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动双融合,创设生本课堂

2017-12-07 00:37张秀玲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21期
关键词:新知意图微课

张秀玲

●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好奇心强且求知欲旺盛,喜欢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研究、分析,开始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喜欢尝试和探索新生事物,思维活跃,喜欢创新、求异,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能进行较复杂的分析,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

● 教材及教学策略分析

《Word图片艺术处理》一课选自吉林省编小学综合实践教材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十课。本课是在掌握了文本信息处理的基础上,学习怎样插入图片并对图片进行艺术处理,是文本信息处理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对教材进行重组,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为创作主题,提出制作实践活动推荐卡任务,为学生提供图片素材、微课视频和新知练习文件,引领他们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学习能力,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会插入图片,裁剪图片;会设置图片样式边框和图片效果;会调整图片更正颜色和艺术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任务情境,提供微课视频和自学提示等资源,通过自主学习、交流点拨、练习互助、实践演练、作品展评等过程亲历新知的建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在Word中使用图片、处理图片的乐趣,享受创作的快乐和團队互助的美好体验。

●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

师:请看这个班级文化墙(如图1),这是六(3)班的哥哥姐姐们假期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小报,你们觉得这些信息是怎样得到的?要完成这些作品需要做哪些事情?你们最想学习他们应用的哪些技术?

师生交流得出制作流程:亲历实践活动,积累活动照片,撰写活动感悟,利用图片文字编辑软件进行设计制作。学生最想学习图片的各种处理技术。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赏析,分析作品的信息来源和制作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指导他们养成平时搜集信息和积累信息的习惯。

师:图2是大家参加实践活动时老师抓拍的照片,看到自己的身影是不是很兴奋?在校三年多,你们都参加过哪些实践活动,有什么感悟,与大家分享一下。学校正在开展文化墙活动,要开辟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展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片处理技术,再利用这些照片来制作一张图文并茂的实践活动推荐卡,把你们正在参加或曾经参加过的一项最喜欢的实践活动推荐给他人好吗?另外,告诉大家一个秘密,Word不仅可以处理文字,还可以对图片进行简单的艺术处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Word对图片进行艺术处理,制作一张校内综合实践活动推荐卡。

设计意图:将学科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机融合,从学生亲身经历的感兴趣的事情入手,提出本节课的实践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和创作工具,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使他们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

环节二:自主学习

师:要想完成推荐卡任务,我们需要掌握插入图片及图片的处理技能,如插入图片、裁剪图片、设置图片边框、调整图片艺术效果等。老师把这部分新知识做成了微视频,放在桌面“自学探究”文件夹中,请打开该文件夹中的“微课”视频和“新知任务”文档,大家可边看视频边完成Word文档中的六个任务,观看微课时可暂停、快进及后退,也可以不看视频直接根据文档中的操作提示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后,将文件最小化到任务栏上以备老师检查。如果遇到困难,同组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看“拓展学习”里面的内容,自己尝试对话框中每个标签里选项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尝试其他命令的使用。

设计意图: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设计制作“微课”视频,提供多种自主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提供新知练习和拓展练习任务及素材,使每位学生均有事可做、有所收获。

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学生边学边做,填写任务,完成下表。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文件和学习资源,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每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实践。填写调查表可以起到再次明确新知、检查学习效果、加深印象、巩固新知的作用。

环节三:交流点拨

教师小结学生自学情况。

师:大家若有不明白的地方或操作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研究。有新发现的同学或感到自己制作的作品非常精彩的同学可以到前面来演示。(学生汇报或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活动,集师生的智慧答疑解惑,解决重难点问题、共性问题和疑点问题。

环节四:练习互助

师:考考大家,看谁做得又对又快。打开桌面上的文件夹“自我检测”,打开里面的文件按要求完成四个任务;每完成一个任务,在下页图3所示的“自我检测调查表”中打“√”;全部完成后,展示在桌面上并报出你的学号,老师会按顺序记下前20名完成的同学的机器号。完成的同学可以帮助指导组内其他同学。

设计意图:开展个人和团体竞赛活动,强化练习,巩固新知。评选优秀个人和优秀合作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团队互助合作的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教师打开抽取随机数软件(如图4),抽取学生学号,抽到的学生到教师机前演示相应任务。

设计意图: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消除学生的侥幸心理,给没有学会的学生提供演示操作的机会。

环节五:实践演练

师:经过了重重考验,已经成功扫清了技术障碍,下面就到了运用新知天马行空地设计活动推荐卡的时候了,看看哪组互助得好,哪组做得快,哪组作品更有特色、更加美观,更能起到推荐效果。请大家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在Word中输入一段不超过60字的活动介绍或感悟,插入桌面“素材”文件夹中相应的图片,并对图片进行相应的艺术处理。(要求:图片设计美观,与文字混排布局合理,文字介绍准确简练,感悟真切)endprint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真实感兴趣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作品创作,使他们感受到创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价值。

环节六:作品展评

每组推举一名学生展示作品,并说出作品的设计意图、需要加强的地方。师生共评作品,指出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设计意图:作品展评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分享创作经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他们的创作智慧。

●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情投入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笔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创设积极探究、主动参与的人文课堂環境,刺激他们产生创作的欲望,迅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2.自主学习,全面提高

笔者为学生提供了“自学指导”和“微课视频”等多种自学资源,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灵活使用,进行自主知识建构。学生在做中“学”,在不断成功的喜悦中,增强了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虽然有个别学困生通过自主学习不能完全学会,但他们知道了自己的困惑在哪里,为进一步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

3.交流点拨,释疑解惑

学生的演示操作和交流分享既可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可分享学习经验,同时还暴露出了他们学习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作为全班进一步交流的核心问题,在全班展开交流、点拨指导活动。

4.练习互助,巩固新知

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巩固练习的基础上,小组内成员间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发挥兵教兵、兵促兵的作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5.实践演练,个性发展

经历了前四个学习过程,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新知的技术要领,这时笔者选择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去实践,使他们在创作的快乐体验中感悟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实现个性的发展。

6.作品展评,分享创作智慧

通过作品展评,师生对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做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笔者通过学生自评、师生共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引导学生遵守信息道德,增强信息意识,提高作品设计和审美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点 评

本课通过六个教学环节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双动双融合充满生机的高效课堂。从学生亲历感兴趣的事情从发,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搜集有用信息的意识和习惯;提供微课视频及相关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得;关注学生的层次差异,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领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创新,并在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互助学习,使学困生得到及时关注,起到“兵教兵”“兵促兵”的作用,实现了学生的共同进步。六个环节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领学生在知识的不断建构中体验信息技术的价值,在正确应用信息、处理信息中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知意图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不打自招
The Five Steps of Achieving Racial Equality
不打自招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