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2017-12-26 19:45于长娟
活力 2017年11期
关键词:生态效益森林资源经济效益

于长娟

(七台河市林业局铁山林场,七台河 154600)

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于长娟

(七台河市林业局铁山林场,七台河 154600)

林业;可持续发展;地位;作用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自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森林可持续经营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世界林业发达国家都开始调整和改造传统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理论与技术,并组织研究和实践森林资源可持续标准和指标体系。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林情提出了不同的实现途径。加拿大侧重于林地生产力的保护,提出了以模式森林计划为依托的林地综合管理系统;美国注重人们对森林的整体需求,提出了生态系统经营;德国由于几乎没有原始林,大多为人工次生林,因而着重于回归自然的人工林经营,即近自然的林业。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采用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来调整各自的林业发展战略,着手研究和制定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有学者提出“生态效益经济”的概念,它充分反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生态效益经济是在以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约束条件下的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它包括以下五层意义:一是一种讲求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总量的社会再生产活动。二是一种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的社会再生产活动。三是一种以保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为约束条件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四是一种以绿色产业为重要支柱的社会再生产活动。五是一种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的社会再生产活动。从以上的生态效益经济的定义和涵义可以看出,生态效益经济的落脚点在“经济”上,它追求的是一种经济效益,它“讲求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总量”,它“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

二、森林分类管理的经营模式

建立以森林经营方案为核心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全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体系,即以全国林业发展区划及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为基础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宏观指导体系;以全国、省和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为基础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区域决策体系;以各类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实施为基础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实施体系;以多种森林经营技术、模式为基础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技术支撑体系。推进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的总体进程。

森林分类经营是指根据不同自然环境条件森林发挥不同功能的特点,将森林按照不同的经营措施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森林分类经营的根本任务是要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依据所确定的经营森林主导目标,采取相应的组织形式、经营形式、技术措施体系,建立相应的森林经营管理模式。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特定区域产业结构的制约,不同区域和利益主体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森林的主导需求是有差异的。除此之外,由于森林所处地理区位特征、林地生产力、森林结构、质量等森林生态系统本身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共同决定了森林经营者必须根据现实或潜在森林资源所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将现实或潜在的森林生态系统,按不同的经营目标进行分类和空间定位,并采取相应的技术、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经营管理。

当前,森林分类经营日益成为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手段和具体途径。如中国在制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区位和主导利用的不同,将林地林木区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公益林按照公益事业进行管理,以政府投入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商品林按照基础产业进行管理,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作用。

三、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管理防护制度

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管理防护制度,是做好林业管理工作的关键。林业管理,主要包括着林政资源管理和林业保护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林政资源管理又包含着林权、资源、砍伐、林业经营等管理内容。因此,做好林业管理,要注重健全“多层保护”管理机制,明确相关管理人员的权限,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以调动林业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砍伐限额,并加强对林业运输、经营方面的监管,加大对滥采滥伐、非法占用林地等行为的打击力度,真正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管理防护制度,是做好林业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林业管理职工是实施生态资源保护的直接实施者,职工思想水平的高低、工作质量的优秀与否,直接影响着林业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现代林业必须及时建立完善一套完整的林业管理防护机制,认真明确各林业管理职工的职责,以达到监督和管理林业工作的目的。林业企业可以和企业职工签订相关的维护协议,并定期或不定期对职工的维护行为进行调查和考核,提高职工的工作质量,促进林业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

要做好林业管理,必须加强林业管护工作的有效性,加强林业资源培育。林业管护,包括对木材运输、经营的管理、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森林防火工作、珍稀植物的保护工作等等。首先,林业企业要注重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规范对林业运输工作、经营工作的检查行为;其次是,强化对林业灾害的预防、治理,注重对相关植物的运输进行检验、检查等等,严格防止危害生物生长的其他生物的入侵;再次,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注重对存在危险源的森林区域定期检查、做好林火阻碍措施等等。森林资源是林业当中的重要内容,要想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做好林业资源培育工作。在砍伐森林植被之后,要注重及时培育,提高森林质量。

总之,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林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既要保证经济发展,又要不对环境造成破坏。林业具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功能,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应充分重视林业的地位,完善林业的发展战略和路径。

[1]谢邦利.浅谈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经营管理策略[J].中国林业教育, 2006(s1):115-117.

[2]刘玉荣,刘玉玲.谈友好林业局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对策[J].林业勘查设计, 2013(2):7-8.

[3]陈统爱,林万春.初谈林业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J].林业经济问题,1983(1):5-7.□

(编辑/刘佳)

猜你喜欢
生态效益森林资源经济效益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软件系统的研建1)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