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微”族词语研究

2017-12-21 22:04哈长辰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4期
关键词:模因强势词语

【摘要】模因论起源于新达尔文进化论中阐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模因是模因论中的核心概念,是由基因一词模仿而来。人们在日常交谈、写作中使用的任何字、词、句、段落、语篇等,在经过再一次模仿、复制、传播之后,都可以被称作模因,它作为文化传播的单位,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微”族词语,是在微博一词的出现之后,在网络媒体、休闲娱乐等多个领域,派生出大量的“微XX”的新词语。近年来,这类词语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同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目前从模因论的视角对“微”族词语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研究以“微”族词语为研究对象,运用模因论中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出“微”族词语产生的主要特征及功能,以及其出现的原因,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微”族词语,以达到促进“微”族词语自身复制与传播的的语用目的。

【关键词】模因论 “微”族 新词语

一、引言

2007年,Obvious推出Twitter,使得国外微型王国迅猛发展,引起了我国网络媒体的关注。随后,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微”族词语,如: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简历、微直播等,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许多“微”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趋势。由此,“微”族词语的产生和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在对“微”族词语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语言模因论能够揭示出语言产生、复制、传播的规律,可以从深层次对语言文化等相关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因此,本研究尝试从模因论的视角来研究“微”族词语的产生、复制、语用功能和成因,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微”族词语,同时为语言的分析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模因与语言模因论

1.模因论。模因论是以新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为基础,来对文化进化规律进行解释的新理论。模因是模因论的核心概念,最初是由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Dawkins(1976)认为模因是文化传递的单位,即通过一个过程从一个人的头脑跳到另一个人的头脑中来,这个过程从广义上也可叫做模仿。Richard Brodie(1996)和Aaron Lynch(1996)在出版的书中就模因的传播提供了很多例证,并揭示各种具有危险性和毒害性的模因类型。著名哲学家Daniel Dennet也接受了模因的观点,并运用模因理论阐释心灵进化的机制。Dennet将模因理解为被传递着的观念,是从属于并执行着进化规则的系统的信息。Delius认为模因是记忆神经网络中被激活了的和未被激活的突触集合体,或者是因经验而受到改变的突触集合体;Grant则用他自己的模因学术语将模因定义为影响人类心理的信息模式。1998年8月在比利时召开的第15届控制论研讨会上专门组织了模因研讨会。专家们讨论了模因的研究现状及其作为独立学科研究的可能性,近年来西方文化传播领域也对模因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目前我国学术界开始了对模因理论的尝试研究和大胆创新,除了介绍模因和模因论,同时主要做了两方面的研究:模因论与各学科的交叉研究、对模因论提出了相关问题。

2.强势模因。Dawkins指出,模因根据复制能力、存活时间、传播范围的差异,分为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两种类型。强势模因指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一定时间内能广泛并持续传播的模因。强势模因具有信息精确,保真度高,生命力顽强,分布广泛等特点,其中在语言中表现出最高的使用频率、最强的稳定性、最长的存活时间的被称为稳定的强势语言模因,在文化发展中有着积极作用。它可以表现为基本詞汇、名人名篇、常用熟语等流传至今的文字;弱势模因指随时间推移、环境变化而逐渐消失的语言模因。弱势模因,由于信息量少,生命力弱,容易随环境变化而被人遗忘。

“微”族词语从它传播的效果可以看到其强烈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因此是强势语言模因,但不能断定其就是稳定的强势语言模因,“微”族词语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期内还会进行,但时代在改变,“微”族词语能存在多久要看“微”时代发展的时间。

三、“微”族词语的语用特征

随着网络发展出现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微”族词语,指人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新出现的并被广泛传播的沟通交流的词语、句式等。由于被主要应用于虚拟空间环境里,它在人们使用的原有语言基础上增添许多新元素。

首先,“微”族词语实用、权威、合理,使“微”族词语得以广泛传播。语言模因的形成取决于语言本身特性,例如:实用性、合理性等。换句话说,“微”族词语只要具备一个或多个具体特性,就可能受到人们的注意,从而得到复制和传播。其次,“微”族词语也有短小、精练的特征,例如:“微博”、“微访谈”、“微直播”等,这些词语流行的原因在于它与传统方式相比更灵活、更具有人性化。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它具有互动性,网民可以随时发表观点看法,或和朋友共同分享自己感兴趣的流行“微”族词语。再次,“微”族词语具有创新性和形象性,这促使“微”族词语产生强大的社会影响和关注度。“微”族词语之所以能得到迅速、广泛传播,取决于模因的本质特性。根据模因论的相关内容,模因是自由、自私的,它们并不会有计划或有选择地传播,也不会考虑这些复制传播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从模因论视角看,可以说“微”族词语的语用目的是不断地进行自我复制、传播,它们会为了达成目的而采用各种语用方法,使其自身具备实用、合理、权威等语用特征。

四、模因论视角下的“微”族词语

1.“微”族词语的模因复制过程。“微”族词语作为一个具有实在意义的独立词语,具有构词的能力,它是词语模因。基于模仿人类基本的认知模式,模因论解释了如何复制、传播特定信息的模式。“微”族词语作为词语模,包含了同化、记忆、表达、传输四个阶段,它成功实现了词语的复制传播与推广。

2009年8月,新浪网将“微博”这一新词语推广到中国网民中来。“微博”一词在汉语中随之出现,这是新形势下词义演变的结果,它是“微型博客”的简称。随着中国网络和通讯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微信的出现,“微”逐渐被引申为“见微知著,集微成巨”,“微电影”、“微时代”、“微力量”、“微公益”、“微商”、“微民”、“微小说”等不断出现,满足了人们追求时尚的心态,从而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在此过程中,“微”字通俗易懂,方便记忆。停留时间越长,模因被复制、模仿的次数就越多,被感染的机会就越大,潜在关注它的人会越来越多。再加上现代网络技术、新闻媒体的推动,“微”这一模因不断被复制扩散、表达和传输,逐渐壮大发展成为“微”族词语。endprint

2.“微”族词语的语用功能。网络中使用“微”族词语有其特殊的语用功能和作用,它能更好地引发大家对其使用的兴趣。“微”族词语这类强势语言模因,它通过特定语用功能达到了与人交流的目的。具体包含一下几个功能:

(1)交际功能。“微”族词语的主要功能是将网络世界中陌生的人通过模因联系在一起进行交流,其根本是为了寻求友好的人际关系、并获得信息,实现成功交际目的。人们在“微”族词语模因中可以发现熟悉的模因,从而运用“微”族词语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改变模因的习得方式,提高语用交际的能力。例如:“微简历”这一词语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人们所关注的就业求职的问题,由于该形式简洁、创新,使得在人们的脑海中容易形成极强的认知域,很容易与人交流,该语言形式的模因才能够大量复制、广泛传播。“微简历”的流行借助的正是直接“微”族词语的影响力,得以最大程度上达到宣传、传播的语用目的。

(2)语境指向功能。在“微”族词语模因过程中,语境指向功能通常表现在语言交际的活动中,听者要准确无误理解说话人所传递的信息和真正目的,必须依赖于语境。换句话说,语境在话语交际中对语言的表述和理解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为语境能提供话语中的全部信息,如:话语内容所处的时间、空间、社交背景等,暗示谈话者的身份、社会地位等。

例如:微电影使得过去传统电影曲高和寡的单项度的艺术殿堂回归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

(3)情感驱动功能。情感驱动功能指的是让“微”族词语真正“动”起来,成为强势模因的强大驱动力,有些模因能得以成功复制是因为能够激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反应,同时产生共鸣。在日常生活中强势流行的语言模因大都采用情感驱动的方法,加快自身的复制,增强词语的表达效果。

例如:腾讯微博“你的心声,世界的回声”、新浪微博“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等。

这些微博中使用的“微”族词语模因都非常贴切地把情感渗透到语言中去,激发人们的情怀,达到更好的宣传、传播效果的语用目的。

(4)文化认同功能。在语言交流中,“微”族词语具有社会指示、文化认同的功能,文化认同功能使得交际双方保证了更准确、流畅的交流过程。说话人和听者都需要有共同认定的信念、共通的概念结构,才能让他们在交际过程中对话的目的和意图得以相互理解和交流,同时,说话也能使得双方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例如:微小说是通过以微博为主要平台的新兴小说形态,由于其贴近生活、反映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精神而流行。微小说除了内容简短,更是让读者回味无穷。这是微小说具有的独特魅力,同时与读者通过互动达到文化认同的目的,实现其文化认同功能。

3.“微”族词语成为强势模因的原因。Brodie (1996) 指出,模因进入人类的大脑时是没有准许的,它能在人们不知道的情况下成为人类思维活动的部分并影响其生活,这种模因通常是强势模因。现实生活中,多数成功的模因都是强势模因。其具有三个相同的特性:多产性、长寿性、复制的忠实性。本研究中所分析的“微”族词语因为迎合了人类语言特点而成为强势语言模因的。由此可见,“微”族词语能成为强势模因,是因为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简易性:人类的记忆、理解力是有限的,所以其在交流中更加倾向简单、易于理解的模因,这符合人类的认知特点。“微”族词语结构简单易懂,是口语化的结构,有利于“微”族词语的传播。(2)新颖性:杨婕(2008)表明,人们在语言使用中都有求新的心理,所以在使用语言时多喜欢用陌生的表达方法,这是人们使用语言的一种潜在的心理。3.时尚性:沈孟璎(1995) 认为,“词缀 + 双音节”“双音节 + 词缀”的结构成为了语言表达的主流,即三音化成为了词缀新词的主流。

五、结语

通过结合模因论,以及前人分析总结的相关理论、網络媒体和日常生活中实例分析,解析“微”族词语产生的主要特征及功能,以及出现“微”族词语的原因,同时通过理论与当今社会实际情况的结合,揭示出一些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微”族词语的现实情况及发展趋势,让人们在把握“微”族词语整体情况的基础上,更加准确地将“微”族词语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本研究对“微”族词语的分析探索,不仅丰富了新型词语研究的内容,为词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同时,本研究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能够让人们在日常交流、写作中顺应时代的要求,合理使用“微”族词语。

参考文献:

[1]Dawkins Richard.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192.

[2]Susan Blackmore.The Meme 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 (2):108-114.

[4]杜世洪.基因、摹因、摹因学—摹因研究在中国的现状与问题[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0-93.

[5]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201-209.

作者简介:哈长辰(1993-),男,吉林磐石人,英语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生态语言学,二语习得,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因强势词语
强势崛起的商业,共塑城市新繁华
找词语
“指数暴跌日强势抗跌股”的次日大喜大悲命运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An Analysi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新闻标题与模因传播
英语教学中模因复制现象探析
模因理论视角下的英语专业教学
词语积累
强势行业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