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提高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7-12-06 16:21米晓爽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习作能力低年级思维导图

米晓爽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小学阶段的习作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注重对学生语文习作能力的培养,可以说起步时间比较晚,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为了有效完成小学阶段的习作目标,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教师应从低年级阶段就开始注重培养其习作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小学低年级习作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思维导图;习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思维导图就是一种把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人类的大脑可以将进入大脑中的感觉、记忆等都可各自形成一个思考中心,从这个思考中心再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而每一个关节点又可成为另外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射出更多的关节点。小学低年级学生不论是知识还是生活经验都非常有限,词汇量也比较少,因此进行语文习作教学存在一定难度。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性思考方式,能够有效引导学生选择题材,丰富习作内容,提高其习作能力。

一、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灵感、丰富习作内容

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词汇量、知识和生活经验都比较缺乏,因此在习作教学中,学生往往面临着不知道写什么的困境,写出来的小作文也是非常简单,很难对其进行扩散。下面是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的习作——《美丽的春天》:

春天到了,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里玩,公园里的花都开了,美丽极了。我喜欢春天……

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篇习作表达清晰,并运用了形容词来描述春天的美,算是很不错了。但是这段话都是概况性语言,对于春天的美丽缺乏具体的描述。因此,笔者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希望能帮助学生运用所学文字来表达春天的美丽。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很喜欢和大自然亲近,他们有着这个年龄阶段独特的想象力,因此老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特点,帮助学生将其亲眼所见的、心中所想的运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对于学生来说,路上的一朵花,天上的太阳、白云都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怎样把学生头脑里有关春天的信息充分调动起来,并用文字表达出来呢?这里就需要思维导图的引导了。笔者让学生用画画的方式画一个美丽的春天出来。于是,学生开始在画纸上描绘出一个个自己眼中的春天,五颜六色的:有红色的花朵,火红的太阳,小鸟在树上唱歌,还有人在放风筝……

然后,笔者拿其中一位学生的画作为例子,给学生展示如何增删内容,并调整了顺序,然后我让学生看着自己画的图画,照着顺序修改这段话,让它更完美。下面是修改后的《美丽的春天》:

春天到了,爸爸妈妈带着我到公园里郊游。公园里的春天真美啊,草地上绿油油的一片,还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小河两边一排排的柳树也睡醒了,风一吹就轻轻地摇摆起来,就好像在跳舞一样。路边的大树上有许多小鸟在唱歌,可动听了。还有人在放风筝呢,风筝飞得真高。啊,春天真美啊。

修改后的文字有绿油油的小草、五颜六色的花、跳舞的柳树、唱歌的小鸟……小作者运用所学知识就将一幅生动美丽的春天给描绘了出来。

二、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描述细节内容、提高写作技巧

低年级的孩子在习作时往往缺乏细节上的描绘。灵活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把要写的内容像画画一样画出来,在画思维导图过程中通过想象揣摩每一个细节,再将细节转化成语言文字。这样一来,学生在习作时就不会缺乏细节描述了。

下面是一个二年级孩子的习作——《做家务》:

今天是星期天,我不用上学。我在看动画片,妈妈在做家务,于是我想,我要帮妈妈做家务。我先扫地,扫完地再擦桌子,妈妈说我真能干。

學生可能都有这样的切身经历,但每个人的经历都不相同,细节也不一样。但这篇习作有好几个学生写得都很类似,使用了概括性语言,只介绍了事情的开始和结束,对中间的事件发生部分缺乏细节刻画。为此,笔者试着使用以画写作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写作,并使用简单的图标与色彩将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给画了出来,再用曲线进行连接,事情的先后顺序也一一标记。当图画好后再让学生将图画上的内容用文字进行描述。

下面是修改过后的习作——《做家务》:

今天是星期天,早上把作业写完我就坐在沙发上开始看动画片。这时,我听见妈妈在咳嗽,很难受的样子,咳嗽完了又接着做家务。我想,我要帮妈妈做家务,不让她这么累。于是,我跟妈妈说:“妈妈,我来帮你扫地吧。”妈妈笑着说:“好啊。”于是,我接过妈妈手里的扫把,开始扫地,看起来好像很干净的地板,结果扫了一小堆灰尘出来。我还弯下腰,把扫把伸到沙发下面去扫,沙发下面灰尘可真多啊,我还把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擦扫出来了。好不容易把客厅扫干净了,我坐在沙发上,心里想:原来做家务这么累啊,我以后要经常帮妈妈做家务。

修改后的这一段文字比第一次写的字数要多了很多,而且小作者通过一个简单的写作思维导图,就将做家务的经过、情感清晰地表达了出来,其中还运用了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等写作技巧。

由此可见,运用写作思维导图能够引发人们对于最初的最为真切的感受进行回忆与思考,让事情发生的经过和人们所经历的情感与思绪都毫无保留地通过图画形式给直观地记录下来,快速而准确地捕捉到了思想的火花,让文章的细节更为丰富。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受年龄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很难将所学知识和有限的词汇等运用到写作中,也很难在习作中将事件、景物等进行具体描述。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将自己的所见所想通过图画出来,再将其转化成为文字,丰富习作的内容和情感。

参考文献

[1]胡雅茹.思维导图阅读法[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

[2]聂凌风.哈佛气质修炼手册(思维导图实战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编辑:张驰)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作能力低年级思维导图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