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告中的设计色彩

2017-12-21 22:03曲振芸
神州·上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设计色彩广告情感

摘要:设计色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消费品、生活必需品一般都会颜色亲民,符合生活日常搭配的产品,会让人感觉这些产品可靠有保障,并且室内设计装潢相呼应。设计色彩是让消费者感受到其中的价值和内涵。因此设计色彩不仅要结合商品本身的价值,也要与人的人文情感达到共鸣。广告是设计色彩最本质的表达和传承情感的媒介。

关键词:设计色彩;广告;情感

一、设计色彩现状

(一)色彩文化

能使我们的皮肤起栗的尖锐单调的声音,使人目眩的强光,美丽的景色当前,我们对之足以忘餐。红色使人感到温暖,青色使人感到寒意。康定斯基关于抽象主义绘画的理论从整体角度出发看似荒谬,但其中对于色彩的文案却相当精彩。他提出俩组“色彩的三和音”,并把俩组连接起来成为一环,构成色彩协和的圆环。与此同时他提出“色彩的语言”,把色彩的调子分为暖和寒、明与暗。也形成四种组织,即;暖而明的,暖而暗的寒而明的,寒而暗的。所谓暖调,即倾向于黄色而言,所谓寒调,即倾向于青色而言。黄色是远心的,青色是求心的。红色是无限界的突出的暖色,充满旺盛的精神,有生机勃勃的感觉,像血液的循环,永无止境。在红色身上看不出黄色那种轻快之感。但若将红色与青色相依,就深化为使人带寒的紫色,虽然也能表现出深化之后的热情,但色彩的活动性却削弱了。红色若依同性质的黄色为伴,则可以提高调子的明度,便是橙色,又开始向周围作放射又融合的运动了。橙色就像是自信的人,带着特别健康的感情。黄色是地上的色彩,它不能深化,加上青色便寒,就使其带上病色。青色深化后,便导入无限空虚的世界。暗青色有种神秘的感觉。明青色如对碧空,给人以无关心之感,黄色极度轻快而不能有伟大的深,青色因为极度厚重,所以能升至到太空高处。

(二)设计色彩文化

设计色彩并不是单纯的模仿为满足,而是应用比自然色彩更多样、更丰富、更有表现力、更动人的颜色。例如设计用餐产品的色彩,用得得当可以使美味佳肴更加引起人们的食欲,否则,可口的有营养价值的饮料,人们也不敢入口饮用。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这早已是众所周知的。设计色彩对于构图、造型都有一定的影响,色彩使用的恰当与否都直接影响整个构图和造型的美。设计色彩不仅要把自然界中绚丽多彩的色彩运用到设计中来,更重要的是利用自然界的色彩并超越征服自然界的色彩。设计色彩要占用色彩,征服色彩,作色彩中的设计。

二、设计色彩在广告中的应用性设计

(一)设计色彩的商业属性

广告制作中设计色彩的运用,是构成广告设计十分重要的因素,对广告设计的成功与否有着直接的影响。设计色彩对人的感情活动具有深刻影响,同时对广告设计具有象征意义。广告独具特色的色彩语言,使消费者更容易产生亲近感,设计中的色彩效果对人们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广告中设计色彩的主要功能是向消费者传递某一种商品信息。设计色彩与消费者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也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在视觉传播中色彩具有第一性的作用,人们对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普遍的形式。

(二)设计色彩的人文属性

色彩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心理、激起人的情感共鸣。设计色彩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和烘托、渲染广告的内容。那些成功的、令人难忘的、引人入胜的、绚丽新颖的广告,都是巧妙地运用了色彩这个广告要素的结果。从视觉效果上来看,广告中的色彩更具有吸引力,颜色鲜艳的广告,会自觉与不自觉地被其吸引,使人眼前一亮。 广告设计中的有设计色彩会给人以酸、甜、苦、辣的味觉和视觉感受。合理运用色彩搭配,在广告设计中是必要的。因此达到内心共鸣必须在广告设计中所引用。客观世界对于颜色审视的过程中,由于主体的情感因素的作用,判断的结论会使客观色彩感染情感的因素,并对色彩产生幻想和想象。

(三)设计色彩的自然属性

设计色彩要以消费者能接受和理解为前提,设计师还需要审视、观察、实验、总结生活中的色彩语言。设计色彩的自然属性是广告设计创造色彩的语言方式。在万千物质中去寻找美的色彩,再按照美得法则和表现构思的需要,把其组织起来,创造出广告设计的色彩美。要使设计色彩成为广告设计影响人的思想及情感表达强有力的手段。使设计色彩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要使色彩符合人们劳动、休息、旅行、喜庆等的需要,要让广告设计使人激动、欢乐、悲伤、鼓舞、回忆、宁静等。色彩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感觉、感情、意识、精神,培养着人们的趣味。色彩真的是无孔不入,在这一点上,是任何形式都不能与之相比的。

设计色彩具有极大的普及性,是人们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对人的作用主要是为人使用,美化生活,使人的生活充满美得因素。在美化生活的过程中对人的思想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广告中的设计色彩利用本身媒介的表达与自然色相结合。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创造出色彩的交响乐。使设计色彩成为在某一个时代、某一个民族全体生活的背景。

参考文献:

[1]安宁 编著.色彩原理与色彩构成.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2][瑞士]约翰内斯.伊顿 著.杜定宇 译.色彩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

[3][日]城一夫 著.亚健,徐漠 译.色彩史话.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4]罗萍 编著.广告视觉设计基础.东方出版中心.2000

[5]辛华泉 编著.形态构成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6]高志侠,卢恒坤,刘丽君编.印刷色彩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7]杜功順 编.印刷色彩学.印刷工业出版社.1995

[8]崔唯 编著.色彩构成.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

[9]张福昌 编著.视错觉在设计上的应用.轻工业出版社.1983

[10]华健心 编著.标志设计与包装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曲振芸(1991-)女,鞍山,辽宁师范大学,在校研究生,设计艺术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设计色彩广告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校视觉传达专业色彩风景教学探究
广告语对广告效果的影响初探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