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2017-12-26 19:45
活力 2017年11期
关键词:格局经济带区域

魏 岷

(密山市委党校,密山 158300)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魏 岷

(密山市委党校,密山 158300)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格局

1.经济发展格局呈现两端高中间低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划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部与欧洲相连,具有发达的经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与亚洲相连,处于发展中的经济发展迅猛,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地区地处南亚和中亚之间,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因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中、西部呈现出巨大的经济差异。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包含有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国家,处于发展中的经济处于上升阶段,大面积步入工业化时代,经济的增长快速而持久。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 包含西方欧洲国家,在工业转型基本完成以后,呈现出技术促进增长的现状,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部的国家,工业化水平较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和西部相比,具有较大距离。东部、中部、西部三大板块产业出现分工协作不合理,并且存在着发展互补性强的问题。东部板块一些国家,拥有充足的资金、劳动力、技术资源,并且拥有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是知名度很高的制造加工品的供给渠道,比如东亚和东南亚。中部板块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石油输出,如中东、北非和中亚地带。而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西亚、中亚地区,产业体系相比就特别单一。西部板块的一些欧洲国家,因为有着先进的科技,发达的工业,高端的产业研发和制造、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优势,紧紧地把握着全球化下高收益的收入链,但是因为其匮乏的自然资源,迫切需要对外扩大发展空间。

2.经济发展格局互补性强

东中西三大板块产业分工协作不合理,发展互补性强。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国家,是世界制造工厂,拥有完善的制造体系,无论是财力、人力,还是制造技术,都是数据全球中间地位,具有大量的丰富资源,具有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资金、劳动力、技术资源丰富,是最为瞩目的制造加工品输出地。服装、木材制品、半导体等其他电子产品从这里向全球输送,但大部分产业处于全球产业研发、制造、品牌的中端。同时,中国部分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还需要广阔的海外产品和投资市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国家,西部板块欧洲国家科技先进,工业发达,占据产业研发和制造、品牌和知识产权高端,牢牢地掌握着全球化下高附加值的收入链,但是主要自然资源缺乏,迫切需要对外拓展发展空间;因为发展历史悠久,科学技术先进,工业化程度较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经占据制造、研究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高端领域,但是其发展的领域有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部国家主要是以石油出口为主经济来源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单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经济合作的重中之重。中部板块中东、北非和中亚地带主要依靠石油输出发展经济,西亚、中亚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产业体系单一。

3.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格局趋向城市化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的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了以大陆桥为发展主轴,并且以“沿路、沿海和沿河”的城市为空间的发展格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城市在水平空间上呈西北部高、东南部低的趋势,而城市区域人口总量则正好相反。陆路通道成为了城镇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在2012 年时,很多欧洲国家的城市化覆盖率达到了70% 以上,许多中东国家和北非国家则将城市化覆盖率提升至60% 左右,而部分中部及东南部国家,仅在城市化率上达到不足30% 的标准。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的发展方向

1.形成全新交通网络

在进行与中亚国家合作共赢的同时,需要更为便利的通道来进行人才输送、物资运输、贸易交流和货币兑换。在进行铁路和公路的建设同时,还应当积极构建全方位的交通网络。

2.市场、物流一体化

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国内市场将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渐完善,资金、信息、生产资料都活跃起来,资源得以优化整合,市场得以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下自由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目前最为庞大而又复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一体化进程必然困难重重。物流一体化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关键一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经济共同体模式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共同体模式能够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区域共同市场。区域内的各个国家之间加强了经济交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利于沿线国家之间政治修好,解除矛盾,建立贸易出口,为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出口提供了有利条件,经济合作得到了不断的加深,不断助推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形成良好的经济市场。

三、结语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它是中国与其他各国合作沟通的桥梁,同时也整合了中国内部各省市的经济资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不仅可以整合区域现有的资源,加快区域经济体系的建设,建成科学合理、系统运转、紧密协作、快捷高效的区域经济体系,有利于推进区域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是实现欧亚大陆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佳方法。欧亚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将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综上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模式。这一战略思想的基本思路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建设过程中,其形成了具有一定层次的空间格局,并通过大国的辐射效应,促进各地区协同合作,互惠互利。这一经济带的建设不仅能够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更能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代,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应该依靠发达的高新技术,从而激活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潜力,进而进一步拓展更大的合作空间,形成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紧密合作关系。

[1]王海运,赵常庆,李建民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背景、潜在挑战和未来走势[J].欧亚经济,2014(9).

[2]董锁成 ,黄永斌 , 李泽红等.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J] .资源科学,2014(7).

[3]任保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构[J].开发研究,2015,(2).□

(编辑/李舶)

猜你喜欢
格局经济带区域
分割区域
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大有作为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区域发展篇
打造“121”平台 构建“大宣传”格局
小人物的大格局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
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