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遗产角度解读《喜福会》中华裔母女价值观念

2017-12-21 18:13丁皓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4期
关键词:喜福会文化遗产价值观

【摘要】《喜福会》对4对在中美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华裔母女关系进行了刻画,该文在跨文化交际中,从文化遗产角度对母女关系、中美文化价值观、及其冲突与对话进行解读。

【关键词】喜福会 文化遗产 母女关系 价值观

《喜福会》于1989年问世,是美国华裔文学代表人谭恩美的处女作,获多项文学大奖,并于1992年由田青首次翻译成中文,获得评论界和读者的极大关注。粗略统计,自1993年至2017年,中国知网收录关于《喜福会》的论文多达一千六百多篇,极大丰富了作品的内涵。本文尝试从遗产角度解读美国华裔的母女关系,价值观例如婚姻观,教育观,面子观及其冲突与对话,为国内美国华裔文学和跨文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一、文化遗产概念及分类

1.文化遗产概念。在《联合国文化遗产公约》第一条中,文物、建筑群、遗址被认为是“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著名遗产学家Laurajane Smith对“遗产”的定义是:遗产不仅仅是关于过去,虽然也是关于过去的,遗产更是一种为现在而服务的参与过程和交流行为。

2.文化遗产分类。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此文中,4位华人母亲的言传身教,价值观念和教育方式对女儿们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被看成是一种代际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喜福会》中母女关系及价值观念

1.《喜福会》中母女关系。主人公吴精妹与母亲的关系是全书华裔母女关系的典型。书中的4对母女关系虽然有所差别,但华裔母亲与女儿们的矛盾与冲突,最终进行对话,走向和解的过程是相通的。吴精妹对母亲的反叛与排斥也是其他女儿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的。通过讲述母亲的故事和对母亲的追思,她更深刻的了解自己,认同和接受母亲。

在面子观上,中国人既要面子又想要表现得很谦虚。中国家长总喜欢向别人炫耀孩子取得的荣誉,认为这样非常有面子。因此,深受美国文化熏陶的薇弗莱无法容忍母亲因为愚蠢的面子到处炫耀,与母亲产生了冲突。矛盾的是母亲在炫耀的同时,又否定薇弗莱的努力,说她只是运气好。在中国,一种贬低自己式的谦虚会让别人更认可和尊重你。但美国更崇尚人权、平等与自由,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薇弗莱因为这个问题和母亲大吵一架,不欢而散。后来薇弗莱带里奇回家吃饭,他听了薇弗莱妈妈的谦虚之后,立马往清蒸排骨里面倒酱油的行为在中国人看来是对主人特别不尊重的表现,但是在美国文化中长大的里奇并没有听懂薇弗莱妈妈的谦虚,反而他认为自己帮了未来丈母娘的忙。另外,中国人很喜欢大排场,在飞黄腾达后,一定要衣锦还乡才行。

2.《喜福会》中文化遗產与价值观念。在美国文化下长大的几位华裔女儿都嫁给了美国人,但母亲的价值观念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深深的影响着女儿的生活和幸福,与她们的美国丈夫产生了冲突。这些价值观念包括婚姻观,教育观和面子观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1)婚姻观。中国传统的婚姻观认为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人在婚姻中是从属地位,没有追求幸福和选择的余地,只能祈求男人施舍可怜的爱。多数情况下,婚姻是一场交易,女性成为这场交易中无人关心爱护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安梅曾说,“母亲并不爱吴青,在中国,一个姑娘往往不是为爱情,而是为地位而结婚的。”而关于她自己的婚姻,她说道,“即使后来我知道我将嫁给这么个糟糕的男人做妻子,但我是不可违抗,只能认命的。”

美国的婚姻观倡导男女双方平等、自由、相互尊重和爱护。与丈夫哈罗德平摊一切生活费用让丽娜很痛苦。母亲鼓励她积极地与丈夫沟通,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很可惜两个人的矛盾无法解决,最终离婚。遭遇冲突的还有露丝与特德。婚后,露丝事无巨细地帮助丈夫,虽如愿取得爱达荷大学奖学金,她却放弃自己的求学梦,支持丈夫的事业,但却引发了特德的不满,差点离婚。通过丽娜和露丝的婚姻经历可以看出,美国人更希望夫妻双方经济独立,有自由的空间,非常的理性。但在中国人看来,钱财是共享的,而且大部分情况下是由妻子掌握家庭财政大权的,因此受妈妈影响严重的丽娜对夫妻两个人AA的行为感到十分痛苦,但面对问题时不会积极沟通和协商解决,只一味地隐忍和退让。而受母亲影响的露丝觉得婚后要做贤内助相夫教子,默默无闻不计回报的付出。在两人准备离婚之际,露丝喊出了婚后不曾有过的心声,让特德对她产生了新的认识,由此挽回了婚姻。受不同婚姻观影响势必会有矛盾和冲突,只有相互理解,积极对话才有可能消除矛盾。

(2)教育观。不同文化中的教育观差异也非常大。安梅回想起少女时代“舅母对待孩子,向来粗暴得很。”在中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家长对孩子打骂进行教育是很常见的。但在美国打孩子,体罚是犯法的。除了对孩子暴力相向外,中国也有些家庭对孩子非常的溺爱。童养媳龚琳达回忆起自己丈夫在大人无节制的宠爱下横行霸道,惹是生非,对他人没有爱惜之情。与被溺爱的中国少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虽然出生显赫,但却谈吐儒雅、彬彬有礼的特德。

父母对于孩子都有殷切期望,但也存在一些文化差异。吴精妹在一次汇报演出失败后,母亲无视她内心的痛苦,依然逼着她弹钢琴。在她哭闹的时候,母亲却用中国话高声说,“世上从来只有两种女儿,听话的和不听话的。在我家里,只允许听话的女儿住进来。” 这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家长的做法,将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和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出身富贵的美国人特德第一次带露丝去见自己的母亲时,他母亲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意,觉得露丝配不上自己优秀的儿子。但在特德告诉母亲自己很爱露丝,想要和她结婚后,没有施加压力,进行干预。即使儿子没达到她的期望,她不认同儿子的选择,但她还是保持着对儿子的基本尊重。

(3)面子观。在中国大多数时候,面子代表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声誉。传统观念里,面子比一个人的性命还要重要。在安梅小的时候,舅妈咒骂她妈妈,让她领悟到了外婆为什么要喋喋不休地对她说,“当你把脸皮丢了,安梅,就好比你把项链给掉进井里了,唯一能挽回它的办法就是,跟着跳进去。”由此可见,在中国文化中,如果一个人丢了脸面,那连活着的价值和意义也没有了。这与美国尊重生命,关爱人权的价值观是冲突的。另外文中还提到安梅姨和家人回了趟中国,为了在众亲戚前演出这场衣锦还乡,他们总共花费了九千美金,超出了预算的7.5倍。很多时候,中国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人如果赚钱了或者功成名就了,没有大张旗鼓的衣锦还乡的话,就不是真正的有脸面。与此冲突的是,在美国,一个人赚了钱极有可能会做慈善来回报社会,低调的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更像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弘扬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广阔胸怀。

但中国人有种很矛盾的心理,既死要面子,又提倡谦虚。受这种中国式面子观影响的还有被称为唐人街“小棋圣”的薇弗莱。母亲总是喜欢带她去在大街上,逢人就得意的告诉别人她是她的女儿。薇弗莱有次终于忍无可忍爆发了,“如果你那么想炫耀的话,为什么自己不去学下棋呢?” 薇弗莱受不了母亲拿着自己的成绩去炫耀的样子,为此两人大吵一场。

中国式谦虚是想要获得他人表扬和赞美却故意贬低自己的谦虚的态度和做法,这与美国文化中的直接坦率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容易产生冲突。薇弗莱带男朋友去家里之前,一再的叮嘱他要夸赞她妈妈的手艺。当薇弗莱妈妈谦虚的说自己拿手的清蒸排骨和腌菜太淡了,味道不好时,里奇不明白这向来是中国式的谦虚,“在妈的恐怖注视下”往清蒸排骨里面倒酱油。饭后里奇还自我感觉良好,认为他们很合得来。另一个例子是,当薇弗莱在小广场下棋时,周围会围上一堆中国人和旅游者。但她母亲会以中国式的谦虚对众人解释着:“这小姑娘,懂什么下棋,只是凭运气罢了。”这样的谦虚让薇弗莱对母亲很不满意,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她并不理解母親虽然人在美国,但是来自中国的传统思想和做法却并没有改变。

三、结束语

《喜福会》这本小说表面上是叙说4对华裔母女关系及价值观念的冲突与对话,实际上却反映了更深层次的文化遗产问题。文化遗产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是维系两代人、家庭之间的纽带,是连接东方与西方两种文化的桥梁。只有兼容并包,取长补短,才能达到和谐统一。发生冲突时应该积极沟通和对话才能增进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理解和包容。

参考文献:

[1]程爱民,张瑞华.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J].国外文学,2001(3).

[2]关晶.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差异[J].长春大学学报,2005 (5):67-69.

[3]贾轶群,隋艳娜.《喜福会》中的跨文化阐释[J].语文建设, 2014(7).

[4]李颂华.文化冲突与融合——《喜福会》的人物叙事角度研究[J].语文建设,2015(7).

[5]李雪梅.母女冲突:两种文化的冲突——评《喜福会》[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6]刘雪芳,林晓雯.《喜福会》在中国的研究管窥[J].绥化学院学报,2015(8):66-69.

[7]莫山昀.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差异与冲突[J].影视文学, 2015(418):107-108.

[8]宋晓路,王林.《喜福会》文学评论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8):101-103.

[9]孙露露.中西面子观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0(9-10):25-28.

[10]谭恩美.喜福会[M].程乃姗,贺赔华,严映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丁皓(1992.9-),女,汉族,湖南株洲人,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喜福会文化遗产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跨文化视阈下的中美文化冲突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电影《喜福会》中母女双重文化境遇中的自我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