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小学教育功能体系的研究

2017-12-20 18:39王晓亮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9期
关键词:教育功能培养教育

摘要:教育功能是教育学中最基本理论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教育需要发挥的作用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本文以我国小学教育功能探析为论题,对当前小学教育功能体系进行剖析,探究小学教育的功能及相关问题研究。

关键词:教育 教育功能 培养

1.促进小学生的和谐发展

人的和谐发展并不是一个新的命题,和谐发展的思想自古就有。同样中国古代《易经》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天道与人道和谐的关系。人的和谐发展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推动作用。进入近现代,王国维先生认为人的能力分为身体的能力和精神的能力,确保身体能力和精神能力协调发展,把人的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的宗旨。蔡元培提出了“五育并举”、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都蕴含着人的和谐发展思想。

人的和谐发展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人的身体和心理和谐发展,两者之间相互适应与促进;二是身体或者是心理的各个方面相互协调。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和谐的认识也是不同。人的和諧发展是相对的、开放的。人的和谐发展主要涉及三个层面:思想层面、心理层面和能力层面。思想层面是指人的思想和观念能与时俱进。心理层面是指人处于乐观向上、健康乐观的状态。能力层面是指各种技能和潜力,为各种人才提供广阔的舞台。基于对人的和谐发展的理解,人的发展既有主动性也被动性,并自主、自我实现相互协调。

和谐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各基本素质之间关系。人的和谐发展对人有着重要作用,小学教育是人类教育的启蒙期,因此,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促进人的和谐。培养儿童和谐发展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社会和家长的期望。在小学阶段,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应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

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7岁~11,12岁,他们身体发育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之间的相对平稳的阶段,骨骼骨化尚未形成。小学生的肺活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他们的神经系统逐步完善。小学生条件反射比以前更易形成,能更好的支配自身行为。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一、二年级。

小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保持注意的时间很短暂,可以感知具体概念,具有模仿性和再现性。求知欲主要表现在提问,探索,摆弄物品。情绪的稳定性比较差,没有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道德意志比较薄弱,不自觉的模仿;第二阶段为三、四年级。注意力和注意的范围在不断的提高,想象力随着生活不断的丰富,学科的兴趣开始分化,自我意识有所提高,情感与抽象的价值联系起来,情感调控能力比较差,道德行为从直觉到自觉;第三阶段为五、六年级。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展,认识越来越丰富,自我意识逐步确立,对独立思考的作业更感兴趣。依据小学生的身体发展特征和心理特征可知,小学生身体和心理相互影响,相互发展以达到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小学教育的核心功能之一是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2.培养小学生的基本素养

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生活所需要基本素养和自我调控能力是从小开始培养。小学教育核心功能是使其具有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和基本的自我调控能力。无论时代怎样变迁基本素养的养成是小学教育的核心功能。

基本素养是经过长期的学习和训练所形成的品质,不同的时代对基本素质的要求不同。古斯巴达人的基本素养是有健康的体魄和农耕的技能;中世纪人的基本素质是对宗教的信仰和追求;古代中国人的基本素养是忠君爱国。随着时代的发展基本素养的具体内容不断的发生变化。

自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的个人层面的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足以论证这四点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小学阶段是让小学生实现这一基本素质的重要开端。

根据小学身心发展特点,小学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基本素养为爱国、乐学、诚信和友善。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只有确保国家安全民族进步才能确保自身利益。对小学生的爱国教育的培养是生活中重中之重,没有爱国之心,就算才华横溢,也会成为危害社会的蛀虫。爱国是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小学教育都是运用母语进行教学。用母语教学渗透着对民族对国家的热爱,从点点滴滴的开始,使儿童认识到国家的重要性,使他们热爱祖国。

乐学主要体现了小学生愿意学习,乐在其中。小学教育阶段是人最初积累知识和技能的开端,小学生应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在未来的生活中才能掌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的生活和奉献社会。反之,从小学阶段小学生就不愿意学习,长此以往,人对知识缺乏兴趣,不易对社会做出贡献,甚至人自身很难立足于社会。诚实是立足于社会的基石,它是内心安全和自尊的体现。小学阶段诚实这一基本素养的养成有助于小学生言行一致,赢得他人的尊重,建立高度的自信。友善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诚实是人的交往的基本准则,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产生珍贵的友情。友善也是人一生中的宝贵财富。这些素质都是从小养成,小学教育对这些素养有着启蒙和引导作用。小学生基本素质爱国、乐学、诚实和友善为小学生成长提供基本的要素,为小学生未来健康成长提供可能。

3.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自我调控能力是逐渐形成,小学教育应帮助小学生逐步养成自我调控能力。为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调控能力失调会导致多种情绪和行为出现问题,如:抑郁、焦虑甚至具有攻击性。因此,小学教育要抓住小学生发展规律,让儿童养成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是行为主体自动自觉的调控思想、行为,控制好生活的临界点,已达到实现战胜自我、驾驭自我的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强的人面对困难处变不惊,不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左右。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在小学阶段训练儿童养成自我调控能力,以适应未来的生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并形成良好的同辈关系。小学生自我调控能力是学会合理表达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小学生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愉快的情绪可以使小学生产生积极的行为,消极的情绪可以产生不良的行为,自我情绪调控对小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自入小学之后,学校成为小学生生活的重要产所,小学生开始接触更多新事物,他们的情感逐渐丰富起来,对各种各样的生活体验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学会控制各种情绪成为小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小学生学会情感的合理宣泄,并能经过努力把消极的情绪变为积极的情绪。自我调控能力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行为调控是自我调控中最容易量化的一部分,对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形成的考察来自于人们对小学生的行为判断。行为调控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行为调控有利于抑制不良情绪的蔓延,良好情绪的形成。良好情绪加速合理的行为的产生。

小学阶段是人生起步最为关键的时期,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人们转化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洪成.中国小学教育史[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2]张永明,曾碧.小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杨光海.教育功能的偏失与匡正[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4]李兴洲.学校功能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王晓亮(1965-),宁夏人, 男,大学专科,一级教师,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功能培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谈中国电视媒介教育功能及思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