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家“自然观”与奥尔夫音乐之结合

2017-11-30 23:24骆彤阳志辉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2期
关键词:自然观道家

骆彤 阳志辉

摘要:“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的精髓。道家“自然”观对后世中国的美学和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与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自然法则”有着完美的结合。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核心范畴是“自然”,中国传统的文学和艺术深受“自然”的影响。

关键词:道家;自然观;奥尔夫音乐

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在中国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道法自然”是其思想的核心,道法自然就是道取法于自然,道家认为,客观自然界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行规律。宇宙万物都必须遵从这一规律。人类社会重要的活动领域之一是教育活动,在这个教育领域也必然遵循“道法自然”这个秩序。也就是说,学校里的人才培养应该按照自然的规律去培养,而不是以拔苗助长的方式去培养。自然,无为,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自然成才。人处于天地宇宙中的一环,人类的一切活动也应顺应自然规律。想一想,人类刚出生便是无知无欲的状态,这就是婴儿的状态。等到人类老去,也是回到婴儿的状态,老人和孩子都是自然本性的流露,这也是人性的光辉“素朴”,是人类美好的状态。然而由于后天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人的自然本性在现实中受到各种因素的戕害,现实社会中各种人出现自私、狡诈、贪婪等恶的习性。在老子的“道法自然”里,他认为,没有欲望、没有贪婪、没有狡诈、没有罪恶是人的本性,但现代社会却充满了违背人性的这些东西,虽然说现代社会进步了,可是实质却是在远离人性的本真,远离原始的“道法自然”。道家思想提出人性的“回归”,这是一种理想主义。道家思想认为,改变人性不是教育的初衷,经过教育,更应该是彰显人的本性。“复归于婴儿”——像婴儿一样的无知无欲的淳朴状态。

二十世纪德国音乐家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法则”音乐理念,这与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不谋而合,体现了中西文化包涵天人和一的原始宗教哲学思想。德国奥尔夫将“自然法则”原本的音乐观念与儿童音乐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了“元素性”音乐。所谓无素性音乐,就是以自然原本音乐为基本特征。奥尔夫音乐具有让孩子们主动参与、体验的原则和方法,也就是“自然法则”。“自然法则”音乐是一种把艺术教育和人的天性结合在一起的法则,让孩子们自己创造和表演的快乐音乐。

道家哲学中,大自然创造世界万物,世界万物就蕴藏着自然的灵气,受到大自然无声的滋润。“道”的本质就是“自然”。德国的音乐家奥尔夫也认为,音乐跟人的生活的息息相关,是人类自然情感的一种宣泄,所以音乐也应该遵循“自然法则”。奥尔夫教育理念中,自然的音乐是是一种“纯粹的表现需要”,与智力无关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表现欲望,例如婴儿刚出生时只会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婴儿对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一种本能的表达欲望,他会自然地去表达自己的这种需求。人们生来具有自然的一种音乐本能,对事物有了感想,心里有了感动,就一定会手舞足蹈,或呐喊或敲击。当简短的言语无法表达时就用长长的言语代替,当长长的言语的言语无法表达时就用磋叹的言语代替,当磋叹的言语无法表达时就会用身体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感情,也就会手舞足蹈。过去,在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现在,在发展中的亚洲、非洲国家或在高度发展的欧美国家,音乐属于每一个人,属于社会的各个不同阶层。远古形成以来就存在音乐,没有音乐就没有人类的精神文化,人类的天性中充满了音乐。人生的是由音乐陪伴的。为此,奥尔夫曾说过:宇宙之间如果没有一种平衡,人类的心灵很容易变得荒芜,只有音乐可以保持这种平衡,这是人类具有的原始的东西。具有“自然法则”的音乐就象滋润人类心灵的肥沃土地,需要全面去耕作去开发,不能遭遇破坏,不能垦殖过度,不能破坏森林乱砍乱伐,保持生态平衡,这样自然界就能保持繁荣昌盛,保持一种和谐。道家思想家庄子认为,天地有自然之美,这要靠人类自然地去欣赏,自然之只能自然地显现,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得眼睛,天地之间无处不美。天地之间的大美是不需要用言语来表达的,道家的自然“大美”就是一种最高境界之美。道家“自然”观与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自然法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奥尔夫音乐里面,道家的“自然”、“无为”、“天成”特点也有所体现,可以把各国家、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拿来作为教学材料,因为这是最“最自然的”,让学生通过奥尔夫音乐进入到宇宙世界,把自然界的时空更迭、宇宙运动经过艺术化、抽象化以音乐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自然与人、物与我的合一中,奥尔夫音乐把富有自然气息的象形音乐进行充满主观情感的创造。因此,奥尔夫音乐并不只是单纯地再现于自然的物态之象,而是在再现自然物象之美同时,表现人类主体的审美情趣、生命感悟和哲学思考,探寻着更深一层的哲学内涵。这样奥尔夫音乐与中国传统道家哲学所推举的“自然”建立了内在的联系,道家的“道法自然”理念便蘊藏在奥尔夫音乐艺术的创造之中,达成一种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华东师大古籍研究室编《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

[2]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阳志辉 广西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骆彤 广西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猜你喜欢
自然观道家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庄子说》(二十六)
漫画道家思想
直觉:爱默生超验主义改革的灵魂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与奥康纳自然观的区别
《庄子说》(十九)
浅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茶道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演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