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发展特色林果业的动因及策略研究
——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

2017-12-01 08:20余吉安和雅娴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年9期
关键词:林果业民勤县林果

余吉安,2,刘 会,和雅娴

(1.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2.清华大学 经管学院 领导力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干旱区发展特色林果业的动因及策略研究
——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

余吉安1,2,刘 会1,和雅娴1

(1.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2.清华大学 经管学院 领导力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我国西北多数地区处于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极度匮乏。西北农林业的发展,既要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又要推动技术创新、带动人民致富,还要促进管理变革、催生产业新点。在推行滴灌等农业技术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将是一个战略选择。近几年来甘肃省民勤县根据其自然条件和政府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在保护生态、提高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带动致富,促进管理、催生产业新点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效,形成了发展特色林果业的良好机制。为巩固和加快特色林果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从成立林果业专业合作社、鼓励延伸产业链、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入手,同时也要建立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保护生态环境。

民勤县;特色林果业;动因;策略

1 引言

干旱区往往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在干旱区,既要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又要推动技术创新、带动人民致富,还要促进管理变革、催生产业新点,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则面临巨大挑战。甘肃省多数区域属于干旱区,河流与降雨少、蒸发量大。

本文以位于甘肃省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县为例,从经济、社会与生态的三维视角出发,探究干旱区

发展特色林果业的动因,并提出发展特色林果业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以期对干旱区的环境保护、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有所帮助。

2 研究回顾与民勤县特色林果业发展概况

2.1 相关研究回顾

林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传统农业有较好的增收效益[1],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同时西部大开发、农业和林业部门对果业发展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消林产品税、实施林业补贴等政策为发展林果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严重缺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产业结构生态效应的发展态势非常严峻[3],要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目标必须从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实出发,选择耗水少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农民有收益且易于推广的产业发展方向[4]。另一方面,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但光照充足,有利于提高林果的糖分和甜度。因此,基于经济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发展林果业是西北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选择。现阶段西北地区的林果种植业在新疆地区取得了许多发展经验,但考虑到地区发展条件的差异和差异化竞争,发展特色林果业成为甘肃省等林果业发展落后地区的最佳选择。选择发展特色林果业既对实现干旱半干旱区的生态涵养和经济增长有现实意义,又是因地制宜带领西北各县区农民脱贫致富、改善民生的理想路径之一。

目前,学者们的焦点主要聚集在林果业发展经验丰富、特征典型的新疆地区,有关甘肃地区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文献研究鲜见。截止2016年3月1日,在中国知网以题名为“特色林果”的文献有788篇,其中关于“新疆”的研究达257篇,而涉及甘肃特色林果业的研究较少。除研究区域的限制外,没有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框架,适用性有局限。因此,本文将以甘肃省民勤县发展特色林果业为例,研究西北干旱区发展林果业的动因和发展策略,为西北干旱地区发展特色林果业奠定理论基础,实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发展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

2.2 研究对象选择

选择依据:民勤县位于石羊河流域下游与河西走廊东北部,是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半封闭的内陆荒漠区,是甘肃省和全国知名的贫困县,经济落后、生态环境恶劣。长期以来,由于民勤县人口过度膨胀和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区域内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人地关系日趋紧张[5]。此外,由于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日益减少和人们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致使植被退化,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如今民勤县已经成为中国四大沙尘暴发源地之一[6]。为了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必须在有效利用与保护土地和植被资源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民勤县的建设重点[7]。

自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民勤就逐步发展特色林果业。截止2014年5月底,全县新增特色林果业种植面积0.64万hm2,其中包括红枣0.39万hm2、葡萄0.12万hm2、枸杞0.09万hm2,建设特色林果业标准示范点30个、园中园30个,新建县级特色林果示范点15个。民勤县特色林果业已初具规模,在促进当地生态环境恢复的同时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选择民勤县作为研究对象(有关经济数据根据调研所得,下同),以民勤县为例探析干旱区发展特色林果业的动因和策略。

自然条件:民勤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位于101°49′41″—104°12′10″E、38°3′45″—39°27′37″N之间,平均海拔为1400m,最低海拔为1298m,最高海拔为1936m;年平均降水量为127.7mm,年平均蒸发量为2623mm,光辐射力度强、日照时间长,全年的日照时数能够达到3073.5h,昼夜温差大,平均温差达15℃,是典型的大陆性沙漠气候,非常适宜瓜果糖分的积累;耕地土壤多以沙壤土为主,土质疏松、矿物质含量丰富、热交换快,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

尽管民勤县位于石羊河流域下游,但水资源压力巨大,属于严重缺水地区,仅有一座沙漠绿洲的洪崖山水库,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由于石羊河上游来水量急剧减少,加上中游地区人口和耕地面积不断增加,需水量巨大,致使2004年5月首次干涸。此外,由于前些年湖区的土地开发利用,致使草地斑块更加破碎,荒漠逼近绿洲,绿洲出现进一步退化的趋势[8]。因此,发展林果业成为了民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民勤县特色林果业发展概况:林果业是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节水、耐旱、喜温、耐盐碱的特点,是能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产业[9]。民勤县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大规模种植红枣,主要以枣树和农作物间作、群众在屋前院后自发种植为主;90年代末期开始酿造葡萄酒。2010年,民勤县专门制定了《民勤县特色林果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要在全县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如今相继建立了勤锋滩红枣示范园、小坝口灰枣示范园、苏武乡邓槽村酿酒葡萄示范基地、石羊河大滩分场酿酒葡萄园区和勤锋滩枸杞示范基地。2015年末,红枣基地面积达0.67万hm2以上,酿造葡萄基地达0.67万hm2,枸杞基地稳定在0.13万hm2以上,特色林果业基地面积达到1.47万hm2以上。2010年5月我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意见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这一政策的出台使甘肃省特色林果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民勤县政府更是加大了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对种植特色林果的农户发放补助,给予农户资金支持,成立特色林果产业领导小组,调配技术人员成立特色林果办,并制定特色林果业发展规划、年度实施方案等。现阶段民勤的林果业主要以基础种植为主,如何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打造高科技、高效益的新型特色农业产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3 西北地区发展特色林果业的动因

我国西北地区发展特色林果业有着极为重要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这种双重效应的耦合(图1)既能够得到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又能得到当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与响应,还能使当地的企业经营者积极参与其中创新创业。这样既保护了生态,又繁荣了经济,还激荡着西北地区的经营思维和生活方式。

图1 西北地区发展特色林林果业的驱动因素

3.1 提高经济效益,呵护脆弱生态

发展特色林果业不仅能提高干旱区的土地价值和土地的经济效益,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一方面,特色林果业对民勤县脆弱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它作为民勤县生态防护林的重要部分,能有效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降低沙尘暴发生的频率。特色林果业具有竞争差异性[10],易于市场推广;同时,特色林果业的用水量明显低于农作物用水量,非常适合滴灌技术的推广使用,可固沙防风,林果木发达的根系还有利于涵养水分,将极大地降低环境保护的成本,改善全县经济社会的生态环境,推动民勤县的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林果类产品的经济效益远高于农作物的收益。2012年民勤县红枣、葡萄、枸杞的平均纯收益分别达到51810元/hm2、65970元/hm2、67500元/hm2,是普通农作物的10—15倍。民勤县的特色林果业红枣、葡萄、枸杞等安装滴灌技术后,平均用水量分别为4125m3/hm2、4500m3/hm2、4725m3/hm2,比农作物节水50%左右,使民勤县有限的水资源得以高效利用,有效缓解了民勤县突出的用水矛盾。特色林果业的发展提高了民勤县的经济效益,总产值达到9.2亿元以上。其中,红枣年产量8万t,年产值达到4亿元;葡萄年产量15万t;枸杞年产量0.4万t,年产值1.2亿元。农民从林果产业中获得人均年收入达3000元以上。

3.2 推动新科技推广,实现脱贫致富

特色林果业的发展势必需要积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尤其是在干旱区发展林果业对科技的需求尤为迫切,如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抗病虫害和易存储运输的品种,引用和推广节水灌溉设施等。通过多品种、高收益、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积极探索林下间作等种植模式,开展土壤修复技术研究,推广测土配方、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控等技术,这些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可提高种植效益。鼓励特色林果业的发展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来实现扶贫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2012年,民勤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35元,比甘肃省全省平均高出了1628.3元,比2009年增长了54.5%。

发展特色林果业要求增加对农民在林果技术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农业技术。民勤县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发展林果业,以政府政策扶持、分户建园、示范园带动为主要发展模式,培养了一批掌握基本种植技能的技术服务人员,为进一步壮大林果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近年来,民勤县政府积极举办特色林果班、特色林果业农民培训学校,发挥林果业和防沙治沙研究单位的作用,对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民12万人次,引进农林牧业高校毕业生,建立农业技术人员政府津贴制度,聘请了数百名村级科技助理员和农民技术员,打造不同层次的技术服务体系。实行科技特派员、科技直通车、技术服务队的服务模式,建立农村信息网络、科技服务苑、科技服务热线、手机短信服务平台等,抽调农、林、水、木等部门的科技人员组成科技服务下乡到全县各乡镇、村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深入田间地头普及科学技术,引导农民应用科学技术实现增收,提高科技转化率。

3.3 促进管理变革,催生产业新点

特色林果业发展要与相应的产业模式相适应,不同的产业资源加以整合就能改变现有产业结构并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式。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表现就是对家庭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延伸[11],主要表现形式可分为:农业大户和农业合作社合作形成规模、当地公司龙头企业带头发展、外来企业连片倒包。民勤县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前两种形式,根据“做大做强做优”的要求,立足于“栽植标准化、管理科学化、品种优质化”的指导思想,地方不断推进新型农业合作模式,推动管理变革。各种经济组织和农产品加工运输企业迅速崛起,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民勤县以发展特色优势林果产品为重点,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扶持和引导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销售大户、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民营企业参与林果产品的加工营销,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截止到2012年6月,民勤县建立了特色林果业县级示范园区17个,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达到9845户,以农产品加工运输为主的公司达到185家,其中固定资产达到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5家,省级和市级龙头企业有25家,带动基地农户5.2万户,连接特色基地面积4.33万hm2。易发现代物流中心、贤达公司、富春公司、中一公司等农产品采购、贮存、保鲜、运输的物流中心区初步建成,腾格里、成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枣类加工和苏武山、石羊河林场葡萄榨汁场建设完成,紫轩葡萄酒业成功入驻民勤县。

4 民勤县发展特色林果业的策略

4.1 鼓励成立专业合作社,创新优化服务模式

林果业专业合作社是指在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为农户提供林果业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存储以及与林果业经营管理相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的经济互助性组织。林果业专业合作社由农民自愿加入,每年承担一定的运营费用,合作社成员享有一定的权利,但也承担一定的责任。民勤县要积极发展林果业专业合作社,支持林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推广、科学技术培训、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基地建设和市场营销等的经营服务活动,最终形成家庭经营、公司经营、合作经营、产业化经营与行业协调“五位一体”,果农、专业合作社与企业共赢的局面[12]。

林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果农与科研院所、企业、银行等机构联系的纽带,对民勤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专业合作社能较容易地与林果业技术部门和科研院校建立联系,将相关的科技信息传递给果农并提供及时的技术指导,提高科学技术对林果业增长的贡献率。在众多科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专业合作社还可筛选对果农有用的科技信息,减少无效信息对果农的干扰,提高效率[13]。另一方面,由于林果业专业合作社与果农联系密切,利用其组织优势,有利于推动合作社内部林果产品生产标准的制定,建立林果产品示范基地;组织果农培训,定期举办技术交流大会,促进高产高效科学技术的应用。林果业专业合作社可通过采购供应与加工运输企业建立联系,实现民勤县林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经营,逐渐形成集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推动品牌建设,使民勤县的林果产品大规模的走向市场。此外,林果业专业合作社拥有比单个果农更强的融资功能,如以集体的名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更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信用和贷款,给民勤县林果业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增加特色林果业科技投入,加快优质苗种繁育基地建设,不断研发和引进新品种,满足市场新需求。加强潜在性病虫害的防治和预警研究,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苗木成活率,保证产量;大规模推广滴灌等先进节水技术,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根据操作简便、实用高效、省工节本的原则,不断改进工艺,切实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进行特色林果业技术培训,深入指导农户进行栽培和管理,通过现场操作指导等切实有效的方式对乡村干部和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培养和引进林果业专业化技术人才,并制定奖励措施,防止人才流失。

4.2 扶持林果深加工业,促进产业链的延伸

世界各地林果业的发展经验表明,林果业的效益主要来源于精深产品的加工而非初级产品种植。民勤县虽然已建成了多家加工运输企业,但仅仅停留在原料出售和初级加工层面,精深加工企业甚少,造成林果产品链条短、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积极争取项目,采取各种奖励措施,在现有的加工企业的基础上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扩展林果产品深加工项目或鼓励精深加工企业的入驻,拓展产业空间,延伸产业链条。当前民勤县正逐步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生产模式,充分提升当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此外,产品包装要受到重视,鼓励发展专业包装公司,打造简约环保特色化的包装,提高林果产品的附加值,获得更大的增值效益;形成“生产基地+林果业专业合作社+初级加工企业+深加工企业+专业包装公司+专业物流仓储企业+专业市场”的产业链条,促进民勤县林果业产业化发展。对滴灌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可发展滴灌设备等方面的延伸企业,鼓励滴灌设备如水泵、动力机、过滤器、测量控制仪等专业制造公司的建立,以供应西北地区的滴灌设备。各类延伸企业的发展可有效推动民勤县经济发展,但要建立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机制,避免恶性竞争,严格控制用水量和污染物排放,始终站在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的角度上发展延伸企业。

4.3 加强林果品牌建设,提升物流基础建设

林果企业要摆脱对政府的依赖,按照民勤县林果产品生态、安全、优质的定位目标,积极进行产品促销,利用名人效应和产地效应进行宣传,增加媒体广告投资,积极扩展品牌推广渠道,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政府在扶持林果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要重点扶持林果销售平台和品牌推广平台建设;加强林果业生产经营者的商标注册意识,支持果农和企业注册商标,申请林果产品的原产地地理标识,加强对特色林果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培育龙头企业、营销大户、乡镇栽植农户等方式相结合分解任务,从产、供、销各环节综合提升林果品牌建设。民勤林果要拓宽市场,走向世界就必须有良好的基础建设和物流能力作保障。为了提升其物流基建,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①加快民勤特色林果产品物流主体的建设,通过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化、科学化建设,降低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问题;鼓励特色农产品合作社、中间经销商、运输公司、仓储公司形成联合主体以提升物流配送效率[14]。②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基于物流网技术的智能冷链运输系统,实现全程冷链运输,保证农产品的质量。③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整合社会物流资源,降低供应链成本,实现供应链的利益共享,成本与风险共担[15]。④逐步建成民勤特色林果业物流信息服务系统,使所有物流公司共享一个信息平台,实现企业间物流信息共享与互动,逐步形成覆盖民勤林果主产区生产、供应、销售、加工、贮存、运输等企业、行业、协会与农户之间的物流网络,并制定相关配套标准,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协调[16]。⑤结合当前国家对电子商务的支持,建立电商培训中心、技术服务中心、货物配送中心和展销体验馆,简化供应链环节,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优势降低农产品价格,解决滞销问题;建立电子商务孵化园区、物流分拨中心,完善物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产品质量监测管理系统等。

5 民勤县发展特色林果业的注意事项

5.1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机制

特色林果业的发展虽然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但在后续发展中一定要掌握好两者的平衡,不仅要立足于经济方面,更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因此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机制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从相关利益者的角度出发积极向农民和企业宣传民勤县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并向重点企业派驻环境监管员,让企业切实担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严格监督农户对农药化肥的使用,严格控制加工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此外,民勤县应以经济作物和草畜业为主,减少高耗水农作物的种植,发展生态产业,选择生态功能与经济效益并重的植物优化组合为高效能的节水型防护体系;实施“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产业政策,在考虑到林果业生长周期长的基础上,在林间实施轮种、套种等种植方法。

5.2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水资源的极度短缺是造成民勤县经济发展缓慢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根本原因,这就要求民勤县必须建立节水型“社会—经济—生态”复合大系统[17],通过对水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优化配置,实现民勤县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8]。民勤县发展特色林果业要加大对水资源的使用,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合理调整水价,充分发挥水价的杠杆作用。同时,加大对水资源危机的宣传力度,增强公民对水资源极度短缺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促使公民全方位节约水资源,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此外,新型节水技术和耕作方式的普及与推广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包括推进滴管工程安装、调试,使其发挥应有作用,制定详细的配水、供水方案。水资源交由政府统一调配,沟灌和滴管相结合,使水资源利用最大化。另一方面,继续加大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在民勤总水量减少的情况下,水利工程建设很好地支撑了民勤绿洲农业的发展,但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19]。因此,这就需要在科学用水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地规划水利工程建设,如明渠暗渠化等,减少水分蒸发。

6 结语

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技术创新、带动人民致富,促进管理变革、催生产业新点发展特色林果业是干旱区发展特色林果业的驱动力,是中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协同发展的重要思想。延伸产业链、转变经济模式、推动农业结构大调整,是当前中国西北干旱地区林果转型发展的主要目标。作为中国西北干旱区典型代表之一的民勤县,面临着生态脆弱、农业技术落后、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困境。由于红枣、葡萄、枸杞等特色林果业在科技支撑下可较好地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因此特色林果业正在成为民勤县农林业重点发展的方向。近几年民勤县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这为水土资源效益值逐步提高做了贡献[20]。因此,加速特色林果业的发展,形成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科技创新,带动人民致富、管理模式创新推动产业繁荣的发展机制,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同时,还要加强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减少水资源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防止生态恶化。

[1]阿不都热依木·哈力克.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温宿县特色林果业发展[J].新疆社会科学,2010,(6)∶45-48.

[2]孙兰凤.基于发展中的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08,(5)∶109-114.

[3]赵雪雁.产业结构生态预警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7,30(1)∶128-134.

[4]李杰,李宗礼,黄高宝,等.基于节水型生态系统的干旱区草地建设对策——以民勤绿洲为例[J].中国沙漠,2013,33(1)∶308-311.

[5]颉耀文,陈发虎.民勤绿洲的开发与演变——近2000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1-30.

[6]陈翔舜,高斌斌,王小军,等.甘肃省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现状及动态[J].中国沙漠,2014,34(4)∶970-974.

[7]王方琳,王理德,韩富贵,等.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3,33(7)∶1460-1464.

[8]颉耀文,袁春霞,张晓东.近15年来民勤湖区土地利用/覆盖动态与格局[J].干旱区地理,2009,32(3)∶423-429.

[9]刘平贵.陕西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发展林果业的启示——探讨水土保持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水利发展研究,2013,(12)∶72-83.

[10]Porter M E.Competitive Advantage[M].New York:Free Press,1985.

[11]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J].管理世界,2009,(5)∶89-96.

[12]黄祖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8-9.

[13]李湘玲,余吉安.林业专业合作社推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1)∶20-24.

[14]陈超,李斌.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和问题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3)∶328-332.

[15]黄福华,周敏.封闭供应链环境的绿色农产品共同物流模式研究[J].管理世界,2009,(10)∶172-173.

[16]叶凯,赵晓梅.新疆特色林果业资源优势转化与战略发展的关键问题[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4)∶65-68.

[17]冯起,李宗礼,高前兆,等.石羊河流域民勤绿洲生态需水与生态建设[J].地球科学发展,2012,27(7)∶806-814.

[18]李晓洋,成自勇,张芮,等.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民勤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31(3)∶217-221.

[19]魏轩,周立华,马永欢,等.民勤绿洲50余年水利建设的生态经济影响[J].干旱区地理,2015,38(5)∶1014-1021.

[20]王红,石培基.武威市城镇化与水土资源效益协调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3,36(5)∶963-969.

MotivationandStrategiesofDevelopingCharacteristicsWood′sFruitIndustryinAridZone——ACaseStudyofMinqinCounty,GansuProvince

YU Ji-an1,2,LIU Hui1,HE Ya-xian1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2.Lead Force Research Centre,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s extremely fragile and water resource was extremely scarce in northwest China where most areas were arid lands.The aim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in northwest China was not only to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but also to promot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lead farmers to get rich,also to prompt the reform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and create economic growth points.It would be a strategic choice to develop characteristic wood′s fruit industry,based on implementation of drip irrigation and other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Characteristic wood′s fruit industry was being well developed for its advantageous natural conditions and government supporting policies,in Minqin County of Gansu Province,in recent years,and there was a satisfactory results and the good mechanism of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 wood′s fruit industry was formed.In order to consolidate and accelera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wood′s fruit industry,it was also necessary to set up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encourage the enterprises to extend industrial chain,complete the modern logistics system,intensify the suppo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trengthen the brand construction.At the same time,it needed to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nd optimize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inqin County;characteristic wood′s fruit industry;motivation;strategies

10.3969 /j.issn.1005-8141.2017.09.0014

A

1005-8141(2017)09-1095-05

2017-07-21;

2017-08-1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编号:BLX2012006)。

及通讯作者简介:余吉安(1979-),江苏省南京人,博士,副教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领导力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战略、资源集成与科技创新。

猜你喜欢
林果业民勤县林果
林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
浅谈南疆林果业机械化的可持续发展
平山县主要林果有害生物的发生及防治
浅谈林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
气候变化下林果业重大害虫灾变规律探讨
民勤县农村学校小班化数学教学对策研究
民勤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状分析及思考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请和一只胖子相恩爱
林果的故事一串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