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条件分析

2017-12-26 20:09葛慧林周庆文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2期
关键词: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葛慧林+周庆文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已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想打造创新型社会,必须依靠人民大众的力量,积木而成林,汇江以成海,营造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本文将从政治因素、市场经济、法律因素和人才因素四个方面展开,为创业、创新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条件分析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2-0005-02

一、引言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新常态。能否确保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稳中求进,在于能否调动大众创业、激发万众创新,使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既有传统增长点的支撑,更有新兴增长点的推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双引擎”。经济发展需要从传统的高投入与高能耗模式转化为创新为驱动的高附加值模式。经济升级版,更是指要形成一种“淘汰落后,保护创新”的经济制度环境,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价值内核的提升[1]。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相关概念

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前现状及主要问题。在当今社会,国家越来越重视创新,只有创新才是国家青春永驻的关键,国家在经济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李克强总理表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创造力,进一步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意愿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先要解决问题的是人才问题。没有创新的人才,不可能有创业的成功,人才是创业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其次是要从政策跟市场两方面去引导,并从法律角度规避风险,打造创新创业的优质环境。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内涵。(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2]。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础,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利用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创新出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实现国家复兴。(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创新创业,紧密联系,互相融合,相互推动,协同发展。将科技、文化、制度、管理等多种创新转化成创业实践,才能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现实力量。实践证明,初次创业成功的企业必然发展为再创业和持续创业。创新达到一定的成功度,就转化成为一种创业[3]。(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人人都具有创造性的天赋、特质和潜力,敢于实践、勇于创业的践行者所具有的“整合性创造力”能力,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创新创业能够聚拢社会各界要素,形成合力,推动社会进步,最终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4)“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创业创新是亿万群众参与的伟大实践,虽然前路漫漫,荆棘遍地,但创新创业者们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者,能够造福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4]。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号召社会各界深化改革,推动科技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条件分析

1.政治因素。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战略、新浪潮,“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5]

我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保障,是促进就业、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是引领社会各界创新创业的重要举措。政府应完善体制建设、健全政策制度,统筹兼顾,推动助力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促进发展[6]。

2.市场经济因素。随着中国社会资源结构的改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增强创新动力、引领创新驱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协调社会各界公平正义发展[7]。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能够创造公平的创业环境,给有能力却没有机会的群体提供机会,通过创业实现梦想。创业者们需要的是一种发展机遇,需要的是完善的管理制度,还需要良性发展、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更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关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3.法律因素。在“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新浪潮下,势必会诞生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其成长过程中将面临各种内外的法律风险[8]。正确地认识和辨别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对于企业的持续成长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首先,法治环境,即法律对于自主创业、创新的保护。会存在立法技术与水平、执法司法不公等问题,在执法过程中,应该保护知识产权、禁止垄断以及完善各方面的法律保障。其次,企业内部需要有相关法律理念和制度。改善内部法律制度不完善、员工的法治意识淡薄、对法治环境认知不够等问题,并制定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法律风险防范制度。

4.人才因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全民参与创业和创新,对创业和创新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无形之中又增加了社会的就业岗位,能够很好地缓解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首要任务在于人才的培养,人才因素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首先,学生在理论课程上能学到创业创新的知识,缺乏实践环境,亟须理论结合实践,最大限度地规避创业中存在的困难,并且,高校和政府都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然而创业中要加强技术支持和经验指导。最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待于提高,高校创业人才的培养一定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5.社会环境因素。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口号。当形成“创业创新”的社会氛围时,也就不难想象其对社会所形成的导向作用。社会环境对于“创业创新”思想的传播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创业创新”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还需社会大环境引导得当,人们才可以去物质化、去浮躁化,全身心投入具体某个领域,并且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乐于接纳新事物、新知识。只有这样的社会环境才是创业创新的一片净土。

四、结论与展望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新常态已然形成。政府给予了很多政策上的支持,社会经济也逐渐形成促进。但我们还必须对法治环境进行改进,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社会各界正确引导创新创业,最终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参考文獻:

[1]本刊评论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启中国未来新纪元[J].企业经济,2015,(04).

[2]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荐言[J].中国就业,2015,(04).

[3]刘良军.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常态[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05):25-29.

[4]张景安.激励大众创业,掀起万众创新的新局面[J].中关村,2015,(03):48-50.

[5]李春燕.高校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考和对策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5,17(02):102-103.

[6]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18).

[7]曲宁,娄雯,虞冬青,孟力,张丽恒,仲成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J].天津经济,2015,(05).

[8]吴永大.论我国中小企业法律风险之形成原因与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5,(25):97-98.endprint

猜你喜欢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