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鸟》中的女性自主意识之探析

2017-11-30 23:24程霞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2期
关键词:荆棘鸟自主意识女性

程霞

摘要:《荆棘鸟》是一部澳大利亚的家世小说,以女主人公梅吉与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展开了克利克家族十余成员的不同人生,小说的作者是女性,小说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女性角色。

关键词:《荆棘鸟》;女性;自主意识

由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女作家考琳·麦卡洛创作的小说《荆棘鸟》自1977年问世以后,不仅走红美国,与《教父》同为美国十大畅销书并迅速成为风靡全球的“国际畅销书”,先后改编成电影,拍成电视连续剧,是整个80年代最佳畅销书之一,被誉为“继《飘》之后最成功的家世小说和爱情传奇”,后人称之为“澳大利亚的《飘》”。小说描写了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的克利里家族一家三代长达50多年的故事。小说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而小说里克利里家族女性的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都有非常强烈的自主意识,每个人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挑战她们所生活的社会,虽然每个人的结局各不一样,但她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敢承受的个性却惊人的一致。

一、玛丽·卡森

玛丽·卡森是女主人公梅吉的姑妈,是克利里家族的第一代女性,是克利里家族三代女性中最年长的一位,也是通常意义上的反面角色。绝大多数的读者在看完小说后都觉得这个女人冷酷深沉面目可憎。诚然,玛丽·卡森不是一个让人喜欢的角色,故事开始的时候她就已经65岁了,她继承了丈夫的巨额财产成了一个富婆,当她感到寿终之日临近的时候考虑到没有子女遗产将面临没人继承的局面才想到了让远在新西兰的弟弟帕迪一家帮忙管理和继承她的产业。她寄了一封信给正挣扎在穷困线上的帕迪一家,收到信的帕迪一家兴奋的开始了他们的澳大利亚之旅。但是帕迪一家来到澳大利亚的德罗海达之后她并没有让弟弟一家住到她的大宅子里,而是让他们住在小河边的牧场工头的房子里,连拉尔夫神父都忍不住提醒她这样对待唯一的弟弟会不会太简慢了一点,而玛丽·卡森的回答是 “他将继承财产——那就让他挣吧”。从故事的这一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出,玛丽·卡森是一个没有多少人情味、理智淡漠的人。

但是从女性自主意识这个层面来分析玛丽·卡森这个角色,她绝对是一个最佳代表人物。她出生在爱尔兰,但是她知道“在愛尔兰我是永远找不上一门好亲事的;在那里一个女人非得有教养、有背景,才能找上一位阔丈夫。于是,我用两只手没命地干活,攒够了盘缠,到有钱的男人没那么多罗嗦事的国土上来了。我到这儿的时候,我所有的一切只是一张脸、一个身子和一个比人们认为女人应该有的更聪明的头脑。就凭这些,我就抓到了迈克尔·卡森;他是个傻阔老,一直到死都非常宠爱我。”从这点看她是一位自主意识非常强的女性,她不甘于自己原本可能面临的一生平凡卑微的命运,用自己的苦干挣得了盘缠来到了更有机会改变命运的澳大利亚,又用自己的头脑赢得了一个阔佬终生的宠爱。她是一个有头脑有想法并有坚定的意志去实现自己想法的有着超强自主意识的女性,也因为她超强的自主意识她成功的改写了自己的命运中身份地位的这一部分。

在面对爱情时,玛丽·卡森强大的自主意识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在面对小她三十七岁的才华卓越漂亮优雅的神父拉尔夫时,她毫不掩饰自己的迷恋,“她那双毫无表情的眼睛突然露出了扭捏而又喜悦的样子,玛丽·卡森几乎是在傻笑了”。就算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一个年近古稀的女人敢于表达对一个28岁的年轻男子的爱意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对于玛丽·卡森来说这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问题,她考虑的只是怎么利用自己的财富和地位来达到细玩慢赏拉尔夫神父的目的。以她的聪明和世故,她心里非常清楚,他和所有的人一样,对她的表面上的好和敬重都只是因为她的钱。她很清楚她无法得到拉尔夫的爱,但这不能阻止她对拉尔夫和梅吉之间的感情的嫉妒。面对得不到的爱情,她不甘于无能为力的退让,她最终利用自己的财富和拉尔夫性格中的弱点成功地报复了拉尔夫,让他一生都生活在挣扎和痛苦之中。玛丽·卡森的女性自主意识贯穿了她的一生,她甚至不放弃死后还要控制和改变命运的权利。自主意识在她的身上体现的过于浓烈,以至于呈现出来的角色是一个不近人情缺乏人类基本情感的接近变态的可怖形象。

二、菲奥娜

菲奥娜是女主人公梅吉的母亲。小说中菲奥娜的出场是这样的:“菲奥娜·克利里正在厨房里削着土豆皮。她是一个略矮于中等个子的非常端庄、相当漂亮,然而却面无笑容、神情严肃的女人。……她从早到晚都在厨房和后园子里转,她那双结实的黑靴子踩出了一条从炉台到洗衣房,到那小片菜地,到晒衣绳,再回到炉台的巡回小路。”“她是个沉默寡言的女人,不喜欢随意多讲话。谁也不知道她脑子究竟在想些什么,就是她丈夫也不清楚;……但是,即使这是真的话,那么她也是把这种惧怕隐藏在那难以捉摸的、略显忧郁的平静之中的。她从来不哗然大笑,也从来不怒气冲冲。”这段描述勾勒出了一个隐忍、不快乐、麻木的履行自己职责的母亲形象。在这看似屈服于命运的形象背后却也是一个勇于挑战世俗追求自我的女性。

在嫁给帕迪之前,年轻的菲奥娜爱上了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有妇之夫并为他生下了一个孩子弗兰克。这对于菲奥娜那自称世家的家族来说是不可容忍的,她被父亲安排嫁给了剪羊毛工帕迪。虽然与帕迪共同生活了很多年也孕育了六个孩子,但是在她的内心深处她一直默默的坚守着她对爱情的执着。她爱弗兰克超过任何一个孩子,当梅吉问她:“这么说,那就是你为什么爱弗兰克胜过我们了。”菲回答道:“我想是的,因为他是帕克哈的儿子,而其余的是属于帕迪的”。在晚年的时候,当她和梅吉谈起年轻时的这段感情时她说道:“哦,可是我爱那个人!……我爱他到了疯狂的程度。而且,我想,我决不会再爱另外一个人了。”她在隐忍中坚持她对爱情的执着。她的自主意识不仅仅表现在爱情上,在对待宗教上她也明确的拒绝了拉尔夫,她说:“我不是个虚伪的人,德·布里克萨特神父。我已经不信自己的教了,而也不想去信奉另一个不同的、但同样是毫无意义的信条。”在戴恩出生时,她第一时间就看出了戴恩不是梅吉的丈夫卢克的儿子而是神父拉尔夫的孩子,但是她并没有从世俗的角度去批判梅吉,她从内心深处理解梅吉。所以菲奥娜也是一个有着自己的强烈自主意识看似温顺实则敢于反叛的坚强女性。

三、梅吉

梅吉是小说的女主人公,她从小就爱上了神父拉尔夫,但是拉尔夫的神父身份注定了他们虽然彼此相爱但是不能结合。当梅吉问母亲:“我们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走错了的呢?”“一生下来”。菲答道。这个回答够残酷也注定了梅吉一生都要承受感情之痛。梅吉的女性自主意识有一个觉醒的过程。她爱拉尔夫但是拉尔夫为了自己的前程离开了她,她开始屈服于社会现实与一个和拉尔夫外貌相似的劳工卢克结婚了。婚后初期她也是想尽量做一个合格的妻子,虽然卢克沉迷于工作赚钱根本不关心她,她还是默默的在雇主兼朋友安妮家等他为他生孩子。在等待的日子里她逐渐觉醒,最终在海岛与拉尔夫的相遇让她达成了想要一个拉尔夫的孩子的愿望。从此她回到了德罗海达回到了母亲和哥哥的身边,离开了卢克也不再沉迷于拉尔夫的情感之中。梅吉是坚强的执着的,虽然经历了一个觉醒的过程,但最终她也成长为了一个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女性。她挑战世俗离开了不需要她的丈夫,生下了与拉尔夫的爱情结晶。儿子成为她之后生活的寄托,她把儿子戴恩看作是战胜上帝的一个象征,以一种迂回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爱情理想。

四、结语

《荆棘鸟》的主题,也是永恒不变的:爱,与命运。书中的几位女性都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命运也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爱情,难能可贵的是她们都没有完全屈从于命运的安排,都以自己的方式与命运抗争。在那个女人的力量很渺小的社会背景下她们都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自主意识,展示了不妥协的抗争精神,这应该是我们能从小说里的几位女性身上得到的最大的启示。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荆棘鸟自主意识女性
《荆棘鸟》中人物梅吉悲剧性的解读
培养自主意识,让小学生爱上写作
中专学校机电专业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
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自主写作能力
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荆棘鸟》与《红字》的比较研究
《玫瑰帝国·荆棘鸟之冠》火热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