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佤族艺术观实践价值研究
    文/临沧市社科联佤族文化研究院 雷红莲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经过长期探索实践,以传统文化、节庆等各种社会活动为基础,佤族创作形成了一系列的艺术表现形式,形成了“根脉、崇敬、尚美、乐观、和谐”的艺术观,对于践

    今日民族 2022年7期2022-10-19

  • 云南沧源佤族木鼓音乐文化研究
    关键词:佤族木鼓音乐文化佤族木鼓文化以木鼓为载体,集佤族的宗教信仰、文化心理、民族情感、文化精神、社会礼俗于一身,内涵极其丰富。它具有原始而神圣的文化品质。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拉木鼓祭祀活动和木鼓歌舞艺术。木鼓歌舞艺术从祭祀歌舞中发展而来。祭祀歌舞是一种将古歌谣和祭辞与原始舞蹈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伴随拉木鼓的每一过程都要举行祭祀和歌舞,久之便产生出一整套的包括木鼓祭辞、咒语、古歌、音乐和舞蹈等相结合的木鼓歌舞艺术。至今,木鼓歌舞不单是文艺舞台上的保留节

    民族文汇 2022年16期2022-05-18

  • 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
    的背景下,云南省佤族传统音乐文化却正灿烂生辉,而且传播态势非常良好。云南佤族简要概述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佤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省沧源、永德、双江等地方,在缅甸境内也有一小部分人数。佤族文化传统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通过文字传承,也就是说佤族文化没有用史书进行记载,但这不代表着佤族人没有自身的语言。佤族人是有自己的民族语言的,其民族语言是佤语,佤族的文化传承主要使用佤语表述,通过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此外,民族歌曲也是佤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音乐贯穿

    文化产业 2022年12期2022-05-13

  • 临沧沧源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探析
    02摘  要  佤族文化发展历史较长,有着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当前,西方体育运动对本土体育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因此,要反思体育发展现状,对佤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挖掘,完善比赛的规则,增加趣味性和观赏性。通过对沧源民族传统旅游机制的完善、传统体育资源整合、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的落实,希望使佤族传统节庆体育文化在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与旅游业融合,提升地区旅游价值,形成带有云南特色的旅游产业。关键词  佤族  民族传统体育  融合发展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

    体育时空 2022年6期2022-04-23

  • 场域理论视域下佤族民间歌舞艺人生存状态分析
    场域理论分析当前佤族民间歌舞艺人的生存状态,发现以下问题:无序开发,入场混乱;在场资本不足,制约了歌舞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退场原因各异,难以善始善终等。为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优化佤族民间歌舞艺人的生存状态,应该规范入场秩序,夯实文化产业的基础;优化在场生态,扩大在场资本积累;健全退场机制,促进艺术场域的良性循环。关键词:佤族;歌舞艺人;艺术场域;生存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文化产业浪潮中的佤族民间歌舞艺人生

    美与时代·上 2022年2期2022-03-29

  • 佤族民间故事中自然崇拜的生态意识探析
    生态伦理学视角对佤族民间故事中自然崇拜的生态意识进行探析,思考佤族人民所创造的民间故事中,呈现的佤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及其中蕴含的生态意识,所体现出的对生命深刻的敬畏和关怀。关键词:佤族 民间故事 自然崇拜 生态意识佤族的民间故事历经岁月,反映了佤族在历史长河中自身独特的风貌。佤族民间故事中的生态文化及其中蕴含着的生态意识,不仅体现于佤族人民生产生活中与自然密不可分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村寨建筑文化之中,还穿插在佤族众多禁忌和隐秘在宗教仪式活动中的信仰崇拜之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11期2021-12-08

  • 佤族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人民的共同努力。佤族作为中国56个民族之一,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蕴含在佤族社会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值得去挖掘。充分认识佤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今天为其注入新的内涵,能够保证佤族文化健康有力地发展,增强佤族的文化力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一、佤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核1.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英侵略者曾入侵中国班洪。班洪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西南部,是佤族人民的世居地之一,该地区盛产矿产资源,是英侵略者觊觎的宝地。英国对

    现代交际 2021年11期2021-11-25

  • 耿马翁达佤族婚礼仪式歌及其功能研究
    摘要】 耿马翁达佤族的口头传统丰富多样,且具备多种功能价值,但目前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和保护。婚礼仪式歌是耿马翁达佤族较为丰富的口头传统之一,其不仅延续了自身原先的祝福和教育功能,还发展成了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媒介,本文通过田野记录,叙写耿马翁达佤族的婚礼仪式,并论述婚礼仪式歌的教育、认识、传承文化功能,以期对耿马翁达佤族口头传统的保护和研究起到推动作用。【关键词】 翁达村;佤族;婚礼仪式歌;功能【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

    今古文创 2021年22期2021-09-10

  • 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
    常砚溪摘要:云南佤族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而且传承相对比较良好。为了更好的将我国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我国当前音乐相关研究中非常重视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深入挖掘以及传承。本文中我们将针对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进行有效分析,希望可以更好地传承云南佤族音乐,推动我国当前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关键词:佤族;佤族音乐;文化意蕴;传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云南佤族音乐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具有代表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3期2021-09-10

  • 佤族人口结构变动研究(1990—2010年)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研究的重要课题。佤族是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文化悠久的世居少数民族,是云南省跨境民族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2],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直过民族”之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佤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和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人们习惯称之为阿佤山区,阿佤山区跨中缅边境线,佤族人口大都居于沿边一线[3]。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对比性,重点对1990—2010年中国境内佤族人口结构变动情况进行研究,以期发现佤族人口发展过程中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05-28

  • 浅析佤族文化中的教育因素
    了解不够多。比如佤族就是鲜为人知的一个民族。佤族在多年来的发展中孕育了许多优质的文化,在其文化中,也涵盖了其独特的教育因子。基于此,本文就着重探讨佤族文化中的教育因素。关键词:佤族;文化;教育因素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或者是社会如何进步,教育都是我们不可以忽视的内容。通过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民族以及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但在之前的教育过程中,可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尚未引起重视,但是少数民族本身有许多重要的文化瑰宝,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5期2021-02-22

  • 文化创新视域下佤族节庆文化的社会功能
    文化的创新创造。佤族作为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佤族传统节庆文化因受到汉族、傣族、彝族等文化影响,从而形成了多元的节庆文化。鉴于此,文化创新视域下佤族节庆文化社会功能的研究对佤族节庆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佤族节庆的文化渊源及其特征(一)佤族节庆文化形成原因佤族为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沧源、西盟、双江、耿马、镇康、孟连、澜沧、永德等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不断实践,佤族形成了自己的节庆文化。佤族节庆文化多样,内涵丰富。佤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2021-01-31

  • 佤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研究
    6650001 佤族传统体育文化1.1 基本特征与主要内容以司岗里、木鼓房、寨心桩、牛角桩、祭祀桩等为生长土壤的佤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云南民族体育文化重要的内容,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受生活环境和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历史上佤族人民依山而居,在防御民族和动物伤害、生产活动以及生活习俗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佤族特色的原始体育文化。佤族人民在历史生产活动中,在特殊的山区环境中创造了包括射弩、簸石子、叠窝窝、布隆(摔跤)、卓威达威(拔腰力)、瓜棋、牛角棋、莫

    普洱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12-11

  • 云南沧源佤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分。云南临沧沧源佤族饮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对沧源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调查沧源饮食情况,分析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提出开发沧源佤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对策。关键词:佤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的需求,文化旅游应运而生。而饮食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旅游者到旅游目的地通过品尝、享受独具特色的美食,不仅能一饱口福也能增长见识,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享受,不仅满足了旅游者体验异域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7期2020-10-10

  • 佤族服饰文化传承发展问题探究
    “无声的语言”。佤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在千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质朴无华、图案鲜明、设计独特、工艺精细的服饰文化。本文在其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佤族服饰的发展演变、鲜明个性和文化蕴涵再作探讨,以期佤族服饰在新时代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更好地发展传承。一、佤族服饰文化的发展演变佤族是中国55 个少数民族之一,佤族主要居住地位于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怒江山脉南段舒展的地带,被人们称为阿佤山。国内佤族主要集中分布在滇西南临沧市的沧源、双江、耿马、永德、镇康县和普洱市

    天工 2020年4期2020-01-09

  • 民族元素在佤族健身操创编中的运用
    650221)佤族是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特有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一个跨中国、缅甸边界而居的跨境民族。中国佤族人口绝大多数聚居于云南省境内,主要居住在临沧市的沧源县和普洱市的西盟县,此两地的佤族占我国佤族总人口的50%以上,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地。民族健身操是云南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的体现,依托于“大力推进全民健身”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佤族健身操课程的开设,不仅仅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发,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它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7期2019-12-24

  • 佤族医药的现状及发展浅述
    和丽生摘要:佤族是勤劳、勇敢并充满智慧的民族,作为云南省的独有民族之一,佤族医药也是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佤族人民长期与自然作斗争的历史经验的总结。笔者对佤族医药的现状及发展作了简要的介绍,以供读者参考。关键词:佤族;佤族医药;现状;发展中图分类号:R2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9)10-0075-02佤族是勤劳、勇敢并充满了智慧的民族,为云南特有的15个少数民族之一。佤族是跨境民族,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的沧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10期2019-11-27

  • 云南佤族中小学生升学意愿的调查
    南农村地区中小学佤族学生升学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云南农村地区中小学佤族学生,分析云南农村地区中小学佤族学生的升学状况、学生升学愿意的性别差异、升学意愿的教育阶段以及影响升学意愿的因素,并基于调查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升学意愿 影响因素 佤族 云南农村 中小学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 (2019) 14-0151-02少数民族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民族地区的教育也是国家教育的焦

    现代交际 2019年14期2019-10-22

  • 浅析云南佤族甩发舞
    摘 要:佤族是我国一个世居高原的古老民族之一,在生产劳动和实践活动中创造出许多绚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式多样,内客丰富。甩发舞是佤族先民传承至今的特色民族体育文化之一,它对佤族社会的整合.民族特色文化的维系与传承以及大众人民的健身和娱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佤族甩发舞做研究,以期为佤族甩发舞的核心价值及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些许考证。关键词:佤族;甩发舞;文化;情感;民族一、佤族介绍佤族,古代曾是中国西南部地区直至中印半岛的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6期2019-09-10

  • 佤族图案在茶叶包装中的运用
    的不及。本文将以佤族图案在茶叶包装中的运用展开研究。结合绘画方式与佤族民族特色的运用,注重当代艺术对佤族图案进行设计,在茶叶包装图案上做出一定的创新。关键词:茶叶包装;创新;佤族一、佤族文化(一)、历史文化由来阿佤山的古老居民——佤族佤族的发源是广泛传播着《司岗里》的神话传说。根据沧源佤族人的表述,“司岗”是“葫芦”,“里”是“出”,人是从葫芦里出来的;虽然不同地区的佤族对“司岗里”有不同的解读,但都把阿佤山作为人类的起源地。这能看出佤族百姓在阿佤山生活史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2期2019-09-10

  • 为句承诺,守边1720年的少数名族
    佤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佤族一共有429709人,是个人丁相对稀少的民族。虽然人口少,但是佤族却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具有长期爱国传统的民族。自诸葛亮南征以来,这个可敬的民族就为中国看守南大门。而这一看,就是1720年。佤族起源于“百濮”,主要生活于中国云南以及缅甸部分地区。汉武帝时,汉朝开西南夷,在云贵高原拓展大片土地。从此,佤族的先民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当时,佤族主要居住于汉朝永昌郡,根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永昌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19年8期2019-08-27

  • 佤族舞蹈元素在舞蹈啦啦操编排中的应用研究
    方法,以啦啦操和佤族舞蹈动作特点为突破口,研究两者的相似性,将啦啦操融合中国本土特色,使中国元素在世界舞台上乘可持续发展之态。关键词:佤族;啦啦操;中国元素;编排作者简介:俞芳,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云南 昆明 650203)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8JS543)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4期2019-07-04

  • 佤族童谣《摇篮曲》音乐的分析
    杨文文一、佤族《摇篮曲》的创作背景佤族童谣《摇篮曲》蕴含了深层的文化内涵,它是整个佤族民族歌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佤族童谣演唱的地点主要是在家中室内和村寨广场等娱乐活动场所,与舞台上的客观语境是完全不同的,可是随着时间的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时代在前进,随着表现内容的变化和发展,童谣的丢失是历史的必然,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方式,让童谣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珍视和热爱,使佤族童谣得到传承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6期2019-03-24

  • 文化自信下佤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价值和传承路径研究
    国优秀传统文化。佤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基于佤族节日活动、生产活动、民间娱乐活动以及祭祀活动产生形成的,凭借独特性、经济性、人文性、健身性、休闲娱乐性等重要价值成为了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瑰宝。佤族传统体育,是佤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佤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具有极强的群众性、区域性、文化性和历史性,蕴含了团结协作、厚德载物、刻苦拼搏等优秀传统美德内容。从内心情感上增强佤族人民以及人们对佤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帮助佤族人民和人们提升文化自信心,在一定程度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4期2019-01-18

  • 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本土化与现代性
    。接下来文章就以佤族传统音乐为例进行这一系列问题的分析,重点分析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本土化与现代性。关键词:佤族;传统音乐文化;本土化;现代化佤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除了在我国有分布之外,在缅甸也有部分分布,其民族语言就是佤语,但是他们并没有通用的文字,主要用实物或者木刻进行消息记录、传递和数字计算。他们的主要聚居地是我国的云南省西南部的一些县,其中沧源是最重要的聚居地。佤族在过去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称呼,而且其他民族对佤族的称呼也有很大的不同,在新中国成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0期2018-12-28

  • 佤族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功能探讨
    653100)佤族是一个在生活中载歌载舞的传统民族,具备大量丰富多彩的舞蹈文化素材,其舞蹈风格不仅简朴豪放、大方稳健,并且热情洋溢、坚韧刚强。自新中国成立后,历经相关人员开发编排的《甩发舞》等舞蹈,在各个地区表演后,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从而促使更多人基于舞蹈之上了解了佤族。一、佤族舞蹈的多元化文化特色分析(一)佤族舞蹈和佤族渊源的历史相融合,具备朴素的初始风采因佤族生活的地理区域比较偏远封闭,再加上历史的不断沉淀,使佤族舞蹈保持了简朴的原始风采。比如,

    戏剧之家 2018年16期2018-11-15

  • 情感心动出名曲 ——杨正仁音乐创作评析
    当兵到了云南边疆佤族居住地区,一路上看到边疆的美山美水,心情自然也是美的。那时,一般人对佤族同胞并不了解,只是传闻他们的习俗野蛮神秘。他当时只是个学生兵,对佤族同胞的了解也仅如此,加上来时坐在大卡车上排长开玩笑吓唬他们说,佤族会砍人头祭谷。他心里真犯了嘀咕,碰巧第一次过勐所河时看到一位身背竹箩的佤族妇女是红牙齿,杨正仁暗想,莫不是喝了人血了?心里愈发忐忑。结果事情真相大出他所料。到了西盟,杨正仁被分到距西盟县城两公里的部队团部当通信兵。这个团被当地佤族同胞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8年2期2018-11-12

  • 云南省佤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发展与传承研究
    李红梅[摘 要:佤族传统体育是不断伴随着当地民众的生产以及生活实践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根据佤族传统体育的开发以及保护所存在的局限性,文化传承有待继续加强,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也进一步提出了更加准确的定位,鼓励发展民族特色体育,从而更好的传承、发展和保护。关键词:佤族;传统体育;历史发展;传承研究]1云南省佤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佤族人有自己的语言,佤族的祖先生活在山上,为了适应恶劣的生活条件,他们有着强壮的身体,他们准备石器、木头等工具作为武器来防止自己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11期2018-10-21

  • 佤汉双语在佤族发展中的功能研究
    语是我国少数民族佤族的通用语言,但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没有形成通用的文字,这就给佤族的发展的带来了障碍。而汉语是不仅仅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更是世界上传播最为广泛、使用人数最多的五大语言之一,在佤族内部普及汉语不仅能够拉近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融合,更能推动佤族的发展。因此,本文就对佤汉双语在佤族发展中的功能做出研究,探究佤汉双语在佤族发展中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佤语;汉语;佤族;民族发展]一、佤汉双语在佤族发展中的积极性意义(一)佤语方面1.文化传承载体。佤族人民在漫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11期2018-10-21

  • 浅谈佤族主题餐厅的产品设计
    的乡情语言。云南佤族,作为云南古老民族之一,所居住的地区被统称为阿佤山区,是典型的跨越式社会发展的代表,所以他们的文化习俗以及生活方式的原生态性保留相对完好。关键词:佤族;饮食文化;主题餐厅;产品设计近几年,云南的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云南和国内其它旅游城市相比,对于当地的饮食文化的开发,发展以及传承等实施不到位,对于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开发更是少之又少。而想要发展民族文化,饮食是最好的媒介。饮食文化可以更好的突显地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而主题餐厅可以更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6期2018-09-29

  • 佤族原始宗教中蕴含的疾病观初探
    杨云【摘 要】 佤族疾病观的形成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佤族“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在此影响下,佤族认为疾病产生的原因大致分为远行、惊吓导致“魂”的离开;冲撞鬼神导致“鬼”的附体;违反社会公德,“神灵”降罪。由此也衍生出了相应的治疗方式:招魂、驱鬼、祭祀。【关键词】 佤族;原始宗教;万物有灵;疾病观【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14-0004-03疾病观是对疾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8年7期2018-09-19

  • 跨族群(汉、拉祜、哈尼、佤族)语境中的“打歌调”音乐研究
    拉祜族、哈尼族、佤族等等中。传统的打歌调很有比较明显的分类,每一个族群中打歌调会有很大的融合,随心新中国的成绩,五十六个民族成为一个大家庭,他们之间的音乐也在相互交流,在保留原始种族特征的同时融入其他民族的文化,从而使得“打歌调”在跨种族之间发展的更好,接下来文章将重点研究跨族群(汉、拉祜、哈尼、佤族)语境中的“打歌调”音乐。关键词 “打歌调” 音乐研究 跨族群语境 汉族 拉祜族 哈尼族 佤族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1“打歌调”基本研究1.1打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7期2018-09-17

  • 佤族“进木鼓”仪式音乐研究
    题。今天我们就从佤族传统文化中的“进木鼓”来分析,从而让人们对佤族“进木鼓”文化有更加充分的了解,促进佤族文化的发扬,丰富传统文化。【关键词】佤族;“进木鼓”仪式;音乐研究佤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除了在我国有分布之外,在缅甸也有部分分布,其民族语言就是佤语,但是他们并没有通用的文字,主要用实物或者木刻进行消息记录、传递和数字计算。他们的主要聚居地是我国的云南省西南部的一些县,其中沧源是最重要的聚居地。佤族在过去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称呼,而且其他民族对佤族

    智富时代 2018年5期2018-07-18

  • 浅论佤族舞蹈《牛角梳》的风格特征
    摘要:佤族舞蹈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在全国享有极高声誉。它有着深厚的历史,具有多元文化特征和风格特征,是佤族人民用来记忆祖先的历史,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传授生产生活知识,进行娱乐健身活动及其商业文化演出的重要媒介。虽然这种歌舞已经逐渐引起重视,但它未被更深入的挖掘和开发,传承与发扬。并且由于当前社会持续迅速发展,人们已经很少再对民族的东西产生兴趣。论文通过对佤族舞蹈的介绍,向人们展示了佤族舞蹈独有的风采,以提起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视与传承。关键词

    西部论丛 2018年2期2018-05-17

  • 沧源佤族民歌音乐形态特征研究
    【摘要】佤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作为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佤族长期处于一种落后封闭的社会环境状态。相对原始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佤族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形态,尤其是佤族传统民歌,原始、古朴、单纯的气息比较浓郁。本文针对较为原始的佤族民歌特征,简要分析了沧源佤族民歌音乐形态特征。【关键词】沧源佤族;民歌音乐【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作为佤族音乐文化重要材料,沧源佤族民歌旋律较为单纯,音域较窄,曲式结构、节奏节拍、调式调性等散发出古朴、单纯、自然的原

    北方音乐 2018年1期2018-05-14

  • 佤族社会文化及其变迁研究综述
    要】近些年来,对佤族社会文化及其变迁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综合性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社会习俗研究、宗教信仰研究及教育研究等五个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存在学科视角的局限及忽视对佤族社会文化动态的研究等问题。【关键词】佤族;社会文化;变迁【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对佤族历史文化的调查研究,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组织的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通过对佤族六个聚居地即沧源县、西盟县、孟连县、澜沧县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1期2018-05-14

  • 文化认同视野下佤族音乐传承机制研究
    失传的边缘。但是佤族音乐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成为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的首要名片,被全国甚至全世界所熟悉,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保护。究其原因,主要是佤族音乐保持着原生态特色,具备完善的传承机制,加上佤族人强烈的文化认同心理,使得佤族原生态音乐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一、佤族音乐固守着原生态特色佤族主要生活在云南境内,此外在老挝、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也有部分支系。云南省有沧源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聚居了绝大多数的佤族人,还有少许散居在澜沧、永德、孟连等县

    贵州民族研究 2018年3期2018-02-11

  • 《诗经》的农事诗与佤族的猎头习俗调查研究
    观念的表达我们在佤族的猎头祭谷习俗中还寻找得到踪迹。佤族的猎头祭谷习俗,其思维形式与农神祭拜密切相关,也在表达着对食物的期盼,对丰收的愿望。关键词:《诗经》;农事诗;佤族;猎头习俗1 农事诗的概念“农事”一词的文字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左传·襄公七年》里说:“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是故启蛰而郊,郊而后耕。”自此开始,《礼记》、《毛诗正义》等众多文献里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农事”一词。但是,最早对农事诗进行总结定义的是朱熹。他在《诗集传》里说:“凡为农事而作

    小说月刊 2017年12期2018-02-05

  • 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
    至是频临灭绝。而佤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状态表现良好。究竟有哪些积极因素,让佤族固守着自己的音乐文化呢?一、云南佤族音乐概况作为一个能歌善舞、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云南佤族世代居住在阿板山区。佤语言是佤族人民一直使用的语言,但主要是依靠佤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口耳相传,缺少史书文字的记载。佤族人民与生俱来,具有和音乐的不解之缘。在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宗教活动和生产劳动中,处处融合了佤族的音乐。佤族的民歌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或粗犷古朴、或优美开朗。佤族民族有儿歌、

    黄河之声 2018年13期2018-01-23

  • 佤族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等方法,对云南省佤族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指标,及其生活习性进行分析,旨在为了解其身体素质情况。研究认为,云南佤族女大学生的体质测试情况总体情况比较好,但测试的优秀率还比较低;女大学生的体重、BMI指数、50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耐力跑、女肺活量都达到了及格线,但身高略低于及格线;并根据测试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关键词:佤族 云南省 体质健康 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11—

    武术研究 2017年11期2017-12-13

  • 珐琅工艺与精雕技术结合的创新探索
    合本土化设计沧源佤族的民族特色,将民族、设计、工艺、科技技术巧妙结合在一起,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探索发扬民族文化的新方式。关键词:珐琅;精雕机;创意沧源;佤族一、创作背景介绍——创意沧源校地合作在当前中国设计教育严重同质化的背景下,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率先于2004年始,主动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地域优势条件融入到设计教育当中。十四年来,与云南十四個州市县的“校地合作——民族文化主题创意系列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用创意设计、服务社会的实践方

    魅力中国 2017年20期2017-08-23

  • 语言接触视野中佤族女作家董秀英汉语创作语言审美
    作用。云南澜沧县佤族女作家董秀英的作品即是其中典型。本文从语言接触角度,较为深刻地剖析董秀英汉语创作作品的语言审美特点。关键词:语言接触;佤族;汉语;审美在中国历史上,汉族和少数民族双方居住与生活的环境长期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杂居状态,复杂的民族格局致使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言之间关系悠久而深厚,“两者的关系表现为双向性,即汉语对少数民族语言发生作用,少数民族语言也向汉语发生作用。”涉及三个方面,即语言影响、语言兼用和语言转用,具体可以理解为“小民族可

    速读·中旬 2017年6期2017-07-29

  • 佤族小红米现状及其利用情况研究
    +++王静摘要:佤族小红米不仅美味还具有食疗价值,却无人问津。本文通过笔者深入调查,对所得信息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详细地阐述出当前佤族小红米的现状及其利用情况,并就此论述一些自己的相关观点。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拯救佤族小红米濒临灭绝地位的更好开展尽绵薄之力。关键词:佤族 小红米 价值一、小红米简介小红米别名又称龙爪稷、糁子,原产地是南亚和非洲,印度为其主产区,中国种植小红米主要集中在西南部,例如:西藏东南部、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小红米杆高40-120

    祖国 2017年9期2017-06-15

  • 佤族文化背景下旅游饰品的创新设计与开发
    杨芳摘要:以佤族饰品为载体,结合沧源佤族独特的文化资源,提取恰当的设计元素,在继承传统饰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开发出一系列具有民族意蕴,可用于旅游纪念、收藏和馈赠的佤族文化特色饰品。关键词:佤族;饰品;旅游工艺品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4-0170-02沧源佤族女性在服装和饰品上追求简洁之美,饰品材料主要以银饰为主,也有少量的铝、锡和藤条饰品,上面刻有精致的图案花纹。佤族崇尚黑色和红色,传统服饰通常以

    艺术评鉴 2017年5期2017-06-01

  • 沧源佤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对策初探
    延相东摘要:沧源佤族自治县共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27项,是佤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表现了佤族独有的神秘、粗犷、豪放、热情的少数民族艺术韵味,沧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运用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从非遗发展群体、非遗发展模式、非遗发展平台、非遗发展过程的赏罚措施四个方面,对沧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沧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传承。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佤族;传承;发展云南是一个多元文化聚集的特殊省份,民族文化和异域文化异常丰富,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2期2017-03-24

  • 沧源佤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对策初探
    延相东摘要:沧源佤族自治县共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27项,是佤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表现了佤族独有的神秘、粗犷、豪放、热情的少数民族艺术韵味,沧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运用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从非遗发展群体、非遗发展模式、非遗发展平台、非遗发展过程的赏罚措施四个方面,对沧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沧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传承。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佤族;传承;发展云南是一个多元文化聚集的特殊省份,民族文化和异域文化异常丰富,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1期2017-03-24

  • 云南佤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综述
    50106)云南佤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综述□廖永祥(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云南 昆明 650106)佤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之一,佤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伴随着佤族民众生产与生活实践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态。佤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体育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佤族传统体育文化内容、历史背景、社会背景、渊源、体育项目种类、价值、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同时结合佤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前景,进一步挖掘、整理佤族传统体育项目,使佤族传统体育项目得以推广和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6期2017-03-10

  • 边疆民族和谐关系建构中的小调适与大变迁
    习俗各异,其中,佤族猎人头习俗尤具代表性。猎人头习俗,让部分地区的佤族既陷入内部的世仇纷争而导致发展受限,又加剧了其与周边族群关系的紧张与对抗。直至解放初期,在党和人民政府及各族同胞的努力下,终于使其成为了历史的记忆。这不仅让佤区的族群关系实现了小调适带动大变迁的积极建构,亦为当下滇西南地区的繁荣稳定打下了牢固的民力基础。【关键词】边疆民族;和谐关系;佤族;猎人头习俗2015年1月19日至20日,习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广西民族研究 2016年5期2017-02-06

  • 云南佤族和缅甸克伦族稻谷崇拜比较研究
    仪式。本文以云南佤族和缅甸克伦族两个民族为出发点,对两者间的稻谷崇拜信仰进行研究,深入了解原始时期万物有灵观念的体现以及直至现今对民族历史、文化和人民性格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人类与生态自然方面更深层次的思考。【关键词】:佤族;克伦族;万物有灵;稻谷;原始崇拜一、中国云南和缅甸的稻作业发展正所谓“民以食为天”,自人类存在开始,就必须解决吃的问题。远古时期(大约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就开始从事农业活动,依山水而居,依土地而作,开始种植稻谷。稻谷是当今

    西江文艺 2016年20期2016-05-30

  • 基督教与临沧地区佤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要】基督教传入佤族地区已逾百年,在此期间,基督教与佤族社会文化在不同的历史空间下经歷着形态各异的冲突、互动、融合,呈现出动态、鲜活的变迁场景。信仰基督教后的佤族文化在形式与内容方面也发生着由内而外、整体性的长时段调适与变迁。因此,在现代化的时空变迁背景下探究基督教与临沧地区佤族社会文化的互动就显得尤为急迫与必要,为佤族文化的发展导向以及国家相关机构的政策制定做出学理性说明并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基督教;临沧;佤族;文化变迁一、临沧地区佤族的历史经济社会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7期2016-05-30

  • 佤族“摸你黑”节的文化与旅游意义
    206)1 引言佤族是云南特有的世居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建国后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至今仍保有别具一格的民俗民风。根据笔者在沧源佤山的长期田野调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本文将全面呈现佤族“摸你黑”节的历史由来、举办情况、成功原因以及对当地经济与文化促进的重要意义。2 佤族“摸你黑”节的历史由来“摸你黑”(佤语:moh nin hei)在佤族语中是“就这样啦,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坚持下去吧!”的意思,无论音译及意译为汉语都是“摸你黑”。的确,这

    绿色科技 2015年5期2015-04-17

  • “万物有灵”宗教观对佤锦土布图案的影响
    锡214122)佤族是一个比较古朴的民族,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常常处于一种“物我混一”的状态,认为是自然界赋予了他们生命和意识。于是在佤族先民看来,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植物和动物都被神化,成为了他们崇拜的对象,形成了“万物有灵”的宗教观。佤族织锦以其特有的图案特征及色彩特征,体现了佤族人民的智慧与想象力,是中国少数民族织锦的一个重要品种。将“万物有灵”宗教学说中对自然和动植物的崇拜,以图案的形式表现在土布上,是佤族织锦的独特魅力所在。关于佤族“万物有灵”

    丝绸 2013年2期2013-11-19

  • 佤族服饰研究综述
    677000)佤族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历经千百年之后,依然显示出其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堪称经典文化。因为“经典本身就存在巨大的解读空间,加之研究方法、视角的差别所导致的对同一问题的异解”[1],也决定对佤族文化的研究将永无止境。有鉴于此,近二十年来,有诸多学者独辟蹊径,对佤族的服饰进行研究,并公开出版和发表了一些与此相关的专著与学术论文,对整个佤族文化的研究多有增益。一、服饰范围的界定及佤族服饰概说服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区别动物的一种独有创造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8期2013-09-05

  • 试论临沧佤族的节日文化与佤族的现代化
    艳 鲁芳试论临沧佤族的节日文化与佤族的现代化杨明艳 鲁芳佤族是云南的世居民族之一,佤族的节日丰富多彩,但节日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促使佤族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摒弃节日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传承和创新节日文化中的合理成分。佤族;节日文化;传承;现代化佤族是一个与德昂族、布朗族有着深厚历史渊源且文化悠久的民族,佤族源于古代的百濮族群,它跨境而居,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西南部和缅甸北部佤邦。在中国境内,云南省的沧源和西盟两县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县,耿马、双江、镇康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2期201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