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戎”

2017-12-13 17:29张笑辰
中文信息 2017年11期
关键词:王朝中原族群

张笑辰

摘 要:古代中国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流和交往起源很早,不同时代二者的关系也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以“戎”字为例,梳理了其字形演变和字义内涵的发展历程,进而探究古代中原王朝对于周边族群的认知和民族关系的变化与发展过程。认识古代对少数族群的交往与政策的发展演变,对于处理当下的民族关系等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戎 中原王朝 族群关系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1-0-02

现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发展与周边各国关系密切,民族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丝绸之路”的战略,还是“命运共同体”的提议,都需要良好的国际关系作为支撑,历史的民族关系也尤为重要。我国中原王朝和周边民族的关系经历了数千年的变化,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点。中原王朝如何处理与周边少数族群的关系,对政权的稳定、社会的发展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是中国古代对于周边族群(本文所述民族指中国古代周边族群)最典型的称谓,其称谓的选字也颇为重要。限于文章篇幅,此处仅以“戎”字的发展演变为例,来探讨古代中原王朝与周边族群的认知与交往历程,窥一斑而知全豹。

一、“戎”字字形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现代《新华字典》中,“戎”有三个意思:武器;军队,军事;我国古代西部的民族。系统总结先秦至晚清古今文献的训诂专著《故训汇篡》中,“戎”有更多释义,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与战争、军事有关,与边邑少数民族有关,与大、美盛有关这三个方面。许慎《说文解字》有:“戎,兵也,从戈,从甲。”是许慎认为戎的本意是兵器。从“戎”字古文字字形来看,“戎”的本意是兵器应该是可信的,但“从甲”可能不确。

商代“戎”字的写法有多种,但基本均是从戈从“”,“”学者普遍认为是盾牌之形。从字形来看,戈与盾可以分开,如、,也可以叠加在一起,如、,还可以是人一手持戈,一手拿盾,如。值得注意的是,商代“戎”所从之盾牌的字形有时候可以简省成“十”形,后人或将此看作是“甲”字,可见盾牌之形与“甲”字字形相混在商代就有了。

西周时期周天子以天下共主的形式管辖全国,青铜铸造发展。“戎”字字形继承了商代金文戈与盾分离的写法,但盾牌之形较商代更为简省,很多与“十”或“甲”字字形相混,这样的字形演变更便于青铜器中文字的铸造。在出土的西周早期大盂鼎,西周中期班簋,西周晚期虢季子白盘等器物中,“戎”字以“左边一个清晰的十字,右边一个戈”的字形留存了下来,如、等。西周金文中“戎”字的写法依据铸造的需要进行线条化,也与现今的字形相似许多。字形的清晰也暗示了表示盾和戈的字义,“戎”字便是表示武器,士兵和战争。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争霸兼并战争,全国陷入分裂割据的局面。各诸侯国在不同的地域开始了自己的统治,文字的发展也像经过地域隔离的同类物种一样开始了不同的变化。齐系的文字中的“戎”左边仍是一个十字形,而右边的戈明显根据实物有很强的象形化,“撇”拉的很长,“斜勾”几乎弯成了“横折”,作形。晋系文字的“戎”显得刚健有力,字的结构变化不大,但每个笔画都几乎笔直,如。而燕系文字中的“戎”字,左边的戈演变成了两个像“戈”这种武器实物的十字。楚文字中“戈”的左上部有时候会增加一小短横作装饰,如。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时期的时间之长,影响之大,是各诸侯国掌握地域实权,争夺城池百姓的证明。

到了秦汉时期,秦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书同文字,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形成了小篆。小篆中“戎”的字形变化不大,只是多了些规整和美化之感。秦时小篆象形意味消弱文字更加符号化,实用性大大增强,自此中国文字基本定型。后世的晋唐宋元明清等时期,虽然书法艺术逐渐发展,各家形成不同风格的书体,但不论是清秀高雅的欧体,还是厚重饱满的魏碑,亦或是飘逸潇洒的草书,“戎”的字形都几乎没有变化。准此,“戎”字字形的演变轨迹可以入下表所示:

二、“戎”字字义的演变过程

从上举“戎”字的古文字字形来看,“戎”的本意是指兵器,由于兵器常用于战争,故“戎”同时也表示战争之意。从甲骨文的文意我们还可以知道,“戎”也可以表示某一类特定的人群,如甲骨文有:

癸巳卜,宾贞:多马冓(遘)戎。(合集05715)

“贞”有卜问之意,“多马”是指商王朝的军队,“遘”的意思是遇见,整个卜辞文意是贞人宾卜问商王朝的军队会不会遇上戎。此处之“戎”应该是指不属于商王朝的部族。

甲骨文还有:

王其呼敦戎…王有佑,翦。(花东02286)

“敦”古代有逼迫的意思,常见“敦伐”连用, “敦戎”的意思是讨伐戎人。整句话的意思是王命令军队去讨伐戎人,王會受到保佑,能够翦灭戎人。

由此可以看出,在商代,“戎”所表示的人群,多是指与商王朝敌对的部族。商王与其多有战争。“戎”既可表示兵器,也可指战争,还可以表示与之战争的部族,三个义项逐步引申,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传世文献有所谓“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是“戎”指中原王朝西边的少数民族。但从商周时期的传世文献与出土文字材料来看,最初的“戎”并没有特定的方位内涵,如《尚书·费誓》:有“公曰:嗟!人无哗,听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徐戎”又称作“徐夷”,是位于东南方的少数民族。出土金文材料也可证明西周至春秋时期“戎”的地域色彩却并不单一。如冬方鼎(集成2824)有“率虎臣御淮戎”,淮戎即淮河流域的戎,即南方之戎;班簋(集成4341)有“王令毛公以邦冢君、徒御、戜人伐东国肙戎”,是东方之戎;臣谏簋(集成4237)有“唯戎大出于軝”,现在一般认为軝是河北元氏县境的汦水流域,则此戎为北方之戎。由此可知,在西周时期“戎”还不是指特定哪个区域的民族,而是对于与中央王朝周朝敌对民族的泛称。

春秋以来,诸侯力征,东周的疆域较西周有了很大的扩展,各诸侯国在向域外开疆拓土的时候遇到了更多的,并且文化面貌与自身差别更大的族群。自然而然,“戎”的概念便安在了这些族群之上。因为这些族群多在周朝疆域范围之外,“戎”便开始有了地域概念。随着对这些族群认识的加深,逐渐意识到东西南北之“戎夷”有较大差别,便开始区别称呼,春秋战国时期“戎”的范围渐渐明确,“西戎”的称呼出现,主要指氐姓诸侯和姜姓诸侯。他们是春秋战国时期西部比较强盛的诸侯力量。于是也就有了“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称呼。

纵观先秦时期作为少数族群之“戎”的概念,其内涵有一个逐渐变迁的过程。最开始有兵器和战争引申而来,表示不属于商王朝的族群,转变到逐渐附加方位地域概念,用以指称周朝疆域之外的土著族群,最终又具体为西方少数民族的过程。

三、由“戎”字引发的思考

1.中原王朝对于周边族群认知

中国古代对于少数民族的称谓中,最广为流传的便是“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然而这只是古代少数民族最笼统的称谓。实际上,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中国疆域内的不同地域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族群,经过不断发展融合,形成文化样貌大体相似的民族。例如,发源于黄河流域在族群逐渐形成的中原地区的汉族;东北地区生活着胡、乌桓等民族;西北部地区有匈奴、鲜卑、狄、戎、羌、大月氏等民族;南部的苗族、百越、武陵蛮等民族都属于南蛮;海南岛有黎族生根发芽,台湾的高山族也不甘落后......若再细分,东北地区,贺兰山以西地区,新疆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珠江流域等等都有不同的少数民族分支,并且在中原王朝更替的同时,各少数民族也历经部族战争,部落迁移。

随着中原王朝与周边族群交往联系的增多,对于他们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及内部关系等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在称谓上对于戎夷蛮狄也有了更细致的划分。《尔雅·释地》中记载:“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其中,“夷”指我国古代东方各民族,《后汉书·东夷传》中说明,夷有九种,为“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狄”指我国古代北方各民族,一曰月支,二曰秽貊,三曰匈奴,四曰单于,五曰白屋,还有白狄,赤狄和长狄,此为八狄;“戎”在古代泛称我国西部各民族,《墨子·节葬下》中记载:“舜西教乎七戎”,戎分别有茅津,陆浑,义渠,大荔,乌氏,句衍,绵诸;“蛮”指我国古代南方各民族,《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史记索隐》记载:“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庸、濮、蜀、髳、微、越”属于六蛮。

2.中原王朝与周边族群的互动交往

历观古代中国中原王朝与周边族群的联系,其交往的方式是多样的,而影响也是相互的。从上面所引材料可以看出,先秦时期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交往多以战争为主。直到汉代,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汉武帝治国有宏图大志,他统治前期,北方匈奴是危险汉朝统治权的最大威胁。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想要联合月氏部族夹击匈奴。虽然此计未成,但张骞在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软禁的经历,使汉王朝了解到匈奴的生活习性和作战方式,在战略性进攻的漠北之战中歼灭匈奴主力之后,汉王朝夺取了河西走廊的控制权。张骞随后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打通了西方族群与中原王朝交往的通道,延续至今。汉代的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通过维护统治为初始目标的战争,打通了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奠定了中原王朝对新疆地区等等管辖和开发基础。丝绸之路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始,在唐代发展了陆路和海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使海路繁荣,使汉族与周边民族的特色物产,生产技术,宗教文化等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的强盛和统治者开明的政策下,中原王朝与少数族群关系的大趋势,由以战争为主的敌对状态转为以经济文化为主的友好交流。

随着交流的增多和关系的密切,对于中原王朝与少数族群关系的政策也逐渐成熟。汉高祖刘邦首创和亲政策,从汉代昭君出塞到《步辇图》中文成公主與松赞干布的结合,都巩固了中原王朝和周边各少数民族和平友好的关系。随着中央政权的逐步完善,汉族在征服周边民族之后确立了管辖关系。汉代的漠北之战之后,西汉在西域设立了西域都护,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公元629年,唐代唐太宗李世民武力征服东突厥,在当地设立羁縻府州,册封突厥贵族,并允许少数民族内迁中原,甚至可担任重要官职,西北各部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公元640年,李世民攻灭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唐王朝经营西域。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为少数民族完全融入中原汉族的生活开辟了途径,为现今中国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态奠定了基础,表明中原王朝对于少数民族从敌对排斥,到交流融合的趋势。元代中央对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在台湾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列岛和琉球,隶属福建泉州,此外还开发了云南行省,加强中原对西南民族的管辖,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到了清代,清圣祖康熙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收复台湾,公元1684年在台湾设一府三县,派兵驻守,台湾正式隶属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康熙还三次征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经乌兰布统战役和昭莫多战役,在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科布多参赞大臣,直接掌管军政大权。之后,清代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标志清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正式管辖。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的管辖一步步规范化,制度化,为我国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打下了牢固的历史基础。

族群之间的交往和关系的发展是相互的。通过丝绸之路,在汉代的丝绸、茶叶、生产技术、制作工艺等中国特色物产传播到西域的同时,西域的佛教文化、绘画颜料、雕塑、葡萄、骆驼等等西域结晶由此传入中原。在历史进程中,战略计划和派出使者等等都是中原王朝对于改善与周边族群关系作出的努力,而少数民族的物产输出和汉化也推动了不同族群文化生活友好交流以及和谐相处乃至民族融合的进程。

在公元386至公元534的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北方的鲜卑族建立了北魏政权。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从小由出身汉族的祖母冯太后抚养,他对祖母十分孝敬,也深受汉族的文化的熏陶,对中原民族的文化积淀和农耕技术有着强烈的兴趣。拓跋宏年幼亲政,他在位初期,冯太后主要在政治、经济方面学习汉族制度实行了前期汉化改革,政治上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并考核官员,经济上废除宗主督护制颁布了三长制、均田制和租调制。而后孝文帝以发兵为借口迁都洛阳,摆脱旧贵族势力的阻碍,进一步实行汉化改革,主要变革社会风俗并力主民族融合。他从语言,姓氏,服饰,官职,祭祀,婚姻等方面,巩固了鲜卑族与汉族的友好关系,使人民适应汉化的生活方式,北魏逐渐形成以定居务农为主的王朝。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既出现了胡人说汉话的现象,也出现了汉人穿胡服的现象,表明中原族群与周边族群在相互作用下的有机融合。

四、结论

本文以“戎”字字形字义的演变为例,力图探讨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与周边族群关系的发展历程。统观中原王朝对于周边族群称谓的变化,可知古代中国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的认知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二者的交往与联系也从最初的以战争为主转变到和平相处,少数民族从不属于中央王朝的管辖到逐渐成为中央政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各种交往的发展延续,基于双方相互的包容接纳和友好输出,在此过程中逐渐成熟的部分政策对于处理当下的现今仍有借鉴作用,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进程,也奠定了今天民族大团结的局面。

猜你喜欢
王朝中原族群
沁园春·赞中原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养心殿,带你走进大清王朝的兴衰沉浮
汉德森 领跑年轻族群保健品市场
奇波利尼的王朝Saeco
My Favourite Animal
御中原 画饼充饥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杨贵妃 王朝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