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

2017-12-25 14:10李华关锋
学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升学压力心理问题中学生

李华+关锋

摘 要:受到学习压力和社会形势的影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令人担忧,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向人们敲响警钟,必须要高度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其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中,找出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并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帮助中学生走出心理的阴霾,从而养成乐观、阳光的心态。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问题;升学压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3-008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053

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心理素质明显下降,尤其是随着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和社会形势的日益复杂,中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产生自卑、逆反、焦虑、厌学、追星、自杀等问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令人担忧,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影响家庭和谐和社会安定,需要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因此,学校必须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保持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造成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教育不适当,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习尖子生和学困生具有不同的态度,往往会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提高尖子生的学习水平上,而对学困生的关心不够,最终使学困生身心受到严重的打击,出现各种不良心理问题。有的教师会对学困生进行冷嘲热讽或者虐待体罚等,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排斥的对象,无法继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出现逃学、反抗、报复等错误的行为和思想。由于青少年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的思想和身体都处在发育的上升期,所以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协调和学生的关系,那么中学生很容易走上歧途。由此可见,教育的不恰当是造成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学生升学压力大,竞争日益激烈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很多,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或者“望女成凤”,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理想的学校,然后找到合适的工作。但这会使中学生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重压,不得不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学生的竞争就日益激烈,升学压力过大,最终导致中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有很多中学生把学校当成监狱,认为上学就是被关在监狱里,一点自由都没有,从而在心理上出现恐慌、悲愤等情绪,对于学习和生活失去信心。还有一些家长的行为对学生造成严重的伤害,当中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学生轻则挨骂,重则挨打,容易让学生出现破罐子破摔或者自杀等倾向,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近年来,中学生因心理问题出现的暴力事件屡见不鲜,给学校教育工作敲响警钟。

(三)家庭社会环境复杂,适应力不足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中学生情感充沛,精力旺盛,对自己的克制不足,容易冲动,再加上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很多中学生走上了歧途。

首先,家庭因素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如父母外地打工,孩子常年见不到父母,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因此心理上出现懦弱、胆怯等问题,不敢接触其他学生,也不善于参加集体活动;再如父母离异,使孩子心中受到很大的打击,面对其他人嘲笑或者鄙夷的眼光,学生心中异常难过、空虚。

其次,社会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也不容忽視。很多学生痴迷网络,逃课去网吧打游戏,并且沾染上吸烟酗酒等恶习,盲目模仿色情暴力行为,都造成了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和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缺乏辨识能力。

二、改善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师德建设

在新时期,学校必须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避免应试教育对学生再次造成伤害,全面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不要把学习成绩当作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也不要让升学率影响了教师的真正教育职责。改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需要教师不断尝试和努力,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兴趣。同时,教师要合理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知识,按照新课程理念进行授课,减轻中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学习压力。

(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办学水平和师资条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总结归纳中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在课程中向学生提出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使中学生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保持健康的身心素质。学校和教师都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心理健康课上,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发生的或者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进行案例分析,从而让他们意识到心理健康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学会克制自己的情感和调节自己的情绪。通过设置教学情境,中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重视家校合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家长要积极与学校进行配合,及时沟通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经常组织学生家长会,与家长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为中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家长要给孩子做出榜样,平时多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减少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还要多听取教师对孩子的评价,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而言之,中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无论学校、家庭、社会都要肩负起责任,努力为中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中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耿红卫.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J].兰州学刊,2004(2):201-202.

[2] 曾晓勇.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J].学子(理论版),2015(24):52-53.

猜你喜欢
升学压力心理问题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升学压力的方法研究
加强心理辅导,提高高考成绩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