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性精神”引领哲学教学

2017-12-10 15:53陈丹
师道·教研 2017年11期
关键词:理性精神理性哲学

陈丹

近两年在哲学的教学中遇到一个问题:学生感觉哲学学习的难度很大,原理理解很困难,遇到题目不知如何表达,得分也总与期望值有较大距离。然而,这些问题在三四年前却没有这么突出。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为什么教材没有大的改变,学生的感觉却有如此大的变化?哲学真的这么难学吗?

一、“理性精神”培养与哲学教学的关系思考

初步分析学生遇到的哲学学习中的“理解难”“运用难”问题,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当今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社會的整体氛围较以往浮躁,人们更愿意接触快餐式的文化,不太喜欢静下来“仰望星空”发发呆,读读哲学想想理儿。学生在这样的大氛围下也无法独善其身,他们也一样更喜欢轻松愉快的娱乐休闲文化,如搞笑节目、真人秀、流行曲、肥皂剧等,而不太热衷理性思考、逻辑推理、批判反思。反映到学习上就是思维惰性,他们希望学习也能如同吃快餐,希望学习能有捷径,有套路。而另一方面,2016年广东高考开始采用全国卷,从近三年的情况来看,全国卷对考生的理性思维方面的要求更高,对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力、批判思维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文化生活是相对肤浅浮躁的,而高考却要考查他们的深度思考理性精神。这一对矛盾就决定了上述问题的产生。

问题即是课题,前文所述的思维惰性等问题均与学生的理性精神欠缺有很大关系,这也成为不少教师要突破的教学瓶颈。如果教师能从“理性精神”方面自觉且有计划有系统地从培养学生,相信学生的哲学就能学得更好。鉴于此,我们的哲学课堂需要比以往更加注重理性精神的培养。

二、用“理性精神”的培养引领哲学教学的路径探索

1.“趣味性+理性”——开启哲学大门

首先,理性精神的培养要以趣味性为起点,做到趣味性和理性精神的统一。我们的哲学课堂要充满哲学味。然而哲学味是什么?不是高深莫测,故弄玄虚,晦涩难懂而应该是思辨的味道、理性的味道、生活的味道。这个时代的背景和中学生的个人认知特点都不会接受学究式的哲学味。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早在2400年以前就为我们确立了教学谈话的范型———“精神助产术”(又称“产婆术”)。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基于其独特的哲学观和教育观,他认为:理想的教育方法不是把自己现成的、表面的知识教授给别人,而是凭借正确的提问激发对方的思考,让其通过自身的思考,发现潜在于自己心中的真理。所以作为高中教师,我们也要让哲学课上有丰富的哲理故事,鲜活的生活故事,启发学生爱上哲学,开启哲学之门。

其次,要着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高考是高中的哲学教学不可回避的课题。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最困惑的是对哲学原理方法论貌似都很懂,也感觉生活到生活中处处是哲学,可是却不大会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面现实情境中的问题,不太会做出理性的解释、判断和选择。如前文所述,这与全国卷对考生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力、批判思维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很大关系。期中逻辑思维能力是目前学生最需要补的短板。

2.“生活化+理性”——走向美好人生

要坚持生活与哲学不分离,从生活中寻找生动的素材,启发学生在生活中体悟哲学,把看似深奥的哲学道理融汇到生活设计之中。

我们在高三一轮复习设计《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这一内容时,有两个主要环节就是将生活与哲学紧密结合起来,一是情境引入环节,我们以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为背景,设计有梯度、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链,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对全框关联到的重点知识进行复习。本框的复习从国家生育政策的变化这一背景引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使学生进入复习新考点的情境,加强政治认同,培养理性精神。课堂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逐步理解与掌握重点,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树立理性精神,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观察、理解、分析各种社会现象,理性对待各种争端,并进行理性评价。另一个环节则是让学生尝试完成一道涉及本框重点知识的经典高考题,此题依然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为背景,让学生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通过这道题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各种争端,培养学生理性包容的精神。

责任编辑 王思静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性精神理性哲学
基于“韦伯命题”的视角理解“四个全面”战略的实践意义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