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弢国际政治思想中的现实主义及其来源

2017-12-07 21:56王建瑞
青年时代 2017年31期
关键词:现实主义

王建瑞

摘 要:在古老的中华帝国开启漫漫近代化之路初始,一批先知先觉的思想家走出了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步。王弢独特的个人经历使他成为较早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他最早提出要废除列强在中国的法外治权;在一系列政论文章中,他还论述了如何在各国之间纵横捭阖以挽救时局的方法。王弢的现实主义思想一方面源于近代国家观念的产生,另一方面则受中国古代王霸之道的影响。

关键词:王弢;现实主义;思想来源

王弢生活的时代背景,是屡遭外国列强入侵的中国近代,王弢在欧洲各国的游历经历更是让他对中西差距有切身的体验感受。在怀有“世界主义”大同理想的同时,王弢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认识到外交活动的宗旨是国家利益,“夫驭外之法,其大端有二,曰握权利,曰树国威。”世界观的改变和开阔的视野使他更熟悉近代国际政治的游戏规则。

一、王弢生平和时代背景

王弢,初名利宾,后因避难改名为韬,字仲弢、子潜,自号天南遁叟、弢园老民。1828年,王弢生于苏州府长洲县甫里村,“自少性情旷逸,不乐仕进。尤不喜帖括,虽勉为之,亦豪放不中绳墨。” 1849年父亲去世后,王弢受邀至上海墨海书馆翻译《圣经》,后因为太平军献策遭通缉而旅居香港。1967年,王弢受理雅各邀请赴英国帮助翻译中国经典,途径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到达英国后曾在剑桥大学演讲。1870年,王弢随理雅各返回香港,在普法战争后写下《普法战纪》一书,引起很大反响。王弢在香港创办了第一家成功的华资中文日报——《循环时报》,并发表大量政论文章,主张变法自强。1879年,王弢对日本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访问,收到日本维新派的欢迎。1884年,经李鸿章出面,王弢终于得以返回上海,被上海格致书院推为山长,曾在《万国公报》、《申报》挂职。1897年,王弢病逝于城西草堂。

王弢的西学背景和海外经历,是他了解世界的巨大优势。他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目睹了清王朝甲午战败,在戊戌变法之前一年去世,生前还为孙中山修改《上李傅相书》。在此时代背景下的王弢以他的特殊经历和学识,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二、王弢国际政治思想中的理想主义

(一)“除额外权利”与“遣使”——主权观念与近代外交

王弢突破了古代中国以文化定义国家的思维,而初步具备了近代的国家观念,国家的主权等概念进入他的视野。中国人在最初与列强打交道时,由于没有近代国家的理念,以致将许多实实在在的主权拱手相让,反而对外交中的细枝末节耿耿于怀,在此背景下,王弢的国家观念就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了。

王弢指责了政府在外交中的愚蠢做法,“因循自域,以外交为耻,而时作深闭固拒之计”,反映了天下观统治下的中国在与近代世界交往时的格格不入。在开放通商口岸与法外治权之间,王弢敏锐地认识到法外治权才是对中国的危害更大,“我之所宜与西国相争者,额外权利一款耳。盖国家之权系于是也,此后仁人杰士所宜用心也。”并且王弢认为取消法外治权需要通过外交谈判,“执持西律以与之反复辩论,所谓以其限矛盾也”[1],表明此时王弢已经了解了近代外交的游戏规则。

近代以来,列强纷纷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大国之间则“无不互简公使,驻扎京师,往来兵舶,络绎不绝。”[2]王弢认为中国应效法于此,公使的使命在于“恭承简命,职责分尊,专以固好修睦,筹画军国重务”.当中国遇到涉外事宜时,公使可以与外国大臣政论谈判,甚至向国王陈述立场。身兼报人的王弢还具有舆论的意识,如果外交中出现颠倒是非、有违公正的情况,公使可以在报纸上公开驳斥,“俾通国之人见之而晓然,此所以达外情于中朝,而即所以布中情于远地也。”针对当是以外交为耻的保守思维,王弢批判:“察几审势,此中自有权衡,安可与泥古非今者同日语哉。”可见,王弢已经具备了办理近代外交的眼光,并对近代外交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二)地缘政治

熟悉列强内政外交历史的王弢认为条约不足为恃,条约“不过势均力敌,彼此无如之何”[3],“己强人弱,则不肯永守。己弱人强,则不能终守。或彼此皆强,而其约不便于己,亦必不欲久守”,他以俄国单方面废除1856年黑海条款一事作为自己论点的证据。因此,把国家安全寄托在与西方国家签订的条约上是完全靠不住的,近代中国屡遭侵犯的历史事实证明了王弢的这个看法。

在西方群雄并起、列强鼎立的情况下,王弢从“以夷制夷”的观念出发,提出了挽救中国的地缘战略。在列强之中,他认为横跨亚欧、“志在并兼”的俄国威胁最大,“恐其幸欧洲之无事,舍欧洲而逞志于东方,于是东方独承其弊,此则大可虞也。”应对俄国的办法是“中外合力防俄”、“合六国以制俄”。当是,由印度北上的英国与南下的俄国在中亚相遇并展开了一场“大博弈”,日本与俄国在东北亚也有利益矛盾,因此中国应结好英、日,“以彼为援,互为唇齿”[4],挫败俄国在远东的扩张野心。王弢在晚年还与日本联络,谋划“大东亚”计划,联合日本制衡俄国。

三、王弢现实主义国际政治思想来源

(一)近代国家观念

近代的国家观念源于欧洲,三十年战争之后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将民族国家这一概念带入历史视野,以主权为核心的国家观念在欧洲流行,主权不可分割、让与,领土、人口、中央政府是构成国家最重要的要素。这种国家观念主张对外独立自主,承认各国彼此并存;对内则强调主权至上的原则。近代国家伴随着西方资产阶级的兴起而建立,之后隨着规模浩大的殖民大潮传到了世界各地。

中国的天下观念与近代国家相去甚远,最明显的是中国在最初与英国谈判时没有主权观念,以致将主权拱手相让。梁启超认为中国直至清末“无国”、“非国家”、“无国名”。构建近代(现代)国家的过程一直伴随着中国救亡图存的努力,这一过程的开端便是清末对近代国家这一观念的认识和接受。

继鸦片战争之后以魏源、徐继畲为代表的思想家对西方国家做了最初的介绍之后,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通过游历、出使等形式,实地考察欧美各国。走向世界所引起的中外比较,最终将成为催化中国近代国家观念形成的动因和参照。而王弢作为以近代自由身份访问欧洲的第一人,在欧洲的所见所闻使他形成了朦胧的近代国家观念。endprint

1867年王弢受理雅各邀请启程赴英,一路上他先后游历了新加坡、锡兰、埃及、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家,并在英国定居两年,之后写下《漫游随录》一书。这次欧洲之行使王弢认识到世界各国并存的现实,接触了近代的国家观念,具有了主权的概念。

在《宜索归澳门议》一文中,王弢追溯了葡萄牙侵占澳门的历史,并对历次双方政府的意见态度做了考证,指出都不足为葡萄牙割占的依据。最后,王弢认为应趁葡萄牙遣使来华的机会,“首宜索还澳门一隅,归我管辖。画疆置守,设官治民,建炮台,戍兵卒,以固我边圉,用资屏蔽。”领土不可侵犯、设立行政机构、驻扎军队等主张说明此时王弢已经具备了领土主权的观念。

(二)王霸之道

孟子曾對塑造国家间关系的两种力量做了区别:霸道依靠强力,而王道依靠道德。孟子认为前者最终只会导致自我毁灭,只有王道才是长治久安的基础。但是,儒家并非不知道强力的价值。在儒家经典《左传》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种趋向:一种是绥靖,一种是把战争当作对付蛮夷的最有效方法[5]。

在王弢的国际政治思想中,强力因素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十分敏感。在探讨欧洲列强之间关系时,王弢渐渐确立了其“春秋战国时代”的思维方式,将两者进行精心对比,在《合六国以制俄》一文中,王弢将列强与战国做了详细比较:昔者六国以易秦而自灭,安知今日欧洲诸国不以轻俄而贻误。……愿欧洲诸国毋蹈昔时六国之覆辙

也可。

的确,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互相争战、缔约、结盟的历史与当时的欧洲列强的争霸图景十分相像。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儒家学者多认为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原因是礼崩乐坏,即传统的道德秩序对各国不再有约束力,诸侯国之上不再有一个超国家体系约束各国的行为,也即达到了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中所说的“无政府状态”,这才是春秋战国与近代欧洲相像的根本原因。

至此,王弢已经相信支配国家关系的力量来自强力而非道德,也就是霸道战胜了王道。因此,王弢对国际法、国际条约都持一种保留,甚至怀疑的态度。

在《驳日人言取琉球有十证》一文开头,王弢感慨:呜呼!海外万国,星罗棋布,各谋其思,大治小,强凌弱,夺人之国,戕人之君,无处无之,虽有公法,徒为具文。表达了对国际法从根本上不信任的态度。同样,他认为国际条约“可恃而不尽可恃”。虽然他论述了一套纵横捭阖、以夷制夷的策略,但同时认为,“道在自强”、“励精图治,发奋为雄,盛兵备,厚边防,乃足以有恃而无恐”,挽救中国最终是要靠自身的强大。

参考文献:

[1]王弢.除额外权利[M].李天纲编.弢园文新编,上海:中西书局,2012:53.

[2]王弢.弢园文录外编·遣使[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82.

[3]王弢.弢园文录外编·泰西立约不足恃[M].1994:185.

[4]王弢.中外合力防俄[M].李天纲编.弢园文新编,2012:66.

[5]杨连陞.从历史看中国的世界秩序[M].[美].费正清编:《中国的世界秩序·传统中国的对外关系》,杜继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1.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实主义
骄傲的法国现实主义开创者
“建设性”法律现实主义——对卢埃林法律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解读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新法律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与新中国70年戏曲现代化
现实主义对左拉文艺思想的影响
“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与十七年文学的现代化
新现实主义与中国
后现代语境下的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