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的名字

2017-12-07 16:15徐广慧
阳光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朵花小溪小狗

小发死的时候,嘴里叨念着一朵花的名字。路小溪不知那朵花是不是她在路边见到的那朵。她在路边见到的那朵花、白白的、蓝蓝的、粉粉的、紫紫的、黄黄的,哎呀,好像还绿绿的,路小溪跟奶奶描述这些的时候,结結巴巴的,小脸都涨红了。

村里正流行着一种病毒,那病毒是什么,谁都说不清。反正那病毒像个妖怪,专逮小孩。多奶奶坐在床边摸着小溪的头,没有回答小溪的问题。她眼睛四下看着,把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都一寸寸地搜索了一遍。她希望看到那个妖怪,又担心看到。她的心老了,五十多岁了,她那五十多岁的心突然怕起妖怪来了。

前几天,东头一个九岁的小男孩被那个妖怪逮走了,就在昨天夜里,小发也被抓走了。小发才两岁多,也是个男孩。那个九岁的小孩叫小志。小志和小发都是得大脑炎死的。多奶奶紧张起来,她慢慢明白了,在村子里到处乱窜的妖怪是大脑炎病毒。这种病毒是怎样在孩子们中间传播的,多奶奶不知道。就说那个两岁多的小娃娃吧,他被他爷爷奶奶藏在屋里都没出门,怎么被传染的呢。一个月前,村里的孩子挨着个地发烧,医生告诉那第一个发烧的孩子,这是大脑炎,传染,叫村里的孩子都注意着点儿。那孩子的母亲也把这话传到了村里。村里人都没在意。等孩子们一个个烧起来也没在意。发个烧怎么了,停下手里的活抓紧去给孩子输液呗。这些孩子的父母大都在外面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孩子一有头疼脑热,老人们就赶紧把孩子驮到花木村的门诊输液。花木村的门诊虽然没有参加合作医疗,不能报销,但尚医生好说话,待人亲,卖的药也不算贵。在医院花一万能解决的病,在他这里也就一千,要是在医院花一千,在他这儿只需一百多,合下来,跟报销差不多。有时候明知道村里门诊用的都是低价的劣质药,也懒得去医院。去医院还有床位费,还不能兼顾手头的活儿,最重要的,还得办手续,他们大都瞎字不识一个,才不愿意受那个麻烦。他们通常也不让孩子吃药,一生病就带着他们输液。他们觉得输液来得快,吃药慢,怕吃药耽误了病情。耽误了病情可了不得。这些孩子平时跟着爷爷奶奶,一年到头见不到爸爸妈妈,可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疙瘩,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跟孩子的爸爸妈妈交代呀。那个九岁的小志死后,他爸爸妈妈回来后哭得快死了。尤其那当妈妈的,简直疯了,抡起菜刀要跟小志的奶奶拼命,好几个人都拉不住。好像要孩子命的不是妖怪,而是孩子的奶奶。两岁多的小发是在黄昏死的,半黑夜就给拉到村外埋了,不知什么原因。或许因为他太小了,或许因为怕他妈妈看到后伤心。他爸爸妈妈在广州,坐火车得一天两夜。小发的爷爷奶奶给小发的爸爸妈妈打电话没说小发死了,说小发感冒了,感冒得有点儿狠。

小发一死,多奶奶就慌了。小发是自己的前邻,小发死了,这意味着病毒已经到了自己家,进到了院子,甚至每一个房间。

一下午,小溪都在玩飞机,飞机是小溪的爸爸妈妈从杭州买来的。飞机是假的,举在手上跑起来才能飞,不跑不飞。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小溪举着飞机,在院子里、大街上、田野里跑了整整一个下午。第二天爸爸妈妈一走,多奶奶就把飞机挂到了东里间屋的墙上,再也没叫小溪玩过。多奶奶说,飞机是小小子玩的,小妮不能玩,等有了弟弟,留给弟弟玩。小溪说,我想玩。多奶奶说,等弟弟不玩了你再玩。小溪说,我什么时候有弟弟?多奶奶说,快了,快了,计划生育放开了,以前想要不能要。这下好了,终于可以叫你爸爸妈妈给你生个弟弟了。咱们路家这下断不了香火喽,可以后继有人喽!小溪问多奶奶什么叫断香火,多奶奶说就是绝户。小溪问多奶奶什么叫绝户。多奶奶说,一个家庭,生了小小子,就是这个家不绝户。生了小闺女,就是绝户了,这家人就成绝户头了。多奶奶说,小小子就好比一棵树,能在地上扎下根,还能在树上结出果实。小闺女就好比一片云,说飘走就飘走了,顶多嘀嗒几滴雨。就连雨都不知道给下到哪里。说了半天,小溪还是不明白断香火是什么意思,但是觉得“香火”是个好词。最起码,如果他们路家的香火不断,她就可以玩墙上的飞机了。就算是等弟弟不玩了再玩也行,她觉得自己能等,就一直等着爸爸妈妈给她生个弟弟。她是个有耐心的孩子,她觉得好事都是等来的。多奶奶出门办事的时候,通常都是把她锁在家里,叫她在家里等。叫她等她就等,乖乖地等多奶奶回来多奶奶就不会拧她了。多奶奶从不打她,但是如果她不听话,多奶奶就会用手拧她的脸蛋子。多奶奶拧了她的脸蛋子还不叫她哭。为了不叫多奶奶拧自己的脸蛋子,她一般都比较听话。等等就等等呗,反正还有小狗陪着。

小狗是多奶奶去集市的路上用一只死鸡换的。多奶奶抱着鸡在路上走,遇到一个中年男人用自行车驮着一只脏兮兮的小白狗从旁边经过。男人下了车子问路,多奶奶听说他要把后座上的狗送到宰房,急忙问那狗多少钱。男人说,嗨,也不值个钱,都快死了,人家给多少算多少吧。多奶奶说,给了俺吧,俺家正好没狗看门,您看多少钱?男人见多奶奶慈眉善目,刚才给他指路又详细又热情,就说,嗨,不要钱了,您拿去吧!那只狗并没有用绳子拴着,也没有用笼子装着,狗主人就把它像一块破布一样搭在了车尾巴上。它趴在车尾巴上,也不跑,也不叫,也不睁眼,真的是快要死了。多奶奶把小狗抱到怀里,说,哎呀,哎呀,身子还热乎着呢!你看看,你看看这眼睛,眼睛还流泪哩。你说这狗是不是听懂了咱们说话?男人眯缝着眼睛说,真叫您说准了,这是个能听懂人话的狗,使号着哩。您收下它,就等于救了它一命,它能不感动吗?男人说这话时,小狗睁开眼睛,看着多奶奶,呜呜了两声。多奶奶呵呵笑着说,真能听懂,真能听懂,它真能听懂咱们说话。男人把地上的鸡抱起来,塞给多奶奶。多奶奶后退了一步,没接。多奶奶说,不要了,不要了,你拿走吧。

小狗也真是通人性。小狗在家的时候,连大门都不出,一直在家陪着小溪。小溪叫它站起来它就站起来,小溪叫它坐下它就坐下。小溪叫它念书它就搂着小溪的童话书一边翻一边哼哼。小溪教它唱歌它就一句一句地跟着学。“一个狗,怎么能进屋子呢?”多奶奶不让小狗进北屋,小狗就不进北屋。白天,小溪和多奶奶在屋里吃饭的时候,小狗就在院子里吃;晚上,小溪和多奶奶在屋里睡觉的时候,小狗就在院子里睡。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春夏秋冬,没有多奶奶的批准,小狗从来都不踏进北屋半步。多奶奶在家的时候,小溪和小狗一个门里,一个门外。小溪对小狗说,小狗,去当街看看谁来了。小狗就跑到大门口,一看是小发的奶奶领着小发来了。小发刚学会走,却又走不稳当,挓挲着两个胳膊,侧侧歪歪,像个木偶,把小狗逗得哈哈笑。小狗头顶上有一撮毛比较长,小溪用皮筋给小狗扎了个“上天锥”,小狗摇着尾巴围着小发转圈的时候,“上天锥”一蹦一跳的,像是一个雪白的毽子。小发奶奶怕小狗咬小发,一边弯腰拽着小发的胳膊,一边扬着手要打小狗。小狗颠颠地跑到北屋门口,喊来小溪,一起和小发玩。小狗一靠近小发,小发的奶奶就扬手,小发的奶奶一扬手,小狗就乖乖地趴下,两个前爪匍匐在地上,尾巴像是一面旗子指向天空。小发转过身去摸小狗的尾巴,又走到前边摸小狗头上的“上天锥”。小发摸着小狗的“上天锥”咯咯地笑,小发的奶奶跟着笑,小溪也跟着笑,多奶奶忍不住也走出北屋,站在门台上笑。小溪用砖在院子里给小狗垒了个红色的小房子,还用废弃的花雨伞在房子外面搭了个凉棚。小狗会邀请小猫和小鸡到它家里玩,还会让小发和小溪看它在花伞下的跷跷板上表演。等多奶奶不在家的时候,小溪就把狗喊到屋里,跟她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一起躺在地上的凉席上睡觉。等听到大门一响,狗就知道多奶奶回来了,迅速蹿出屋子。只要多奶奶在家,怎么喊它都不进屋。endprint

小溪常常坐在小板凳上看墙上的飞机。小溪想,等有了弟弟,就叫小狗跟着她和弟弟一起去村口的广场上玩飞机。小溪等了一年又一年,爸爸妈妈一直没有给她生出弟弟。每次回到家里,多奶奶催着她的爸爸妈妈给她生弟弟的时候,她的爸爸妈妈总说压力大。压力是什么呢,小溪不懂。似乎多奶奶也不太懂。多奶奶说,你们都有正式工作,挣着国家的工资,有什么压力呢?爸爸说,娘,您不知道,跟您说您也不明白。妈妈说,娘,您就别催了,我们真的不打算再要了,就小溪一个我们还管不了呢。多奶奶一听急了,什么叫管不了?你们上班忙,我这不是给你们管着呢吗?以后有了儿子,你们就只管儿子好了,小溪不用你们管。妈妈说,那怎么行,不可能的事,小溪马上就该上小学了,我们要把她接到杭州去上学。多奶奶说,小溪哪里也不去,就在家里跟着奶奶上学。多奶奶说这话时,咬牙切齿地看着小溪。多奶奶的目光像是一把刀,把小溪的心划开一个口子。小溪感到自己的心有些疼,但她还是把头靠到了多奶奶身上。她歪着头,搂着多奶奶的胳膊,柔声说,小溪哪儿都不去,就跟着奶奶在家里上学。多奶奶一听高兴起来,说,看,看,小溪都说了,小溪不去杭州,小溪要跟着奶奶在家上。妈妈看到小溪这样子很生气。从小在村子里长大的小溪不仅不会说普通话,连脾气都跟地里疯长的野草一样,没有一点儿主见。小溪听爸爸说,他的工作地点就在西湖边上,他站在自己的办公室,每天都能看到西湖。爸爸问她想不想去看西湖。虽然她不知西湖是什么,但她还是说想。既然爸爸愿意让她看西湖,西湖一定不是坏东西。奶奶说,西湖是一个大水坑,没什么看的。小溪不太相信。爸爸说了,站在他的办公室里,隔着窗子,每天都看到许多人去看西湖,一群群的,多得没法说。大家都喜欢看西湖,小溪也想去看看。小溪问小狗想不想去,小狗点点头,张着嘴,哈哈地笑,笑得口水都掉到了地上。小溪想,要是哪一天真能去看西湖,一定要带着小狗。

为了试试小溪是不是有精神,多奶奶把飞机从墙上摘了下来,举到小溪跟前,晃了晃,见小溪的眼睛没有放光,也没有从小板凳上蹦起来,就赶紧把她抱到床上,给她灌了一碗水。多奶奶说白开水能解毒,每天都给小溪灌几碗白开水。既然小溪连飞机都不愿意玩了,就一定是病了。多奶奶不停地摸小溪的头。多奶奶摸摸小溪的头,又摸摸自己的头,再摸摸小溪的头,再摸摸自己的头。摸一回,皱一回眉头。多奶奶搓着带着小溪体温的两只手,在屋地上转圈圈,一边转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哎呀,这可咋办呀,还真是燙,还真是烫。多奶奶问小溪是不是恶心,想吐。小溪不知道什么叫恶心,但她觉得自己并不想吐,只是有些冷。后脑勺有些疼,眼睛也发沉、发酸。小溪说,奶奶,你给我盖盖被子吧,我冷。多奶奶没有给她盖被子,把她从床上一把抱起来,搂进了怀里。小溪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奶奶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抱过自己了。奶奶的嗓子像大喇叭,以前,奶奶喊自己的名字半个村子都能听到,现在奶奶跟她说话的时候轻声细语,像是燕子掠过院子上空时在树梢留下的身影。上街的时候,奶奶不爱拉她的手,爱拽她的胳膊。奶奶拽她的时候,手像钳子,夹得她的胳膊生疼生疼的。现在,奶奶的手轻轻拍着她的背,暖暖的,软软的,像是美丽的花瓣用五彩的光照着娇嫩的花蕊。小溪觉得生病真好,生病的时候,奶奶就由大老虎变成了美丽的花瓣。

那朵花一闪就过了,像是闪电划过小溪的天空。偎依在奶奶怀里的时候,小溪就又想起了那朵花。刚下过雨,雨给天空洗了澡,给房屋洗了澡,给庄稼洗了澡,给树木洗了澡,给街道洗了澡,给花朵洗了澡。到处干干净净的,清清爽爽的。他们说,小发死时,嘴里叨念着一朵花的名字。她想,要是自己哪一天也死了,就也念着一朵花的名字,要念就念那朵像彩色的星星一样的花,蓝蓝的、紫紫的、黄黄的、粉粉的、白白的……

小溪从那朵花旁边经过的时候,那朵花在风中摇摆,仿佛是在跟小溪打招呼。既然那朵花和自己打招呼,自己也应该跟那朵花打个招呼。小溪不希望人们是树或者云什么的,小溪希望每个人都是一朵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名字。花和花之间,只有颜色的不同,没有高低的差别。小溪想,再见到那朵花,一定要和它打个招呼。小溪想和那朵花打招呼,却不知道那朵花的名字。小溪听说小志和小发死了后被埋到了村外。村外的哪里谁都不知道。小溪觉得,也许他们变成了一朵花。是不是就是她在路边碰到的那朵花呢,她曾经问过小狗,小狗总是垂着头,眼睛里雾蒙蒙的。看来,小狗并不是什么都懂,小狗也有不懂的。比如,那朵蓝蓝的、紫紫的、黄黄的、粉粉的、白白的花叫什么名字,小狗就不知道。小溪觉得,要是去杭州念书必须要带着小狗,小狗要是也会认字了,她们就能一起看童话书了。也许,童话书上有那朵花的名字,可是现在,小溪不认得字,不会念童话书,小狗也不认得字,也不会念童话书。妈妈给小溪念过童话书上的故事,小溪听了一遍就记住了。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小溪就拿着童话书翻一张念一张,把纸上的故事讲给小狗。其实,小溪不认得字,但给小狗念书的时候,她还是用手指头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就仿佛每一个字她都认识。

“光明和黑暗形影不离。光明和黑暗的孩子是花朵。光明拥抱黑暗的时候,黑暗带着月光、星光和泥土的香味亲吻了光明。光明教会了黑暗说早安,黑暗教会了光明说晚安。在黑暗和光明相视一笑的瞬间,花朵绽放了。黑暗孕育了根,根把来自大地的力量传递给花,让它在风中不倒。光明中有阳光雨露,阳光雨露用从天空中撷取的精华给花美容,让它成为点缀世界的美丽。花感恩遇见的一切,用妩媚的舞姿,芬芳的香气,缤纷的色彩,跟世界万物交谈。花,那么美好,谁从它身边经过,都忍不住看它一眼。”

村里的人见小溪咬字清晰,念得一字不差,唏嘘不已,都说小溪有心眼儿,说她的爸爸妈妈是硕士博士,她将来也一定是硕士博士。小溪觉得,她要是能知道那朵花的名字,那才真算是硕士博士的孩子呢。那朵花实在太美了,要是能知道那朵花的名字,小溪就觉得自己也跟那朵花一样美了。小溪看到小发的妈妈哭,躺在地上,哭得喘不上气来。她要是知道哪朵花是小发,就一定会把这个秘密告诉小发的妈妈。叫她想小发的时候,就去看看那朵花。可是,她不知道那朵花叫什么名字,她甚至连那朵花的具体地址都说不清。她只知道,那朵花在她走过的某一条路上。就在路边,远远地看,像一片彩色的星星。那星星,无论在光明里,还是在黑暗里,都亮闪闪的。endprint

小溪把憋在心里的话又说了一遍,多奶奶没有回答她。

多奶奶给小溪穿上那双绣着花的红布鞋,叫小溪坐在小板凳上,给她梳头。小溪的头发又黑又长,在多奶奶的手里,像是光滑的绸缎,又像是清澈的流水,把多奶奶的心弄得柔软起来。多奶奶很久没有给小溪梳过头了,从四岁起,小溪就开始自己梳头。多奶奶抓着小溪的头发,让梳齿在细密的发丝里像小鱼一样轻松自在地游动。有一刻,多奶奶竟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轻声哼起了一句什么歌。小溪没有听清歌词是什么,但那音调真的好听极了。多奶奶给小溪扎了一个高高的马尾辫,刚把皮筋套好,小溪就吐了。小溪的头一仰,嘴像坏了的水龙头,把喝进肚子里的水全喷了出来。多奶奶有些急,背起小溪就往门外跑。

多奶奶的电动车没气了,去修理铺,粘一个胎得五块,多奶奶不想花那五块钱,就把电动车翻过来,用扳子钳子把胎扒下来,想自己粘。鼓捣了一上午才找到胎上的窟窿,买来胶水和锉,学着修理工的做法,用废胎上的皮子把窟窿补住。胎粘好了,却怎么也上不上去了。见小溪跟吃信的鸡一样,(信:一种毒药)苦瓜着脸,没精打采的,多奶奶等不及了,只好背着小溪去花木村。小溪虽说只有七岁,个子却跟八九岁的孩子差不多。多奶奶背着小溪想跑,跑不动,就嘴里哼哧哼哧地叫唤。那叫唤仿佛是在给自己加油。这样一加油,多奶奶身上的力气就大了,就跑起来了。

诊所里有好几个孩子在输液。以前诊所里很热闹,人们会一边输液一边家长里短地拉呱儿,这回,诊所里静悄悄的,仿佛能听到液体往身体里流动的声音。可见,在这里输液的孩子都是被大脑炎病毒感染了的孩子。尚医生给小溪量了体温,又号了脉,又看了看小溪的舌头和眼睛。尚医生问多奶奶小溪吐了没有,多奶奶说吐了。尚医生问怎么个吐法?多奶奶说,不是一般的吐,是往外喷。尚医生又问小溪后脑勺木不木,小溪说,木,跟木头疙瘩一样,有点儿沉,还有点儿疼。尚医生说小溪被病毒感染了,典型的大脑炎症状。尚医生并没有立马给小溪输液,而是叫多奶奶带着小溪去县医院确诊一下。小溪的爸爸路思齐和尚医生的儿子尚君瑞是小学同学,每次多奶奶带着小溪来看病,尚医生都小心又小心。尚医生的小心,叫多奶奶觉得脸上很有光。这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他们路家在尚医生心里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尚医生把她一个半截老嫲子放在心里,当然不仅仅因为小溪的爸爸是尚医生儿子的同学。尚医生儿子的同学多了去了,尚医生不见得对儿子的每个同学的家人都这么尊重。多奶奶觉得,尚医生之所以这样把自己放在眼里,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婦是硕士博士。多奶奶每次带着小溪来看病,尚医生必要谈起她的硕士儿子和博士儿媳妇。每到这个时候,多奶奶就觉得一辈子受的苦都值了。小溪的爷爷在小溪的爸爸十岁时就去世了,那时,多奶奶才三十多岁。多奶奶没有改嫁,一把屎一把尿把儿子养大,又倾尽一切供他读书,不就是希望有一天为他们路家光宗耀祖吗?虽然尚医生说小溪得的是大脑炎,多奶奶的嘴角还是浮起一丝笑。是呀,她的儿子路思齐在杭州政府大院工作,儿媳妇美娟在杭州的某个中学教书,她怎么可能不笑呢。方圆几百里,谁不知道她生了个这么争气的儿子。

“我还能不相信您呀?输吧,输吧!您说是就是,没什么好检查的。”多奶奶对尚医生说。

尚医生还是有些迟疑,说,县里有报销,我这里没报销。多奶奶说,知道,知道,早就知道。尚医生说,这次得连着输半个月,费用得二三百哩。多奶奶有些惊讶地看着尚医生,说,治大脑炎的药贵呀?尚医生说,这一阵儿得大脑炎的孩子多,我这儿的药有些紧张,能去医院,建议还是去医院,毕竟人家那里正规。多奶奶觉得有些不对劲,这不是重视,而是明摆着往外推呀。多奶奶有些不知怎么办好,心里有了委屈,嘴上却还是说:“输吧,输吧,多少钱也得治呀,不治不就是等死吗!”尚医生叫小溪躺到最里边的那张床上,磨磨蹭蹭地拿来输液器。尚医生一边往小溪手上扎针,一边皱着眉头说:“你儿子在外边可怎么过呀?”

多奶奶有些莫名其妙地看着尚医生,说:“怎么了呀,什么怎么过呀?”

尚医生说:“你儿子在杭州买了楼了?”

提到儿子在杭州的楼,多奶奶又变得兴奋起来,她提高嗓门说:“是。买了。听说离西湖没多远,在三环以内哩。”

尚医生说:“三环以内肯定贵,我说怎么花那么多钱呢!五百万,老天爷,这么大个数目,你儿子胆儿可真够大的。”

多奶奶只知道儿子在杭州买了楼,并不知道那楼花了多少钱。听尚医生说儿子买楼花了五百万,多奶奶吓得脸色惨白,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

“什么?不可能!怎么可能呢?君瑞爸,这事可不能瞎说!”

尚医生慢条斯理地说:“多嫂子,这种事,我咋能瞎说?你们拴牛买楼还借了我们君瑞十万呢。要不是前几天君瑞提起来这事,我还蒙在鼓里哩。君瑞说拴牛手里才二十万,剩下的八十万都是跟同学那儿借的,凑了一百万的首付,贷了四百万的款。我的天儿,拴牛工资才五千四百多,他媳妇才四千三百多,他俩工资加起来一个月才九千多,贷四百万,就算贷三十年,一个月也得还银行一万多。哎呀呀,想想都害怕,这两个孩子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尚医生的话,像是一颗炸弹,把多奶奶炸得魂飞魄散。她扶着床头,心口发慌,眼前一阵发黑。

儿子大名叫路思齐,小名叫拴牛。以前尚医生跟她说起自己的儿子,都是叫大名,这一回,他直呼儿子的小名,可见他是把自己的儿子看扁了。尚医生的儿子尚君瑞小学毕业,自己的儿子路思齐研究生毕业,虽说儿子在大城市工作,却向在村里当农民的同学借了十万元。这让多奶奶不能接受。最让多奶奶不能接受的是,尚医生知道自己儿子买楼花了多少钱,她却不知道。尚医生知道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一个月挣多少工资,她也不知道。这些问题,她竟然从来没有问过儿子,儿子也从来没有跟她说过。现在,眼前这个穿白大褂的家伙,知道的比自己还多。这叫她觉得脸上很没面子。也许不是为了什么面子,而是那五百万。真是,五百万,是个什么概念!她虽然知道杭州的房子贵,却没想到竟贵得这样离谱。是呀,不得了,儿子和儿媳妇在外面怎么过的呀。挣的工资全还了贷款也不够。再说,吃饭也得要钱呀,还有穿衣,还有乱七八糟的人情礼往。每年过年,儿子如果回不来,还给她寄五百块钱。哎呀呀,这五百块,是怎么挤血挤脓攒下来的啊!楼都买了一年多了,这一年多,儿子和儿媳妇吃什么,喝什么,一天天是怎么熬过来的啊!哎呀呀,哎呀呀,我的娘哎,儿子和儿媳妇的日子得多苦哇!endprint

多奶奶身子晃了几晃,差点儿栽到地上。

尚医生没有抬头看多奶奶,他一边摆弄着输液瓶,一边自顾自地说:“买那么贵的房子干嘛,不能买偏远点儿的啊,买偏远点儿的也没必要借这么多钱呀!”

“哎呀,还不是为了小溪,小溪都到了入学的年龄了……”

多奶奶把这话说了半截儿,又把剩下的那半句咽了下去。她说到一半的时候,见尚君瑞进来了。尚君瑞虽说生在医生的家庭,却没有学医。尚君瑞上小学时成绩一塌糊涂,连初中都没考上。他爹给他花钱买进了县一中,他上了一年就不上了。尚君瑞弄了一台收割机,小麦下来的时候割割麦子,没麦子的时候,就开着他那辆小汽车去跑滴滴。前几年尚君瑞曾跟人去山西下过几年煤窑,手里攒下了一些钱。他有钱舍不得花,身上的衣服整天穿得破破烂烂的,但这并不影响他在村里人心目中的地位。他一进屋,整个屋子像是扯起个二百瓦的大灯泡,“刷”地亮了。尚医生从十八岁时就开始在村里行医,儿子尚君瑞虽然没有行医,诊所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会过来搭把手。遇到有岁数大的老人来看病,尚君瑞见老人行动迟缓,就开车把老人送回家。来看病的乡亲,对尚医生和他的儿子充满着由衷的尊敬和感激。因为多奶奶是尚君瑞同学的母亲,又因为多奶奶是硕士博士的母亲,要在以前,尚君瑞会主动过来跟多奶奶打招呼。多奶奶叫“多”,村里人都喊她“多奶奶”“多大娘”“多婶子”“多嫂子”,反正不管怎么喊都帶一个“多”字。尚君瑞喊她就不带“多”。尚君瑞不喊她“多大娘”,喊她“大娘”。这就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亲密,叫多奶奶听了心里滋儿得不行。这回,多奶奶发现尚君瑞把她当空中的灰尘一样略过去了,他甚至都没有正眼看她一眼。多奶奶的脸一阵儿红一阵儿白,不由自主地把头垂到了胸前。多奶奶心口有些堵,贴在胸前的脑袋,晕乎乎的,烫乎乎的,像是被烤煳了的烧饼。尚君瑞就站在门边,离多奶奶几步远的地方。多奶奶垂下头后,觉得君瑞的目光一直戳着她。那目光仿佛在说,子债母还,我那十万块呢,什么时候给我?尚君瑞在屋里转了一圈儿,从窗台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出去了。他开着院子里的小汽车,呜地出了门。

尚医生接着刚才的话题说:“借给拴牛那十万块钱时还不知道买不买楼,把钱借给拴牛的第二天君瑞和他媳妇在县城看上了一套。钱刚借走,没好意思跟拴牛说。”

旁边的妇女问:“君瑞也在县城买楼了?”

尚医生叹了口气说:“没办法,现在都兴这个。不买媳妇就闹着离婚。都两个孩子了,不能眼看着一家人就这么散了吧?”

那妇女跟着叹口气说:“是呀,现在娶个媳妇都得当祖宗供着。叫老婆婆伺候着吃,伺候着穿,还动不动给老婆婆脸色,稍不顺心,就吵吵着离婚。村里男多女少,女的离了立马有人抢,男的可就得打光棍了。”

输了三天液,多奶奶就不想去了。尚医生说,病还没好利索,最少得输一星期。多奶奶说行,但再没有带小溪去。小溪躺在床上浑身抽搐,小溪的妈妈打来电话,叫小溪接电话,多奶奶不给小溪,多奶奶说小溪出去玩儿了,没在家。

多奶奶愁得没法说,眉头皱着,坐在门限上,看着被葡萄架切得横七竖八的天空发呆。小狗把厨房的铝盆子弄翻了,她也不去打它了。就连饭她也不愿意做了,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像个死人一样。小溪挠她的脚心,她也没有任何反应。

小溪哇哇地哭着跑出去喊邻居,邻居还没到,多奶奶就把门从里面插住了。

邻居敲门。

门不开。

邻居说,小溪,你奶奶没在家?小溪,你奶奶是不是出去了?

小溪摇摇头,又点点头。

小溪去胡同口转了一圈儿,见那邻居走了,就又拐了回去。

小溪觉得头昏沉沉的,眼睛使劲睁也睁不开。她坐在门墩上,喃喃地说,奶奶,奶奶,您醒醒,奶奶,奶奶,您醒醒,您睁开眼看看小溪,说着说着,歪在门边睡着了。一睡,睡了整整一个下午。

黄昏,太阳还未完全落下去,月亮就升起来了。霞光把天空涂抹成橘黄色,房屋在橘黄色的光晕里矗立着,像是刚刚烘焙出来的面包。鸽子立在日光和月光交相辉映的屋檐上,不时地叫一声。咕咕,咕咕,咕咕咕,金色的音符,圆圆的,润润的,把远处缓缓升起的炊烟唤醒。

饭菜的香味飘到小溪的鼻子里的时候,多奶奶把街门打开了。

多奶奶从玉添家搬来半盆子钢铃圈和钢珠子,眯缝着眼,在灯光下安起了钢铃。她紧闭着嘴,用舌头抵住上颚。使劲抵。抵得舌头疼。疼了,就把舌头松下来再重新抵上去。仿佛这样她的精力更集中,动作更快,安得更多一些。安一个钢铃七厘钱,村里没有外出打工的妇女和老人都在家安这个。钢圈只有黄豆粒那么大,钢珠则跟米粒一样。六个珠子配一个钢圈,用小铁卡子把珠子卡进钢圈里,就算完工了。多奶奶的眼花了,以前,多奶奶觉得安这个太费眼。她宁愿去砖窑上拉砖坯子,也不愿意安这个。从有了小溪后,她有好几年没有去砖窑上拉过砖坯子了。她又去了砖窑,才知道为了保护环境,周围的砖窑早就停产了。

她的头发一夜间全白了,像黑夜里四处流浪的月亮。

她不是为了小溪的病愁,是为了那五百万。她抓起手机,几次想打给儿子,问问那五百万是不是真的,但最终没打。她不能听到儿子亲口说出这个事实。从小到大,她都十分相信儿子。她觉得儿子做什么都是对的。儿子从小就很懂事,他不是那种办事不动心眼的孩子。她相信,就算儿子真的花五百万元买了楼,也一定是有道理的。这是什么道理,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叫小溪去上学?儿媳妇说过,不买房就不能落户口,不落户口,孩子就没学上。唉,说到底,儿子之所以落到这种地步,还不是因为小溪吗?如果没有小溪……

多奶奶把目光转向小溪。小溪躺在床上,一直睡,一直睡。两天两夜了,除了偶尔起来上一下厕所,没有下过床。看着在被子里蜷缩成粽子一样的小溪,多奶奶心里突然跳出一个可怕的想法。

“哗啦……”

不知碰到了什么,珠子撒了一地。多奶奶一愣,涣散的目光从珠子上收回来的时候,心口突突地跳了半天。她被自己那个可怕而又可耻的想法吓着了。虽说小溪是一个女孩,不是男孩,她也不能眼看着她就这样死去。endprint

“小溪,小溪,你轻一点儿了呗?”多奶奶走到床边,俯下身子,使劲摇晃小溪的胳膊。

不知是做梦了,还是被多奶奶的叫声惊动了,小溪微闭的眼里滚出一滴泪。她很费力地睁开眼,用细弱的声音说:“奶奶,我见到一朵花,蓝蓝的、粉粉的、紫紫的、白白的、黄黄的、真好看!”

多奶奶说:“小溪,一朵花没那么多颜色,你说的是不是一丛花?一丛花在一起,才能五颜六色。”

多奶奶第一次认真地跟小溪讨论起了花,这叫小溪感到非常高兴。小溪挣扎着要起来,仔细给奶奶说一下那朵花的模样。多奶奶搂着小溪,说:“小溪,小溪,你快好起来吧!”

小溪说那是一朵花,一朵有着五颜六色的颜色的花。多奶奶不再和她争论,答应等她好了,就领着她去路边找找那朵花。多奶奶说,等找到那朵花,就给她摘下来戴到头上,拍个照片给她的爸爸妈妈发过去。小溪说,不能摘,花会疼的。小溪说,奶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朵花也应该都有自己的名字,不知那朵花叫什么。

多奶奶说:“你快快长大,等长大了,你给它起个名字。”

小溪说:“奶奶,我能长大,小志和小发不能长大了。小志和小发在地底下,他们长不大了。”

听到说小志和小发,多奶奶脸色有些难看。多奶奶端起碗,又开始往小溪嘴里灌白开水。不是说白开水能治百病吗,她希望白开水能把小溪身上的病毒全冲走。连着喝了三大碗水,小溪说肚子疼,多奶奶就不再叫小溪喝白开水了。多奶奶把小溪重新放到床上,起身出去了。

多奶奶在县城找了一个拆楼的活儿,一天一百。白天,她跟着一群男人去拆楼,晚上在家里安钢铃。她在心里发了誓,要赶紧挣钱,帮着儿子把欠下的那四百八十万还清。尤其是欠君瑞的那十万,得赶紧还了。君瑞娘说了,君瑞买楼的钱都是在外边借的,叫她有时间了把这个事给自己的儿子透透。她才不愿意透哩,儿子贷着四百万,每个月光给银行就一万多,连吃饭都成问题,上哪里再去弄十万呢?多奶奶想好了,尚君瑞的这十万,她来还。不一定一下子还上,攒够一万就给人家送过去,免得人家再去跟自己的儿子要。

虽说春天已经来了很久了,空气还是有些冷。人们的脖子在冷空气里变短,手也贼一样缩进了袖筒。多奶奶蹲在废墟中,手里举着一把破旧的菜刀,一刀一刀砍下去。她要用刀把旧砖上的水泥和洋灰全砍掉,把砖上不是砖的部分刮干净,然后码起来,等待拉砖的拖拉机来拉走。村里的人为了省钱,盖配房或院墙的时候,愿意使一些旧砖。这些刮砖的活儿,是包工头为了照顾她,另外包给她的。她本来打算再叫一些妇女过来,帮着一起干,最终还是忍住了。如果她一个人把这些砖全刮完,她就可以多挣一千多。把这一千多分给别人,她有些舍不得。别人拆楼的时候,她就跟着拆楼,别人中间歇着的时候,她就赶紧刮几块砖。为了能早早干完,早晨她天不亮起床,早早赶到工地。中午别人回家了,她吃两个从家里带去的馒头,继续刮。到晚上,她把砖搬到路灯下,就着灯光干到十一二点才回去。回到家里,还得再安一会儿钢铃。毕竟岁数大了,身上没那么多力气了,连着干了一星期,她就有些顶不了了。这天中午,胡乱啃了几口馒头,她坐在两块砖头摞起来的凳子上刮砖,刮着刮着,睡着了。刀从她的手里滑到地上,发出“砰”的一声。就在刀滑落的一瞬间,她做了个梦。在梦里,她梦到小溪被一个像烟雾一样黑乎乎的妖怪抓走了。妖怪把小溪像一片叶子一样捏在手里,飞过院子,飞过屋顶,向着天边飞去……多奶奶吓坏了,撵出去,大声喊叫着小溪的名字。小溪没了,多奶奶跑到大街上,一边哭一边喊,喊着喊着,就醒了。

多奶奶看看四周,见自己坐在一堆砖头里,才知道剛才睡着了。虽说是梦,多奶奶的身体却僵硬得跟石头一样,心揪揪着,像是被一根绳子吊了起来。这几天,多奶奶都是出门前把饭做好,盖到锅里,叫小溪起来了自己热热吃。前几天,多奶奶做的饭小溪吃了,昨天多奶奶做的饭小溪一口没吃。小溪身上还是烧,躺在床上一直睡。多奶奶不放心小溪,决定回家看一看。

走在马路上的时候,不时有出租车在多奶奶身边停下,问多奶奶要不要上车。多奶奶摇摇头,鼓起劲往城外走。到了城外,多奶奶拦了几辆往西走的汽车,希望有顺路的车把自己捎回去。拦了几辆,没有一辆停下,多奶奶有些灰心。这时,一辆电动三轮车从身后缓缓驶了过来。多奶奶拦住车,见开车的是一个跟自己年龄差不多的老头,就说:“大哥,俺是来福村的,急着回家看孙女,能坐坐您的车呗?”

老头圆圆的脸,头上戴着一顶崭新的草帽,身上的白衬衣领子干干净净的,外面套着一件深蓝色的小马甲,一看就是个讲究的人。见多奶奶说要搭车,老头爽快地说:“行,行,俺是饭庄的,正好顺路,上吧,快上吧!”

多奶奶爬上三轮车的后斗,坐在老头给她支好的马扎上,一连说了好几声谢谢。老头说:“谢什么呀?反正也是顺路。”

多奶奶说:“多少钱?”

老头说:“不要钱,乡里乡亲的,要什么钱呀?”

车子走了一段,老头接到一个电话,是他老伴催他回家吃饭的。多奶奶说:“你家老嫲嫲对你真好!”

老头把手机装到兜里,高声说:“嗨,不好也没法儿,我心脏不是太好,到点儿就得准时吃饭,不准时吃身上就受不了。”

多奶奶没再说什么,坐在车上想自己的心事。拐上通往南边的大路,穿过几个村庄后,车子在一个三岔路口停了下来。老头不好意思地说:“姊妹,下吧,我该往这边拐弯儿了。”

多奶奶看看前面的路,轻轻叹了口气。

老头说:“咋了,有什么烦心事?”

“大哥,您能不能再往前走一段,从这儿到俺家还得四五里地哩,俺急着回家看孙女。”

“孙女多大了?”

“七岁。得了大脑炎还没好,还在家烧着哩。”

“呦,那得赶紧去医院看看哪!得了大脑炎不好好治,会留后遗症的。”

老头想到家里的老伴,老伴对他吃饭的事管得非常死,出门前,一再嘱咐叫他赶在吃饭前准时回去。老伴是个急脾气,回去晚了,不能按时吃饭,会把他数落半天,但想到多奶奶的家里正躺着一个患了大脑炎的小孩,他还是跳上车,车把一拧,又出发了。endprint

车子又在公路上飞奔起来,穿着白马甲的喜鹊在高大的白杨树上忽上忽下地飞着,两边绿油油的麦田像是飞毯迅速地向后跑去。

村里的公路坏了,到处坑坑洼洼。老头还急着回家吃饭,多奶奶打算到村口就不让老头送了,到了村口的涵洞子时,到嘴边的话还没说出口,意外就发生了。车子像是喝醉了一样,蹦跶了几下,翻到了路边的沟里。后来才知道,车子轧到了石子上,前轮爆胎了。

多奶奶的腿断了。乡亲们叫来救护车,把多奶奶送进了医院。老头头上也流了血,缝了四五针。

在医院住了三天多奶奶就出院了,虽说住院的钱是拉她的那个老头给交的,可也不能不还人家呀。

多奶奶的侄子来看多奶奶,说多奶奶的腿是坐老头的车摔的,医药费就该那老头出。侄子说,他已经咨询过律师了,说老头的三轮车是拉货的车,说拉货的车不能拉人,老头用拉货的车拉人,违反了交通法规,出了事故,老头就得负全责。多奶奶的腿里打了钢板,侄子要给老头打电话,叫他再送一些钱来,留着以后往外取钢板时用。多奶奶制止了侄子的行为。多奶奶越想越觉得不是这个理。自己的腿是老头拉自己时摔的,可老头拉自己那是在做好事啊。做了好事还得落不是,那还离了!(方言:那样做就太离谱了)自己的腿里安了钢板,自己的心却还是肉长的啊!她决不能叫行好的人吃哑巴亏!侄子背着多奶奶给老头打电话,老头没接,侄子叫律师写了状纸,要把老头告上法庭。多奶奶知道了,把侄子轰出了医院。多奶奶想好了,等出了院,老头替她垫下的钱,一定要及时还回去。可想到儿子那四百八十万的欠款,她的心又裂成了八瓣。躺在床上不能动,多奶奶觉得自己成了罪人。不是罪人是什么,要是这腿好不了,以后就不能再下地干活,也不能出门挣钱了。不能下地干活,也不能挣钱,不就成了废物了吗?成了废物也不怕,怕就怕成了儿子和儿媳妇的负担。多奶奶想到自己小时候,想到自己五岁时就没了娘,那时弟弟才三岁。娘给她起的名字叫多鱼。娘死了后,村里的人都喊她“多余”。她嫌“多余”这个名字难听,上学的时候,把名字改成了多米。到后来办身份证的时候,村里干部给她登记时掉了一个“米”字,于是,身份证上,她的名字就成了一个字——多。

唉,多,多余,她真的就是一个多余的人啊!

多奶奶躺在床上,像个死人一样,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她想起多年前村里盖房的事。那时候,一家盖房,全村人都来帮忙。那时日子过得穷,可过得一清二白,过得乐乐呵呵。这些年,村里的房不是房了,谁家要是娶媳妇,得去县城买楼。不买,就得等着打光棍。人和人之间,也没时间在一起穷开心了。谁要是给谁帮了忙,都是要付工钱的。半天六十,一天最少也得一百。所有的人都拴到了时间上,所有的时间都是按钱计算,再没有随意分享的休闲时光了。自己的儿子,成了硕士,儿媳妇是博士,两个人参加工作都十年了,整天忙得晕头转向。忙点儿也没啥,都四十岁了,竟然欠下四百八十万的外债。哎呀呀,这日子可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尚医生背着药箱,掂着两封点心来看多奶奶。尚医生给多奶奶的腿换了药,还给小溪带来几服中药。吃了尚医生的中药,小溪的病一天天好起来。多奶奶不看尚医生的眼睛。尚医生走,也不跟他打招呼。她也不下床送他。她下不了床了。既然下不了床,就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小发的奶奶来看多奶奶。小发的奶奶和多奶奶又聊到了多奶奶的儿子和儿媳妇。小发奶奶说,现在二胎放开这么长时间了,思齐他两们口子咋还没动静?多奶奶说,一直说要,一直说要,这不,还没要上。小发奶奶说,思齐属蛇,他媳妇属什么?多奶奶说,属虎。小發奶奶说,属虎,四十四了。多奶奶说,四十三。小发奶奶说的是虚岁,多奶奶说的是周岁。多奶奶鼻子耸了耸,眼里起了泪。

小发奶奶一把抓住多奶奶的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嗨,多,你也别瞎寻思,用咱老辈子的话说,四十八还结个瓜哩。”

多奶奶没说什么,小发奶奶也没再说什么。小发奶奶走后,多奶奶就又直挺挺地躺了下去。直挺挺地躺着,目光吊到梁头上。

小溪给多奶奶煮了面条,在面条里放了盐,放了白菜叶,还磕了一个鸡蛋。小溪把热腾腾的面条端到多奶奶跟前,用嘴吹了吹,小心地抿了一口汤,细声细语地说:“奶奶,饭凉好了,您吃吧!”

多奶奶瞪着小溪,伸手把小溪手里的碗打到了地上。小溪把碗从地上捡起来,放到桌子上。又把地上的面条收拾起来,给小狗送去。小溪跑到厨房,又给多奶奶做了一碗面条。小溪把面条端到多奶奶跟前,说:“奶奶,您是不是不想吃菜叶?这一碗没有菜叶,我怕没味,给您放了一点儿香油,您尝尝香不?”

多奶奶黑着脸说:“不吃!我都成了这样,吃什么都是浪费!去,你去外面窗台上把那个玻璃瓶拿来。”

小溪放下碗,去了院子里。西边窗台上果然有一个玻璃瓶,绿色的,上面有一个红得像太阳的塑料盖子。小溪站在小板凳上,伸着胳膊够了半天才把玻璃瓶拿下来。小溪把瓶子拿到里间屋,递给多奶奶。多奶奶把瓶盖拧开,把开了口的瓶子递给小溪,说,喝吧,你喝了我喝。小溪接过瓶子,被瓶子里刺鼻的气味呛得直咧嘴。

小溪皱着眉头说:“奶奶,这是什么呀?这么难闻!”

多奶奶说:“这是毒药,喝下这瓶药,你爸爸妈妈就不用再在杭州买那五百万的楼了,你妈妈也愿意给你生小弟弟了。”

说到小弟弟,小溪不由自主地抬头看了看墙上的飞机。她想,如果没有她了,这个飞机就只能弟弟一个人玩。一个人玩飞机多没意思呀。接着,小溪又想起了在路边见到的那朵花,粉粉的,紫紫的、黄黄的、蓝蓝的,哎呀,哎呀,真美呀!奶奶说,那样美的花不是一朵,而是一簇。也许吧,一朵花一个颜色,许多花在一起,就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大花园。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颜色,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香味,香得像是抹了香油。眼前的瓶子散发出来的气味并不是香的,而是苦味夹杂着刺鼻的臭味。那刺鼻的气味和眼前面条里散发出来的香味对小溪的嗅觉形成一个巨大的冲击。小溪有些沮丧。没有了她,妈妈就可以给她生小弟弟了,可要是她现在死了,还不知道小弟弟的名字呢。endprint

想到这里,小溪哇地哭起来。小溪说:“奶奶,奶奶,小溪不想死,小溪还不想死……”

多奶奶从床上坐起来,探过身子,把瓶子往小溪嘴上摁,一边摁一边说:“谁想死呀?谁也不想死!可是没法!小溪,小溪,你别怪奶奶心狠,奶奶想好了,今儿个咱俩都得死。死了你爸爸妈妈就轻松了,就不用再操咱们的心了。”

小溪伸手一挡,瓶子里的药晃荡出来,溅到了小溪的嘴上。那药真苦,真难喝,小溪仰着脖子,身子往后一闪,多奶奶扑了个空,像个鸭子一样,从床上掉了下来。匍匐在地上的多奶奶一只手抓住小溪的胳膊,另一只手去夺小溪手里的瓶子,嘴里一边狠狠地说:“拿来,拿来,叫奶奶帮你。你喝了奶奶就喝。奶奶会陪着你的。”小溪知道奶奶的腿里有钢板,奶奶从床上掉下来的时候,小溪仿佛听到了金属撞击地面的当啷声。小溪吓坏了,轻轻揉着奶奶的腿,哭着对奶奶说:“奶奶,您不能死——您的腿还没好——小溪不让您操心,小溪也不让爸爸妈妈操心,小溪自己来……”说着,小溪举起瓶子,把瓶子送到嘴边……

“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小狗蹿到屋里,蹦着高去扒小溪手里的瓶子。瓶子掉到了地上,琥珀色的液体从瓶子里流出来……小狗到这个家已经三年了,三年来,小狗从没在多奶奶在家时进过北屋。小溪愣了,多奶奶也愣了。小溪蹲到地上,抱起小狗,有些恼怒地说:“小狗小狗,奶奶没让你进来你怎么进来了?小狗小狗,我快死了,没我了,你要听奶奶的话。”多奶奶叹了口气,挣扎着要去打小狗,嘴里一边大声骂着:“熊狗,熊狗,谁叫你进来的,谁叫你进来的!你要敢上床看我不打死你。”

小狗冲着多奶奶呜呜了两声,噌地蹿出了屋子。小溪把多奶奶扶到床上,小溪看着地上已经空了的药瓶,微微叹了口气说:“奶奶,还喝不喝?”多奶奶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飞机,又看了看飞机旁边一把生了锈的镰刀,叹了口气说:“唉,都快到割麦子的时候啦,割了麦子再说吧。”

小溪高兴坏了,撒腿向院子里跑去。小狗见小溪跑,也跟着汪汪叫着往外跑。她们跑出村子,一口气跑到自家的麦田旁边。哎呀,这碧绿碧绿的麦子,再过一个月就变成金黄金黄的毯子了,到那时,小溪和奶奶倒背着手往地头一站,看着收割机在地里跑几个来回,麦子就收到口袋里啦。小溪跑进麦田,在麦子上打起了滚儿。麦子在她的身前倒下去,又在她身后噌地跳起来。她轻盈的身子把麦子掀得像浪花一样,一起一伏的。她那小小的心,便在那绿色的浪花里安详了许久,欢乐了许久。在麦田里打滚的瞬间,小溪猛地瞥见田埂上的一朵花。那朵花,紫紫的、蓝蓝的、粉粉的、黄黄的、白白的……哎呀,真的是一朵花,却有着好几种颜色呢。

“世间的爱,是一朵厚而肥的花,一瓣真,一瓣善,一瓣美。”

想到童话书里的这句话,小溪忍不住笑起来。

见小溪在麦田里一边打滚一边咯咯地笑,小狗举起两只前爪,在路边跳起了舞。

小溪和小狗跑回村子。广场上的小伙伴尖叫着呼喊她们的名字,叫她们停下来一起玩儿。小溪摇摇头,小狗也摇摇头,她们加快速度,继续往家的方向跑去。她们在地里看到了一朵五颜六色的花,她们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奶奶。等到割麦子的时候,告诉那开割麦机的人,一定要把那朵花留在大地上。

院子里的石榴樹旁边放着一辆电动车。乌云过去了,阳光哗地洒了一地。小溪站在院子里,注视着那亮闪闪的电动车激动了很久。家里有客人来了。小狗也反应过来,摇着尾巴,围着电动车转了两圈,噌地蹿进了北屋。小溪也跟着进到北屋。里间屋,一个陌生的男子正站在床边跟多奶奶说话。那男子的岁数跟小溪的爸爸差不多,个头儿也跟小溪的爸爸差不多。小溪的爸爸留着毛刺头,那人也留着毛刺头,小溪的爸爸爱穿竖领的白T恤,那人也穿着竖领的白T恤。小溪走过去,抓住那人的袖子,喊了一声“爸爸”。那人低头看了看小溪,牵住小溪的手,呵呵笑着说:“嗬,真俊!你就是小溪吧,怎么,想你爸爸了吗?”

小溪红着脸摇了摇头,安静地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听奶奶和那人说话。

那人把手里的一个包着一摞钱的手绢递给多奶奶,说:“在车斗里看到的,我爹说这不是他的,您坐的车,肯定是您落下的了。”

多奶奶没有伸手去接。她看着那一卷钱,迟疑了很久才说:“多少?”

那人说:“两千。”

多奶奶的嘴蠕动了几下,想说什么,却最终什么都没有说。那人说还有事,得赶紧回去,把钱放到桌子上,急匆匆地出了北屋。

多奶奶坐直身子,看到桌子上多了一个纸包。多奶奶把纸包打开,一堆五颜六色的糖块呈现在眼前。多奶奶心头一热,猛地想起多年前一个冬日的午后,媒人领着小溪的爷爷到自己家里求婚的情景。那时,小溪爷爷十八岁,多奶奶才十六岁。媒人把糖打开,叫小溪的爷爷给众亲友发。小溪的爷爷像个小学生一样,笔直地立在屋地上,两手紧紧贴在裤缝上。媒人发话后,小溪的爷爷一动未动。媒人说,嗨,这孩子,没见过世面,去,先给你老丈人拿呀。给了老丈人,小溪的爷爷又不知道该给谁了。媒人说,给你小舅子,给了小舅子再给你媳妇,剩下的挨着发就行啦。炉子里的火烧得正旺,铁壶里的水呱啦呱啦地响着,水蒸汽顶得壶盖一跳一跳的。阳光透过窗棂,把光洒到每一个人脸上。每个人都忘了时间,每个人都在笑。小溪爷爷的笑绷在脸上,想笑不敢笑。轮到给小溪的奶奶发糖时,小溪的奶奶看到小溪爷爷的手在颤抖,手里的糖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发出彩色的光。小溪爷爷抓了满满的一大把糖,多奶奶想伸手去接,又不好意思伸出两只手,就抓起褂子角,往前一伸,那些糖就“哗啦”一下子,掉到了她兜起的衣裳上。眼前的这包糖,跟多年前的那包糖一模一样,都是用牛皮纸包着,糖块也都是用五颜六色的彩纸包着。多奶奶觉得时光一下子慢下来,慢到足以数尽一生中所经历的所有甜蜜。多奶奶和小溪的爷爷在吵吵闹闹中度过了一辈子。小溪的爷爷生病后,多奶奶哭得一塌糊涂。多奶奶抱着小溪的爷爷说,没有了你,我就一个字——死,两个字——去死。多奶奶说,我生活能力差,一辈子都是你照顾我,我脾气大,一辈子你都是我的出气筒,我希望有人宠着,一辈子都是你宠着我,没有了你,我得饿死,饿不死,得气死,气不死,得孤独死。小溪爷爷真的没有了后,多奶奶却并没有去死。她觉得,她应该为她的思齐活着。小时候,思齐被人欺负了,都是躲在墙角哭,哭完,把眼泪擦干才回家,从不让她看见。上了大学后,思齐一边上学一边打工,不但不跟家里要钱,还常常往家里拿钱。后来,她觉得她该为美娟活着,美娟嫁给思齐时,思齐房无一间,田无一垄,连彩礼都没要一分。现在,她又觉得她该为她的小溪活着,该为小溪喜爱的那朵花活着,甚至,该为那个用电动三轮车拉他的老头活着,或者该为小狗活着。

小溪跑出去,又跑进来,掀开帘子喊道:“奶奶,叔叔走了。”

多奶奶在小溪又甜又脆的呼唤声中回过神来。她挣扎着爬到窗前,扒着窗户,对院子里正在推电动车的人喊道:“哎,小儿,这钱不是俺的。去告诉你爹,这钱不是俺的。你告诉他,他给俺交的住院费俺谢谢啦,等俺腿好了就把钱给他送过去。对了,你爹叫什么?俺还不知道他的名字哩!”

那人微微一笑,骑上电动车,向多奶奶挥了挥手走了。小溪和小狗跑出去,把他送到村外。

村里人知道多奶奶的腿里放了钢板,不能下床了,纷纷拿着鸡蛋和牛奶来看她。多奶奶说,嗨,看什么看,我还不老,这腿过不了多长时候就能长好,等长好了,就把钢板拿出去,好好的腿,谁愿意带个这个呀?

徐广慧:女, 1977年生于河北临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文学院签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运河往事》,中短篇小说《寂寞的村庄》《兄弟》等。小说集《小鲇鱼》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endprint

猜你喜欢
朵花小溪小狗
包子顶上开朵花
春天的小溪
美食家
小溪上有桥了
小狗的憧憬
小狗
小狗走丢了
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