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学习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及问题探究

2017-12-07 03:37胡克祖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中职院校职业

张 娜,胡克祖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学院,天津 300222)

中职生学习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及问题探究

张 娜,胡克祖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学院,天津 300222)

针对中职生进行学习生涯规划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中职生在制定学习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中职生提高自我生涯规划意识、学校给予重视与支持、家长积极参与三个方面提出了能改善这些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中职生;学习生涯;规划

学习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潜能、成长环境等,结合所学专业和对职业生涯的预期,确立学习发展方向、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拟定行动方案,进而付诸行动的过程[1]。国务院印发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10年)》明确提出,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可见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顺利实施发展关乎国家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然而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选择在普通高中就读,导致中职生源受到直接影响。这样,一些没有参加中招考试、没有达到普高分数线与自感升入大学无望的高中生构成了中职生生源的主体。这些学生的普遍特点是自制力不强、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足等[2]。诸多的中职生不知“我要做什么”和“我能做什么”。对中职生的学习生涯规划进行研究能够帮助中职生在学习期间更好的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解决在学习期间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也为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1 中职生进行学习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在当前中职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做好中职生的学习生涯规划是中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需求。做好中职生学习生涯规划的教育和指导对促进中职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以及提高中职院校的就业率是很有必要的。

1.1 良好的学习生涯规划意识有利于提高中职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别于普通中学的紧张学习氛围,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院校根据学生的专业进行相关技能的实际操作与文化基础学习。通过与某中职院校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发现这些学生没有考试压力,上课状态很差。这些学生如果没有对学习进行明确的规划,则很容易就在中职受教期间浑浑噩噩度过,很容易跑偏方向。而有学习生涯规划意识的同学,知道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朝着这个方向进行学习生涯规划,根据自己的目标和规划一步步执行,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不仅使自己的学习生活过的充实而有价值,在毕业之后也能顺利找到工作。陶军明[3]通过对江西省某所中职院校的12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发现76.7%的中职生认为中职教育应该是他们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最后阶段,因而中职生良好的学习生涯规划意识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可以促使自己在学习上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再者,当今社会强调终生学习,中职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还可以使其在离开学校踏入社会后继续主动学习。

1.2 中职生科学合理的学习生涯规划有利于教师教学计划的顺利实行

中职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强是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曲晓蕴[4]通过对中职生在校学习情况的调查发现三分之一以上学生上课在玩手机或者睡觉,而认真听课的同学还不到四分之一。笔者在与天津市的几所中职院校的教师交谈中发现这一状态在中职院校是普遍现象,学生把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用于睡觉或者玩游戏,与教师互动质量较差,学生课外学习较少,在期末复习时仅看老师给的复习内容,死背答案而不考虑将其消化吸收。以上的这些表现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维持秩序占用大量时间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与教学计划的安排。张梅、李福洪[5]等人利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515名职业和普通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职业与普通高中学生的压力源排序具有一致性”,其中“学习是最重要的压力来源”,表现为“学习负担重、升学压力、考试失败、家庭施加的学习压力”等,而不是如平常人所想象的那样中职生没有学习压力。所以中职生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对学习不在乎,他们课堂上的状态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卑情绪、师生关系、校风班风等。如果中职生在学校学习中有目标,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学习生涯规划,然后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当学生知道自己要什么,需要做什么的时候,相信他的学习状态将会是最好的,因而从学生上课状态以及教师的授课情况来看,中职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学习生涯规划是有必要的。

1.3 中职生学习生涯规划的顺利实施为其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中职生最关心的就是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然而由于其在刚入学时文化课基础较差,入学后学习氛围差,学习目标不明确,以及较少的成功体验使其自信心不足,毕业后的综合素质很难适应企业的要求。中职生的学习生涯规划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其将自己的学习生涯与职业生涯相挂钩。依据Super[6]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人的职业生涯是不断发展的、动态变化的。因此,职业生涯规划也应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和长远性。任何一个阶段都是整个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好坏都对生涯整体有影响”。所以,中职生在制定学习生涯规划时,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综合考虑自己的内外部环境。既要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明确“我要做什么”和“我能做什么”,又要了解当时国家政策走向以及企业要求、工作特性等,制定短期、中期与长期目标,具体到一年级到三年级各有侧重的做什么,将目标分解到每月每周每日并去执行,根据实际情况做些调整等。中职生在学习期间按照自己的目标提高自身素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将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中职生在学习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 中职生缺乏学习生涯规划意识

通过对中职生进行调查发现,仅34.6%的中职生对学习做了规划,57.2%的中职生对学习生涯规划的理解还比较浅显,只是局限于表面现象,认为学习生涯规划就是对课程进行规划。在中职院校,学生们都有自己的所属专业,除了学习和普通高中生一样的的文化基础知识外,他们还要上实训操作课,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课外社团活动。这些中职生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对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又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部分中职新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及对自己的专业有所了解之后,逐步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中职学习生涯规划。但是,由于中职院校的学习氛围与中职生自身自控能力较差,这些做过学习生涯规划的学生也在执行时受阻。由于缺乏学习生涯规划行动的保障,不能通过自己的行动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导致中职生学习生涯规划出现偏差。较少的成功体验使其觉得进行学习生涯规划无用,进而放弃自己的规划。

2.2 中职生自我认识不全面,制定规划较盲目

由于大部分中职生是初中刚毕业的学生,正处于15-18岁之间,心智发展还不成熟,社会阅历尚浅,对自己的认识也不全面,所以很难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去想问题。部分中职生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就在制定学习生涯规划时抱有过高的期待,目标设置较理想化,以致于很难达到。有的同学由于进入中职院校产生自卑心理,觉得别人都比自己强,在制定学习生涯规划时对自己的未来期待过低,目标制定较容易达成。通过调查发现超一半的中职生对自我的认识仅局限于对自己的特长、性格和爱好的了解。他们仅依据网上的一些心理小测试来认识自己,并未就自己的能力、潜能等进行理性的SWOT分析,而对自己选定的专业了解不够,以“这个专业毕业后好找工作”为主要选择专业的标准,并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与优势、劣势。因此,中职生在制定学习生涯规划时需要全面的了解自己,避免过度的自信与自卑。

2.3 学校学习生涯规划指导不到位

中职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待在学校中的,所以其关于学习生涯的规划也离不开学校教师、领导的指导与支持。尽管中职生明白做好学习生涯规划可以为自己的就业做准备,但是毕竟人生阅历尚浅,需要学校在人力物力上给他们提供保障。通过对天津市的几所中职院校的调查发现,几乎没有中职院校设立关于学习生涯规划指导的专业部门,而关于学习生涯规划的辅导人员更是不足。班主任受自身精力以及知识水平的限制,往往存在指导不到位的现象,譬如,班主任在对规划进行指导时,多是针对一个班集体中的的共性问题做分析,并没有对个体学生实际做深入研究,就没有个性化的生涯规划指导,易导致规划的片面性且有悖于学生个体实际,这样指导的规划只能滞留在理论层面,难以落到实处。

2.4 家庭对学生的学习生涯规划缺乏指导

中职院校生源地大多不是本地,由于离家较远,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及时且学生在这里不受家长的约束,容易对自己的学习懈怠。家长对孩子在中职阶段受教育的关注度相较于初中阶段较低。他们大多关心的是孩子在中职院校毕业之后能否找到工作,对于孩子在学校有无学习生涯规划,学习怎么样并不是很关心。

3 提高中职生学习生涯规划能力的可行性建议

3.1 学生自身要提高学习生涯规划意识,做学习的主人

中职生学习生涯规划意识是其制定学习生涯规划的前提。正如卡耐基所说“不为明天做准备的人永远不会有未来”。计划是行动的保护伞,中职生需要在正确认识自己,客观了解周围环境上并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的基础上制定学习生涯规划。认识自己包括认识自己的个性、能力、兴趣爱好、职业方向以及做这项工作的优劣势分析,周围环境包括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企业人才需求,学校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以及家人对你做决定的态度。要做到正确全面认识自己,既不可高估自己,也不能自我贬低。可以通过老师、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与自我反思认识自己,还可以通过具有权威性的测量工具,比如霍兰德的职业兴趣量表、卡特尔的16种个性因素测验、以及MBTI职业性格测试等正确评价自己。明确学习目标与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以及保障其顺利实施的措施。因为学习生涯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所以就要求中职生在规划行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因时因势调整,比如自己的特性与周围的环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自己的努力较当时制订目标时发生改变,只有定期对自己的目标进行评价修订,才能更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学习生涯规划的顺利进行。

3.2 中职生进行学习生涯规划需要教师的指导,学校的重视与支持

杨金士认为,“职业技术教育首先要‘促进人的社会化和每个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要把关注每个学生向‘社会人’转变过程中的潜能开发状况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又要把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7]。学校是中职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应该多角度全方位的给予中职生在学习生涯规划上的指导与支持。具体表现在:

3.2.1 教学管理部门要改进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做到科学管理

中职院校以专业设置区别于普通高中,中职生在这里都有自己的专业,这就要求管理者根据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企业需求来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教学管理者还需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帮助,比如给中职生提供进行专业培训、去企业观摩学习的机会;宽松自由和谐的校园环境与实训基地,还要在中职生的项目上给予经费支持。再者,学习生涯规划的高效顺利进行需要全学校各教育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建立保障规划执行的组织机构,具体如下(图1):

图1 中职生学习生涯规划保障实施组织结构

3.2.2 教师要因材施教,提高学习生涯规划能力

作为中职生学习生涯规划的直接指导者与参与者,其学习生涯规划的能力与意识将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中职生的规划意识与能力。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做好学生的榜样。首先,学校需要给教师提供专业的学习生涯规划理论知识的培训,跨校合作学习与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其次,教师自身要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参加讲座、资料学习、观摩学习等途径提高学习生涯规划的能力。再者,教师要在学习生涯规划实施中注重性别、年级、地区等的差异,有研究表明在中职院校,女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优于男生,高年级的比低年级的更有学习生涯规划的意识,来自城市的学生学习生涯规划能力要优于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做学习生涯规划指导时需要将以上的因素考虑在内,适时适度进行调整。

3.2.3 建立规范化的学习生涯规划蓝图,提升中职生的规划意识和能力

中职一年级培养学生的学习生涯规划意识。中职生从以升学为目的的普通中学转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学校应给予中职生角色转换的适应性教育,讲解专业知识,企业职位相关需求,引导中职生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寻找适应自己的职位,建立满足该职位要求的学习生涯规划意识,给学生提供了解自己的心理测评与校外素质拓展活动。

中职二年级帮助学生定位,并帮助实施学习生涯规划。二年级的中职生应在自我了解与对外部环境了解的基础上拟定学习生涯规划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学校鼓励中职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使中职生在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岗位需求有一定了解,从而客观地对自己进行定位,并对自己的规划进行适当调节,提高中职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学习生涯规划的能力。

在中职三年级要引导学生正确择业。学校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工作岗位,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和适应自己的工作,并在实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职业理想,引导学生评估与修正自己的学习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择业观,提供多种就业信息,指导就业。

3.3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发挥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

教育虽然主要是学校的责任,但是家庭、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学校必须争取得到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配合,形成“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发挥教育合力,提高育人效果。学校要与家长经常沟通交流,可通过电话、互联网等方式实现双方的联系、互通教育信息。其目的在于及时把控学生生活和学习状态,摒除妨碍学生职业生涯选择的不良因素,协调统一教育影响,共同提高中职生的学习生涯规划能力。其次,家长对子女的职业认同感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生涯规划实施的动力,家长应学习关于学习生涯规划的知识,及时关注就业信息,主动与班主任交流沟通,了解子女在学校接受的培养模式、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在校的学习情况,以便结合子女学习实际和学校规定,有针对性的对子女进行学习生涯规划教育。家长要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协助中职生收集分析职业信息,鼓励中职生积极做出学习生涯规划,并在中职生实施规划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及时给予帮助,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中职生学习生涯上的作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职生在进行学习生涯规划时要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制定合理的计划,尽早对自己的学习生涯进行规划将避免毕业时就业的盲目性。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职生科学合理的学习生涯规划对推动国家中职教育的发展、促进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王国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有效构建[J].成人教育,2012,(1):39-40.

[2] 杨大伟.中职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2,(18):36-40.

[3] 陶军明, 张建祥.缺失与思考:扩招背景下的中职生学习动力调查[J].成人教育,2011,(7):51-52.

[4] 曲晓蕴.中职学生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大连市某中职学校为例[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5] 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 赵学洪.统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习生涯规划[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51-152.

[7] 冯戈,梁圣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教育教程[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刘小林)

10.3969/j.issn.1009-2080.2017.05.015

2017-07-29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YC17-12)。

张娜(1996-),女,河南驻马店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胡克祖(1972-),男,甘肃兰州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G71

A

1009-2080(2017)05-0065-05

猜你喜欢
中职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