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价值与应用

2017-12-22 22:06朱训明
法制与社会 2017年34期
关键词:优秀文化传统

摘 要 利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来矫治罪犯,是对传统文化方式的改造与创新。以传统优秀文化为内容和改造的方式,突破传统矫治的简单粗暴性,改变了强制性思想灌输的矫治方式,调动了罪犯改造的积极性,契合了罪犯心灵的内在需要。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罪犯进行矫治,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切实可行的矫治方式。

关键词 传统 优秀文化 心理矫治 罪犯教育

作者简介:朱训明,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罪犯心理矫正与测评、戒毒康复与机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2.008

一、文化的价值整合与教化功能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具有一个宽泛的概念, “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著名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认为,文化是以使用符号为基础的现象体系,而人类符号能力的最重要的形态都是通过语言展现的,怀特进一步认为:人类行为变量是文化变量的函数,真实的文化变量反映出来的是具体内容,而行为变量反映出来的只是外部轮廓 。这句话的意思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决定论有关联。1871年,英国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人和文化都是存在于社会中的因需要存在而习得能力与习惯的复杂物种,文化的类型包括道德、法律、习俗、信仰、艺术、知识。这是片面理解文化的经典定义。

文化有外显和内隐两部分:外显部分为各种物化实体、符号、行为方式,内隐部分则是价值体系和意义系统,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为整合价值观念,使人们适应现实社会并影响社会。距今3000多年的《周易》中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可见“以文教化”的“价值整合”作用和“社会秩序与伦理形成”功能十分明显,即:文化深刻影响并塑造着人们的价值选择,深刻影响着社会秩序和伦理。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罪犯心理矫治

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

早在两千多年的春秋时期,就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他们通过深入探究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提出了博大进深的思想观念。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儒释道三教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深入影响到中国各个阶层。这种文化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具有法律无法起到的作用。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作为心理矫治的内容和方式,两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罪犯心理矫治的所要达成的目标可以借助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强大内容来实现。所谓心理矫治,从狭义的角度来说,罪犯心理矫治是指监狱在执行刑罚的条件下,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技术与方法,对罪犯实施影响,从而提高其适应生活的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重塑人格,实现罪犯再社会化的一种活动;广义的心理矫治,泛指罪犯的改造与矫治。对罪犯进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内容的心理矫治,可以让罪犯把文化中渗透的道德、价值吸收,并与社会的主流价值保持一致,让罪犯能够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总之,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作为心理矫治的方式是必要和可行的。

二、运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心理矫治的意义与价值

一是当今的种种社会问题,如信仰缺失、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的状态等等,从大的方面说,都是因为割裂中国传统文化导致的;脱离文化的母体,我们就不能完成文化认同,甚至会失去文化自信。我们需要找到滋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养分和那些活在我们灵魂深处的思想和观念。“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魂,文以铸之”,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永远都在于它对人类社会的思想启迪、精神引导与道德提升。

二是从罪犯犯罪的演变过程来说,罪犯有其自身的成长经历,他们犯罪往往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他们一开始往往是从违俗、违德、违纪开始,逐渐变为更严重的犯罪行为而入狱,其根源却在于价值观念扭曲,道德沦丧,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恰恰含有明显的道德劝诫与价值导向,包含着做人的基本准则,注重人的本性和品行的培养。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讲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偏重集体价值取向,重视认同;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讲“和为贵”;在人与自身关系上,讲究自律、自省。我们以儒家思想为例进行阐释,《论语》对于君子的阐述,如:“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君子义以为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有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体现了孔子的君子观,孔子所说的君子主要是用来指有道德、有修养的,具有完善人格的和高尚的情操人。如果罪犯能吸收这些思想精华,这会极大促进服刑人员的人格整合,有助于他们反思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问题。

在日常管理教育罪犯的过程中,监狱民警引导他们围绕孝敬父母、尊老敬长、诚信守约、勤劳俭朴、乐群利群等作为教育主题,使他們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陶冶。

三是反思传统矫治方法与手段,我们认为传统的矫治内容略显陈旧,强制性地灌输较多,罪犯个人改造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罪犯参与性不够。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作为心理矫治的内容,对服刑人员来说是相当新颖的,容易引起服刑人员的兴趣,并调动其改造的积极性,这些内容内化后,罪犯逐渐学会自律,这是治本之策。

四是法律法规支持。教育改造罪犯实施纲要 中明确提出:要让罪犯知晓良好的民族礼仪,优良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精神,优秀的民族品质。要使罪犯以科学的角度认识世界,进而明确人生目的,吸取人生教训,端正人生态度;正确的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待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难与失败。教育罪犯善于从小事做起,进行自我剖析,严格对待自己,掌握良好的道德修养方法,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罪犯矫治中的实践。《三字經》、《论语》、《增广贤文》等成为了服刑人员教育的课本;国学经典是佛山监狱服刑人员“必修课”:佛山监狱在国学经典教育这块“认准了理”,佛山监狱成为运用传统优秀文化进行罪犯矫治的知名样板。东方早报许珈于2009年11月30日以《上海监狱国学热盛行服刑人员憧憬于丹开讲》为题,报道了上海监狱系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

三、消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误区

(一)认为只要是传统文化就是落后的东西、无用的东西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维系了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但也要明确其中的不可以被借鉴的东西,即它的历史局限性。但不能认为只要是传统文化就是糟粕的东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东方内质与形态,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东西。它所包含的各种思想文化、政治文化、语言文化、艺术文化等不仅得到了传承,且在此过程中不断注入新鲜的活水,得到充实和发展。

(二)厘清现代法律文化与运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在监狱的日常管理中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现代法治文化却要求依法治监。徒法不足以自行,是故在守住法治底线的前提下,应善用传统文化。鉴于此,需要提醒监狱各级领导:切莫将西方社会的法治教条化、片面化。民国时期服刑人员陈志禧在他写给《监狱杂志》的一篇题为《入狱七年之回顾》一文中,记述了许典狱长和其他管理人员无微不至的仁慈、包容,使其“良心死而复生”。服刑人员并非全部穷凶极恶,他们人性中的真善美需要靠“人情、关系、面子”等传统文化因素的滋养。

四、总结

文化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文化的荒漠必将导致服刑人员的精神、心灵的退化。

实践证明,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是对传统教育改造方式的充实、改革和创新,是切实可行的。体现了“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利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对罪犯进行矫治的同时,注意克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注重启发与身教。

注释: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79年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美]L·A·怀特著.沈原、黄克克、黄玲伊译.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的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优秀文化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高校思政教育运用传统文化的对策研究
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吸收优秀文化促进身心健康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
阅读教学中优秀文化传统的渗透研究
“竹”的传统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