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妇科病临床举隅

2017-12-18 00:53通讯作者牛柏寒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11期
关键词:腰酸泽泻川芎

曹 雪 通讯作者:牛柏寒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妇科病临床举隅

曹 雪 通讯作者:牛柏寒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当归芍药散;妇科病;病案

当归芍药散源自《金匮要略》,论及本方的条文有二[1]:一在《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曰“妇人怀妊,腹中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二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曰“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该方重用芍药,敛肝和营,养血止痛,佐以当归、川芎调肝和血,白术健脾扶土,再配以茯苓、泽泻利水渗湿,使肝血足而肝气条达,脾运健而湿邪除,肝脾调和,气血畅达则诸证自愈。故凡属肝脾不和、气血不调、湿瘀互结等所致妇科诸证,均可选用本方加减化裁治之。现举例如下,以窥本方应用之妙。

痛经

患者,女,22岁,2016年4月26日初诊。该患者12岁月经初潮,3年来每于经前及经期少腹胀满冷痛,屡治无效。近半年,由于精神压力大兼贪凉饮冷,痛经加重,疼痛难忍,痛剧时伴恶心,甚至影响工作,每次均服止痛片缓解疼痛。平素月经周期28 d,5 d净。末次月经(LMP):4月25日。现月经第二天,量少,色暗夹有血块,伴四肢发凉,腰酸小腹下坠,眼睑颜面轻度浮肿,乏力,脾气急躁,舌淡暗,苔白润,脉沉细。证属肝郁脾虚,兼寒凝血瘀。治以疏肝健脾,温经补虚,活血化瘀。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白芍20 g,当归15 g,川芎15 g,白术15 g,茯苓18 g,泽泻15 g,黄芪30 g,香附15 g,桂枝12 g,吴茱萸15 g,益母草30 g,生姜4片,大枣3枚,6剂。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后腹痛明显减轻,遂嘱患者每于经前1周服至月经干净,继服3个月经周期。随访月经正常,腹痛消失。

按语:本病系肝郁气滞阻碍经血运行,兼寒湿凝滞,瘀阻子宫、冲任,不通则痛,故腹胀冷痛,量少,色暗兼有血块;脾虚水湿不运而泛于肌肤,故见眼睑颜面轻度浮肿;脾阳不健,不能达于四末,故四肢发凉;经期血海由藏而泻,由盈至虚,患者素体虚,冲任气血更为不足,则腰酸小腹下坠,疲乏无力。针对以上病证,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以疏肝健脾利水,养血活血止痛,气机畅,寒气散,则经血运,病得愈。

慢性盆腔炎

患者,女,35岁,2016年6月10日初诊。因半年前药流不全行清宫术并上环,后两侧小腹常隐痛伴腰酸困,经期腹痛加重,经量少,有血块,周期尚可,经前乳房胀痛。2 d前或因与人争吵腹痛加重来诊。刻诊:患者腹部隐痛,腰酸小腹下坠,白带量多,有异味,伴头晕,乏力,纳差,便溏,舌体暗,苔白腻,脉弦滑。B超显示:子宫与右卵巢、输卵管及周围组织粘连。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宫体及双侧附件压痛明显,阴道见大量分泌物。诊断为慢性盆腔炎。辨证为肝脾不调,脾虚湿停。治以调和肝脾,和血通络,健脾利湿。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白芍20 g,当归15 g,川芎15 g,白术18 g,茯苓20 g,泽泻18 g,白扁豆15 g,薏苡仁20 g,鸡血藤20 g,益母草30 g,丹参15 g,延胡索15 g,桑寄生15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同时予以大青盐150 g,吴茱萸50 g,10剂,清炒后腹部中药溻渍治疗。2016年6月17日复诊,患者腰酸、腹痛明显减轻,头晕神疲乏力消失,纳食增加,仍有便溏,去泽泻,加补骨脂15 g,莲子肉10 g,嘱连服14剂,诸症痊愈。

按语:本案主因为肝脾失调,气血郁滞所致,气郁则血滞,脾虚则湿盛,故发为此病。肝气郁结,气行不畅,血行瘀阻,故腹部疼痛。脾虚失其健运,水湿内停,故见带下量多,纳差,便溏。药物流产后耗伤气血,损伤脾阳,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血虚不能濡养脏腑而见头晕乏力。患者体质虚弱,故易反复感染,导致病情迁延不愈。治当攻补兼施,标本同治,以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共奏养肝调脾和血、利水通络化瘀之效。

妊娠水肿

妊娠腹痛

患者,女,28岁,2016年7月5日初诊。停经56 d,LMP:2016年5月10日。平素月经周期规律,周期30 d,经期6 d。孕40余天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2016年7月5日B超显示:宫内妊娠,见卵黄囊及胎心。小腹隐痛,时作时止2 d,心烦易怒,口干思饮不多,伴口苦,纳差,时有呕恶,头晕目眩,神疲肢倦,二便正常,苔黄腻边有齿印,脉细弱略滑。诊断为肝脾不和,气血虚弱之妊娠腹痛。治以疏肝健脾,补气养血,安胎止痛。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白芍20 g,当归10 g,川芎12 g,白术18 g,茯苓15 g,泽泻15 g,菟丝子18 g,续断18 g,桑寄生15 g,香附10 g,陈皮12g,3剂。水煎服,每日1剂。5月13日复诊,腹痛消失,精神好转,仍有口干,口苦,饮食欠佳,舌苔黄腻,原方加黄芩10g,砂仁6 g。继服5剂,余症消失。定期随访无复发。

按语:妊娠腹痛之病因有血虚、虚寒、气滞、血瘀、跌扑损伤等不同,该患者当属血虚气郁,夹有水气。素体脏腑虚弱,孕后血聚养胎,体内气血愈虚,肝血偏虚,失于条达,气机不畅致胞脉失养而发为妊娠腹痛。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故心烦易怒,纳差呕恶。气血不足,不能荣养清窍而头晕目眩,神疲乏力。以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共奏养血疏肝、健脾理气、安胎止痛之效。

小结

以上诸疾,虽症状、体征不同,但病因病机均为肝脾不和,气血不调,以当归芍药散为基础方加减治疗,以奏调和肝脾、理气养血,活血化瘀之效。《金匮要略阐义》云:“妇人之病由肝郁者居多,郁则气凝血滞,或胀或痛,或呕或利……当归芍药散,舒郁利湿,和血平肝,既有兼证,不妨加味治之,诚妇人之要方也。”本方当归、白芍、川芎调肝养血入肝经,白术、茯苓、泽泻健脾运湿入脾经,所用药均属平常轻柔之品,配伍严谨,相辅相成,用之则肝脾得调,水湿得散,气血和畅,诸疾得愈。

[1]李克光.金匮要略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32,256.

2017-01-10)

猜你喜欢
腰酸泽泻川芎
泽泻到底“毒”不“毒”
UPLC-MS联用同时测定建泽泻中8种三萜类化学成分
川芎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长江流域春季设施栽培东方泽泻和川泽泻花薹的产量与品质
这些肾虚谣言,别信!
经常早醒,可能是抑郁症
胆囊炎多食川芎黑豆
《养花》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