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陵早期文学观

2017-11-30 23:24陈海燕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2期
关键词:文学创作文学

陈海燕

徐陵(507-583),字孝穆,是南朝时追随简文帝萧纲的重要作家。徐陵和其父徐摛以及庾肩吾、庾信父子都在东宫任职,同时出入于萧纲门下。时徐、庾父子皆以文章名冠天下,文风绮艳,又多有新意,对当时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人称他们的文章为“徐庾体”。他也是南朝宫体诗的重要诗人,六朝骈文大家,陈朝时更被尊为“一代文宗”[1]。徐陵虽然是诗文创作大家,在文学上有自己的主张和追求,但是他没有系统的文学理论作品。我们只能或从他追随的文学流派、或从他的作品里的片言只语、或从他的文学创作中来寻找。

徐陵的曾祖父徐凭道,南朝宋海陵太守;祖父徐超之,梁天监初年官至员外散骑常侍;父徐摛,起家太学博士,历任皇太子萧纲家令、新安太守、太子左卫率等职,是宫体诗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家族纵横政坛文坛百年,门第显赫。徐陵天资聪慧,学识广博,“八岁,能属文,十二,通《老》、《庄》义。既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2];他在朝廷中身居高位,知人善任;他为人正直、体恤贫苦,在品行方面享有清誉。他一生处于朝代更迭频繁的南北朝时期,动荡的时局使当时的人在思想上反思传统的价值体系;同时他又生长生活于气候温润又相对富庶的南朝地区,江南独有的秀美景色和温润气候,使江南的文人相比于北方文人更具细腻多情的个性。这些对他的思想以及文学观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总的来说,接受了系统儒家教育的他在思想中以儒家为主,又杂以释、道。儒家思想是他立身处世的原则,释、道的思想则在人生观世界观上对他产生影响。而他在文學创作上讲究声律和谐、注重辞藻和用典都与他在佛学上的造诣密不可分。[3]作为一名为皇帝所信任的高官,他的政治生活不可避免地会对他的文学观产生一定影响。比如他在548年出使北朝被羁留,直到555年才得以重返江南,这段羁留北方的经历一方面对他的政治生活和家庭生活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也使他有机会对北方的文学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使他的文学观明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事件成了他文学观的前后期分水岭。徐陵中晚期的创作文字雅致,情感沉郁;表达了强烈的情绪,体现了显著的个性,显现出深沉的悲哀。晚期的徐陵提出文学要有精致的形式,特别强调音韵之美:“标句清新,发言哀断”[4],也就是认为在形式完美的基础上,文学才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这一点与他前期追求文学形式美是基本一致的。在文艺美学上,他重视“神”。他的文学观中还体现了北方精神的融入,具有阳刚之美,提倡文质并重。

《玉台新咏》是徐陵奉萧纲之命编辑而成的,是继《诗经》、《楚辞》之后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又一部伟大的诗集。全书包含东周至南朝梁代的诗作七百六十九首,即分为五言诗八卷、歌行一卷、五言四句诗一卷,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歌咏妇女的诗歌集,体现了他的早期文学观。

他早期的文学观主要是追逐新艳。这既表现在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表现在文学创作的题材选择上。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徐陵所作的序文。《玉台新咏序》是徐陵所作的一篇享誉很高的骈文,写丽人之美极尽铺张之能事,文字清丽,对偶工巧,用典曼妙,音韵和谐,呈现出华美富丽的文风,是六朝时一篇骈文佳作。

《玉台新咏》在作品的艺术表达方面是语丽声谐,用浓艳辞藻抒写内心情感,表现细腻缠绵的情绪,强调意境的塑造;所以他的诗歌音律优美、节奏和谐。[5]在题材的选择上也大不同于之前所提倡的符合儒家标准的“中庸雅正”的内容,而是侧重表现日常生活的温情,特别是男女间的恩怨缠绵之情。徐陵所编辑的诗集《玉台新咏》中的很多诗篇,特别是齐梁文人的作品,基本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他在《玉台新咏序》中说:“撰录艳歌,凡为十卷。”[6]徐陵的为人、做官以儒家思想为准则,但为文追求“新”“艳”,正像萧纲在《诫当阳公大心书》中所说的“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

参考文献:

[1] 田久增.徐陵文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 年 4 月硕士学位论文,第 7 页.

[2] 姚思廉.陈书[M].中华书局,1972 年版,第 26 卷,第325 页.

[3] 田久增.徐陵文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 年 4 月硕士学位论文,第 14 页.

[4] 徐陵.与李那书,转引自张映红,略论徐陵的文学观[D].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8 年第 8 期,第125 页.

[5] 沈玉成.宫体诗与 < 玉台新咏 >[J].中国文学研究年鉴,论文摘选,1994-2011,第 462 页.

[6] 张葆全.玉台新咏译注[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 521 页.

(作者单位: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文学创作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距离”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论老舍文学创作中民族意识的多重性表现
文学小说
电影与文学创作间的互文研究
文学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