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为了更好地教育

2017-12-10 10:12邓敏凯
师道·教研 2017年11期
关键词:香蕉皮垃圾箱家庭

邓敏凯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所涉及的群体数量大、范围广,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都是学校需要接触的对象。因此,沟通在学校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学校应如何处理好各方面的沟通工作,才能让学校工作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呢?

长辈与孩子——角色转换的沟通

有一次,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在吃完手中的香蕉之后,拿着香蕉皮走到了垃圾箱旁,那是一对非常可爱的以熊猫为外形所设计的垃圾箱,孩子站在垃圾箱旁边,呆了好久,最后,孩子出人意料地把香蕉皮放到了垃圾箱旁边,没有丢进垃圾箱。老师看见了,连忙走过去,一边帮他把香蕉皮丢进垃圾箱,一边批评他乱丢垃圾。孩子当时的表情非常委屈。我忍不住问孩子:为什么不把香蕉皮丢到垃圾箱里面?孩子只简单地说了一句:那是可爱的大熊猫!我立刻明白了他当时的想法:大熊猫那么可爱,我们怎么忍心把垃圾丢进去呢!要是当时老师能多问几句,孩子也就不会那么委屈,他这种保护动物的情怀,是不是还得表扬表扬呢。

作为师长,我们要尊重孩子,对孩子一视同仁,要和孩子树立良好的关系,做到亦师亦友。孩子找我们聊天时,我们不能嫌他烦,要善于倾听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善于疏导,善于换位思考,耐心地听取孩子的心里话,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正如戴尔·卡耐基所说的:“做一个好听众,鼓励别人说说他们自己。”这样,孩子才能大胆地向我们表达他们的想法,我们才能听到孩子真实的声音,也不会错过对孩子的教育时机,甚至弄巧成拙,南辕北辙。

教师与家长——易地而处的沟通

一天24小时,孩子除去在学校的几个小时外,剩下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家里度过的。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与孩子的接触面上,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都远远地超过了老师。学校担负着学科知识的传授,也担负着对孩子思想品德等人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而家庭教育则更侧重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教師与家长之间的教育步伐,如何才能不出现“5+2=0”的现象呢,这就更需要教师与家长之间加强沟通,思想上达成一致,形成共识。

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外出实践活动,孩子们都踊跃报名参加,只有一个孩子没有报名,问他原因,总是低着头一声不吭,我一再告诉他,这是集体活动,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希望他能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无论我怎么说,他都憋红着脸不说话。我终于忍不住发火了:“回去,把你妈给叫过来。”孩子转身的那一会,我看到他的眼泪掉了下来。孩子的妈妈过来后,非常不好意思地对我说:“老师,我们是单亲家庭,我一个人打工,要供孩子上学,家里老人又刚动完手术,活动的钱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笔大支出。孩子知道自己家里的情况,不敢跟我开口要钱,也不好意思对你说。”听完妈妈的话,我内疚不已,要是当时先了解孩子家里的情况,就不会对孩子发火,也不会让孩子的心灵遭受不应有的伤害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学校教育面对的是各种学生、家长、家庭,不同性格的学生,不同情况的家庭,不同的教育故事。对学生的教育,我们不能千篇一律,照本宣科。老师们的很多想法、做法、要求,都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家长的全力配合,才能形成合力。作为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去了解每个孩子家庭的具体情况,取得家长的信任,主动搭建和谐的家校沟通平台,通过家长会、给家长的一封信、亲子活动等形式,及时交流学生各方面情况,及时调整对策,及时做好教育。只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善于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才能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结合孩子自身的实际,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

家长之间——协调一致的沟通

年幼无知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往上面画什么,他就是什么。孩子在上学之前的成长过程中,对外界是非曲直的判断,主要受家庭成员的影响。家庭教育因家庭成员的年龄、性格等差异而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对孩子的引导和要求要一致,不能一人一种标准,更不能一天一个标准,那样只会让孩子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不仅不能让孩子得到正确的引导,可能还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教育效应。

因此,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要多沟通,尽量保持思想的一致性,避免在孩子面前进行无谓的争吵,减少因缺乏沟通而对孩子带来的伤害。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平等、和谐、愉悦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可靠的保障。

责任编辑 龙建刚endprint

猜你喜欢
香蕉皮垃圾箱家庭
洗扫车垃圾箱体及过滤装置优化研究
香蕉皮
垃圾箱的变化
家庭“煮”夫
基于PLC的自动降解垃圾箱压缩粉碎模块的设计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智能垃圾箱
香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