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控公司成为一种改革方式

2017-12-10 03:46贾金玉
现代国企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大类金控金融业务

文=贾金玉

金控公司成为一种改革方式

文=贾金玉

很多央企开始掀起“金控热潮”,运用其全资的金控平台作为子公司,为接下来的国企改革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撑。

金控公司,2014年开始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很快地,2015年,这个数额增至2014年的2倍;2016年再次刷新为26家,此时这个数据还在不断被刷新。

首先,先来看下金控公司的定义,金控公司即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行业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因此金融控股公司的特征包括:混业经营;由一家母公司控股,母公司至多从事一种金融业务,也可以只是纯粹的控股公司;各项金融业务由子公司独立经营。套用如此定义,可以看出,当下的五矿资本旗下现有五矿证券、五矿信托、五矿经易期货、外贸租赁、安信基金、绵阳商行等一众子公司,囊括了境内外投资、租赁、信托、银行、证券、期货、基金和保险等领域,是名副其实的全牌照金控公司。

其实,这些金控公司中有两类:一是单一金融业务主体的公司想进行多元化金融业务,目的是整合公司内部金融资源构建金融产业链条,提高自有资金的使用效率,开发资产管理等新兴业务,增强公司的风险管控能力;二是实业公司希望转型为金控平台,拥有大量的现金流,好用于投资,获得充足的融资支持。

很多央企掀起“金控热潮”多数属于后者,运用其全资的金控平台作为子公司,为接下来的国企改革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撑。

其实,央企金控只是其中之一,地方金控、民营金控、互联网类金融混业经营机构等都在加速“跑马圈地”,但确实四类各有特色。第一大类是央企为代表的全牌照金控,这类金控企业盘子大,底气足,基本都是全牌照,而不仅仅是“至少两个”,经营范围全部囊括。第二大类是以地方国资委整合地方国企成立的金控,这类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以上海、重庆等地尤为突出,发展迅猛,因为地方政府是这些地方金控公司的后台,这类金控公司借助地方政府力量,通过证券化形成上市金融控股集团后,金控集团可以直接控制地方核心金融企业,掌握齐全的金融牌照。第三大类是民营企业自发建立的金控集团,目前布局较为领先的民营金控集团有泛海控股、万向系、复星系等,民营企业通过建立金控平台达到壮大集团实力,最终落实产融结合的战略。第四大类是以互联网巨头涉足金融领域形成的小金控,比如阿里和腾讯等,随着金融业务牌照逐步放开,这些互联网巨头凭借着自身在账户、流量、数据、技术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布局金融,落地对金融账户体系和数据信息的掌控,最终将形成自身的“金融生态圈”。

(作者为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总经理)

猜你喜欢
大类金控金融业务
绿色金融回顾与展望
谈大类招生背景下音乐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
数字
化学学科大类人才培养研究
邮政储蓄银行金融业务管理的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中小型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