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语境下的汉语教师文化形象探究

2017-12-26 01:38吕欣梅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文化差异

吕欣梅

【摘 要】汉语国际教育是通过汉语教学推动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汉语国际教育过程中,汉语教师的形象与能力对汉语国际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就汉语国际教育语境下的汉语教师文化形象进行相关论述,并对汉语教师文化形象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基本要求进行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够借此提高汉语教师的文化形象,进一步推动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汉语教师;文化差异

汉语国际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汉语教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着与推广者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汉语国际教育语境下,汉语教师应当充分体现民族性特征,从举手投资、文化素养、整体形象等全方位来展现汉语教师的文化形象。才能够真正向不同的民族与文化背景进行中国文化的弘扬与推广。

一、汉语教师的文化形象在汉语国际教育语境下的相关论述

语言的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與写作能力,还包括通过语言教学来进行文化的传播与输出,可以说,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基础。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内核,是民族语言形成的根源,语言本身就包含文化因素与文化内涵,在进行语言教学中,民族文化是同语言表达的词汇、语法、逻辑、内容、方式等因素相辅相成的,文化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语言的实际含义,也会对语言的运用产生一定的限制。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对于人的行为模式与思维逻辑具有重要影响,也会体现在人的语言表达与待人接物的方式之中,在进行汉语教学来传扬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以深厚的语言文化底蕴来传授知识,还应当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素质,能够在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展现民族文化风采,并能够运用跨文化教育的方法来实现不同文化的顺利沟通与文化衔接。另外,对于汉语教师而言,文化形象的展现还表现在教师的个人气质与形象当中,都是汉语教师需要格外注意的。

二、汉语教师的文化形象在汉语国际教育语境下的基本要求

(一)文化素养

作为汉语国际教育语境下的言语教师,具备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与文化基础是最基本的要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中无论是词汇、语境还是表达方式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缺乏语境感受能力,就会缺乏语言感知能力,只能够听懂表面意思,无法理解深层次的含义,这个时候就需要汉语教师通过精细的讲解与教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语义和语句中的隐藏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能够满足不同文化交流与碰撞的需要。例如,在教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并不理解重阳节的实际含义,仅仅以“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来加以解释也并不能够使之理解这一节日背后的深刻内涵以及所代表的中国传统的伦常思想,尤其在这首诗中,诗人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些都是汉字文化圈以外的人们所不能理解的,因此,教师只有对其中的传统思想、习俗等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才有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其中内涵[1]。

(二)文化包容

汉语国际教育语境下的汉语教师,通常是在其他国家进行教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待教育、学习与教师的态度与方式都各有不同,例如,汉字文化圈普遍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尊师重道的思想与氛围较为浓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普遍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师生之间的沟通常常是一方恭恭敬敬,另一方不苟言笑;而在许多西方国家,倡导的是师生平等,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较为随意自然。汉语教师在其他文化环境中进行汉语教学,应当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教师不仅仅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背景和良好的外语能力,还应当适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运用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减少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误解与冲突。例如,中国文化喜欢强调集体的利益,将个人利益融入到集体利益之中,更加强调牺牲与奉献精神,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观点;而西方文化更加看重个人的利益与自由,强调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的前提,两种完全相悖的观点与思想之间的摩擦与碰撞,极易导致误解与冲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应当尤为理性地看待文化之间的差异,针对这种文化的不同向学生们进行详尽地解读,帮助学生去了解,而不是强迫学生认同其他观点。

(三)个人形象

汉语教师的个人新乡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国家形象、民族形象,甚至是文化形象,基于此,在汉语国际教育语境下的汉语教师,必须注意个人形象的保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着手:其一,在语言表达方面,教师的语言表达应当清晰、标准,以发音清楚的普通话来教学,学生们才更加能够理解教学内容,更加能够帮助学生打好学习基础。同时,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应当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口头禅,尽可能以精炼的语言来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达应当尽可能表现出汉语抑扬顿挫的节奏美与韵律美;其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合理使用准确的肢体语言表达方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以恰到好处的行为举止来提升个人气质,树立教师形象;其三,教师应当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做到整洁、干练、大方,以此来体现自身文化素养与精神品质,教师可以通过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来展现中国特色,如汉服、唐装、长袍等,在衣着服饰方面也应当尽可能整洁大方,例如,教师穿着唐装进行教学活动,算是正式场合的穿着,要求穿着时将全部扣子扣好,可以在唐装内搭配一件唐装衬衫,领子可以较唐装领子高出半公分,但要注意衬衫袖子不能外露。教师通过对传统民族服饰的穿戴,能够展现民族形象,恰当的民族服饰穿搭,能够对中国民族服饰的特色加展现,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中国文化学习与了解的兴趣[2]。

三、结语

汉语国际教育是推广中华文化、提高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渠道,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主体,汉语教师必须对文化形象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知,并且能够从语言表达、沟通能力与个人形象来着手,从文化教学到行为举止全方位地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郭玲.简论海外汉语国际教育与孔子学院教师基本素养[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06):54-57.

[2]刘磊.论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双文化意识和基本素质[J].现代交际,2014,(12):247.

猜你喜欢
汉语国际教育文化差异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