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老顽童杨金清

2017-12-20 04:57嵇振颉
金秋 2017年17期
关键词:钱币邮票硬币

文/嵇振颉

“淘宝”老顽童杨金清

文/嵇振颉

精益求精的杨金清(右一)

幼年时与一位英国小男孩的嬉戏,让杨金清有了第一次收藏体验。尽管后来人生经历坎坷,甚至还在战场上负过伤,都无法改变他对收藏的热爱。他痴迷收集古钱币,为此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这位耄耋老顽童,尽管身居斗室,却在他的努力下,让一段几百年世界钱币史的脉络清晰可现。

童年印迹触动心弦

老上海的租界里,杨金清与一位金发碧眼的小伙伴,正在做一种“斗鸡”的游戏。斗鸡,就是把单腿收起成犄角状,对撞,把对方撞脱手算赢。小亨利朝杨金清左侧进攻。杨金清早有防备,一让,顺势反攻,一下把外国男孩撞个“大跟头”。我赢了,你的邮票归我了……

根据约定,小亨利把自己珍藏的印有骑士图案的邮票,送给杨金清。邮票上侧脸阔、鼻高、大胡子的洋人,让他心潮澎湃:这真是一件好东西,一定要小心保存,将来可以用来讲故事。

杨金清的父亲,在旧上海小马勒船厂老板家当总管。他做着一手好西点,老板和家人喜欢吃,杨金清就有缘和外国小伙伴一起玩耍。

父亲独自去香港后,杨金清随祖母住在上海新闸路、石门二路一带。小学毕业,他进入报馆当学徒,珍藏着那枚邮票。忧伤时,那枚小小纸张总能让他眉梢舒展。几年间,他又收集其他一些邮票。这就是他收藏爱好的开始。

1947年,杨金清被招募去了日本冲绳机器厂。那年他18岁,身在异国他乡,每天和推土机大吊车为伴。即使如此枯燥的岁月,也没有丢下收藏的爱好。他收齐所有船票、饭菜票和日本那段特定时期的钱币,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记录在手账上,不枉这些年流的汗水。半年后,他考取驾驶证,顺利回到祖国。

回国后,杨金清本想过平静生活,命运却再次将他推向“未知漩涡”。1951年6月,他应征参军,奔赴朝鲜战场。他与3000多名驾驶员,驾驶卡车奔驰在炮火连天的山路上,把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前线。

至今,老人颅内残留弹片没有取出。杨金清常会开玩笑地对人说;“我这里有炮弹片。”只见他目光如炬,用手指着太阳穴,对战场上负伤不以为然。每当看到当年在仙岩里与队友的集体合影,还有那枚抗美援朝纪念章,他总会眼含热泪,深情注视那些已经不在世的战友。珍惜与珍藏成为他未来人生的全部。从英国小男孩送他那枚邮票开始,那根珍藏的心弦就被触动。

“淘宝”成为一生挚爱

杨金清收藏的钱币中,年代最久远的要数1626年法国路易十三时期的硬币,这类钱币存世已不多。还有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由于政局不稳,往往刚发行一套货币,政权就发生更迭,由此造成钱币发行匆忙、币样粗劣。这种货币,杨金清收藏不少。从不同版本的货币,能真切感受到一段段历史变迁。

1989年,杨金清退休,与五个子女从市区搬家到江川路工人新村居住。作为集币爱好者,他常去的地方有:上海人民大道的三角花园、大木桥路一带的旧地摊等。他一去就是大半天,有时会忘了吃饭。

那天雨下得很大,老伴见杨金清又要出门,唠叨道:“外面风大雨大,还是改天去吧。”杨金清沉着脸说:“我和几位老伙计约好了,就是今天下刀子,也要赶过去。”

可能是雨天,市场人流稀少。杨金清一边翻书,一边对照手中钱币。为了这枚英国19世纪末硬币,他已经跑了五六次。他几乎快集齐这套钱币,就差这枚一便士硬币。这条街上的商贩,大多认识他,只要他一来,就笑呵呵地问:“老杨,今天准备淘哪些宝贝?”杨金清扬着眉回应:“你有哪些宝贝,不妨拿来瞧瞧。”这次终于没有白跑,那枚梦寐以求的钱币被他收入囊中。

回到家,杨金清会把当天收来的锈迹斑斑老币,用心清理。那痴迷劲,家人是不敢打扰的。他那块用来雕刻硬币保护孔的木板已伤痕累累,他就是不换,还说老的东西有灵性。

杨金清收集的众多钱币里,他对英国硬币情有独钟,可能是童年时与小亨利接触有关。英国殖民地在世界上最多,那些散落在各国的货币,折射出不同的民族气息。

从1600年起,那些持有皇家许可证的公司,可以自主发行货币,不过必须印有时任君主头像。直到1840年,英国政府才开始发行硬币。在那个经济大起大落年代,总有不少人私自发行货币,从中牟利,这必将为大英帝国不容。看到社会上泛滥的货币,政府不得不屡屡改版,造成错版、异版、正版混杂局面。收藏过程中,杨金清渐渐发现:硬币背面上不列颠女神像位置常有变化。开始是女神面向左坐在岩石上,左手握着长矛,右手举着橄榄枝;到维多利亚时代中期,头背面上女神面朝右坐,右面变成帆船,左面改为灯塔。

有的君主当政时间短,钱币发行朝令夕改,也会出现宗主国未发行,殖民地抢先发行的怪事。比如“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爱德华八世,让杨金清印象最为深刻。这位国王只当政10个月,因为爱上平民美女,两院裁定他必须放弃一头。英雄难过美人关,他选择美人,把皇位让给弟弟乔治六世。爱德华八世执政短,本土还未发行货币,海外殖民地却已抢先。杨金清东奔西跑,从四个国家收到七个币种,总算集成一个系列。

那天在邮币市场“淘宝”,他无意间发现有枚硬币上印有两位君主头像。听卖主说,这是1691年发行的二分之一铜便士,上面是玛丽与威廉夫妇头像。特定时期,血腥玛丽与丈夫共同执政。这枚钱币,是世界币史上仅有的。

古钱币“占领”斗室

为了收集各类钱币,杨金清每日粗茶淡饭,把子女孝敬自己的钱和养老金全部投进去。在他房间最显眼位置,有两幅用钱币拼出的画。一幅“乐在其中”,另一幅是个很大的“福”字。所用材料,都是1949年前,国内各省发行的铸有龙图腾图案的钱币。

2016年5月,杨金清编写一部套币藏品录。厚厚图文解说中,有老人一生的挚爱和情感。套币中,有他童心初现的一面。他对1945年以前发行的老币特别专心,单独设立一栏,把从英女王维多利亚时代到当今女王伊丽莎白时期,发行的所有硬币重点说明。

2017年,杨金清已88岁高龄。年事已高、腿脚不便,从80岁以后基本不再外出。大多数时光,他会和古钱币待在一起。他女儿说:“看到那些宝贝一旦受潮,破损,我爸爸会伤心、难过很长一段时间。”从收集第一枚钱币开始,他从未将手中宝贝售出,哪怕对方出价再高。杨金清对收藏是动真感情的,他对钱币,纯粹出于爱好,绝不是为了赚钱。他记忆力特好,还能报出租界时期南京西路上所有饭店名字和位置,或许与他收藏经历有关。

目前,杨金清拥有132种英国硬币。他把他们集册排列,慢慢品味,从中享受乐趣。近八十年矢志“淘宝”,使他与4000种钱币结缘。虽然身居斗室,但他壮心不已。他动情地说:“世界上有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消失,但在这些钱币中,依然清晰可见。”

一枚钱币,一段历史,一份对于爱好的痴情。这间简陋的房间、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诠释着一段让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猜你喜欢
钱币邮票硬币
钱币翻倍
《邮票上的西游》——邮票珍藏册
邮票被谁拿走了
硬币巧入盘
组合钱币
不翼而飞的硬币
邮票上的“三月三”
突骑施钱币和突骑施
超重
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