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2017-12-13 02:55段树斌
中文信息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创业精神问题研究大学生

段树斌

摘 要: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已成为教育工作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家着力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引擎,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主人,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必须以创业精神面对工作和生活。本文将从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精神 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1-0-01

2016年11月30日,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拓宽就业渠道,推进创新创业,强化指导服务,加强困难群体帮扶,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工作的落实度不够

创业精神和创业教育的认识在我国发展的比较晚。我国从2002年开展“创业教育”试点工作以来,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将创业教育和创业精神纳入教学体系,在机制保障、课程体系、丰富教育活动、搭建创业实践平台等方面成效显著。大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环境下,创业意识不断增强,实践活动能力得到提升,创业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但是从本次调查来看,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其中有87.3%的同学都希望能够进入体制内工作,原因是能够拥有一个“铁饭碗”,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同学把“家长的建议”、“稳定”、“能找到好工作太难了”作为考虑因素;而毕业后想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仅占6.9%。通过各种数据及近几年各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充分说明各高校创业精神培养工作缺位的现象普遍存在,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认识不足,尤其是在一些高职院校,更是重视程度不够、工作落实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不平衡。

2.高校创业教育制度化体系不完善

截止目前为止,将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和创业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体系中的高校还是少之又少,在科研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科研力量严重不足,创业精神培养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难以上升到理论学科层面。尽管也有一些高校将创业教育纳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可基本都是考查课,课程内容很有局限性,大多数都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等综合类的课程,缺乏专业化、系统化专门教材;授课过程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锻炼;师资力量薄弱、而且积极性不高、专业水平低、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就业,忽视创业。

二、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1.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束缚创业精神培养工作

建国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铁饭碗”的一劳永逸思想存在于每个人的脑海中,这就导致人们对国家滋生了依赖心理,形成了稳定第一、不敢冒险的价值观念。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又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资金支持。但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束缚了创业精神及培养工作的发展。

2.传统观念阻碍高校创业精神培养工作的发展

创业精神开始于古代,但作为一个封建的传统国家,我国人民的思想至今仍深受儒家傳统文化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寻求稳定工作的意识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在调查报告中显示:众多大学生对于“铁饭碗”的稳定工作的想法,主要源于家庭对孩子的“呵护”式教育,这种教育从孩子出生就让他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直至离开大学都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更有甚者所就读大学和家里同在一个城市,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创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坚韧不拔意志品质的养成,也阻碍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

3.各高校教育资源缺乏且局限性大

众所周知,创业精神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的工程,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创业精神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创业精神培养过程中,涉及到众多学科领域,譬如经济、管理、心理等综合性的理论知识,这就需要众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合作进行科学研究,也需要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开展,更需要国家社会的政策、资金和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与鼓励。目前,我国各高校所具备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均有限,难以支撑创业教育的学科化发展和创业精神的宣传和培养工作。虽然个别高校重视创业研究,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精神培养工作,锻炼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积极鼓励学生形成创业意识,以创业精神面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但这主要集中在重点高校,其他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等在资金、技术、师资等方面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开展创业精神培养工作的需要。

虽然近几年有些高校已设置学生创业机构、类似创业实验室、学生就业创业协会、科技创新实验室,但主要用于大学生创业大赛,并呈现精英化模式,大部分同学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而成了袖手旁观的观众。某些高校为了在创业大赛中取得好成绩,事先没有在学校广泛组织校内的学生参加大赛预赛,而是指定负责的老师,直接挑选自己认为较好的学生,成立一个小团队,最后通过这个团队参加比赛拿得名次;那些绝大多数没有被指定的同学,则在无意中被潜规则,潜能也没有被挖掘出来。

总之,影响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派生出众多新职业,新行业和新阶层,为大学生多渠道多元化就业创业创造了条件,为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提供了契机。

参考文献

[1]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召开,http://www.chinakaoyan.com/info/article/id/145906.shtml

[2]李克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N].中国青年报,2015.3.6

[3]曾献辉,陈昕.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J].山东青年,2014(2)

[4]易灿,郭琨,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研究前沿分析与展望[J].继续教育学院,2014(7).

[5]于海丽.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的探讨[J].教育研究,2013(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业精神问题研究大学生
集体记忆中的大庆创业精神建构与整合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实用人机交互”教学改革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徐小平:硅谷创业精神与精英定义的演变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