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2017-12-12 12:54王彦凯
世纪桥 2017年11期
关键词:契合点区别中国传统文化

王彦凯

【摘 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是除了自身的真理性和能够有效解决中国自近代以来面临的问题之外,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又一重要原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包括价值倾向、实践理念、辩证思维与和谐追求四个方面,而马克思主义价值倾向之自觉,实践理念之全面,对发展的推动和对个性的弘扬则既体现出它与传统文化之不同,也反映出以它批判传统文化之要点。这场批判的基本宗旨则在于提升中华民族的主体地位并增强其文化自信,这也是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不断革新的共同的需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点;区别;基本宗旨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1-0037-05

中国为何会选择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自身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无疑是重要原因。然而,一种思想是否是真理和人们是否选择和接受它是两个问题:一方面,虽然从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最高目标来看真正经得起检验的真理终会被人们选择,但是就具体的阶段或者特定的群体来说,如果一种真理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会或至少暂时不会选择它;另一方面,真理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离开了使之成为真理的条件,它就变成谬误了,而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人来提供的,因此也往往是能够提供一种真理所需条件的人才会选择它。由此可见,人们选择一种真理,人们自身的因素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也一定有中国自身的缘由。这些缘由中除了中国自近代以来反抗压迫,振兴民族的现实目标以外,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占據着很重的分量。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相契合的角度考察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无论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和革新,还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运用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与西方传统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有其鲜明的特色,而对西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变革的马克思主义也与之存在着重大的差别,或许只是出于偶然,但这似乎也暗示着马克思主义将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更多的共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倾向

与西方文化热衷于探索真理和揭示规律不同,中国文化对价值问题有着尤为浓厚的兴趣。就这二者的精髓哲学而言,西方哲学主要致力于认识世界普遍本质的本体论问题和探讨这种认识何以可能的认识论问题,中国哲学里也有本体论,但本体论在中国哲学里的主要角色是为最终的价值选择提供依据。以纯任自然的道为本体,这才有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以作为外在规范的天理为本体,这才有了以格物致知为特色的外求的修养方法;而也是以作为内在要求的本心为本体,这才有了以恢复良知为重点的内省的提升途径。中国哲学里也有认识论,但它基本上是在价值论和伦理学的概念框架里讨论这一问题的,认识的对象也主要是与人密切相关的,以天为根本依据的,由圣人制定的种种道德规范,至于认识客观规律,即使是在中国古代主张天人相分的颇有科学精神的思想家荀子那里,这也属于错误的“与天争职”之举[1](P. 265-266)。据此可见,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属于价值论和伦理学的,解决价值论问题才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宗旨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倾向之强由此也得以体现。马克思主义对于西方传统思想的变革同样离不开对价值问题的高度重视,它突破了西方传统哲学沉浸于认识世界的局限,旗帜鲜明地指出真正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P. 57),从而把哲学研究的重心从“世界是怎样”转变为“世界应怎样”,而“世界应怎样”的问题就是价值问题。价值的主体是人,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异化问题的严重关切,对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深刻探讨,以及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不懈追求,无不表现出对人的重视,而它对价值问题的重视也在对人的重视上得到了最为集中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价值倾向,马克思主义也高度关注价值问题,这便是二者的一个重要的契合之处。

(二)马克思主义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理念

因为真理的探索需要尽可能排除主体的需要对客体呈现的负面影响,所以西方文化十分重视主体与客体间的区别与分立。相比之下,因为价值的创造既需要主体对客体的特点有一定把握,又需要客体来满足主体的需求,所以中国文化高度强调主体与客体的联结与互动,实践作为一种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相统一的活动也在中国文化当中具有了非常突出的地位。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明确提出“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3](P. 44)要求道德必须由言论层面落实到践履之中。后来宋明理学对知行关系问题的探讨,尤其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的提出,更是将对实践的重视推向了顶峰。反观西方,虽然传统思想中也很早就有了“实践”的概念,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实践仅仅是思想领域中的一个普通的部门,并未引起重视。较之以往,马克思主义认识到实践是人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P.56)。就本体论来说,它深入考察了人的解放何以可能并认为答案就在于实践,不懂得实践是一切旧唯物论和唯心论共同的缺陷;就认识论来说,它认为认识是实践决定的,尤其强调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实践是在根本上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方法论而言,它认为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主体与客体辩证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与这个过程相适应的只能是基于彻底的唯物论的关于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辩证法;就价值论而言,它认为价值同样产生于实践,实践也是价值的根本检验标准,唯有通过实践人才能够确立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并向其不断挺进;就历史观而言,它指出实践是一种具有客观物质性的活动,是属于人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形式,从而将唯物论引入了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唯物史观。由此,实践的观点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环节,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也在这一点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endprint

(三)马克思主义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思维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人处理自身和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强调主体与客体间的分立,由此形成了产生于但不依赖于具体事物的概念思维,从而走向了形而上学,而中国文化重视主体与客体间的联结,由此突显了二者间的矛盾在人认识世界的活动中的地位,从而走向了辩证法。中国传统文化从派别上讲具有儒道互补的结构,而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有着非常丰富的辩证思维:道家能够提出“道生万物”,本身就是运用辩证思维将充满差异的世界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结果,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4](P.8)以及“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戾,上德若谷,大白若辱”(《老子·四十一章》)[4](P.158)的观点,则既看到了矛盾的广泛存在,也看到了矛盾双方会互相转化。至于儒家的中庸之道,要求妥善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遵循“执其两端”而“用其中”(《礼记·中庸》)[5](P. 692)的准则,既不要过度,也不要不及,则更是典型的辩证思维,在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反观西方,形而上学在带来丰硕的哲学和科学成果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主体与客体,真理与价值尖锐对立,难以沟通的困境,为化解这一困境,德国古典哲学对辩证法予以了空前的关注,其集大成者黑格尔所建立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体系,更是成为了日后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思想来源。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以主客对立为前提形成了一种绝对对立的思维模式,但从实践出发,主体与客体之间却是既具有斗争性,又具有同一性的矛盾关系。正是以矛盾观点为核心,马克思主义揭示出世界既处于以对立统一为基本形式的普遍联系中,也处于以对立统一为源泉和动力,通过质量互变而实现辩证否定的永恒发展中,从而创立了真正不崇拜任何东西的,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一方有着久远而深厚的辩证思维的传统,另一方则缔造了具有彻底的批判本性的辩证法,辩证思维由此而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契合点。

(四)马克思主义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追求

崇尚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其所对应的价值观念就是更加看重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看重人对外部世界的改造;而崇尚主客联结的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其所对应的价值观念则是更加强调和谐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更加强调人与外部世界的协调。在传统中国人看来,和谐的关系是世间万物得以生生不息的保证,斗争虽有一定的意义,但也只是表面的,偶然的,暂时的,从根本上讲事物发展趋势是“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正蒙·太和篇》,《张子全书》卷之一)[6](P. 3)。无论是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之间,无论是理想的人格还是社会,和谐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最高宗旨从根本上讲就是一种个人的特殊的价值选择与社会普遍的价值规范间的高度和谐的状态。马克思主义同样将和谐作为重要的价值目标,以其所见,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社会属性,进入到社会关系之中是人迈向自由的必要条件,然而在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使得一个阶级可以占有另一个阶级的劳动,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异化,从而导致了社会发展历程中种种的不和谐。虽然从生产力提升的角度必须为这种不和谐记上一功,但要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一定要推翻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打破异化现象对人的阻碍,使得人的实践活动中各种因素都可以和谐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曾对过度夸大斗争和对抗的作用的不良倾向做出批评并提出关于和谐社会的一系列美好的设计,但这些批评和设计尚停留在感性的想象层面,而马克思主义则扬弃了他们的观点,使人对于和谐社会的追求真正拥有了科学的坚实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梦寐以求,马克思主义则十分注重和谐对人的自由的意义,两者便在这一点上又达成了一致。

总体看来,价值倾向、实践理念、辩证思维与和谐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契合點,这其中价值倾向是总体特征,实践观点是基础,辩证思维是方法,和谐追求则是目标,它们也正是站在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角度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所在。

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区别

以上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的探讨,然而,如果因为只知此二者的契合之处而造成了混淆,后果往往就是既不能正确地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亦无法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因此二者在这些契合点上有何不同,马克思主义的高明之处究竟在哪里,就成了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

就价值倾向而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在于自觉。以探索真理为目标,西方传统文化的目光最初是投向外部世界的,后来虽然开始关注人自身的问题,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其处理这些问题的方式仍然是把人作为对象去探索与之相关的知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却恰恰相反,它热衷于研究价值问题,很早就将注意力聚焦于人自身,然后才逐渐透过人来观察外部世界,这就造成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当中相对缺乏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因人的行为而变化的客观意识。孟子云“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成,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7](P. 335)陆象山则讲“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年谱》,《陆九渊集》卷三十六),[8](P. 483)这些说法对此均有体现,即使重视知识,人们也主要是关注人格修养或者社会治理方面的知识,力避“与天争职”。正因如此,中国人虽有价值倾向,但往往是不自觉的,而这一点越是在高扬人的内在力量的思想那里就表现得越为明显,比如王阳明以人即使睡着也有知觉来说明良知不灭[9](P. 966)。马克思主义也有着强烈的价值倾向,但在它那里价值领域与其他领域之间的界限是清晰的,而能做到这一点则是由于其敏锐地意识到了人的实践活动的两个尺度及其相应的两大原则:人的实践活动一方面遵循客体的外在的尺度,要求主体认识和尊重客体的规律,其所对应的就是真理原则,另一方面也遵循主体的内在的尺度,要求客体顺应和满足主体的需要,其所对应的就是价值原则。外在尺度和内在尺度、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统一于实践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而实践发展的历程也是因为真理与价值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前进的,而在这当中二者有其各自的地位和意义,不能相互混淆,更不能相互替代。马克思主义由此而形成了对自身的价值倾向的高度的自觉,并且由于这种自觉而持续创造出新的价值。endprint

就实践理念而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在于全面。西方文化重视真理,而探索真理更多的是要求从具体情形抽象出一般结论;中国文化重视价值,而实现价值更多的则是要求将一般结论落实到具体情形。而能动地将某种一般结论落实于具体情形总是在这种结论已然形成之后的,这就为中国文化崇尚经典,强调继承的传统的形成提供了助力。固然在价值倾向的推动下传统中国人很重视实践,但我们所重视的主要是履行古圣先贤已经制定出的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所探讨的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也主要是对这些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和践履的关系问题。回顾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其主流思想当中支持以实践批判和改造这些规范和原则的观点并不多见,相反为了加大强调继承的力度,将它们神圣化和绝对化的观点,比比皆是:“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汉书·董仲舒传》);[10](P. 1206)“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理气》上,《朱子语类》卷一)。[11](P. 4)与之相比,马克思主义则认为实践绝不仅仅是人用来实现某种价值目标的工具,而是人的存在方式,从根本上讲不是先有价值后有实践,而是先有实践后有价值,实践不但是价值的来源,而且是价值的最终检验标准。每一代人的实践活动都必须在前人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开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必然有继承前人的一面。然而从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向来看,实践并非机械地复制前人,而是密切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今人自身的主体能动性,对前人有批判地继承,有克服地保留,并最终创造出新的成果,开辟出新的局面。也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实践不会导致人与自己的成果的关系的异化,并且为人迈向自由的历程提供不竭的推动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包含着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而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则包含着继承和创新的辩证统一,与中国传统文化盲目地崇尚价值和更多地要求继承相比,这显然是一种更为全面的实践观点。

就辩证思维而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在于对发展的推动。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基本差别在于是否承认矛盾,然而在辩证法自身的不同阶段,矛盾中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这两大要素的关系也是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倾向使之更为注重主体与客体的沟通而非分隔,加之传统文化产生于人因为生产水平的落后而需要避免与外部世界的对抗以保护微薄的发展成果的历史时期,所以传统的辩证法是矛盾的同一性占据主导地位的辩证法。就道家来讲,老子睿智地看到了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却忽略了这种转化是需要条件的,于是在他那里转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甚至到了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地步,这种趋势发展为庄子具有浓厚的相对主义色彩的齐物论,绝非偶然。就儒家来说,他们也高明地看到了处理矛盾应该掌握适度原则,却认为应“适”之“度”是恒久不变的,而不是随着矛盾的运动而更新的,这种辩证思维其实仍然是在更多地凸显矛盾双方相互一致的一面而避免因为对抗而打破两者间的平衡。相比之下,诞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阔步挺进的历史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则明确指出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而同一性是相对的:[12](P. 557)矛盾的斗争性既有可能处于在某种条件下形成的统一体之内,也有可能突破该统一体而使事物发生变化,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的;而矛盾的同一性则依赖于矛盾统一体的形成,是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要遵循的。如此一来在唯物辩证法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就成为了矛盾的斗争性。这一变革对于人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然而对于作为主体的人而言,最基本的还是自身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人的发展过程是离不开人相对于外部世界的主体性的提升的。唯物辩证法认为斗争性是绝对的,为人的主体性的提升提供了思维方式上的依据,而主张同一性是相对的,也避免了人与外部世界相互割裂的另一个极端。由此对人的发展的支持也便成为了马克思主義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区别。

就和谐追求而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在于对个性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朴素的辩证法是以矛盾的同一性为主导的,沿着这条思维方式的路行进下去,它便会走向更重视共性的价值取向和个性服从共性的价值目标。天与人的高度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天人关系的实质是社会普遍的根本的价值规范和个人特殊的具体的价值选择的关系。传统思想史上主要的派别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天”的认识不同造成的,但他们都认为“人”必须遵循“天”。就儒家来说,他们所坚持的“天”是指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道德规范,而传统儒者始终追求的就是个人能够彻底践行这套道德规范,从而铸成崇高的人格,进而造就美好的社会。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最为理想方案是人只需调动自己内在的道德自觉,就可以完全满足道德规范的要求,退而求其次的方案则是人必须学习关于道德规范的知识,并把自己严格地约束在它们的要求之内,前者的最高成果就是陆王心学,后者的最高成果就是程朱理学。致力于解放全人类的马克思主义的和谐追求自然不会轻视集体的利益,它以唯物史观揭示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也以剩余价值理论揭示出资产阶级剥削工人的秘密,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一个阶级占有另一个阶级的劳动,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历史,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最终的意义上绝不是对立的,集体的利益不可能在一味要求个体压制甚至牺牲自身的情况下得到满足,相反,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充分保障个体,发展个性,集体的利益才能真正得到满足,社会的和谐的目标才能真正达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也才能真正实现。对共性的倍加推崇和对个性的大力弘扬,就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和谐追求上的分歧。

总体上讲,价值倾向之自觉,实践理念之全面,对发展的推动,以及对个性的弘扬,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倾向、实践理念、辩证思维与和谐追求上的不同,这些不同也可以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的优越之处。变革中国传统文化盲目的价值倾向,片面的实践理念,阻碍发展的辩证思维和压制个性的和谐追求,则是以马克思主义批判它的要点所在。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宗旨endprint

上文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和不同之处,并且总结出了以马克思主义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点。然而这些要点还都停留在具体策略的层面,还要突破具体策略的层面,明确它的基本宗旨。从事实来看,马克思主义最初是在近代中国面临深重危机的情况下传入的,反抗压迫,救国保种是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最为迫切的任务。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生产水平落后,物质基础薄弱,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致力于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满足。马克思主义具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秀品格,对时代使命特别是现实任务的敏锐洞察和科学指导是它能够在同现代新儒学和西方自由主义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然而当主要出于解决现实问题以马克思主义批判传统文化时,是很难对其最终宗旨层面的问题有深入的思考的。现如今物质生活条件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对该问题的探讨自然有必要继续推进。从理论来看,以马克思主义为师自然意味着受到其批判,可是这种批判一度走向了极端,很容易给人留下一种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纯粹就是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的关系的感性的印象,仿佛完全遵从马克思主义就是最终宗旨所在了。然而,马克思主义也在不断发展之中,可以批判传统文化只能证明它在一定条件下比传统文化更加优越,这和把服从它作为宗旨是两个概念,就好比一个学生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但他接受教育的宗旨始终是提升自身而不是服从老师一样。由此可见,无论从事实还是理论来看,以马克思主义批判传统文化的基本宗旨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宗旨首先是主体地位的提升。人与其他事物最主要的差异在于人可以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并最终成就自身的本质,而能动地完善自身的本质是以人自觉地从世间万物当中突显出来为前提的,而主体性就是人自觉地将自身与外物区分开来,并且可以立足于自身而不为外力所役地对事物进行考察、分析、判断和选择,最终自己决定自己的发展道路的意识和能力。中华民族近代所遭遇的重大危机其实可以视为其主体性的严重衰落,我们在对自身和世界都缺乏足够了解的情况下被卷入到了世界发展的洪流之中,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强行输入几乎任人宰割,无从选择,而用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本身就是为了重树中华民族的主体地位。然而,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某个阶段所取得的成果,都有可能成为人类向更高阶段挺进的阻力,马克思主义亦不例外。真理对于社会进步之价值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内容,更取决于人对其的态度,从而坚定地将民族主体地位的提升作为基本宗旨。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道路的中华民族最终通向自由。以马克思主义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旨还有文化自信的增强。一个民族的主体地位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只能从这个民族的实践历程中来,而中华民族的实践历程就凝结在其传统文化当中。不可否认,中国的传统文化存在很多的弊病和局限,但看待一种文化不仅需要看到其自身的长短优劣,也应与具体的历史背景相结合。西方的资本主义文明在人类历史上的最为突出的功绩就是空前提升了人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内求,并不以改造外部世界见长,因此当资本主义文明主导世界发展,引领世界潮流的时候,它就会更多地隐蔽了自己的优点而暴露出自己的不足,并因此而处于被动的位置。人的自由不仅需要对外部世界的改造,也需要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人不仅需要通过外求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也需要通过内求结出丰硕的精神果实,就人类社会更为长远的发展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对崇高人格与和谐社会的追求,仍然大有可为。以马克思主义对其进行批判,不是为了取而代之,而是为了引导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是为了在经历辩证否定之后它可以不仅留在过去更活在当下,从而使中华民族树立起强大的文化自信。

表面上看,提升主体地位,增强文化自信的宗旨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更为接近,但实际上它们也充分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对于以往思想史上的各种思想而言,遵守和变革往往是相互割裂的,在它们的眼中,一般不是严格奉行这种思想的信徒,就是想要推翻这种思想的叛徒。而马克思主义由于看到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并且揭示出实践的发展是一个主体和客体辩证否定的永无止境的自然的历史过程,所以它始终坚持彻底的批判性与革命性,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有着明确的,坚定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也有着勇于变革以求往更高的层级迈进的倾向,从而扬弃了各种旧思想的遵守与变革的关系,实现了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的统一。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13](P.112)这一论断突出了以批判的发展的态度对待事物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既然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那么自然也包括它自身的各种形态,而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必须促使它与主体的具体状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对于主体最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于能让主体更为独立自主地做出选择和决定,倘若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之前每个主体都行进在各自的道路上,之后却无可奈何地挤到了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条道路上去,这反而破坏了它的“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的“活的灵魂”[17](P.213),违背了它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必然使之陷入僵死。这也正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问题,特别是在以其批判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仍然力求马克思主义要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原因所在,这一要求也是与中华民族主体地位的提升和文化自信的增强相一致的。

概括起来,以马克思主义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宗旨在于中华民族主体地位的提升和文化自信的增强,这一宗旨既会为中国人彰显自己的特色创造积极的条件,也会为马克思主义的变革注入强劲的推动力。

四、结语

自身的真理性,解决中国的问题的有效性,以及与传统文化的契合,都是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所选择不可或缺的因素。就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来说,封闭的,僵化的旧文化是它要批判的对象,而开放的,鲜活的新文化则是它要达到的目标,而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自身也将实现革新。

参考文献:

[1]方勇,李波译注.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汤漳平,王朝华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4.

[5]杨天宇译注.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6][宋]张载.张子全书[M].林乐昌编校.西安:西北大学 出版社,2014.

[7]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典藏版)[M].北京:中华书 局,2016.

[8][宋]陆九渊.陆九渊集[M].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 局,1980.

[9][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吴光,钱明,董平等编 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10]安平秋,张传玺分史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汉书[M].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1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王星贤点校.北京:中 华书局,1986.

[1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95.

[1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責任编辑:褚永慧]endprint

猜你喜欢
契合点区别中国传统文化
小学英语口语训练与普通话口语训练契合点探索与实践
寻找知识“契合点”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广告翻译探微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找到大学英语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契合点,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位置的区别
看与观察的区别
区别
AM2+和AM3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