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文学受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2017-11-30 23:24陈新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2期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影响

陈新

摘要:中国作为东亚地区最重要的文化古国,对于韩国的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文学上就是如此。中韩两国国境相接,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就乐府诗、汉文与五言古诗、五七言近体诗和骈俪句、明代历史演义小说及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几个方面探讨中国文学对韩国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韩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成就斐然,影响深远,韩国文学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中韩两国有漫长的交流史,从古代的《诗经》到近现代的文学修辞手法,可以说中国文学影响了韩国的整个文学发展历程。韩国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结合了韩国本土文化的风俗与特点,形成了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民族风俗的独特的韩国文学。

一、乐府诗对韩国文学的影响

在古朝鲜时代,韩国文学就已经开始收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和熏陶。在晋人崔豹的《古今注》中就记载着古朝鲜时代津卒白首狂夫之妻丽玉所做的《箜篌引》,诗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坠河而死,公将奈何。”在古朝鲜时代,除了这首乐府诗以外,并没有其他的汉文学作品遗留下来。但是这首诗的作者丽玉的身份是一个贱民阶级的女人,却用简短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男子在没有渡河工具的情况下仍要强行渡河,最后坠入河中,溺水而亡的事實。贱民阶级的乐府诗都已经到达了这么完整的境界,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对乐府文学的关心,也可以想象出乐府诗在古朝鲜达到的水平[1]。

二、汉文与五言诗对韩国文学的影响

在三国时期,韩国就开始接受中国佛教、儒家、道家的优秀思想文化,并曾将这些思想文化作为本国发展的重要基础。高句丽、百济、新罗等都接受并学习了道家、儒家、佛家思想,结合本土实际情况,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三国时期,主要学习的是汉诗和汉代的散文。三国末期,接受东汉以后发展起来的五言古诗,并用其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高句丽将军乙支文德在《与隋将于仲文》中写到:“神测究天文,妙算穷地理。战胜功绩高,知足愿云止。”以流畅明确,壮观恢宏的诗风作为后世研究韩国文学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五言诗的重要史料。三国时期接受汉代散文的基础是《文选》、诗经等内容,但都并未脱离乐府诗的范畴。三国后期,通常会用东汉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太平诗》与《与隋将于仲文》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所创作出的诗句文笔流畅,又有恢宏大气之感[2]。

三、五七言近体诗和骈俪句对韩国文学的影响

据史料记载,朝鲜是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上最早建交的国家之一。新罗与唐交好,派遣大量学者到大唐学习中国文化。韩国文学深受中国唐朝文学的影响,但留学生到来时是唐朝末期,方式盛行浮华婉约的文风,留学生学到的文学风格也多为此类。

唐游学在28岁时衣锦还乡,是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世称他为韩国文学之开山鼻祖,其代表作《秋生》为五言绝句,“秋风唯苦吟,世路少知音。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作者孤独的内心,读者都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愁苦。这首诗流传至今,脍炙人口。在推动双方交往的留学生中,崔志远为中韩的友好交往做出了接触的贡献。他在公元868年来唐求学,于874年考取了进士,著有《桂苑笔耕集》和《四六集》等,至今扔在流传的诗词有上百首。公元884年,崔志远的弟弟由新罗涉海来唐,迎崔志远回国。回国后他将所著的《桂苑笔耕集》和杂诗献给宪康王,这些文集很快就流传开来,深受朝鲜民众的推崇。之后他仍坚持创作唐律体裁的汉文诗[3]。

四、明代历史演义小说对韩国文学的影响

自2000年起,开始有学者针对明代历史演义小说与朝鲜次生作品展开比较,近年来,中韩学界开始关注《三国演义》影响下的次生作品。在朝鲜被翻译的明代历史演义小说有十七部,其中《封神演义》、《隋唐演义》、《西汉演义》、《三国演义》、《列国志》这五部小说朝鲜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并随之出现了许多这些演义小说的次生作品。朝鲜的文人在读过这些小说以后,以抄写或翻译的形式将它们喜欢的小说记录下来,使它们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1569年之前《三国演义》就已经传播到了朝鲜,广为流传,并发行了朝鲜木、坊刻木、手抄本等诸多版本。朝鲜文人更是根据《三国演义》创作出《诸葛亮传》、《张飞马超实记》、《五关斩将记》、《赵子龙实记》、《关云长实记》等许多次生作品。其中,《五关斩将记》、《关云长实记》是《三国演义》部分内容翻译而来的次生作品,《诸葛亮传》、《张飞马超实记》是摘译自《三国演义》的次生作品,《赵子龙实记》是创意而来的次生作品[4]。

朝鲜的儒家学者们认为小说虚构内容,并主张历史演义小说传播及市民阅读此类小说。但有许多朝鲜文人期待着历史演义小说充分发挥出其历史教育意义,甚至有一些朝鲜文人在读过中国历史小说后,受其启发,开始了本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之旅。

五、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对韩国文学的影响

中韩两国早起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都源自于西方,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两国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先驱,已经从最初接受提倡西方文学理论的热情中逐渐冷静下来,开始从各自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和主张,进步完善了本国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两国的发展模式与主张都有相似之处,韩国对中国的影响微乎其微,主要是韩国引入了大量的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先驱关于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主张。

梁华白在《以胡适为中心的中国文学革命》中着重的介绍胡适和陈独秀两位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先驱者,他认为陈独秀提出的“三大主义”掀起了中国文学革命的热潮,而胡适也通过自己的文章和小说积极的影响着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运动。梁白华还十分赞同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倡的“八事”,与此同时,他向韩国推荐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还一同介绍他们二人共同提倡的中国文学革命运动[5]。梁白华通过介绍陈独秀的思想,向韩国传播了“平民文学”、“社会文学”等主张;通过介绍胡适的思想,向韩国传播了“言文一致”等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主张。尽管此后韩国主要从日本引入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主张,到不可否认的是韩国的现实主义文学革命理论是由中国引入的。两国早期的现实主义问题的交流,中国早期现实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韩国产生了影响。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韩国文学中一直都有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子,从古朝鲜时代引入乐府诗,在三国时期受到汉文与五言诗的影响,新罗派遣学者到唐学习五七言近体诗和骈俪句,朝鲜流传明代历史演义小说并出现其次生作品,在近代受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熏陶。韩国在学习中国各个时代优秀文化的同时,结合了本土的传统文化,在进行改造和融合后,形成了具有中国形态又不失本国特色的韩国文学风格。

参考文献:

[1]金姗.论中国古代文学对韩国文学的影响[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9):327-328.

[2]曾子慧.中国文学对韩国文学发展的影响与熏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7):11-12.

[3]张云飞.浅析中韩唐代文化交流——从传播中韩文化的先驱崔致远说起[J].文学界(理论版),2010(04):47-48.

[4]金正恩.明代历史演绎小说在韩国的传播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5]金一.中韩早期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起源及关联——兼论中国早期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对韩国的影响[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5(05):74-79.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

猜你喜欢
中国古代文学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新形势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创新的几点改革
论如何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实践德育教育
边缘化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中项羽形象寻绎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