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英雄

2017-12-06 18:55亓云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项羽英雄

亓云

【摘要】项羽一生叱咤风云,一方霸主,不曾受过半点屈辱,也从不委曲求全,却最终乌江自刎,结束一生。他的死,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是“宁肯站着死,不愿躺着生”的豪放和悲壮。项羽之死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我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项羽;英雄;悲剧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安排了《项羽之死》这篇散文,记叙的是项羽人生的最后阶段,是深入研究项羽形象的重要篇章。通过学习《项羽之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项羽这一形象,进而引导学生探究项羽的悲剧性。在《鸿门宴》学习基础之上,更能深刻地体会到项羽的悲剧美。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它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史学价值求“真”,文学价值求“美”。也就是说,在《史记》中存在两种叙事方式,即为了求真的历史叙事和为了求美的审美叙事。

一、走近文本 体验真

本着史实、简单的原则,将文本缩减成叙述性文段(缩减版):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项王直夜率麾下壮士八百余人溃围南出,平明,汉军觉之,骑将灌婴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至阴陵,迷失道,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乃喟然叹曰:“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汉军围之数重,项王无所惧,力战,所当无敌。”

汉军欲得封赏,不退,项王持短兵接战,身亦被十余创。自夺必死,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缩减版仅剩下史学部分,记叙事件的基本过程,有史学价值,缩减版所缺少的内容是垓下的慷慨悲歌、东城快战的过程以及乌江自刎的具体过程。缺少的内容正是作品的文学叙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简言之,缺少部分可以概括为“一歌、一战及一船”。

二、走进文本 体验美

项羽形象主要是通过“一歌、一战、一船”塑造的,并且给予我们生动深刻的情感体验,我们重点探究这一部分内容。

(一)一歌

项羽言行:由“大惊”“夜起”“饮”“为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泣数行下”,可见身处末路时的多情善感、重情重义。

美人和之:《和垓下歌》;汉军已掠地,四方楚歌声;霸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一代英雄项王泪眼婆娑,饱含深情地望着心爱的美人,虞姬边唱边舞,边唱边哭,昔日的幸福时光历历在目,可惜如今英雄末路,前途渺茫,两人一唱一和,深情对望,“执手相看泪眼”,这样的画面让一位血性的霸王有了柔情、有了爱。这真是英雄末路,一腔悲愤,两行热泪,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英雄之悲,英雄之痛。

(二)一战

英雄就是英雄,即使有着末路的无奈,也要让自己有一场完美的谢幕。项羽言行由“大呼”“驰下”“斩将”“嗔目叱之”“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可见英雄的骁勇善战。从东城快战,联想到巨鹿之战: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这两次战役都是直接描写项羽带兵上陣,英勇奋战的战争。从巨鹿之战中我们看到年轻时的项羽勇猛善战、叱咤风云,借破釜沉舟,一鼓作气,打响了自己的名声,从此名声大噪。从东城快战中我们看到了英雄末路时的最后一战。项羽以自己的方式向部下证明了自己,这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场胜仗。英雄用实力,用生命决一死战,完美谢幕。“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这时的项羽用他的英勇点燃了生命的激情,用激情点燃了每一个阅读者的心灵,给每一个阅读者一种酣畅淋漓之感,带给每一个阅读者无限的振奋之快感。

(三)一船

在故事的最后,出现了一个颇有戏剧性的场面:项羽来到乌江边,面前是苍茫大江,身后是数千追兵,这时,来了一条船,有船,且只有一条船。

乌江自刎前项羽满心是“愧”,“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愧于心乎?”项羽因为愧疚之心而停下了自己的脚步,在不知如何面对家乡父老的羞耻感中,最终选择了死亡。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在一个高贵之人的眼中,内心的荣辱心、愧疚感都是极有分量的,有时甚至比生命都重要。所以,项羽不仅有情有义,更是知耻重义。

在生与死面前,项羽选择了死。明明可以坐船东渡,明明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可他毅然选择“弃船、赠马、赐头”,这一系列的言行,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宁肯站着死,不愿躺着生”的英雄形象,更让我们看到了项羽的豪放和悲壮。“我项王,在生前死后,都不会把武器放下”。对项羽的死,我们不必觉得惋惜、不必觉得遗憾,反而让我们感到一种“士可杀不可辱”的豪气,让我们感到一种慷慨的悲壮,甚至让我们感到一种向上的精神力量。

正如朱斌先生在《悲剧艺术效果的生成》说的那样,“真正的悲剧艺术效果:既令人悲伤,又令人振奋;既给人痛感,有给人快感,从而使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获得灵魂的净化、精神的提升,以及超常的审美愉悦”。

司马迁用《史记》向我们展示了历史性和文学性。它纪实的历史性给予我们历史的真实,丰富的文学性给予我们的情感体验,文学价值,让我们体会到其悲剧美。易中天先生曾说:“不用多说什么了。谁都不难看出,项羽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天地,泣鬼神,就连乌江之水也在为之呜咽,为之洪波涌起,浊浪翻腾。显然,项羽的死是高贵的。无论他是为什么而死的,他的死,都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

(编辑:马梦杰)endprint

猜你喜欢
项羽英雄
英雄犬
英雄保重
说项羽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重走英雄路
从《鸿门宴》《项羽之死》看项羽的罪与罚
自古英雄出少年
以项羽“学万人敌”为戒
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