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探讨

2017-12-11 03:35朱利威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辽宁鞍山114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22期
关键词:短暂性场强脑缺血

朱利威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 (辽宁 鞍山 114001)

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探讨

朱利威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 (辽宁 鞍山 114001)

目的:研究和探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磁共振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检出阳性率和病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发作期检出率为95.45%,缓解期检出率为93.18%,共检出病灶(3.9±1.6)处,病灶直径(8.6±3.1)mm;对照组患者疾病发作期检出率为79.55%,缓解期检出率为70.45%,共检出病灶(1.7±0.9)处,病灶直径(5.9±2.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的确诊率较高,能够准确地显示颅内受损病灶的情况,是一项高效的诊断技术,具有推广价值。

短暂性脑缺血 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 临床诊断效果

短暂性脑缺血(TIA)是指患者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脑局部神经突发出现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发作时间持续数分钟,多发于中老年男性,发病突然无先兆,可反复发作,通过脑血管、血液流变学、心电图、头颅CT或MRI检查可确诊。研究表明[1],约有30%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继发脑梗死,故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方式。传统CT和MRI检查对疾病的检出率及病灶描述效果较差,逐渐被磁共振弥散成像DWI检查所替代。为了进一步研究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的诊断意义,本院对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88例进行临床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88例,男70例,女18例,年龄36~63岁,平均年龄(43.6±6.9)岁,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和影像学检查判定为短暂性脑缺血。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磁共振检查,男35例,女9例,平均年龄(44.1±6.5)岁;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男35例,女9例,平均年龄(43.1±7.2)岁。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磁共振检查,在发病1d内选用飞利浦磁共振成像仪,设定T1加权自旋回波序列为快速扫描,扫描间隔TE=7.7ms,扫描时间TR=500ms,T2加权为自旋回波序列为快速扫描,扫描间隔TE=95ms,扫描时间TR=4000ms,液体抑制反转扫描间隔时间TE=108ms,扫描时间TR=7000ms。

观察组患者使用高场强磁共弥散成像DWI检查,在发病1d内选用飞利浦磁共振成像仪,设定平面回波成像为快速扫描,扫描间隔TE=84ms,扫描时间TR=3000ms。

当患者表现为严重意识模糊、癫痫、肢体麻木或眩晕复视等症状,则为发作期;发作期24h内症状明显改善,患者恢复意识和生理功能,则为缓解期。

1.3 观察指标

由影像科2名以上的主任医师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统计和对比疾病发作期和缓解期阳性检出率、病灶检出数量和病灶大小。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疾病不同时期阳性检出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疾病发作期检出率为95.45%,缓解期检出率为93.18%;对照组患者疾病发作期检出率为79.55%,缓解期检出率为70.4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检出病灶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共检出病灶(3.9±1.6)处,病灶直径(8.6±3.1)mm;对照组患者共检出病灶(1.7±0.9)处,病灶直径(5.9±2.4)mm,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5,7.46,P<0.05)。

3.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发病历时5~20min,在24h可反复发作并恢复,无后遗症[2]。发作期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感觉和意识障碍、瘫痪并出现短暂性失语症,症状缓解后可完全恢复,容易被患者忽视。临床资料表明[3],短暂性脑缺血可能对脑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并对神经功能造成干扰,反复发作可能引发脑梗死。因此,早期确诊并进行干预治疗是降低脑梗死并发的关键。颅脑CT和MRI检查是临床诊断TIA的常用手段,这两种检查通过判断颅内结构性病变和损伤,对疾病进行诊断。磁共振弥散扩散则利用水分子弥散的性质,对颅内的水分子进行追踪和诊断,含水的软组织受损成像更清晰,能够清晰地反馈患者的病理情况[4]。

表1. 两组患者疾病不同时期阳性检出率对比(n,%)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疾病发作期检出率为95.45%,缓解期检出率为93.18%,共检出病灶(3.9±1.6)处,病灶直径(8.6±3.1)mm;对照组患者疾病发作期检出率为79.55%,缓解期检出率为70.45%,共检出病灶(1.7±0.9)处,病灶直径(5.9±2.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由此可知,DWI检查能够精准地对病灶的位置进行定位,明确病灶的大小和受损情况,对早期TIA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相比传统的MRI和CT检查,DWI对多病灶的检出率更为优异,患者不更换体位即可完成多平面和多方面的扫描,对病变部位的扫描更为精准[5]。国外研究表明[6],DWI对于TIA疾病的检出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多病灶处于急性期的患者,DWI检测的优势更为明显,对预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的确诊率较高,能够准确地显示颅内受损病灶的情况,是一项高效的诊断技术,具有推广价值。

[1] 李光.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2):219-220.

[2] 单崴.高唱腔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2):23-24.

[3] 卢晓冬,杨明,何业银,等.磁共振弥散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10):19-20.

[4] 严梓乐.磁共振弥散成像用于短暂性脑缺血疾病诊断的意义[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0):79-80.

[5] 陶永君.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磁共振弥散成像的应用价值评价[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7):130-131.

[6] Wetterling F,Ansar S,Handwerker,et al.Sodium-23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uring and after 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Multinuclear stroke protocols for double-tuned 23 Na/1H resonator systems[J].Phys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2015,57(21):6926-6930.

1006-6586(2017)22-0079-02

R445.2

A

2017-04-07

猜你喜欢
短暂性场强脑缺血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求解匀强电场场强的两种方法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场强与电势辨析及应用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分析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