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2017-12-05 12:32李延平
东方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情境教育

李延平

摘要:心理效应即某个体的行为或某事物的作用,导致其他个体或事物发生相应变化的因果或连锁反应。心理效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无处不在,但是我们往往不能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或是对它们只是有一些模糊的或是片面的认识。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心理效应无形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又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因此,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它们,在掌握它们的基础上将它们巧妙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地理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大量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但我国很多学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果能在学科教学中较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就能有效弥补心理健康教育的短缺。对于地理课堂教学来说,其特殊的学科性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补充作用,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较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地理教学成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阵地,这是需要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1 注重学习过程,培养地理学习方法

学生有了学习地理的热情,并不代表学生就能学好地理,良好的恰当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从容不迫,有的放矢,同时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增强信心,收获喜悦,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长久动力。相反,如果方法不当,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挫折,停滞不前,将大大削弱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信心。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必要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人口问题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去思考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不利影响,会缺乏辩证的思维。教师在此基础上应加以引导:“人口数量多、增长快有啥有利的影响?”还需要结合教材的一个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人口问题还包括人口数量过少,增长过慢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养成辩证思维的好习惯,多次训练学生就能养成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深化成功体验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各种时机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开展意志教育,同时着眼于榜样的树立,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困难开展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他们敏感而脆弱,幼稚而无助,甚至情绪激动时都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平衡自己的内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还要具备爱心和耐心,树立平等、民主的教学思想。结合知识的教学,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情感的满足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 导入地理小故事,灌输乐观心态

在地理课堂上,学生难免会感到有一些枯燥乏味。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大多数教师会选择用一些视频、音频作为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时,再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板块漂移学说”的同时,可以穿插讲解关于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说的故事。先告诉学生魏格纳不仅是著名的天文学家、气象学家,还是地理物理学家。让学生对这一人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继续讲述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偶然的一次,由于身体不舒服,魏格纳住进了医院,无聊之时,魏格纳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病房里面挂着的一张世界地图,他对着这张地图仔细观察起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魏格纳作为这个幸运的“有心人”,他惊奇地发现,地图上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然惊人得相似,而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巴西海岸与非洲海岸。爱研究的魏格纳马上翻阅资料查找原因,而在这一过程中,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所以,无论自己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心头都不应为悲观的思想所萦绕。”只有拥有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我们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无所畏惧。学生总会因为一些琐事而丧失自信心,在面对一些问题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自己从何做起,是该鼓起勇气面对还是直接放弃。教师作为学生人生路上的指引者,在课堂上灌输积极态度也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

4 利用相关情境,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地理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创设相关的地理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好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问题情境,问题具有趣味性,同时具有梯度性,能在教材内容和学生之间架设求知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创造良好的动机。学生原有知识和问题情境中新的学习任务的不协调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探索探究,从而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印度》时,先展示“金砖五国”,让学生意识到印度作为金砖国家,是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然后又展示印度挂满人的火车,展示印度挤满人的火车站,还有印度的贫民窟的景象,前后造成了巨大的反差,有了鲜明的对比,自然而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渴望。在此基础上提出自主学习问题:印度在哪里?为什么会有如此鲜明的差异?再如:在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时,先展示笔者去壶口瀑布时拍摄的携带着大量泥沙黄河水的图片,使学生认识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接下来继续展示笔者在黄土高原高速上拍摄的黄土高原的景观,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光秃秃的,黄土裸露的景象,而是植被覆盖良好的一片景象,“难道老师去了一个假的黄土高原?”通過问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被很好地激发出来,将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表明建立在合适情境基础上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往往是自觉的、高效的,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对每一节地理课都会有所期待。

结束语

总之,科学地将地理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要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用同情心和微笑鼓励架起师生间信任和沟通的情感桥梁。同时,针对学生的情绪、行为等问题进行恰当的点拨、疏导,帮助学生打开心里千千结。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把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帮助学生健康学习,构建健康的地理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朝珍,姜文. 差异教学中的教师决策—国外研究评述[J]. 外国教育研究.2012.

[2]朱中建.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探究[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0).

[3]王永刚.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中国校园文学:教育教学研究,2012(1).

[4]裘建.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突出中学生的主体地位[J]. 读与写杂志.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情境教育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