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7-12-10 18:06李文忠
师道·教研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农村数学过程

李文忠

提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巩固课改成果、推进课改持续深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笔者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理论的指引下,从一线教学过程中探索和思考,从五个方面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理论武装,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在农村学校,理论学习是教师薄弱的环节。根据这种现象,我们预先组织全体数学教师进行理论学习,用理论武装教师的专业水平,主要采用集体备课和专题研讨的形式。把教师们在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学生反馈上来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通过对教师专业知识的理论武装,产生了教学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二、精心预设问题情境,引发主动探究欲望

在农村学校,我们会普遍遇到:学生比较腼腆,回答问题不完整或不按要求做好相应的预习准备等情况。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应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让他们各叙己见,把课堂从以前教师一个人讲的 “一言堂”变为以学生为主的“群言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课堂的情景预设和课堂效果生成就尤为重要。

三、教学情境生活化,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图片、水果等,然后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發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从而让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解,能够真正灵活运用数学。

四、利用形式多样教学资源,讲教学实效

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看,对处于动态物体的感知反应快、印象深。基于此,在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把教学过程中动像和静像有机结合起来,抓住多媒体课件具有集文字、动画、声音、图像于一体并可同时进行展现的优点,把教学内容中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扩大了小学生的认识空间,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减少了学生想象的困难,为学生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飞跃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为教师提供教学内容借鉴和学习的平台。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把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像动画片一样“动”起来,丰富枯燥无味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真正的“活学、活用”,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五、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激发主动参与热情

2011年新编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在课改前的课堂教学上,学生基本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从“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循环过程;而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枯燥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中,逐步体验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评价——倾听——激励”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体验中互相启发,在操作中理解算理,在活动中学会团队合作;真正做到从“个人英雄主义”转化到“团队合作”共赢。特别要提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持做到三个“不”,一是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二是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三是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理解和感悟,从而提高农村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农村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找准起点,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富实效,让有效的数学课堂充实农村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责任编辑 韦英哲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数学过程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赞农村“五老”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