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脓毒性休克38例临床分析

2017-12-16 15:43何泠沄李晓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1期

何泠沄 李晓燕

【摘要】 目的:讨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发生脓毒性休克的患者76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行常规治疗及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行醒脑静治疗的试验组。治疗1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评分、血清TNF-α和NSE水平实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主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治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TNF-α和NSE水平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脓毒性休克的患者实行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脓毒性休克; 持续血液净化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1.0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1-0067-02

脓毒性休克又被称为感染性休克,是一种由于微生物及微生物的产物毒素等引起的疾病[1]。在临床的致病机制中普遍认为是由于微生物进入人体后与人体中的免疫系统发生对抗,对抗过程中对人体的各个器官造成伤害[2],造成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发生紊乱,甚至造成器官衰竭的症状[3]。为了研究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脓毒性休克,本文中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发生脓毒性休克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发生脓毒性休克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行常规治疗及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行醒脑静治疗的试验组。其中,试验组女17例,男21例,年龄26~59岁,平均(44.3±3.5)岁。对照组女18例,男20例,年龄25~60岁,平均(45.2±2.7)岁。排除标准:(1)患者具有慢性肺、肝、肾、心、凝血障碍等系统性疾病;(2)患者为处于妊娠期的女性;(3)患者患有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试验;(4)患者病情严重,存在脑死亡,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严重疾病;(5)患者患有严重肿瘤疾病;(6)患者不同意进行试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行基础医治,其中包括补液、抗感染、抗休克、控制血糖、实行营养支持、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以及呼吸机的辅助、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对照组使用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医治。在患者股静脉或者颈内静脉中导入双腔透明导管,并使用血滤机和成套的滤器及管路将患者的血液过滤,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滤出。在实行过滤期间,置换液的置换速度为3500 ml/h。与此同时,对患者实行普通的肝素抗凝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凝血活酶的活性。如果患者出现出血的情况,立即减少肝素抗凝的使用,必要時可以停止使用肝素。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醒脑静注射液注射,使用静脉点滴的方式注射,每次注射醒脑静注射液1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主要症状评分、治疗效果、血清TNF-ɑ和NSE水平实行比较。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高热,神昏,烦躁,恶心呕吐,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程度实行分级:0分,无症状;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疗效判定标准:治疗6 h后患者血压恢复或血管活性药物减量,12 h内休克改善,神志基本恢复,四肢体温正常,尿量恢复至0.5 ml/(kg·h)以上,或者24 h内停用血管活性药物后患者病情稳定为显效;治疗6 h内血压有所升高或血管活性药物减量,24 h内休克改善,神志好转,四肢体温回暖,尿量恢复至0.5 ml/(kg·h)以上,或者48 h内停用血管活性药物后患者病情稳定为有效;治疗后患者血压、休克均无改善为无效;治疗后患者血压继续降低,休克症状加重为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主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血清TNF-α与NSE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和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TNF-α和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脓毒性休克的病情发展与入侵微生物的毒性和身体的免疫力有重要的关系[4],在治疗时通过检测结果,对患者实行全身性的氧输送,减轻脓毒性休克的病症[5]。严重脓毒症是一种由于感染而引起的全身性的炎症[6],很多患者由于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导致死亡[7]。在治疗中一般使用床旁高流量的持续的血液净化治疗,但是效果不明显[8]。有学者提出使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具有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效果良好[9]。醒脑静注射液由郁金、麝香、栀子、冰片组成,具有退热,消除炎症因子的作用[10]。醒脑静注射液可以在退烧、昏迷患者中使用,还能够在神经系统及神经系统以外的疾病中使用,具有广阔的安全范围[11]。戴喜明等[12]研究的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脓毒性休克48例临床分析的研究结果与本文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性。endprint

本文中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发生脓毒性休克的患者76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行常规的医治的对照组和在常规的医治的基础上实行醒脑静治疗的试验组。治疗一周后,对两组的患者的主要症状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血清TNF-ɑ和NSE水平实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主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治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TNF-α和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实行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建伍.醒脑静联合血必净治疗感染性休克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4):127-128.

[2]朱孟娜,范开亮,韩宁,等.醒脑静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兔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11):2039-2041,2068.

[3]张峥.醒脑静和脑蛋白水解物联合治疗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8):88-89.

[4]陈波,冯玉峰,温顺,等.血液灌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管外肺水等相关因素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2(5):521-523.

[5]董小荣,马莉,甄玲玲,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脓毒性休克的疗效观察[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7):691-693.

[6]郭晓华,王郑莲,刘亚楠,等.血液滤过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性休克的分子机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35(8):1189-1192,1196.

[7]朱艳,张育才,肖政辉,等.儿童严重脓毒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变化[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5,22(1):1-4.

[8]喻文,罗红敏.选择性复苏策略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对ProCESS研究选择性复苏策略的二次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8):746.

[9]李小丽,刘鲁沂,朱永健,等.早期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对脓毒性休克容量复苏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3):318-320.

[10] Puskarich M A,Trzeciak S,Shapiro N I,et al.Whole blood lactate kinetic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quantitative resuscitation for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J].Chest:The Journal of Circulation,Respiration and Related Systems,2013,143(6):1548-1553.

[11] Morelli A,Donati A,Ertmer C,et al.Microvascular effects of heart rate control with esmolol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A pilot study[J].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3,41(9):2162-2168.

[12]戴喜明,高青豹,胡清甫,等.醒腦静注射液联合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脓毒性休克48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14):1978-1980.

(收稿日期:2017-07-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