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研究

2017-12-11 02:06咸晓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9期
关键词:阻塞性例数护理人员

咸晓云

(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兴化 225700)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研究

咸晓云

(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兴化 225700)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及对健康知识的总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可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临床路径;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道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该病患者的主要特征为不完全可逆性呼吸道气流受限。该病患者若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一系列的心脏疾病及肺部疾病。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临床路径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2]。为探讨对COPD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对近期收治的部分COPD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COPD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疾病诊治指南》[3]中关于COPD的诊断标准。这些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呼吸困难、气短、胸闷、消瘦及双肺呼吸音减弱等。这些患者均不存在精神障碍、意识障碍。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共有32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19例(59.38%),女性患者13例(40.63%);其年龄为43~74岁,平均年龄为(58.5±2.8)岁。观察组中共有33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18例(54.55%),女性患者15例(45.45%);其年龄为44~75岁,平均年龄为(59.5±2.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吸氧、改善呼吸功能等常规治疗。这些患者使用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等。同时,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遵医嘱为其用药。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1)入院第1天,护理人员为其介绍病区环境、医师和护理人员,帮助其快速地适应医院的环境,消除其对医院的陌生感。为患者讲解COPD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等。为患者及其家属详细地说明进行相关检查的目的、方法、意义及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让患者吸氧,取半坐卧位休息。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协助患者排痰。教患者学会进行深呼吸、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及有效咳嗽的方法。告知患者食用半流质或软质食物。2)入院第2天,让患者卧床休息。向患者说明各种药物的使用方式、注意事项、作用及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等。告知患者每天需要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次数、技巧及方法。让患者继续食用半流质或软质食物。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等生命体征。一旦患者出现皮下气肿、呼吸困难及紫绀等症状,立即向主治医师报告。告知患者进行低流量持续吸氧的重要性,勿自行调节氧流量。考察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其不了解的部分再次进行宣教。3)入院2天后。让患者进行适量的室内活动。若患者的身体状况允许,可让其进食普通食物。为患者使用平喘的药物,并告知其药物的种类、名称、用法及作用等。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记录患者病情改善的情况。5)出院时。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及血气分析。告知患者坚持服用药物,勿随意换药、停药。让患者多进行室内活动,适当地进行室外活动。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1.3 观察指标及相关的判定标准

在患者出院当天为其发放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该表的总分为100分。根据患者的评分来判定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满意:患者的评分为90~100分。一般满意:患者的评分为70~89分。不满意:患者的评分为0~69分。总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在患者出院当天为其发放我院自制的《COPD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该表的总分为100分。根据患者的得分来判定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完全掌握:患者的得分为80~100分。基本掌握:患者的得分为60~79分。未掌握:患者的得分为0~59分。总掌握率=(完全掌握例数+基本掌握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及对健康知识的总掌握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2.2 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总掌握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讨论

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科疾病。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是中老年人。据统计,40岁以上人群发生COPD的几率为9%~10%。该病的致死率较高[4]。该病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是慢性咳嗽、呼吸困难或气短、咳痰、胸闷、喘息、焦虑、消瘦及疲乏等。该病患者的病情加重到一定程度时,会引发呼吸衰竭、肺心病等慢性疾病。对COPD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为其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可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有利于其早日康复。临床路径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可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5]。

进行临床路径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护理目标,遵循标准化的护理流程,逐一落实护理措施。这样可以增强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在本次研究中,对COPD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时,护理人员首先带领其熟悉医院的环境及医护人员。这样可以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拉近护患及医患之间的距离,增强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使其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护理和治疗[6]。在对COPD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多次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这样可以帮助患者了解COPD发生的原因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其树立自我保健意识,有助于其早日康复。此外,进行有规范流程的临床路径护理,有助于相关人员对护理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促使护理人员严格地执行护理操作,从而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综合所述,对COPD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可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1] 赖晓帆.临床护理路径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9):10-12.

[2] 杨芳,陈华明,李雪梅,等.临床护理路径在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西部医学,2013,25(10):1573-1575.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6):453-460.

[4] 杨绍平,马兰,张素芬,等.临床护理路径在COPD病人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8):33-34.

[5] 王淑芳.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6):27-29,58.

[6] Ade-Oshifogun,J.B..Model of Functional Performance in Obese Elderly People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a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Sig ma Theta Tau International Honor Society of Nursing,2012, 44(3):232-241.

R473.5

B

2095-7629-(2017)9-0171-02

猜你喜欢
阻塞性例数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