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是”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

2017-11-30 23:24李啊慧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2期
关键词:偏误分析

李啊慧

摘要:本文结合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摘取的语料,归纳了跨语种视角下留学生习得“是”字句时的偏误类型及其原因,并提出建议,希望能给从事是字句教学的相关人员一些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是字句;偏误类型;偏误分析

在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是字句错误频次达1427,次于是......的句式居第二位。关于是字句的研究很多,刘月华(1983)年根据语义的不同将是字句划分为九类,并从是字的语法特点,是字句的结构特点,是字句的类型和用法三方面对是字句做了详细的阐释;吕叔湘(1984)年按语法成分的组合方式将是字句分为9类,并且做了详细的介绍。本章以两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后面留学生的易犯错的偏误类型,以是字的词性为出发点,进行分类、介绍。

一、是字句的概说

是字的词性:关于是的词性,学术界尚存在不同的观点,这里我们只介绍大家公认的、常用的两个词性-判断动词是和副词是。

(一)判断动词是

可以做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1.表示归类。这类是字句中,主语所表示事物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往往是一种包含关系。而且这里的主语多为动词、名词、的字短语、主谓短语。

2.表等同。在这类是字句中,主宾语的位置可以互换,而且句子的意思不会改变。

3.表存在。在这类句型中,句子的主宾语多由处所词和方位词充当。

4.表解释、说明。这种句型主要是指是字后面的宾语起到说明、解释的作用。

(二)副词是

1.当是字做副词重读时,表示确实、的确,有一种强调的意味,这时是不可以省略。

2.当是字不重读时,只是表示一种一般的肯定,这时可以省略。

(三)特殊成分前不用是

这里的特殊成分是指,当谓语动词后有补语或者是助动词着、了、过,句子的谓语不能由是充当,因为是并不是一个表示动作的词。

二、是字句的偏误类型

偏误是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掌握不够而产生的错误,这种错误是有规律的。但学习者自己很难发现到自己的错误,所以也不容易改正。

(一)是的遗漏

遗漏是由于某些原因而使得句子中一些必要的成分的缺失。

1.作谓语前有动词

是作谓语,谓语前面的成分含有动词时,是字被遗漏,这类遗漏共36句,占15.3%。

①我跟他好朋友。

②这时开始孩子的老师。

例①中,跟在这句话中充当的是介词的角色,但留学生误认为是此句的谓语而遗漏了真正的谓语是。例②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某个时间段为起点,某些人成为了孩子的老师,开始作为一个时间名词而不是动词,与谓语是组成句子成分。

2.复句中遗漏

复句中,谓语是的遗漏,这类遗漏共17句,占7.2%。

①所以除了语言之外,父母的爱好、思想观念、行为举止等都给孩子深刻的影响,比如,我非常喜欢看书因为我的母亲特别喜欢看书。

例① 非常喜欢看书因为我的母亲特别喜欢看书中,这句话是一个复句。写这句话的留学生使用了两个分句我非常喜欢看书、因为我的母亲特别喜欢看书,忽略了两个分句分别做整个大句子主宾语的事实,从而遗漏了谓语是。

3.副词后遗漏

句中有副词作状语时,误将副词当谓语而遗漏谓语是,这类遗漏共60句,占25.5%。

①这自尊心也我的父母交给我的东西。

我们可以看到留学生犯的共同的错误是把也看作谓语,而遗漏了真正的谓语是。类似于这种副词特别、仅、就、確实、一直等。

4.连词后遗漏

连词后面是的遗漏,这类遗漏共12句,占5.1%。

①还有,我觉得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且他的永远的老师。

例①中连词而且后是的遗漏,这位留学生在使用连词的时候,误把整句话看作一个句子,而忽略分句而且后的谓语是。

5.宾语含动词性成分

宾语是动词短语或带有动词成分时,是的遗漏,这类遗漏共11句,占4.7%。

①最后的招数掷椅子。

例句中掷椅子是动词短语,留学生在表达句义时,把这些含动词性成分的宾语当成了谓语使用,从而遗漏了谓语是。

6.表解释说明

当是作谓语后跟的宾语是描述主语特征、性格或解释、说明情况时,是的遗漏,这类遗漏共34句,占14.5%。

①的父母有各种各样的爱好,尤其我父亲对什么都感兴趣的人。

例句①我父亲对什么都感兴趣的人中,对什么都感兴趣的人是对父亲的兴趣爱好的介绍,意在说明父亲的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很明显,写这篇文章的留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到这一语法知识而遗漏了谓语是。

7.代词做主语

当代词做主语时是的遗漏,这类遗漏共4句,占1.7%。

①论那个影响好不好,这免不了的事。

例①这免不了的事这句话中,这做主语,免不了的事,定中短语做宾语,但是留学生在表达错误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留学生在这里认为这句话里“是”字可以省略,而省略不用。二是受母语的干扰,在他们的认知中认为这是一句完整的表达。

8.无主语句中

当“是”在一个无主语的句子中充当谓语时是的遗漏,这类遗漏共4句,占1.7%。

①很好的经验。

②很可怜的事。

单独看这两个例子没有任何错误,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把它归为是字句偏误中,因为这两句话放在一定语境下是表达不够完善的句子。只有加上是字构成一个动宾结构的无主语句才符合句义,才是正确的。

(二)是的误加

误加也叫添加,指在句子中多了不应该有的词语 。

1.谓语是的误加,这类遗漏共21句,占8.9%。

①附上是我本人的简历。

例①是一个动宾短语,附上已经充当了动词的角色,而且符合表达,是字加上去反而造成了表达的混乱。

2.动态助词着、了、过前是的误加,这类遗漏共3句,占1.3%。

①所以在这一方面是吸收了不少的工作经验。

①如果把“是”看做是句子的谓语,后面有助词了,句子是错误的,因为当“是”字居谓语中心的位置时,后面不跟助词着、了、过。如果把句子中动词吸收看作句子的谓语,这样分析句子就是正确的,而且一个句子中也不能有两个谓语成分。

3.连词后误加,这类遗漏共2句,占0.9%。

①不只这样,父母还是传授给我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例①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是父母不仅教给我们其他好多知识,还传授给我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连词还如果加上是,不仅改变了语义,而且读起来拗口。还是虽然也是连词,但是它是一个表选择的连词,而句子需要的是表示递进的连词。

4.副词、介词前后误加,这类遗漏共6句,占2.6%。

①有的歌曲是只用粗口。

例①,是字加在副词只前,是无论是做动词,还是做副词都不能放在只前,而且根据句子的意思,“是”字也是多余的成分,需要删去。

(三)是的误用

是的误用是指在不用是的地方,错误地用是字句代替了;本该用是字句的地方,却用了其他的成分或结构代替。这类遗漏共5句,占2.1%。

①当时他是韩国。

例①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当时他在韩国。在这个句子里充当谓语,后接地点。而是字一般是表述一种客观存在的事情,有时做副词表强调。

(四)是的错序

错序,也有学者称为错位,指语法项目的排列顺序的错误。这类遗漏共8句,占3.4%。

①影响并不是全部好的。

例①这个句子应属于部分否定,而且根据语序和语义也可以判断,所以例①的正确语序应是其影响并不全部是好的。

(五)是……的句的偏误

在留学生作文里“是……的”句型中,最常犯的错误是留学生常常会把的字遗漏。这类遗漏共12句,占5.1%。

①流行歌曲是有很大区别。

例①尾缺少的,助词的主要用于句尾,表示陈述语气,表情况本就如此的一种事实。它们在句中虽不表达什么意思,但是缺少了句子又显得不够完整。

三、“是”字句产生偏误的原因

我们将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2005年264句语料中的235句进行分析发现遗漏在偏误中占了75.7%的比重,可以说是留学生犯错的重灾区,究其偏误原因后续我们会介绍到。这里我们需要了解,本文是跨语种的研究,但是由于语料库本身收集的各个国家留学生错误所占比例不均衡,这势必会造成语料分析时数据的准确性,所以笔者希望此篇文章能给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一些思路,并不断完善这方面数据的收集。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或许可以了解到是的遗漏是留学生习得是字句的一大阻碍,究其原因我们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留学生在习得是字句时,对是字词性没有完全掌握,是字有判断动词、副词两种词性,当是做判断动词时,可以受副词全、就、都、也等副词的修饰,但留学生经常把副词当作谓语而遗漏是。(二)是字作谓语前有动词时,留学生这类偏误错误率高,是因为在汉语中有的词语的词性不一,有时一个词语它可以有动词、名词等几种词性,而留学生在使用时,可能只知道动词词性,而忽略了其他词性。(三)留学生这类偏误错误率高的原因,或许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也可能是老师在教学中,因为留学生偏误有遗漏,也有误加,教师在教学中有时会强调副词是,如果是一般肯定时可以省略,所以留学生在使用时由于掌握不牢固而该省未省、不该省略却错误的省略了。(四)是字句的用法多样,表达的意思也非常多,正是由于是字句用法的多样性,让留学生在学习时比较吃力。我们比较常见的是与在的混淆,是与有的混淆。

①当时他是韩国。

②果园里都有草莓。

例①的偏误是对目的语语法规则掌握不够,是和在都可以表示存在,表示某个地方存在某人某物,而且这个人和物都是确定的,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在后跟地点词,是表存在一般是处所词+是+名词性词语。例②是和有的区别,是有占据性,表示一种某个空间除了这个东西别无它物,而有不同,它没有占据性,这个空间不但可以有它的存在,也可以有别的东西。而且当有副词都、全等修饰时,只能用是字表存在。

四、是字句偏误分析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应该重视对是字句的教学,他们应该在自身对是字句有充分的理解的基础上教授留学生是字句。教学过程中,在教是字句时,不能单纯的强调这里的是不能遗漏,这里的是表达什么意思,而是要讲解清楚是字不能遗漏的原因,如果不讲清楚的话,留学生很可能会犯是字的误加的错误,或者是在讲解是字做副词重读可以省略时,他们会疑惑,要不断加强学生这方面的练习。

五、结语

本文从跨语种的角度分析了留学生的偏误类型及原因,希望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人员,在教授是字句时能够注意以上留学生经常犯错的问题,以此为鉴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北京语言大学科研资源.HSK动态作文语料库[EB/OL].http://www.blcu.edu.cn/col/col6283/index.html.

[2]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3]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作者單位: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猜你喜欢
偏误分析
越南留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运用偏误分析
英汉辅音系统差异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韩国留学生汉语写作常见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外国留学生使用“把”字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从话题一焦点结构审视连动式中的偏误问题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对于、关于”的偏误分析
英语学习者焦点句式习得的偏误现象及成因研究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的心得
留学生使用成语的偏误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