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拉之光

2017-12-02 02:05谷臣澄
中国西部 2017年11期
关键词:雪豹自然保护区会展

雅拉之光

题目:雅拉之光

简介:在拍完银河后差不多还有一个小时就天亮了,我就索性在外面等到了天亮。还好运气比较不错,在日出的时候飘来了一朵大云遮住了大部分阳光,而且还在山与天的交界处漏出了一条缝隙,出现了一大束丁达尔光。

相机型号:Canon EOS 6D

光圈:F9

曝光:1/25

ISO:100

作者姓名:谷臣澄

陕西会展标委会成立 助力打造“四高”丝博会

10月26日,陕西省会展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陕西会展标委会”)在西安成立,将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契机,全面筹划全省会展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着力开展会展服务标准研究,实践探索会展产业发展新模式,提高陕西会展产业标准供给水平,促进陕西会展产业繁荣发展。

近年来,陕西作为我国中西部会展大省,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继续攀升,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已从规模化发展逐步转向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以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为代表的国家级展会和论坛,奠定了陕西会展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基础。

陕西省会展中心承担会展标委会秘书处职责,提供专门办公地点、人员和经费,保障机构日常正常运转。丝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陕西省会展中心主任李建义任会展标委会主任委员。会展标委会另设副主任委员5名,委员23名。

李建义说:“陕西会展标委会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给陕西的会展企业建立包含质量、流程、监督、标准等四个方面的第一个‘四位一体’标准化体系。”

“成立陕西会展标委会的重要动因就是为了打造高智慧、高技术、高服务、高质量的四高丝博会。”李建义称,高质量就是突出丝博会的服务标准。

“‘四位一体’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将对2018丝博会从宣传、参展、观展等制定一系列标准,相信届时企业间的沟通将更加顺畅,陕西老百姓将获得更多的满足感。”李建义说。(新华社)

四川卧龙雪豹数量不少于26只 分布密度居全国首位

11月5日,在四川省林业厅主办的“首届横断山雪豹保护行动研讨会”上,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布消息称,四川卧龙雪豹数量不少于26只。

据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0月,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新一轮野外雪豹监测数据的回收工作,根据整理红外线触发相机拍摄到的雪豹画面和视频,比对雪豹花纹,判定出仅此次拍摄便拍到26只。按照中国境内雪豹分布平均密度为每100平方公里1至3只计算,这属小范围内发现大规模的雪豹群体,种群密度极高。在研讨会上,来自雪豹保护方面的专家一致认为,按此数据看,卧龙的雪豹分布密度居全国首位。(新华社)

重庆信息安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落户合川 预计今年年产值50亿元

11月2日上午,重庆信息安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并落户合川,作为在建的重庆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合川区表示,预计今年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

据介绍,重庆信息安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由重庆信息安全产业研究院等单位发起,已有行业企业、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等39家机构加入,将建成融合“政产学研用资”的资源整合平台。

合川区作为在建的重庆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已陆续和1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核心企业恒芯天际公司已开始批量生产,今年合川信息安全产业预计实现年产值50亿元,中兴网信公司信息安全总部也将落户合川。未来3年,将初步建成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并努力搭建更多合作平台,推动信息安全产业领域人才、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互相联通。

此外,合川还在毗邻两江新区的草街新城规划建设22平方公里的信息安全产业城。同时还组建了重庆信息安全产业研究院,并与相关科研院所联合筹建一系列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孵化实验室,着力建设信息安全的产业圈、创新圈和生态圈,全力推动信息安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发展,力争建成重庆乃至中国信息安全产业高地。

(新华社)

新疆企业境外开展投资项目110余个

日前,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组织各地州开展了境外产业化投资项目摸底调查和梳理汇总工作。经初步统计,目前,自治区企业在境外开展的产业化投资项目110余个,正在分期分批,按计划逐步开展前期规划论证、滚动开发建设等工作。

项目规划总投资规模达到716亿元,已完成投资约295亿元。其中前期项目有16个,总投资约176亿元。项目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40余个国家(地区),其中在哈萨克斯坦项目最多,占到总项目数的26%。项目涉及商贸、加工、油气开发、电力等20多个行业领域,其中商贸领域的项目数最多,占总项目数的22%。

“十三五”期间,这些项目的滚动开发实施,对于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加强境外投资项目真实性、合规性审核工作,科学引导、有序推进企业在国家鼓励支持的领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商贸投资,切实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新疆日报)

快 讯

·西藏:11月3日,首个智慧生活体验馆在拉萨开馆。·青海:10万余只候鸟云集青海湖。

·贵州:4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获农业部登记保护。

·广西:11月4日,中国—东盟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在梧州开赛。

·陕西:全球首个吨位级货运无人机近日试飞成功。

·内蒙古:11月3日,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艺术双年展开展。·四川: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云南:“2017第四届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11月5日在昆明拉开帷幕。

·重庆:28个科创类项目签约两江新区,总投资额111亿元。·甘肃:敦煌莫高窟启动“淡游”模式 ,10个特窟对外开放。·宁夏:盐池滩羊肉、中宁枸杞、沙湖大鱼头3个品牌获2017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张掖市全力落实“绿盾2017”专项行动 取得阶段性成果

自“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张掖市积极行动,成立专项检查组,对祁连山和黑河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检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全面排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今年7月,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等7部门联合开展“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

张掖市多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认真核实并系统梳理祁连山和黑河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严格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自然保护区内开垦烧荒、放牧狩猎、采石挖沙等违法违规行为。

截至目前,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9项环境突出问题中,由张掖市负责整改的171项已经完成现场整改170项,1项正在整改;由中农发公司山丹马场负责整改的8项问题,3项完成现场整改,剩余5项正在整改;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6年卫星遥感监测人类活动设施点178处,174处已完成整改,4处正在整改;2017年卫星遥感监测发现人类活动点81处,80处已完成整改,1处正在整改。(甘肃日报)

宁夏引黄古灌区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10月11日,宁夏引黄古灌区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中国黄河流域主干道上产生的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自治区水利厅厅长白耀华介绍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宁夏引黄古灌区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填补了宁夏申遗空白,向世界亮出了‘塞上江南’的靓丽名片。”

宁夏引黄古灌区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灌区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秦汉以来,以无坝引水为主的灌渠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灌区范围逐步扩大,目前灌溉面积828万亩。

宁夏引黄古灌区自秦朝起就开始屯垦开发,历经汉代的移民开发、屯垦凿渠,唐代的筑堤引水、垦荒开田,元代的因旧谋新、建闸设堰,明代的疏浚修治、改立石闸,清代的“地丁合一,奖励开垦”,推动了宁夏平原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变和不同文化的融合发展。

同时,遍布宁夏引黄古灌区的古渠系历经各个时期的开凿延伸,形成了完善的无坝引水、激河浚渠等独特的工程技术,灌排渠系布局合理,管理制度完善,至今还在正常运行。

今年,除宁夏引黄古灌区外,陕西汉中三堰和福建黄鞠灌溉工程两个项目同样入选。至此,中国共有13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新华社)

“中国梦·2017艺术草原”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在呼开展

近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和自治区文联共同主办的“中国梦·2017艺术草原”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在内蒙古展览馆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200余幅作品,是从全国征集的5135件作品中遴选出来的,内容多以民族和谐、守望相助、大美西部、同心筑梦为主,参展作品题材广泛、主题分明、构思新颖、风格各异,使观者在画中体会到独具地域特色的草原文化和各族人民团结和谐、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美好生活景象。

据了解,“中国梦·2017艺术草原”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此前已在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进行了展览。此次呼和浩特展是展览的第三站,将于11月10日结束。(呼和浩特日报)(责任编辑/严腊梅 设计/毛豆)

喜欢摄影,画画。擅长风光和人文摄影,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瞬间。

猜你喜欢
雪豹自然保护区会展
有只雪豹叫迷糊
中国人首次领衔保护雪豹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雪豹”飞驰撼大地
雪豹这只猫
钱塘江源头新建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