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大学生英语口译训练模式探究

2017-12-21 17:29张严心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4期

张严心

【摘要】西藏作为我国青藏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和重视。作为与外界交流和连接的最合适的桥梁,把藏族大学生培育成优秀的外语人才,特别是口译人才的需求已经十分迫切。但由于藏族大学生的语言文化背景较特殊,口译课程的学习困难较大,使得现有的口译训练模式不太适合他们。因此,本文将以厦门大学口译训练模式作为理论依据,在了解了藏族大学生口译学习和口译训练困难的基础上,探寻更适合藏族大学生的英语口译训练模式。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 英语口译 口译训练模式

一、绪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达到了55个。其中,生活在“世界屋脊”上的藏族同胞自出生起就使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生活在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中。随着中国对“西部大开发”的日益推进,西藏的政治、经济、宗教、外事、旅游等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国内甚至国际上的高度重视。也正因为如此,西藏亟需大量既了解本族文化又精通“藏、汉、英”三语的优秀语言人才。在培养这类人才时,英语口译课程作为一门既专业又实用的课程,也被高度的重视起来。作为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传递思想文化信息的交流活动,口译的历史源远流长,口译的活动无处不在,可以说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只要想交流,就势必涉及口译活动的范畴。

英语口译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通常设置在高年级,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汉双语语言基础和多元文化素养的前提下所学习的一门高端课程。内地的汉族大学生学习英语口译相对轻松,是因为他们的口译双语的选择为汉语(第一语言,即母语),和英语(第二语言,即第一外语)。由于汉语是母语,已经承载了一个人自出生起就可能接触到的全部文化,这无疑给口译活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对藏族大学生而言,藏语为其母语,承载了全部的基础文化,汉语普通话为第二语言,已经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等原因削弱了学习效果,更遑论英语已经是第三语言了。因此,无论从语言的接受程度和使用频率,还是语言学习的时长、环境和重视程度,都是藏语优先,汉语尚可,英语垫底。由于前期没有打下良好的双语(英语,汉语)基础,在英语口译课程学习中,就会产生许多困难。在英语口译课程的学习中,以藏族大学生为例的少数民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老师可能无法用教授汉族学生的模式和方法来教授他们,要想更好的培养藏族大学生进行英语口译训练,就需要师者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制定一套适合藏族大学生的口译训练模式,本文将以西藏民族大学英语专业藏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探索适宜的口译训练模式,并且通过实验探求实际应用效果。

二、理论基础

西藏民族大学英语专业口译课程选择的教材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口译教程》,该教材是以厦门大学口译训练模式作为其训练方式的。厦门大学口译训练模式以技巧训练为中心,以语言训练、知识习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辅助,系统的提出了口译训练的基本构成和指导原则。2014年更是引入了拓展版训练模式,对训练过程进行了延伸,更加突出口译训练过程各阶段的特点,使得整个训练过程更加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本文也将以厦门大学口译训练模式的核心部分作为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英语专业藏族大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修正。

“厦门大学口译训练模式”(核心部分)简述如下:

图表解析:

C(SL + K) K:Knowledge

C:Comprehension A(D + CC)

SL:Source Language A:Analysis

D:Discourse TL:Target Language

CC: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K:Knowledge

R(TL + K) S:Skills

R:Reconstruction I:Interpreting

即:I = Interpreting(口译);A(D+CC)(Analysis in Discourse +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即对语篇与跨文化交际成分的分析;C(SL + K) (Comprehension in Source Language + Knowledge),对原语及原语外知识的理解;S (Skills),即口譯人员在口译过程中需应用的口译技巧;R (TL+K) (Reconstruction in Target Language + Knowledge),是口译员对原语的知识与语言进行理解、对跨文化交际的问题进行分析后,运用口译技巧重组,进而完成整项口译工作。

三、新口译训练模式设计

厦门大学口译训练模式的核心部分可以拆分为C(SL + K)、R(TL+L)和A(D+CC)三个模块。其中A(D+CC)是同时作用于前两者之上的,因此设计新的口译训练模式时会将其分别融入前两个模块内。

1. C(SL + K)模块。在本模块中,原语(SL)及其所承载的信息(K)将会以“听”的形式获取,获取之后才能做到理解(C)。对藏族大学生而言,汉语部分的听取逐渐不是问题,通过一定的训练量可以胜任。而英语部分的听取则较难保证。英语部分的听取困难实际上就是英语听力的困难。在一开始的口译训练中,老师不应该要求藏族学生像汉族学生那样做到同时听辨信息和提炼主旨等技巧,而是首先要保证他们“听到”。因此,新的训练模式在“听取”方面借鉴了听力课堂的听写训练模式,比如,汉族学生在听取原语信息时可能只需要按照正常语速播放三遍录音,那么对于藏族学生,可以采用正常语速(Normal Speed)和慢速(Slow Speed)结合来放录音,最大程度保证学生尽可能多的听到并且记录原语信息,从而为下一步的理解做好准备。而在理解(C)的时候,为了降低难度,老师可以就具体的篇章(Passage)中出现的生词(New Words)以及涉及到的文化背景(Related Culture)给藏族学生做出详细的讲解,藏族学生在彻底理解了篇章中词句的含义和文化背景知识之后,就会更容易听取并记录下原文内容。注意这里的文化背景只是指与具体的篇章相关的,这与口译活动前所做的口译译前准备(Foundation Building)不同。endprint

2. R(TL+L)模块。在本模块中需要使用目标语言(TL)承载信息(K),这就需要对接收到的原语信息进行重组(R)。对藏族大学生而言,在英→汉的口译中难点集中在了上一个模块中,只要能够拿下“听”的部分,“说”基本可以完成。但是在汉→英方向中恰恰相反,“听”基本能够胜任,而“说”则成了最大的难题,表达时则会出现与英语口语类似的相关问题,例如语音、词汇量等。因此,老师首先应该将原语信息(汉语)中的相关背景知识转换成的相对目标语(英

语)需要表达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Related Culture)给予学生。然后将一些难以表达的部分在目标语(英语)中给出相对应的表达(Equivalent Expressions),另外,无论是英→汉方向还是汉→英方向的口译训练,由于是需要口头输出,相关的目标语语法(Grammar)和语言规范(Linguistic Norms)也需要注意。

综上所述,针对藏族大学生修正的新的口译训练模式可以图示如下:

图表解析:

P(NW+RC) P(EE+RC)

P:Passage P:Passage

NW:New Words EE:Equivalent Expressions

RC:Related Culture RC:Related Culture

L(NS+SS) S(RG+LN)

L:Listening S:Speaking

NS:Normal Speed RG:Related Grammar

SS:Slow Speed LN:Linguistic Norms

另外,由于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特别是英语口译课程学习的现实困难,在训练材料的选取上宜从短到长,从简到难,从熟到生。古宁汉教授在建构主义理论中提到“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因此在针对藏族大学生的口译训练中宜优先考虑西藏文化背景下的相关文章,虽然在英语口译课堂上,此类文章依然需要使用双语

(汉语、英语)来进行训练,但是这对于藏族大学生而言,不仅简化了译前准备环节(Foundation Building),还对他们将自己民族的文化整理和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本次实验的对象是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2010级至2014级学生中的藏族大学生,共计80人。根据他们前期英语听说、英语语法、英语国家文化和翻译理论与实践等课程成绩的分析,英语程度较好者占20%,中等程度者占50%,较差者占30%。实验分为两次,分别选取了与西藏旅游相关的汉、英文章各一篇。第一次,在没有任何讲解的前提下以正常语速播放这两篇文章各3遍后要求学生进行口译。第二次按照新的口译训练模式,讲解生词和背景知识,两篇文章均以慢速2次加正常语速1次播放,播放完毕后要求学生进行口译,但是允许学生对不会的表达方式提问并给与讲解。

实验结果转化成数据后列表如下:

由表中可见,首先,从听取原语内容方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汉→英方向文章还是英→汉方向文章,不同语言程度的藏族大学生在经过生词和文化背景讲解后听取完整度都得到了提高,平均提高程度约达到5%-7%。其次,对比口译结果的完整度相关数据,经释义讲解后的口译结果更是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最高提高到约23%。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藏族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明显低于汉语语言能力,英语相关的听取和表达的完整度都远远低于汉语相关内容,尤其个别语言程度较差的藏族大学生中甚至出现了英语完全听不下来或者表达不出来的情况(0%),这与学生的语言基础和情感因素均有关系,不能作为衡量新的口译训练模式是否有效的依据。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新的口譯训练模式在藏族大学生口译训练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学生的英语口译课程的学习成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五、结语

本文为西藏民族大学教学改革项目《西藏民族大学藏族大学生英语口译训练模式探究》的最终成果,旨在研究更适合于藏族大学生的口译训练模式,从而有利于调动藏族大学生英汉口译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英语教学中真正的主体是学生。在口译教学中藏族大学生因为语言基础、技能、情感等诸多因素不能积极主动学习,只能被动接受。研究并应用适合藏族大学生的口译训练模式会降低学生对英语口译课程的畏惧感,解决因为母语影响带来的口译听取信息阶段、分析理解阶段以及表达转换阶段等各流程的进行,从而提高英语口译过程的准确度和效率,最终圆满完成口译任务。

如果藏族大学生既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又具备扎实的英汉双语语言能力,能够学好英语口译课程,他们将会成为西藏与外界交流和连接的最合适的桥梁。培养他们成为优秀的口译人才,不但能够帮助他们从事相关职业,寻求更好的自身发展,也能够为西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西燕.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性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

[2]雷天放,陈菁.口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3]杨柳燕,苏伟.口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4]张杰.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英语教学设计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

[5]马学伶.情感因素对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