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吉林:让全天下外婆都吃上白米饭

2017-12-15 02:39
中华儿女 2017年22期
关键词:佤族中华儿女吉林

单甲乡是一个集边疆、山区、贫困于一身的乡镇,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贫困是本地区很难摘掉的帽子。共青团单甲乡委员会带领各级团组织通过对贫困青少年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创新开展分类指导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以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程、扶贫关爱四项工程,逐步构建了沧源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工作长效机制,紧紧围绕党政扶贫工作重点,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摸清底子及贡献青春力量。杨吉林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在单甲乡人看来,杨吉林是个好小伙儿。他2010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2012年前往勐省永让工作,2016年来到单甲乡,在扶贫工作中一直奋战在一线,忙碌的身影总是出现在田间地头,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团干部,他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农村服务。自担任单甲乡党组织委员、团委书记以来,他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为单甲乡脱贫攻坚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中华儿女》:你是什么时候进入团组织大家庭工作的?在这之前,你做过什么工作?

杨吉林:我刚参加工作就是一名团组织的工作人员,2010年我大学毕业,怀揣理想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者,在共青团凤庆县委从事希望工程工作,一年后我如愿考取了沧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从事行政执法和办公室工作,同时到沧源勐省镇永让村任新农村工作队长,任期两年。2016年单位推荐我至单甲乡任组织委员,可以说我和共青团一直有渊源,也一直关注着团的各项建设和工作。

《中华儿女》:作为单甲乡党组织委员、团委书记,你一直奋战在扶贫一线,遇到过哪些困难、考验?

杨吉林:2012年我刚任新农村工作队长,年纪轻,经验少,连火都不会生,在厨房忙活了半天,最后还是村支书给我解了围。有一次入户做群众工作,为了和群众拉近距离,消除隔阂,我一晚连续吃了四户人家的四大碗饭,因为支书告诉我“群众给你盛的饭必须吃完,不然他会觉得你看不起他”,为了尊重当地佤族风俗,我硬着头皮将四大碗米饭吃完。佤族群众对我们好,就是相信我们能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从那一天开始,我工作有了目标,也越加有干劲。刚去时走的是土路,雨季越野车都难以通行,现在全部修通了柏油路,交通便利了不少。

从2012年到现在,我从未离开也没想过离开。困难没有是假话,以前连修个村委的围墙都要多方协调,村里没有路灯,没有冰箱,没有电磁炉,但这些都可以解决。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改变村民们上千年来的生产生活方式,解决思想和行动相统一的问题,这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团组织的共同努力。

《中华儿女》:在扶贫工作中,你取得的成就很多,哪几项工作让你最有成就感?

杨吉林:在扶贫一线,我收獲很大,既锻炼了自己又服务了群众。我经常说,我们这一代是被历史选择的一代,今年我30岁,还有35年退休,到我退休的时候刚好是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的日子。我很庆幸能够参加第一个百年目标和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奋斗工作,也希望自己能够对得起这份历史重任。要说成就感,有一次村里人问我:杨哥,是不是我们脱贫了你们就不来了?我说: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哪里有人民,我们就在哪里。话不多但是我看得出来村民眼中泛着希望的光。人民需要我们,这就是成就感吧。

《中华儿女》:今年7月,云南团组织邀请上海、重庆等18名省内外青年企业家赴保山、昌宁、永德、临沧开展投资考察活动,部分项目已落地实施,10余个项目正在跟进洽谈。你们有参与吗?

杨吉林:我们乡的嘎多村上报了一批项目,涉及种植、养殖、助学等,另外申报了一个高山草场养殖项目,预计投资290.45万元。项目在刚刚启动中,相信会给老百姓带来一些实质性的帮助。

《中华儿女》:作为一名团干部,在一线扶贫工作中你有哪些收获,可以分享一下吗?

杨吉林:一是坚定理想,不忘初心。既然来了,就要想一下为什么来,来做什么这个问题,我母亲是从农村出来的,小时候我经常和我母亲回农村老家,看到外婆舍不得吃米饭,把米饭留给我吃,自己吃包谷饭。可能是受父母的教导,我从小比较懂事,硬是要外婆吃米饭,我吃包谷饭。那个时候我就想,要是全天下的外婆都能吃上米饭该多好。今天党组织给了机会,我就是冲这来的,我要让全天下外婆都吃上白米饭。

二是落实责任,砥砺奋进。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就是肩负着这样责任不断督促自己前行,每当看到佤族同胞的那期盼的眼神,我就觉得我应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还有很多任务等着我去完成。

三是服务群众,同步小康。在农村这几年,每年都会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变化,但是正如我所前面说的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问题还仍然没有解决,要改变佤族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就需要教育、卫生、精准扶贫来实现,未成年人全部接受义务教育,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因地制宜的开展对口结对帮扶,精准帮扶是我们仍要继续努力的方向,只有服务群众让群众满意,我们所做的工作才意义,才能最终实现消除贫困、同步小康。

责任编辑 李菡丹endprint

猜你喜欢
佤族中华儿女吉林
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为句承诺,守边1720年的少数名族
《中华儿女》不忘初心再出发
影响我一辈子的曾经陪伴
沧源佤族民歌音乐形态特征研究
与《中华儿女》的美好遇见
吉林冬季之旅
吉林出版集团
做中华民族的好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