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的分析

2017-12-14 02:18万卫红胡锡阶范振海王钰莹刘金伟余丽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2期
关键词:实验室样本生物

万卫红 肖 瑜 胡锡阶 章 涛 范振海 王钰莹 刘金伟 余丽梅*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贵州 遵义 563003)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的分析

万卫红 肖 瑜 胡锡阶 章 涛 范振海 王钰莹 刘金伟 余丽梅*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贵州 遵义 563003)

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我院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进行风险评估,以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确保规范开展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工作。方法风险评估方法采用现场评估,并综合分析所采取措施的防范效果。结果回顾分析显示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主要存在着危害度等级2级和3级的感染性微生物危害,主要可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和结核杆菌等12种常见微生物危害风险,实验室建立的4个工作区布局合理,并采取了有效的控制风险措施,质量、技术管理体系完善,并能严格贯彻执行,有效防范了生物风险。结论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和建立防范措施是保证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关键措施,也是使实验室良好运行的重要举措。

基因扩增;生物安全;风险评估;质量控制

保证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良好运行,除合理的实验室设计,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及认真执行、落实之外,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1,2]。风险评估作为生物安全管理的核心,风险控制的有效实施过程通常因各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同而存在很大的贯彻差异,检验人员往往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却忽略了检验过程中潜在的生物危害。而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是否收到高度重视,是否全面准确、有效,不但直接关系到实验室及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同样可影响临床基因扩增检验的质量。

表1 感染性微生物的危险度等级分类

表2 工作人员日常接触或可能接触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

表3 BSL-2级实验室要求

1 评估对象与人员资质

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2010年通过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技术验收,已设置4工作区域,配置了相应的检测设备与生物安全防护设施,2010年接收的检测样本,按照建立的细胞分子遗传《质量手册》和《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进行操作和管理,5名专业技术人员均获得临床基因扩增检验上岗资质,并有内审员和资料管理员2人。

2 评估时间与评估方法

依据《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导则》的有关规定和要求[3-6],参照其他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展检验的管理经验、风险评估与生物安全控制举措[7-8],对从事临床样本与科研样本检测的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进行了现场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综合分析,主要分析风险的来源、危险程度、实验室分区布局和安全防护措施,修订相应标准操作规程及管理规程,确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个人防护、应急预案等安全防范措施。

3 结 果

3.1 感染性微生物的危险度等级:风险是指危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严重性的综合。风险评估是指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根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按照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的危害程度分级,将危险度等级分为四级(表1)。本实验室可能存在的感染性微生物危险度等级主要为:危险度2级和3级。该风险的来源主要为所接收的临床检验样本(血液、胸腔积液、分泌物等)移液过程、分离提取核酸过程和废弃物的处理及实验室清洁过程中。

3.2 接触或可能接触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对照《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本实验室目前所开展的检验项目,不涉及、也不允许保存病原微生物菌种和培养病原微生物,不涉及、也不允许培养感染材料,但所接收的样本可能为感染或疑似感染的生物样本。表2所示为本实验室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接触或可能接触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度分类、主要致病及损害、检验工作所需实验室安全级别、样本的运输包装等。日常工作中从事样本接收、制样、基因扩增的工作人员接触或可能接触的机会最大。留样保存以备复检样本的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措施也是不可小视的一环。

3.3 实验室分区布局和安全防护:按照《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规范》的要求,本实验室分为试剂准备室、样品制备室、基因扩增室和报告发放间四个区域,各室均安装和配备了符合国家标准与相关要求的设施、设备和实验材料(含防护屏障),并严格执行单向流程,实验室的安全防护级别达到了生物安全实验室-2级(BSL-2级)的要求(表3)。

3.4 其他风险:除存在病原微生物危害的风险外,在临床基因扩增检验过程中还可能存在或存在一些化学危害物、高压蒸汽及紫外线损伤的风险。化学危害物品主要涉及毒害品(如核酸提取试剂和高氯酸等强氧化剂)、易燃物乙醇等。针对上述风险,除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和操作规范外,每个区域均安放了急救箱,实验室走廊也配备了灭火器。

3.5 建立的管理体系和相关措施:已建立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包括四个部分,细胞分子遗传检测《质量手册》主体文件24个、附件10个,内容涉及组织管理、资源保障、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等;《程序文件》包括26个文件,规定了本实验室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目的、范围、职责、要求及具体的工作步骤;《作业文件》33个,包含了样本的采集、运输,检验前、中、后全过程的标准操作程序,特别建立了“生物安全防护及废弃物处理操作程序”和“实验室应急处理操作程序”;《记录格式》包含46个记录表格,在反映“人、机、料、法、环”过程规范的基础上,也强调了清洁消毒、应急处理、废弃物处理及易燃易爆剧毒物的管理。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包括总则、术语和定义、组织管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生物危害与生物安全水平、设施和设备、个人防护与个人责任和实验室的一级、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共九章,另有4个附件。其中针对样本、设备、设施、清洁、消毒、废弃物、职业暴露、内务管理、档案管理及安全保卫等,在第四章中制定了15个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从组织责任、生物安全事件预案、追踪监测、报告、保障措施和主要应急预案等十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也从操作规范、健康和医学监测、培训、记录、化学危险物品使用、废弃物处理等十一个方面完善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的控制。

此外,依据临床基因扩增检验的质量管理体系实际运行的效果和可操作性等,不断对该体系进行了的修订、完善,定期组织学习,不定期督查,尤其专门组织了生物安全知识培训、个人安全防护教育与应急演练、定期检查与持续改进及工作人员定期体检等,都有效地保障了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不但认真观测落实质量管理与生物安全控制的操作手册和制度,完成及时、准确、完整的记录,在历年的相关检测项目卫生部室间质评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未发生生物安全事件和检查样品的污染。

4 讨 论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除按照国家相关管理规范和本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确保检验质量外,生物安全管理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建立风险评估就是减少或避免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控制危害程度的重要举措。风险评估至少包括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传播途和致病性、设施、设备等相关的风险、人员相关的风险、意外事故、事故带来的风险、实验室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等[7-9]。我院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风险评估均显示,本实验室暴露或可能暴露的病原体主要为危害等级2~3级的未经培养的生物样本,接触的临床标本主要为是感染性材料、未知是否感染样本和无感染材料;不涉及病毒培养、质粒转染等与病原体使用有关的实验技术,也不保留菌(毒)种。针对存在的其他化学危害物等也进行了风险评估。实验室建设与安全防护达到BSL-2级,并能严格执行制定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和《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实验人员定期体检和参加有关实验技术和生物安全培训,科学、规范的进行实验室管理、运行,充分地进行了风险评估,并采取了积极、有力地对危害防控措施。但还应针对一些因旧楼改等造成的一时难以解决的客观问题(如实验室水池位置不合适、缺乏喷淋装置与应急照明、无专用安全救生通道等)进行充分评估,健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措施,加强演练,进一步增强生物安全意识。还需要注意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技术审核中存在的有关问题[10],优化预案、加强演练及持续改进。总之,做好生物安全管理,一方面要做好全面准确的风险评估和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加强人员培训及宣传教育,强化生物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执行,从各环节不断完善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技术操作规程[11-14]。使全体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执业习惯和生物安全行为,保证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及其人员的各项安全,使其良好运行,更好地提供高质量、及时、准确的检验报告。

[1] GB 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S].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S].200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S].200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S].200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S].2010.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导则[S].2010.

[7] 杨春光,张卫,王立强,等.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246-2248.

[8] 陈科,王义辉,郑江,等.临床基因诊断实验室的优化设计[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1):48-50.

[9] 宋宏涛,郭晓燕.美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与安保措施及其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2):158-163.

[10] 曾艳芬,陈发林.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技术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9):2211-2212.

[11] 陈夏芳,王鸽,韦俊超,等.金华市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3):617-618.

[12] 杨院平,仝巧云,黄若,李中艳,等.实验室生物安全与医学科学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373-374.

[13] 金美玉.血液检验中HBV和HIV的危险性及其防护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0):395-396.

[14] 徐艳,张绍基,刘福慧.医学检验专业面临的生物安全问题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5):712.

Analysis of Risk Assessment and Precautionary Measure in Gene Amplification Testing Laboratory

WAN Wei-hong, XIAO Yu, HU Xi-jie, ZHANG Tao, FAN Zhen-hai, WANG Yu-ying, LIU Jin-wei, YU Li-mei*
(Key Laboratory of Cell Engineering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College, Zunyi 563003, China)

ObjectiveRisk assessment of clinical gene amplification testing laboratory was perform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state regulations in our hospital. This i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laboratory biosafety and ensure to strictly carry out the specifications in clinical gene amplification testing.MethodsBiosafety risk assessment was performed by an on-site assessment. And preventive effects of taken measures were analyzed by synthesis.ResultsClinical gene amplification testing laboratory has two and three criticality levels of infectious microbes harm in Key Laboratory of Cell Engineering in Guizhou Province. There may be usual twelve infective microorganisms in the clinical gene amplification laboratory, such as hepatitis B virus, 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so on. They are the hazard level 2 and 3 infection microbiological hazards. The working areas were established by four rational layouts. The effective risk control measures were adopted. And have a set of perfect quali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system, then are strictly implemented thoroughly for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biological risks.Conclusion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risk assessment mechanism is not only the key measures for laboratory biosafety, but also the important safeguard for fine laboratory running.

Gene amplification; Biosafety; Risk assessment; Quality control

R-33

A

1671-8194(2017)32-0297-03

*通讯作者:E-mail: ylm720@sina.com

猜你喜欢
实验室样本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规划·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