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利奇的礼貌原则看日语的“配虑表现”

2017-12-21 16:15钟子龙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4期
关键词:礼貌原则

【摘要】在日语研究中,关于“配虑表现”定义的讨论有很多,但至今仍无定论。利奇的“礼貌原则”很早就已开始运用于英语语言的研究,但是将“礼貌原则”运用于日语语言方面的研究却并不多见。笔者尝试从利奇的“礼貌原则”为出发点,结合例句分析日语会话中的“配虑表现”,就“礼貌原则”是否适用于日语现象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礼貌原则 日语会话 配虑表现

“配虑”一词在《大辞林》中的解释为:“心をくばること。他人や他の事のために気をつかうこと”。《新明解国语辞典》对其的解释为:“想定されるいろいろな場合に対する対処の方法を考えて何かをすること。(狭義では、相手への心配りを指す。)”中文通常译为“关怀、关照、照顾、照料等”。

那么关于“配虑表现”是如何定义的呢?在当代日语研究中,对于“配虑表现”这一说法的定义还未成定论。1999年,在第22届日本国语审议会议第一委员会上曾经讨论过“配虑表现”这一说法,其会议记录中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在关于敬语表达的探讨中,不仅仅涉及狭义的敬语表达,还应该包括「僭越でございますが」「ご高名は伺っております」等不失礼于对方的表达方式,诸如「春らしいスカーフですね」等积极取悦对方的表达方式也很重要。所谓敬语是对上位者使用的表达方式。应将刚刚提及的表达方式称为「配慮表現」。但遗憾的是,会议最终并没有采用这一说法并表示今后将继续探讨。

然而对于这样一种语言现象,部分日语研究者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生田(1997)初次采用了“配虑表现”这一词语,生田认为将“礼貌语言”称为“配虑表现”更为恰当。

京都大学彭飞(2004)将“配虑表现”定义为:人们在使用语言交流时,为了不让对方伤心而使用的“緩和表現”等表达方式,以及为了让自己给对方留下积极印象而采用的顾及人际关系的表达方式。

山冈政纪(2004)定义为:在会话表达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与对方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使用的语言表现形式。

守屋三千代(2004)则对“配虑表现”作出了较为具体的定义:在不伤害听者的尊严的同时,完整地将想传达的意思表达清楚,此外考虑是否使用敬意、郑重、亲切以及保持距离感的表达方式,诸如这样的反映顾虑的表现形式称为“配虑表现”。

综合上述定义,“配虑表现”主要表现为人们在日常交流中,为减少与对方相互之间心理上的摩擦,要尽可能体察对方的心情,考虑与对方之间的关系,顾及说话的场合等,以保持良好愉快的交流狀态。由于“配虑表现”一词本身很难译为简洁而准确的中文词汇,为便于今后进一步探讨,故本文仍沿用日文。事实上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存在“配虑表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不同的语言所采用的“配虑表现”方式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为了减少摩擦,不失礼于对方,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日语自然也有其独特的“配虑表现”的表达方式。本文从“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的角度出发,结合例句分析,来对日语会话中的“配虑表现”作初步探讨。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在他的《语用学原则》中效法格赖斯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提出了另一条语用原则:“礼貌原则”。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包括六条准则和若干条次则。其中的两条即为“得体准则”和“慷慨准则”。

(一)得体准则(Tact Maxim):

a.最小限度地使别人受损(minimize cost to other);

b.最大限度的使别人受益(maximize benefit to other)。

(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

a.最小限度地使自己受益(minimize benefit to self);

b.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受损(maximize cost to self)。

上述中的“得体准则”以受话者为出发点,体现了尽量减少他人的负担,同时尽可能扩大别人的利益,即减少表达有损他人的观点。“慷慨准则”则以说话者为出发点,体现了尽量减少自己的利益,同时尽可能增加自己的负担,即减少表达有利于自己的观点。那么这一原则是否同样适用于日语呢?下面笔者通过例句进行考察。

一、以受话者为出发点

例1:

A:先生のカバンを持ってさしあげましょうか。(我来给老师拿包吧?)

B:いいえ、大丈夫です。(不用了,不要紧。)

以上对话中,虽然说话者A是充满热情、满怀好意地想要帮助B,但对于受话者B来说却是不礼貌、不得体的。依据“得体准则”和“慷慨准则”,A的行为确实是在减少他人的负担,扩大别人的利益,同时减少自己的利益,增加自己的负担。但是为什么B依旧在心理上无法认同呢?这是因为「あげる」「やる」是以说话者为出发点,在日语授受关系中表示“为对方做某事”。这种表达是说话者积极主动地对对方施加行动,然后把行动作为利益好处转移给对方。从语法的角度来说这种表达方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あげる」「やる」表示施加恩惠、给与好处,所以在很多场合下日本人都是极力避免使用的。所以在例1中尽管A使用的「さしあげる」是自谦语,但依旧给受话者B一种通过他人的负担得到利益的感觉,心理上有给他人增添了很多麻烦的负担,自然也就不能显示出对老师B的尊敬。但假如例1的对话改为如下表达则会妥当很多。

例2:

A:先生のカバンを持たせ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我能有幸帮老师拿包吗?)

B:すみません、じゃ、お願いします。(不好意思,那就拜托了。)

在例2中,说话者A没有使用「あげる」,而是采用了「させていただく」这种表达方式。作为一种请求的表达方式,「させていただく」事实上将动作的发出者转移给了B,把“帮老师拿包”这样一件事情当成是一种荣幸,并希望得到这样一种恩惠。如此一来A变成了这件事情的受益者,自然也就没有为了B而增加太多的负担,从而没有给B带来多少心理负担,最终极其巧妙地化解了由于使用「あげる」而带来的不恰当。在日语的日常会话中,类似于这样的表达方式有很多,是“配虑表现”的典型范例。endprint

日语中的“配虑表现”不仅仅体现在为他人提供帮助的时候,在邀请他人吃饭时也有充分的体现。

例3:

A:じゃ、今度はわたしが奢らなくちゃ。(这次我请客!)

B: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まあ、別々にお払いしていいよ。(谢谢你。但还是分开付比较好哦!)

在中国,当他人提出请客吃饭时,我们通常都会怀着一种感激的心情,并且最后由请客的一方结账。但为什么例3中的B却认为分开付比较合适呢?这是因为在日本人的心中,请客吃饭会给对方增添很多的麻烦。所以对于B来说,他认为给A带来了负担。如果在一起吃饭时分开结账,那么这样的矛盾心理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大部分日本人遇到这种情况会选择“分开对待”,不互相添麻烦,这样的做法正是体现了日本人的“配虑表现”。

日本人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外出游玩时常常会买一些当地的特产以此作为赠送亲朋好友的礼物。在日本人赠送礼物的这样一个过程中,往往也能体现日本人的“配虑表现”。

例4:

A:つまらないんですが、どうぞ、食べてみてください。(一点小东西,不成敬意。请您尝一尝。)

B:わざわざいらっしゃっていただいて、結構なものを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特意送来这么好的东西,真是太感谢了。)

A:いえいえ、安くておいしい店ですから。ついでに買ってきました。(哪里哪里,这家店的点心好吃又便宜,只是顺便买了一点。)

B: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じゃ、いただきます。(真是谢谢您。那我就不客气了。)

例4中的对话保持了一个良好的交流状态,A的表达方式并未给B带来太多的心理负担。A在对话的开始即说到自己相赠的东西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不会让B心里过意不去。此外,“ついでに(顺便)”说明购买这件礼品时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整个对话过程反映出自己并没有为B买这件东西而增加多少负担,因此B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心理壓力。可以说会话整体是非常和谐且十分愉快的,是“配虑表现”的典型。

二、以说话者为出发点

例5:

A:空港まで送っ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可以送我去机场吗?)

B:ええ、いいです。(好的,可以。)

A:気を使っていただいて、申し訳ありません。(让您为我费心,不好意思。)

B:遠慮しないでください。今、休みですから。(别在意,今天我休息。)

在例5的表达方式中,说话者A以自我为出发点,通过「くださる」这样一个授受表达将送机这一行为体现出来的恩惠向自己这方移动,表达出自己得到恩惠增加了B的负担,进而表达出对于B的“配虑表现”,同时表达出对B的感激之情。

类似于例5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おかげで、助かりました。(多亏你帮助了我。)”“そうしていただければ、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如果这么做的话就太感谢了。)”等等。

综合对以上例句的分析,笔者得出日语中的“配虑表现”存在以下关系:

三、结语

一方面,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社会文化背景,造就了日本人这样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习惯。日本作为一个岛国,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这使得早期的日本人接触外界的机会较少。此外,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单一民族的文化心理促使他们总是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再加上日本自古以来的“以和为贵”的传统思想,等等这些因素让日本人意识到维系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由此促成了日本人体恤他人的文化心理。另一方面,“配虑表现”这一语言现象也反映和折射出日本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日本人的语言心理。在日本社会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等级制度,“年功序列”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这使得日本人在日常与他人的交流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份。日语中的“配虑表现”体现出日本人体谅对方,顾及对方感受的语言心理。

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常常只停留在语句的字面意思,却往往忽视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和语言所传达出来的心理。通过对日语中“配虑表现”的考察,可以发现日语中“配虑表现”的语言规则,从而了解到日本人的思维模式,学会日本人的交流习惯,最终掌握地道的日语,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日语、了解日本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姫野伴子.配慮表現からみた日本語1[J].月刊日本語,2003(4):66-69.

[2]姫野伴子.配慮表現からみた日本語11[J].月刊日本語,2004(2):68-71.

[3]彭飛.日本語の「配慮表現」に関する研究-中国語との比較研究における諸問題[M].東京:和泉書院,2005.

[4]彭飛.[日本語の配慮表現に関する研究][M].大阪:和泉書院,2003.

作者简介:钟子龙(1996-),男,汉族,江西赣州人,现为南阳理工学院日语专业本科2015级学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影视作品台词的语用解析
简析好友对话中的不礼貌语言
《老炮儿》之语用分析
从违反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解读美式幽默
商务英语信函的写作原则及写作技巧
从合作和礼貌原则谈商业场所公示语的翻译
礼貌原则在汉语语境中的积极和消极两面
礼貌原则下酒店英语委婉语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