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017-12-18 09:13河北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读图资源

河北 秦 晋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河北 秦 晋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下图为某地区聚落与地理环境变化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

A.森林砍伐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酸雨危害

2.造成该地区这一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可能是( )

①人口增长过快 ②人类过度捕猎

③过度放牧和垦荒 ④不合理的灌溉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针对该地区的这一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是 ( )

A.植树造林种草 B.实施生态移民

C.发展沙漠旅游 D.退耕还湿地

下图为我国某地农村生态农业示意图,该地农村地区常规能源短缺。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的是 ( )

A.农户、市场、农田、水窖池

B.市场、沼气池、农户、农田

C.农田、水窖池、市场、农户

D.市场、农田、沼气池、农户

5.该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

A.缩小果园规模 B.扩大资源开发

C.退耕还林还草 D.倡导循环经济

2013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研究》杂志公布“1973—2010年阿尔金山地区冰川呈持续退缩状态,冰川面积由1973年的347.99km2减少到2010年的293.77km2,占1973冰川总面积的15.58%,年均退缩速率为0.42%”。下图为阿尔金山冰川面积变化与坡向的关系图。读图回答6~8题。

6.近40年来,阿尔金山冰川退缩最为严重的坡向是( )

A.北坡 B.东南坡

C.东坡 D.西南坡

7.导致阿尔金山冰川大面积退缩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海拔降低 B.植被覆盖率提高

C.大气降水减少 D.全球气候变暖

8.上述主要原因是一种环境问题,造成该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

①温室气体大量排放 ②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

③农业生产发展大量引水灌溉 ④过度砍伐森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现代拆解与再利用产业,几乎100%对回收废弃物资源进行了利用。下图为江苏扬州静脉产业园产业链基本构架,读图回答9,10题。

9.该产业园区解决的环境问题主要来源于 ( )

A.工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

B.资源利用中的环境污染

C.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D.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10.该园区从国外输入废弃物资源,主要考虑的是( )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

C.环境效益 D.国家间利益

下表为20世纪70年代—21世纪初华北平原某些城市采用地下水数量统计表,读表回答11,12题。

中心水位埋深(m)唐山市矿区 东林 30 54.5 26.85北京近郊 东效 50~60 80~100 40保定市区 印染厂 25 66.8 30.51石家庄市区 第一印染厂 30 147.4 31.32邯郸化工区 树脂厂 15 83.2 32.5地区 中心位置 补给指数 实际开采指数

11.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华北平原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 )

A.土壤盐渍化 B.海水倒灌入侵

C.地下水污染严重 D.地下水资源枯竭

12.为防止该生态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可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建立高耗水项目管理制度 ②合理开采,做到采补平衡 ③规划地下水禁采区 ④实施跨流域调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共3个大题,共计52分)

13.(1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淮北市地处皖北苏鲁豫省际边缘地带,是以濉河和濉溪县城为基础、依托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该区煤质优良,煤种齐全,是华东能源基地。自1957年开矿和1960年成立濉溪市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煤炭促进了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已成为皖北及淮海经济区重要的工矿业城市。到2012年,全市累计采煤10×108吨,煤炭可采年限已不超过5年,2009年被国务院列入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属于典型的资源枯竭型煤炭城市。下图为淮北市城市内部结构、煤炭开采区及河流、铁路线分布图。

(1)指出影响淮北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6分)

(2)判断图中甲地城市功能区类型,并说明理由。(6分)

(3)说明目前淮北市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6分)

14.(1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宋代张昊《云谷杂记》卷四中说:“沅湘间多山,农家惟植粟,且多在岗阜,每欲播种时,则先砍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播种于其间,如是则收必倍,所谓刀耕火种也……四川、陕西、湖北山木丛密处,今皆砍伐,为种苞谷,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底沙淤日积,水势年增”。下图为《云谷杂记》中所述流域及河流分布图。

(1)说明文中体现的人地关系核心思想。(2分)

(2)指出图中所示的流域名称,并分析该流域“水势年增”的主要原因。(6分)

(3)说明该流域自古以来存在的主要生态破坏问题和应采取的防治措施。(8分)

15.(1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腾格里沙漠是中国第四大沙漠,位于内蒙古、宁夏和甘肃省三省区交界处。腾格里沙漠腹地分布着诸多第三纪残留湖,这里地下水资源丰富,沙漠景观独特,地表有诸多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是当地牧民的主要集居地。近年来,三省区分别在腾格里沙漠腹地建起了内蒙古腾格里工业园、宁夏中卫工业园和甘肃武威腾格里工业园,并引入了大量的化工企业。自2014年9月以来工业园内的化工企业一边大量开采沙漠地下水用于生产,一边将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沙漠腹地,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1)指出腾格里工业园区主导工业类型及其发展的有利条件。(8分)

(2)指出腾格里工业园企业给腾格里沙漠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6分)

(3)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地经济发展,当地应该承接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4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根据图中经纬网、沙漠、古城遗址等信息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塔里木盆地的南部边缘地区。随着人口的增长,环境的恶化,土地荒漠化即沙漠化日益严重,将威胁该地区人们的生存。

2.B 人口增长过快、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3.A 该地地处我国西北的绿洲农业区,针对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应采取退耕还林还草和大力植树造林种草等措施。

4.B 读图可知,该地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润,无需水窖池;因该地农村地区能源短缺,需要当地就近取材生产所需能源燃料,由于该地位于东南丘陵地带,气温高,适合发展沼气,可以弥补能源不足问题,图中的果园、养殖场等都向乙提供原料,丙、丁都向乙提供原料,且乙向丙提供燃料,由此可判断出乙为沼气池;果园的产品提供给丙,而丙又为沼气池提供原料,因而丙为农户;果园的产品也提供给甲(市场);最后可知丁为农田。

5.D 根据图示内容可以判断出,该地的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其生产模式属于循环经济。

6.C 读图可知,图中用表示方向的英文字母表示阿尔金山的不同坡向,由图可读取E坡即东坡的冰川面积减少百分比最大,达到19.41%,说明东坡冰川退缩最为严重。

7.D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不断升高,冰川消融量扩大,从而导致阿尔金山冰川大面积萎缩。

8.D 根据上题可知造成阿尔金山冰川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过度砍伐森林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即全球气候变暖。

9.C 读图可知,该工业园主要是对废旧机电产品、电子产品、汽车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这些废弃物都是居民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

10.A 从国外输入废弃物资源来进行拆解、回收再利用,可能是由于国外该类资源收购价格较低,则企业的利润较大。

11.D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华北平原地区地下水实际开采指数都超过补给指数,导致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短缺,甚至出现枯竭。

12.D 只要能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增加补给量,解决地表水不足、需水量大等问题的措施都可行。

13.(1)资源(煤炭);(2分)地形;(2分)河流。(2分)

(2)工业区(2分) 理由:靠近铁路,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城市盛行风的垂直方向,对城市主城区污染小;位于城乡结合地带,土地价格低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3)问题:资源枯竭或能源枯竭;(1分)环境污染。(1分)

措施: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发展新能源,实现清洁生产;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城市产业转型;扩大城市绿地,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14.(1)“人定胜天”(改造自然)思想。(2分)

(2)流域名称:长江流域。(2分)

主要原因:山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2分)河道和湖泊淤积,河湖床变浅,排水和蓄水能力下降,河流径流量增加。(2分)

(3)生态破坏问题:森林砍伐;(2分)水土流失。(2分)

防治措施:中、上游山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2分);平原地区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兴修水利、加固堤坝、疏浚河道。(2分)

15.(1)类型:原料指向型工业。(2分)

有利条件:土地价格低;(2分)靠近原料产地;(2分)交通较为便利。(2分)

(2)污染地下水源;污染大气;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破坏沙漠景观等。(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3)赞同 理由:当地资源丰富;地租水平低,劳动力廉价,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经济收入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不赞同 理由:当地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较低,一旦破坏很难恢复;高耗水工业会加剧水资源短缺,破坏生态环境;高排污工业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河北省邯郸学院武安分院)

猜你喜欢
读图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