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类专业协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17-12-16 18:03王瑞鑫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学分制工程项目协同

王瑞鑫

一、建筑设计类专业协同教学模式实施的背景与意义

(一)高职建筑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与原因分析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各专业相互渗透,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建筑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培养,普遍存在专业之间的壁垒和障碍。在传统的专业细分、单独培养模式下,各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有效的沟通协作,对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欠缺;对相关设计规范、设计流程不了解;全局系统性、整体性较差,对工程项目的全貌缺乏认识,设计大局观不强,在实际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与其他各专业协同性差;进入工作岗位后,仍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这些问题反映了高职建筑设计类专业传统单一的培养计划与培养模式的弊端。

(二)“建筑设计类专业协同教学模式”实施的意义

“建筑设计类专业协同教学模式”是在学分制教学管理框架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为原则,通过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不同专业学生间的协同与配合,加强工作配合能力,拓宽专业口径,提高毕业生去向的多元化,实现高素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其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实行学分制下的专业协同教学模式,学生对专业学习有较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可以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及自己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特长和兴趣,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方向及相关课程;同时,学生可以接触完整项目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各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各专业设计流程,熟悉相关专业的交叉点,并有意识的协调处理设计过程中专业之间“不交圈”的问题;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设计程序和步骤,全面掌握工程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情况,为学生扩大从事相关的职业领域或转换职业工作奠定基础。

二、建筑设计类专业协同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一)开展学分制教学管理,为专业协同模式实施提供保障

完善选课、择师等教学条件和资源建设,开设专业拓展课程和系列选修课程,课程设置模块化,让学生实现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和选学课程,以及在学生选择专业方向之后进行技能拓展、深度学习,为专业协同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课程分为专业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实践课、全院性选修等五个模块。在第一学年开设通用技能课和素质基础课,然后按照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设置体现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接着围绕课设置由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特点自由选取,学完后具有该方向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在此基础上设置可供选修的纵向或横向拓展的专业拓展课程。这种结构不仅保持了知识的整体性,还能保证选修课可以依据资源条件开出。其中素质基础选修可以全院开出,专业拓展选修课可跨专业实行同类或全分院打通,内容紧扣各专业特点,整体性很强,不会出现破碎现象。

(二)在学分制管理框架下,制定建筑设计类专业协同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学分制管理框架下,按照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制订建筑设计类《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建筑室内设计技术》三个专业的协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公共基础课组+专业课组+专业拓展课组+实践协同课组+选修课组”的开放、动态、并行的课程结构框架。

协同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充分体现灵活性的基础上,强调人才培养规格应具有多样性和复合性,强调对人才市场适应的具有多变性和通融性,改变原专业教学计划设置规定过于刚性,限制性强、灵活性与选择性不足,以及同一专业培养的人才类型单一的弊端;同时,满足了学生的就业需求、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构建四级进阶的教学组织运行体系

采用四级进阶式的教学运行组织体系,注重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衔接,保证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科学合理,同时培养学生的拓展知识、技能和协同能力。

1.1-2学期为“基础性教学”,学生按建筑设计类专业的共性要求学习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程;

2.3-4学期为“专业課程教学”,学生依据所在专业,学习该专业的专业课程;

3.第5学期前十二周为“专业拓展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需要和个性化的需要,自主的选择专业方向拓展课组;

4.第5学期后八周为“专业协同教学”,进行基于工程项目的综合训练(毕业设计),在此过程中实现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一体化的专业协同。

5.第6学期为顶岗实践,学生在企业岗位上继续加强专业能力与协同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教学运行组织体系,具有较强的弹性,既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构成培养的从专业基本能力到专业能力、再到拓展能力直至协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教学模式。

(四)以工程项目为依托,校企合作联合开展专业协同教学

利用校企合作联合开展专业协同教学,在综合训练(毕业设计)中引入工程项目,专兼结合教师进行各环节全方位的协同教学。

1.综合性与协同性的项目选题

项目选题强调综合性和协同性,充分考虑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各专业可参与性,形成既满足各专业毕业设计基本要求,又发挥协同教学优势的完整的任务书。

2.专业协同的综合训练教学过程

学生根据选择的专业方向自由组合,从前期分析、设计构思到方案设计、技术,各专业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规划、建筑、室内设计”项目任务。

3.开放性及多样化教学方式

教学团队采用开放性、多样化教学方式,“独立指导”与“协同指导”相结合。各专业指导教师不仅介绍本专业的设计思路和基本方法,更着重突出本专业在设计过程中与其它专业的协同与配合。各专业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共同优化设计、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最终完善设计方案。

三、实行“学分制下建筑设计类专业协同教学模式”的优势

学分制下建筑设计类专业协同教学模式经过在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3年的实践,在以下几方面显现出明显优势:

首先,在完整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交流解决不同专业问题,消除产生的分歧,相互补充和协调,互为教师也互为学生,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及沟通能力,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岗位要求,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选择课程、调整学习目标,调节发展方向,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清晰可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期望值,增强学习的内动力。

第三,能够尝试探索在学生就业阶段实现团队就业与创业。在校学习与实践阶段,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了涉及工程项目全程的小组,小组成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互相补位和衔接,形成了一个真实的工程项目团队。该团队具备的综合专业素质和能力某种程度上可以支撑团队成员进行团队创业;而在用人单位看来,一个由复合型人才组成的团队也将是一种用人趋势。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分制工程项目协同
党建工作与工程项目建设的深度融合途径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推进中职学分制改革对策分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
关于完全学分制的思考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