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探析

2017-12-01 03:21蔡立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植入术成形术左室

蔡立英

(河北省蠡县医院内二科,河北 蠡县 071400)

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探析

蔡立英

(河北省蠡县医院内二科,河北 蠡县 071400)

目的:探讨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河北省蠡县医院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62例患者分为成形术组与联合组,每组各有31例患者。对成形术组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进行治疗,对联合组患者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E峰与A峰比值(E/A)、高峰射血率(PER)、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及高峰充盈率(PFR)等心功能指标。结果:经治疗,联合组患者PER、LVEDV、LVD、PFR、LVEF、E/A、FS等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成形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1,2]。手术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为了探讨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笔者对近年来河北省蠡县医院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河北省蠡县医院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62例患者分为成形术组与联合组,每组各有31例患者。在成形术组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1例,其最小年龄为42岁,最大年龄为76岁,平均年龄为(65.37±5.49)岁。其中,心功能分级为Ⅱ级、Ⅲ级和Ⅳ级的患者分别有8例19例和4例。在联合组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0例,其最小年龄为41岁,最大年龄为77岁,平均年龄为(65.44±5.78)岁。其中,心功能分级为Ⅱ级、Ⅲ级和Ⅳ级的患者分别有10例、17例和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成形术组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进行治疗,方法是:术前让患者服用300mg的阿司匹林、250mg的盐酸噻氯匹定和300mg的硫氯唑酮。术中先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充分了解其病变血管的特征、病灶的位置以及病变血管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以确定球囊的大小及球囊扩张的位置。用Seldinger技术对患者右侧的股动脉进行穿刺,将8F动脉鞘置入患者的股动脉中,经鞘管为患者管注入10000μ的肝素。将Judkins4.0引导管送入患者的股动脉中,导管送到位后将导丝和大小适宜的球囊送至其冠脉的阻塞处。球囊送到位后,采用压力递增的方式充盈球囊,直至患者堵塞血管扩张的效果令人满意为止。之后在患者的冠脉内注入100~200μg的硝酸甘油。最后,再对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治疗的效果,待治疗的效果令人满意后,退出手术器械,常规包扎其穿刺点。2)对联合组患者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其进行治疗的方法与成形术组相同。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该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是:在用球囊对患者的冠状动脉进行扩张后,经鞘管将支架植入其冠脉的狭窄处,将释放支架时的压力控制在108.8~190.4mmHg(8~14atm)之间。在本次研究中,共使用了34枚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其中的30枚为北京乐普公司生产的Partner支架,另外4枚为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Cypher支架)、2枚裸金属支架。术后,对部分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在置入支架后的24h内使用糖蛋白Ⅱb/Ⅲa拮抗剂对其进行治疗。术后用阿司匹林(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和氯吡格雷(生产企业: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5)对患者进行后续药物治疗[3,4]。

1.3 观察指标

术后,对两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E峰与A峰比值、高峰射血率、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高峰充盈率等心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联合组患者的PER、LVEDV、LVD、PFR、LVEF、E/A、FS等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成形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和表2。

表1 术后两组患者PER、LVEDV、EF、LVD及PFR的比较

表2 术后两组患者LVEF、FS及A/E的比较

3 结论

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生主要与患者长期缺乏体育锻炼、酗酒、饮食习惯不良以及环境和遗传等因素有关。心绞痛、心悸、乏力是该病患者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有数据显示,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且患者的发病率呈年轻化的趋势。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与其他手术方法相比,此手术具有手术耗时短、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住院的时间短等优势。但临床研究表明,单纯采用此手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其在术后易出现冠状动脉再狭窄的情况,且其心功能改善的效果也不够理想。在本次研究中,笔者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3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与李金巧[5]等学者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1]黄俊,范莉,芮逸飞,等.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早期心功能的改变[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5,17(8):526-529.

[2]曹春宝.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持续性心房纤颤治疗中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5,35(5):41-42.

[3]田志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172-213.

[4]崔志新,王胜林,万立野,等.MSCT心功能检测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学,2014,20(10):1671-1674.

[5]李金巧.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6):44-46.

R541.4

B

2095-7629-(2017)6-0045-02

猜你喜欢
植入术成形术左室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探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