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都可做药引的藏 香 猪

2017-12-22 01:12
饮食保健 2017年23期
关键词:药引藏香肉质

粪便都可做药引的藏 香 猪

藏香猪又名“人参猪”和“蕨麻猪”,被称为“喝泉水、吃山珍”长大的藏香猪正在成为藏族饮食文化的一个品牌。

藏香猪为脂肪型猪种。饱和脂肪含量很低,不饱和脂肪含量较高。皮薄,肉质鲜美丰腴,营养丰富,是藏民喜爱的食物。当地藏香猪放养在山林间,常食用虫草(虫草有黄草、白草之分,结布村山间多白草)、松茸、蕨麻(也成人参果)等野生药材,因此不仅肉质上乘,甚至猪粪都被收购用作藏药药引。藏香猪成长周期较长,正常成猪出栏时间为一年以上。繁殖能力一般,通常一年可繁殖2次。生产能力与饲喂料营养成正比例相关。一次产仔8头左右。藏香猪因为它独特的营养地位,原生态的成长环境和鲜美的滋味,被称为“高原之珍”。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藏香猪的养殖也呈多元化态势。在餐饮文化更加理性的今天,对食材的要求日益提高。人们不再一味的追风猎奇,逐渐认识到生物品种的防疫要素。

营 养

藏香猪肉质细腻,脂肪少,营养价值高,瘦肉多可出 40%以上的瘦肉。其常年生活在山林中,以山林中丰富的野生植物为食,是真正的渴饮清泉,饿食山珍。上乘的肉质自古以来就是皇家贡品。

藏香猪的品质上有“六个最”即: 肉品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微量元素最高,脂肪含量最低,猪肠最长,猪皮最薄,鬃毛最长,是西藏的传统民族美食。肉质营养价值高,脂肪含量低,皮薄肉鲜不油腻。藏香猪香鲜细嫩,切片腊熏或快火小炒两相宜。

发 展

作为西藏特有的一种古老畜种资源,在藏香猪主要原产地西藏林芝地区,其烹饪方法已被列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并已申报第二批西藏自治区级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喝泉水、吃山珍”长大的藏香猪正成为藏族饮食文化的一个品牌。据介绍,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林芝地区、甘南和岷县地区的藏香猪质量较为上乘,在2012年去西藏拉萨、林芝、甘南及岷县等地酒店、饭馆吃饭的客人,大都会点一道藏香猪的菜肴,其鲜美的口感常常让食客赞不绝口。

发 源

藏香猪主要在四川省阿坝、甘孜;西藏的林芝、山南、昌都地区;云南省迪庆、甘肃的甘南和岷县等地。最大主产区在云南香格里拉。

“藏香猪”,又称“琵琶肉”。是纳西摩梭人传统风味食品。也是普米、纳西等族食物。将宰好的猪去毛、骨、内脏后,腹腔内抹上盐、花椒等调料,用细绳缝严,放在一个大木板上,上面盖块木板,再压上大石头,等水干后挂起来,形状好似琵琶,故称“琵琶猪”,其味道十分鲜美。清《滇南闻见录》有“丽江有琵琶猪,其色甚奇,煮而食之,颇似杭州之加香肉”的记载。猪膘肉色、香、味俱佳,是待客、馈赠的佳品。

采食习性

一般来说,藏香猪都是在我国西部饲养,而我国西部以高原、山地居多,因此,各种草料条件相对丰富。藏香猪采食范围极广采食能力极强。从草本到木本,从根茎到叶果,从地上到地下,从水面到陆地,均可采食。采食的主要种类有各种野菜类、草根、树叶、枝条,还有人参果、青杠籽等10余种。并且时常在浅水中捕食鱼类。饮水主要是山涧河流水或低洼地积水。冬季春季则常以积雪为饮。当地藏民都说,正是因为藏香猪常年生长在洁净的山中,以清泉甘露为饮,以人参虫草为食,才造就了它鲜美无比的肉味。

栖息习性

野牧藏香猪多趋向于避风、向阳、干燥、遮雨、挡雪、御霜之地为栖息场所。一般情况下藏香猪可直接拱土为窝或以穴、坑为窝。带仔哺乳母猪则多以拱土为窝,上盖枯枝、叶草等建一简陋栖息地。猪群白天在栖息地附近采食、饮水、活动。其活动范围一般在 2km 以内。藏香猪傍晚返回栖息地之前,习惯于在栖息地附近排泄粪便。野牧活动一般在白天进行,尤其在上午8时至11 时,下午3时至6时左右。晚上基本停止活动,除偶然排泄粪便和受到惊扰外。

迁移习性

野牧藏香猪具有集体迁移习性。藏香猪的采食、栖息场所更换频繁程度取决于食物、饮水、敌害等诸因素。在水草丰茂、食物充裕、敌害较少之地一般滞留时间较长;一旦采食、饮水、安全受到成胁或侵害时,猪群便自发性地迁移别处。一般迁移间隔期约为 7~ 40天,迁移距离约0.5~2 km 。

猜你喜欢
药引藏香肉质
“绿嘉黑”肉质风味与生长性能双丰收
春日水中鲜
小药引发挥大作用——谈谈中药“药引子”的妙用
“香煎”出好味
“高原明星”藏香猪
藏香猪的生物学特性及饲养管理
冬令进补食物作药引
藏香
藏香治疗失眠的理论源流和依据探析
药引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