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五阶段-双重预防”模式

2017-12-05 08:03
采矿技术 2017年6期
关键词:红区致命性金川

李 梅

(金川集团矿山工程分公司, 甘肃 金昌市 737104)

金川“五阶段-双重预防”模式

李 梅

(金川集团矿山工程分公司, 甘肃 金昌市 737104)

为了让矿山企业灾难性风险、致命性风险、非致命性风险处于可控受控状态,切实让风险管控挺在隐患产生前,让隐患管控挺在事故发生前,使安全生产管理从传统的以查隐患为主,上升到以研究风险、控制风险、消除隐患的双重预防模式,研究创立了金川“五阶段-双重预防模式”,取得了杜绝较大事故,百万工时伤害率与世界知名企业相当的良好效果。

五阶段;风险与隐患;双重预防;可控受控

1 金川“五阶段-双重预防”模式概述

金川集团矿山企业过去曾发生过重大、较大和致命性事故,重大、较大和致命性安全风险一直处于不可控、不受控状态,这是事故率居高不下,伤害程度降不下来的重要原因。为了让风险管控挺在隐患产生前,让隐患管控挺在事故发生前,让教训汲取挺在事故再发前,让应急建设挺在救援前,金川集团按照国务院安委办与国家安监总局关于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要求,研究创立了 金川“五阶段-双重预防”模式(见图1)。该模式具有五个阶段、四级风控和四色预警特点:第一阶段为“危险源”判研与评价阶段,评价确定出“灾难性、致命性、轻重伤性和低微伤性四类安全风险,将其四类风险分别由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五阶段来研究控制,构成四级、四色预警控制格局;第二阶段为“灾难性”风险管控阶段,属一级红色预警阶段;第三阶段为“致命性”风险管控阶段,属二级橙色预警阶段;第四阶段为“轻重伤性”风险管控阶段,属三级黄色预警阶段;第五阶段为“扭伤性”风险管控阶段,属四级蓝色预警阶段。

2 研究阶段创建任务消除安全风险和隐患

第一阶段“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其创建任务包括:科学确立风险点、辨识危险源,评价风险,界定风险等级;研编危险源辨识清单、隐患排查清单、风险告知与危害告知清单,绘制风险分布四色预警图。

将本阶段研究确立的“灾难性”风险(重特大风险)、“致命性”风险(较大与一般风险)、“非致命性”风险(轻重伤性风险)和“扭伤性”低微伤安全风险分别由“金川五阶段”之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和第五阶段来控制,实现“四级四色预警”管控格局(见图2)。

图1 五阶段-双重预防模式

图2 四风险四级预警管控

第二阶段“灾难性”安全风险(重特大安全风险)控制。

其创建任务包括研究“安全三区”与“安全红区”管控法,用其法管控“灾难性”安全风险,防控重特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第三阶段“致命性”安全风险(较大、一般风险)控制。

其创建任务包括研究“致命性”作业“保命条款”,用其条款管控“致命性”作业安全,让其致命性作业风险处于可控受控状态,控制较大、一般事故,实现“零死亡”。

第四阶段“非致命性”安全风险(轻重伤性风险)控制。

其创建任务包括研究编制“零伤害”条款,用其条款控制非致命性风险,控制轻重伤事故,实现“零伤害”。

第五阶段“扭伤性”低风险(轻微伤性风险)控制。

其创建任务包括研编“零微伤”条款,用其条款管控扭伤性风险,控制轻微伤事故,实现“零微伤”。

3 研究建立 “安全三区”与“安全红区”管控

体系管控“灾难性”安全风险

金川集团以防控重特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研究确立了“安全三区”、“安全红区”两大科学管控法科学管控灾难性安全风险(见图3)。

图3安全三区与安全红区架构

3.1 “安全三区”科学管控法

“安全三区”管控法,是指对高风险工艺、设备、装置运行参数及高风险岗位操作区域和高风险作业区域,按照危险程度划分为安全区(绿区)、警戒区(黄区)和危险区(红区)三个区段,从而实施三色预警的一项安全风控法。

一是将高风险工艺设备、装置关键变量参数的运行区间划分为安全区(绿区)、警戒区(黄区)和危险区(红区)三个区段,实施在线监控。“绿区”是指工艺变量参数在设计规范区域运行;“黄区”是指工艺变量参数在警戒状态运行需要立即调整;“红区”是禁止区域,工艺变量波动到该区域要自动切断停车,保证工艺设备安全。

二是将可能造成多人伤亡的高风险岗位操作区域,按照风险高低程度划分为红黄绿三区,红区为危险区、黄区为警戒区、绿区为安全区,实施“安全三区”管控。

三是将可能造成多人伤亡的高风险作业区域实施红黄绿“安全三区”管控方法,红区为危险区、黄区为警戒区、绿区为安全区。

3.2 “安全红区”科学管控法

“安全红区”管控法,是指对存在较大、重大、特别重大伤亡的易燃易爆品存储区、酸碱存储区、有毒有害气体存储区、高风险生产作业区,实施区域封闭、危险告知、条件准入、红色警示的一项特色安全管控法。

一是对重大危险源区域(如氯气存储区、二氧化硫存储区、氧气存储区、燃油存储区、民爆物品存储区等)实施了“安全红区”管控。即对重大危险源区域实施区域封闭、危险告知、条件准入、安全警示的红区管控。

二是对重大危险源区域内各分项危险源,研究实施“安全红区”管控的配套安全措施。如: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危险告知+危险源红区管控+红区内危险源紧急切断装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红区内高风险作业保命条款的配套管控模式。

三是对高风险作业区域(如危化品生产区、有毒有害气体存储区、酸碱存储区等)实施“安全红区”管控。即对具有高安全风险,存在多人伤亡风险的存储区、作业区、检修区等,研究实施区域封闭、危险告知、条件准入、安全警示的红区管控,并通过红区内分项危险源辨识评价,研究实施分项危险源配套管控措施。

4 研究建立致命性作业“保命条款”有效管

控“致命性”安全风险

“致命性作业”风险是指事故发生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之积值被认定为较大风险的类型。如起重作业、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皮带清扫作业、检修作业、人车交叉作业等;矿山凿岩作业、装药作业、施爆作业、检撬作业、充填准备作业、溜井作业、行车作业等(见图4)。

图4致命性作业架构

多年来,由于其致命伤害风险(死亡风险)不可控不受控,导致企业伤亡事故频繁发生,伤害程度难以减轻。为此金川集团根据行业及本企业事故案例统计、工艺技术特点和伤害路径,研究构建了致命性作业“保命条款”,用保命条款管控企业安全。即:用采掘作业保命条款管控采掘作业安全、用建筑施工作业保命条款管控建筑施工作业安全、用厂区道路行车作业保命条款管控道路行车安全、用起重吊装作业保命条款管控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用检修作业保命条款管控检修作业安全、用皮带作业保命条款管控皮带作业安全、用有限空间作业保命条款管控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用动火作业保命条款管控动火作业安全、用高处作业保命条款管控高处作业安全、用冶金炉窑作业保命条款管控冶金炉窑作业安全、用有毒有害岗位作业保命条款管控有毒有害岗位作业安全等。

5 研究建立“非致命性”作业“零伤害”条款

有效管控“轻重伤性”安全风险

“非致命性作业”风险是指事故发生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之积值被认定为轻重伤风险的类型,或可能造成一般轻重伤事故的风险(见图5)。

图5 非致命性作业架构

金川集团对每一项非致命性作业研究制定了“零伤害”条款,形成了非致命作业风险受控体系架构,即:用剪切、锻造、切割等机械加工类作业“零伤害”条款,管控“机械加工”作业安全;用涉酸碱作业“零伤害”条款,管控“涉酸碱”作业安全;用工具类作业“零伤害”条款。管控“工具”作业安全;用高温灼烫类作业“零伤害”条款,管控“高温灼烫”作业安全等。

6 研究建立扭伤性作业“零微伤”条块有效

管控低安全风险

“扭伤性作业”风险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之积值被认定为低微风险的类型,如重物抬举作业、物料搬运作业、夯打作业、巷道行走作业、巷道喷浆作业、闸阀开闭作业、货物装卸作业等劳动强度大、频繁弯腰、频繁扭动、重复动作的作业,研究制定了预防轻微伤事件的岗前工作操和零微伤条款,实现用岗前操和零微伤条款管控扭伤性作业风险(见图6)。

图6 扭伤性作业架构

7 安全业绩

金川“五阶段-双重预防”体系,已在公司内各企业、涉及多个高危行业成功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安全业绩。2011~2016年,金川集团重特大安全风险、较大安全风险、致命性风险、轻重伤风险得到了控制,杜绝了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96%以上的单位实现了零伤害,其百万工时伤害率与世界知名企业相当,达到了较为先进的水平。

2017 ̄11 ̄10)

猜你喜欢
红区致命性金川
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支气管扩张伴致命性咯血的效果及止血成功的影响因素分析
论乾隆朝金川之战的影子腔演述
书法篇
制约我国公安民警使用非致命性武器原因及对策分析
关键零件没敲定,台自制潜艇硬要开工
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军控*——困境、出路和参与策略
“红区”里的“一抹红霞”
“红区”里的白衣战士:在生与死的火线
大河金川
基于清华大学“红区”与“白区”历史沿革的景观评价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