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潍坊市基层干部作风建设问题研究

2017-12-13 17:11孟彬潘好香
中文信息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作风建设转变基层干部

孟彬 潘好香

摘 要: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对于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能力,保证中央方针政策和地方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關键词:基层干部 作风建设 转变

中图分类号:D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1-0-01

一、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意义

1.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是做好基层工作的根本保障

基层干部处于工作第一线,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人民群众了解党和政府工作的窗口。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实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

干部的作风建设不只是一般的道德层面上的问题,而是严肃的人心向背问题。毛泽东曾说:“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基层干部在作风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从小处讲,会影响党的形象和凝聚力;从大处讲,会破坏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群众路线就是检验干部作风是否漂浮,是否与百姓心贴心,是否真正为民服务等问题的重用措施。

3.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任务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形成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实现不同时期党的奋斗目标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连续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刹“四风”、惩腐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就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作出系统安排部署。最近,中央又出台了《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把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和基础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抓常、抓细、抓长;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二、当前临朐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1.面临“本领恐慌”危机

当前“本领恐慌”已成为临朐县部分基层党员干部面临的严峻问题。基层干部的“本领恐慌”,主要是对要胜任的工作和完成的任务认识不明确,把握不准确,不知怎么办,因此而产生的担忧和害怕,也是由于受自身素质能力等因素影响,对社会和事业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产生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表现为基层党员干部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不足,应对新形势下的工作,单纯依靠个人工作经验,运用旧思维、老办法势必难以经受住新考验,出现“能力危机”,遇到了“老知识不管用、新知识不够用”的情况。

2.政策执行力不够

当前少数基层干部执行力不高,习惯于照搬照抄,照本宣科,不管下情,不知民情,不顾实情,以传统的思维和办法来想问题、作决定、办事情。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少数基层干部对政策执行的积极性不高,敷衍塞责,消极对待。对本职工作不尽心,推一推,动一动,赶一赶,走一步,不推不赶就原地踏步,应付了事,被动执行;有的好做表面文章,“雷声大雨点小”,以会议和文件代替落实,把开会当成落实的完成。

3.群众观念有所淡漠

少数基层干部群众观念淡漠、服务意识差。摆不正与群众、与企业、与基层的主仆关系,在群众面前摆谱、端架子,总感到是企业、群众在求他,忘记了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群众的难事漫不经心,解决问题不用心,企业、群众交费、审批还是在到处跑,审批一体化没有落实,企业、群众办事还很难。

4.懒政现象有所抬头

“八项规定”出台后,由于基层干部灰色收入、超规福利减少,各项规定对官员行为又限制较多,“为官不利”、“为官不便”,甚至“为官危险”的观念正在一些官员中形成,“庸政”、“懒政”有所抬头。在基层确实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一些干部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从根本上来看,是党性修养出了问题,宗旨意识淡化,价值观念扭曲,将为人民服务当成了负担。

三、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1.健全基层干部能力提升机制

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开展有实效性、针对性的培训,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突出干部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基层干部素质缺什么就补什么,补精神之“钙”,开思想“总开关”,创工作“新实效”。基层干部要勤于学习,应当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需要,要注重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注重抓好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高科技知识的学习,努力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装备、新战法。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法,转化为对基层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转化为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搞好调查研究和总结提高,围绕基层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形成有利于基层建设和战斗力持续提升的发展思路。

2.健全基层干部责任落实机制

执行力源于责任心,责任心决定执行力。要在基层干部中形成“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危机理念,强化责任意识,让他们扎根基层,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各级领导干部实行“一岗双责”,抓业务必须抓作风,抓行业必须抓作风,把作风建设纳入各级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纳入各级党建述职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巡察重要计划。要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带头抓作风、转作风,带头抓落实,以上率下、层层带动。要分清牵头责任和配合责任、包靠责任和主体责任,突出强化和考核牵头责任和主体责任。

3.健全群众诉求反映处理机制

充分发挥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具有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功能,应使之成为各利益主体进行利益表达的主渠道。通过信息公开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提供利益表达的制度化平台,吸收不同社会群体意见。在实践中尽快完善信访制度,使之在公众利益诉求表达上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更加注重民意,研究制定受理、分流交办、调查办理、督导回访、评价相分离的群众举报办理机制,进一步拓展入口、畅通出口、优化流程,形成更加有力的工作机制。开拓利益表达新途径,通过传媒、网络等各种渠道掌握舆情动态,关注民生诉求,收集民众心声。充分发挥“12345”市长公开电话和政务网络平台的作用,建立社情民意“大数据”云平台,完善大数据管理机制,一步畅通优化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健全“事要解决”的运行机制,力求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4.健全基层干部作风监督机制

建立全方位干部作风建设监督机制,确保干部作风建设常抓不懈。充分发挥行政效能监察作用,切实提高机关效能。盯住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开展好常规巡察、专项巡察。建立经常性流动巡察暗访机制,及时发现查处作风建设突出问题,重点查处影响发展软环境、不作为、庸政懒政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措施。建立完善的投诉网络,畅通干部作风监督渠道,及时受理和查纠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改进民主评议工作,搭建推动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有效载体。抓好群众问卷测评工作,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下评上”和“企业评部门”、“服务对象评部门”活动,促进部门作风转变。

参考文献

[1]刘昌顺:《努力培养基层干部的“适应”和“创新”能力》[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6年5期。

[2]雷绍平:《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5期。

[3]包平:《基层干部作风关系党的执政基础》[J],《学习月刊》,2011年第8期。

作者简介:孟彬,男,(1985.12-)中共臨朐县委党校讲师,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潘好香,女,(1972.10-)中共临朐县委党校副校长,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作风建设转变基层干部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坚持严以用权 提高党员干部担责能力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