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秘书之道

2017-11-30 23:24梁晓琪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2期
关键词:红楼梦

梁晓琪

摘要:《红楼梦》中塑造了大量类似于现代秘书的女性形象,按作用可以将这些女性简单分为机要秘书、生活秘书和其他类型的秘书。她们在处理问题时运用了低调处事、以柔克刚、举一反三和恩威并施等技巧。通过对秘书类型及处事技巧的解读,可以为现代秘书在提高职业素养时提供一定的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红楼梦》;秘书之道;秘书工作

秘书学界对“秘书”的界定不一,常崇宜先生综合了各方观点:“认为秘书既是一种职务名称,也是一种社会职业,是特定领导个人的助手;各种秘书的具体作用虽各不相同,但都是通过辅助领导、直接为领导服务从而实现为社会服务的。[1]”《红楼梦》中的贾府从组成来看无疑是一个庞大的企业,如何保证企业的有效运转,除了靠管理者外,背后的秘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平儿和袭人作为王熙凤和贾宝玉的“首席秘书”,其高超的处事艺术值得秘书人员学习。

一、《红楼梦》中秘书工作的类型

(一)机要秘书

《红楼梦》作者自称其写作目的是“使闺阁昭传”,让后人知晓“闺阁中历历有人”,本着“万万不可使其泯灭也”的原则成功塑造了诸多绣户侯门女。常言道:“红花还需绿叶配”,这些绣户侯门中的“红花”如若没有绿叶的衬托又怎会如此娇艳?

史老太太离了鸳鸯是万万不行的,她悉心照顾老太太的吃穿用度,周全着大小事务,忠诚且备受众人信赖,鸳鸯在秘书的岗位上尽心尽责。同样,“王总经理”也有一个相似的秘书:平儿,心思细腻、举止舒徐、待人宽和,凡所经她之手之事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纵然凤姐强势,但也不能少了这只肩膀。莺儿也是如此,她是宝钗的贴身丫鬟,宝钗到贾府偏只带了她一人,被视为宝钗的“心腹”。娇憨婉转,心灵手巧,一举一动都透漏着宝钗的影子。同样的角色还有紫鹃之于黛玉、袭人之于宝玉。作为贾府接班人的秘书,兴儿既要帮贾琏周全左右事务,又要时刻小心凤姐的“火眼金睛”,并且还能准确把握众人的性格特点,有其可贵之处。这些秘书辅佐管理者管理大小事务,管理者也因这些秘书的存在而张弛有度。

(二)生活秘书

《红楼梦》作者以微妙的笔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丫鬟的群像,这个群像中有一部分人扮演着生活秘书的角色。她们或温婉贤惠,或情韵雅洁,她们服务于管理者,由于某种原因没能处在核心地位,但却是在日常事物处理中必不可少的一员。

晴雯和麝月是宝玉房中的第二等秘书。晴雯千伶百俐,嘴尖性大但却心灵手巧,狠命咬牙忍着病痛为宝玉补完雀金裘。麝月待人宽和、与人为善,尽心尽力地服侍宝玉,体贴之心无人能及,“公然又是一袭人”。凤姐管理荣府一应事务,丰儿帮助平儿服侍凤姐并承担跑腿传话等事情,常侍左右,因其机智灵敏略逊与平儿,所以只能站在生活秘书的行列。与丰儿相比,雪雁的机智灵敏明显不足。她虽与黛玉亲如姐妹,但其幼小的心灵不可能有太多的经历,故作者对其着墨不多,大型场合也难以看见她的身影,只干一些端茶倒水的事情,正好也扮演了生活秘书一职。无论是琥珀、麝月还是晴雯、雪雁,虽不是主子眼前的中流砥柱,但也是一枚不可或缺的棋子。

(三)其他类型的秘书

《红楼梦》里塑造了众多的秘书形象,除了机要秘书和生活秘书外,还有一类秘书,她们算不上尽职尽责但也不能归为失职,笔者将这一类型人物定位为其他类型的秘书。

夏金桂和宝蟾是《红楼梦》里最后展现的一对人物。从身份地位来看,宝蟾与平儿相似,但她的不甘隐于背后的心态常常将薛家吵得鸡犬不宁,和金桂联手将香菱逼走,肆意挑逗小叔子,与主子分羹而食,心中毫无闺阁礼法。从不肯低头忍让的个性使原本相互依存的主仆关系变成了双峰对峙的局面。同为“心腹”,但宝蟾将“心腹”做过了头,成了“心腹大患”是她悲剧的根源所在。

宝玉房中的李嬷嬷是宝玉的奶娘,虽未有生产之情,但也有养育之恩,本应该受到尊敬,但其过度的自信却使宝玉对她心生厌恶。拿走了宝玉留给晴雯的包子,喝了宝玉沏的枫露茶,吃了宝玉留给袭人的酥酪,有意排挤宝玉房中的受宠丫鬟。这类秘书并不是一无是处,本性并不坏,只是在服侍主子时由于某一方面不当的言行而失去了一个秘书基本的素养,这些教训是值得现代秘书人员去注意的。

二、平儿、袭人处理问题时的技巧

(一)低调忍让

袭人作为老太太赐给宝玉的大丫鬟,服侍过贾府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地位很高,但她从不因此而骄纵,相反,低调、善良是她的行为准则。当宝玉知道李奶奶吃了枫露茶时,一气之下将茶杯打了个粉碎,袭人恐贾母听闻后不高兴,假称是自己失手砸了钟子,面对宝玉要将李奶奶撵出去,也是好言相勸,才免了一场风波;受到李奶奶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骂时,并没有做任何还击之举,选择宽容他人;遭到晴雯等人奚落时,亦选择一笑而过,不予计较;穿着打扮极为朴素,别人赠予的金银手饰也从不招摇。袭人选择了无数次的忍耐换来了最后的海阔天空,在万艳同悲的美酒中得以保全。“以和为贵”的理念在她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所以低调忍让是她在处理事务时的方针政策。秘书人员如何恰当的来往于领导者和众多职员中,不妨看一看袭人!

(二)以柔克刚

作为”总经理“的王熙凤一出场就强势逼人、争强好胜,在这样一位“铁腕儿”总经理手下工作,平儿可谓每天与狼共舞。“过于软弱无能,不配做王熙凤的心腹助手;精明强干了,一天也容不下她”[2],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平儿以柔克刚。在小说第44回中,平儿无故被当成煞性子的对象,有冤无处诉,经李纨、宝钗、宝玉一行人劝说后渐渐平息,事后老太太让凤姐给平儿赔不是,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凤姐赔不是,与其坐享其成,不如以退为进,明知自己没有错还要给凤姐赔不是:“我惹了奶奶生气,是我该死”,先贬己,接着又说:“我服侍奶奶这么几年,也没弹我一指甲。就是昨儿打我,我也不怨奶奶,都是那淫妇治的。”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又赞誉了主子的恩德,同时也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好评,可谓一箭三雕。时刻保持谦恭的态度,以屈求伸,使得凤姐心里既心酸又惭愧,整个事情经平儿一“点”便取得了圆满的结果。她以谦恭的态度,柔性的处事原则冷静地对待整件事情,其处事技巧颇为高明。

(三)举一反三

企业事务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因素的加入会变得及其复杂,涉及多个人物,不同领域,诸多层面。秘书人员在处理事务时难免会出现考虑不周,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等情况。如何更加圆滑的处理这些事情?我们能从处理事务“老司机”的袭人身上略微窥探一二。

当宝玉疯癫众人束手无策,贾政又要外任,家中情形实属堪忧,贾母等人便想选宝钗为宝玉冲喜,当袭人听闻后心里暗想宝玉平日和黛玉好胜宝钗,如今要把黛玉撂倒一边娶宝钗,此事并非冲喜而是催命,三人命运都将化为悲剧。在众人都以为是在冲喜时她看到了事情的里一面——催命,实属不易,果然伴随着冲喜的丝竹声,三人命运走向了悲剧時刻,随着“忽喇喇如大厦倾”一切都化为了尘埃,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无论结局的好坏,她在看待事务方面有着过人之处,多角度剖析问题的技巧值得秘书人员学习。

(四)恩威并施

秘书人员作为管理者的左右手,担当着中级管理者的角色,也是管理环节中较为关键的一环。有效的管理不仅会提高公司效率,而且还会鼓舞士气,所以恩威并施是秘书人员在管理上所应掌握的技能。在61回中,当凤姐听说是五儿偷了茯苓霜和玫瑰露后给出的管理方法是“将他娘打四十板子,撵出去。把五儿打四十板子,立刻交给庄子上,或卖或配人。”简单粗暴的管理方法是凤姐独有的作风。平儿待五儿细诉完事情经过后,觉此事有蹊跷便来寻袭人,得知原委后恐“打老鼠伤了玉瓶”,便让宝玉一人承担起后果,使事情有了一个两全的结果。后又以大家长式的态度对彩云和玉钏儿进行心理教育,彩云也承认是自己偷了玫瑰露。平儿不费一针一线使事情圆满收官,坏人得到了惩罚,又不连累无辜之人,恩威并重、广施恩惠,为自己铺设了一条很好的人际关系道路。对比凤姐张牙舞爪的硬性管理,平儿恩威并施,柔性的管理方法更值得我们学习。

三、平儿、袭人处事艺术对现代秘书的启示

(一)安分守礼,准确定位

在贾府这个大酱缸里,平儿以一个“通房丫头”的身份稳重求进,进中求存。之所以成为覆巢之下幸存的完卵,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对自己身份的准确定位。青山山农(清)曾评价平儿:“不矜才、不使气、不恃宠、不市恩、不辞劳怨、有古名臣事君之风。”[3]凤姐和贾琏就像两座险峰,平儿是两山之间夹着的小溪,偏重滋润任何一方都会给她带来无止境的痛苦。她深知凤姐妒忌心极强,即便做了“房里人”,也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对贾琏敬而不亲,减少了凤姐的猜忌,为自己生存多争取了一丝空间。与众人相处时“积之以诚,行之以礼”。和凤姐在一起,即使旁无他人也不可越礼半步,对待他人也是笑脸相迎,礼貌相称。安分守礼而又不失风度,将儒家中和之道做到了极致。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精神支柱,其精神实质应当被现代秘书人员所熟知、运用。

(二)运筹有度,劝谏委婉

政治学唯物辩证法中的“适度原则”是根据质和量的关系把握最佳尺度。任何事情,只有做到恰到好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李妈夜里被巧姐哭醒而拧了巧姐一把后,凤姐气急败坏的命平儿将巧姐抱过来,并使劲打那黑心奶娘时,平儿及时规劝。平儿将凤姐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这会子打他几下子没要紧,明儿叫他们背地里嚼舌根,倒说三更半夜打人”,寥寥数语引发了凤姐儿深思:俗话说“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如果自己不在世了,现在的行为岂不是在为巧姐树敌?凤姐儿如此精明的人不会看不透其中的厉害关系。平儿在劝服过程中,既把握好了尺度,又达到了劝谏的目的,“灵活而不失原则”。秘书人员在处理日常事务时不免会遇到劝谏问题,“劝服行为往往涉及到劝服人、被劝服人、劝服时的语言环境或社会文化环境或当时的情境。被劝告的内容往往涉及到个人行为。”[4]所以秘书人员应掌握一定的劝解技巧,合理地把握尺度,为领导者出谋划策。

(三)居安思危,防患未然

在“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的贾府中人们整天醉生梦死,丝毫没有感觉到危机的到来,在他们心中“盛极而衰”的概念几乎为零,但作为一个小小女仆的袭人却表现出了不凡的危机意识。小说23回,宝玉错把袭人当成了黛玉,将自己多年的心事倾泻而出,袭人面对此情此景早已吓得魄飞魂散。仔细思考方才之言:“一定是因黛玉而起,如此看来将来难免有不才之情,”历代学者因此一句话便抨击袭人老于世攻,心机深重,将黛玉之死也强加于她,这样的看法未免有些偏激。实际上,袭人作为宝玉的机要秘书,宝玉对黛玉的情谊想必袭人也心如明镜,如果两人之事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则皆大欢喜,但从字里行间来看显然这种“知己之爱”要想发展到成婚配是不可能实现的,依照宝玉的个性如果发动一场“革命”,后果不堪设想,可见袭人当时的担忧不无道理。袭人在这里是否掺杂了个人杂念,我们不好轻易下定论,但能在众人皆醉的情况下做到唯我独醒很不容易,居安思危者,则昌则盛;反之,则衰则亡。时刻保持忧患意识,识大体、务大局,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审时度势,沉着冷静

秘书人员应对繁杂如麻的企业事务,除了依赖长期积累起来的经验,还需要审时度势的判断力以及沉着冷静的心态,平儿在这方面做得很是得体。凤姐恐探春初次料理事务照顾不周,打发平儿回话,恰逢探春正在气头上,便夹枪带棒拿凤姐出气,平儿见探春一脸怒色,自知已不能为凤姐开脱了,倒不如沉着冷静,静观其变。见侍书不在身边,便主动服侍探春洗脸,笑脸相迎。看探春怒气基本已平复,抓准时机,“陪笑向探春‘姑娘知道二奶奶本来事多,保不住忽略,俗话说:旁观者清,或有该添该减的去处二奶奶没行到,姑娘竟一添减,也不枉姑娘待我们二奶奶的情谊了”简单一句话既保全了探春的颜面,又为凤姐挽回了面子,同时也缓和了彼此的关系,本来气势高涨的探春顿时没了主意。凤姐死后,奸兄狼舅意图将巧姐变卖,平儿临危不乱,冷静地为巧姐谋划出路。为她在婚姻大事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用她处变不惊心态和审时度势的判断力让她成为红楼秘书第一人!也许“兰桂齐芳”后,平儿将成为裙钗齐家者中的核心人物。

参考文献:

[1]杨锋.秘书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6.

[2]王昆仑.大家小书·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77.

[3]自梁燕.论平儿[J].红楼梦学刊,1988,08:167.

[4]石彦霞,牛景丽.《红楼梦》之平儿劝服语言的话语分析[J].芒种,2012,10;116-117.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猜你喜欢
红楼梦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细品《红楼梦》中的养生茶
《红楼梦》读后感
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
冯其庸的论文
冯其庸的序跋
续红楼梦
作家阅读的方式
十年一觉迷考据 赢得红楼梦魇名
于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