周。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150例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磷酸肌酸钠组,每组各有75例患儿。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具体的方法为:1)每次使用0.5g的维生素C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1次/d。2)根据患儿的病情,对其进行呼吸支持、维持其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的平衡、营养其脑细胞、抗感染、保温和纠正低血压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为磷酸肌酸钠组患儿加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即将1g的磷酸肌酸钠加入到2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用此药液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在30min内滴完,1次/d。对两组患儿均进行7~10天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2)进行治疗前后,观察患儿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的情况。心肌酶谱指标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氢丁酸脱氢酶(HBDH)。3)观察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2]经过治疗,若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其心音有力,其心电图的检查结果和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的结果均恢复正常,即可判定其治疗效果为显效。经过治疗,若患儿的症状有所改善,其心音有力,其心电图检查的结果基本正常,其心肌肌钙蛋白I的水平有所下降但未完全恢复正常,即可判定其治疗效果为有效。经过治疗,若患儿的症状、进行心电图检查的结果及其心肌肌钙蛋白I的水平均无改善,甚至其病情在加重,即可判定其治疗效果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9.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经过治疗,磷酸肌酸钠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及其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的比较 进行治疗前,两组患儿心肌酶谱的各项指标及其心肌肌钙蛋白I的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磷酸肌酸钠组患儿心肌酶谱的各项指标及其心肌肌钙蛋白I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及其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的比较(±s)

表2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及其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的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0.05。

组别CK(IU/L)CK-MB(U/L)LDH(U/L)HBDH(U/L)cTnI(ug/L)磷酸肌酸钠组(n=75)治疗前575.7±142.859.6±15.4653.7±153.496.5±24.53.8±0.4治疗后322.6±153.5※△46.5±13.6※△234.6±120.8※△68.4±21.3※△0.16±0.05※△常规治疗组(n=75)治疗前584.3±164.860.7±17.2611.4±162.798.1±24.93.7±0.7治疗后512.7±175.4※52.5±18.8※404.6±171.4※79.3±20.6※0.41±0.06※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在进行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心肌损伤多因胎儿在宫内发生窒息或在分娩期间发生缺氧所致。由于新生儿的心脏储备较低,且其血管结构功能及心肌细胞均处于未成熟阶段,故极易发生心肌损伤的情况。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3],新生儿因窒息所致心肌损害的发生率为28%~65.5%。新生儿心肌损伤患者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或治疗的方法不当,极易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甚至会危及其生命。有研究表明[4],能量供给不足是导致患儿心肌细胞损伤的重要风险因素。患儿在出现缺氧窒息状态时,无氧代谢的增加可使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在其体内,使其发生细胞内酸中毒,减少其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从而使其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出现异常,进而损害其心肌细胞。另外,新生儿心肌代谢障碍可使其心肌细胞膜钙泵失效,使大量的Ca2+内流,从而影响其心肌的收缩功能,进而损伤其心肌。刁玉巧等人的研究表明[5],新生儿的心肌细胞具有较强的再生和修复能力。因此,对新生儿心肌损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助于改善其心肌的能量代谢,促进其心肌组织的修复。用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心肌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优势为:1)此药可将患儿体内的二磷酸腺苷(ADP)转化为ATP,而ATP可被心肌细胞直接摄取和利用,有助于增加其心肌组织内的含氧量,促进其心肌能量的代谢。2)此药可为患儿的Na+-K+-ATP离子泵和Ca+泵提供能量供应,为其肌动蛋白、肌球蛋白丝的滑行提供能量,从而增强其心肌的收缩力,改善其心肌的功能。3)此药可抑制患儿溶血酯酶的积聚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其细胞膜的稳定性,防止其受损的局部心肌组织出现磷脂降解的情况,减少其心肌细胞的凋亡,增强其心肌细胞的保护能力。

综上所述,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心肌损伤,可有效地保护患儿的心肌,有利于改善其心肌组织,促进其心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高。

[1]萧毓萍.复合辅酶、磷酸肌酸治疗新生儿窒息所致心肌损伤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6):579-581.

[2]章樱,陈国庆,张勤,等.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5):786-789.

[3]王红静.乌司他丁联合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6(20):82-83.

[4]许江山.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0):128-129.

[5]刁玉巧,曲凡,邵勤,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60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7(5):38-39,41.

R725.4

B

2095-7629-(2017)3-0010-02

猜你喜欢
磷酸肌酸肌钙蛋白心肌细胞
心肌肌钙蛋白T启动子经两步转录扩增系统提高目的基因表达的腺相关病毒载体构建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肌钙蛋白升高也有可能是这些疾病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引起1岁女童过敏性紫绀一例Δ
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心肌细胞慢性缺氧适应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磷酸肌酸钠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治疗56例分析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磷酸肌酸钠在治疗急性心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