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媒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2017-12-26 01:45雷鸣王怀武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传媒人才培养转型

雷鸣+王怀武

【摘 要】高校传媒人才培养要向应用型转变,需要顶层设计先进理念,科学制定培养目标,瞄准出口,实施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注重“双师素质”的教师培养。

【关键词】传媒;人才培养;转型

一、高校传媒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传媒类人才培养为适应快速发展的媒介环境和行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需要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但是很多高校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错位发展的理念和模式还没有形成系统;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比较模糊,没有形成具体可操作的培养标准;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还不能完全有效对接;教师的“双师素质”不足,不能很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二、传媒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议

1.转换顶层设计树立转型发展的理念先导

首先必须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确立一个目标——创建应用型;明确一个主题——科学定位、特色发展;选择一条道路——错位式发展,差别化竞争;形成一条主线——开展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建立一个机制——院长主导、各系主抓、团队负责人牵头、教师参与。

2.实施教学改革找准转型发展的支点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人才培养的“专”而“精”。提高动手能力让学生找到更加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是核心。

(1)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基础知识够用、专业知识管用、技能知识会用”的原则,通过走访行业、问卷调查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确定课程设置方案;制定课程大纲。注重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要求对接,制定符合传媒应用型人才特点的培养方案,合理安排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及其比例,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组建一支“双师”主体、专兼结合的专业开发团队进行市场调研;通过进行职业分析,从中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行动能力要素;其次根据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进行课程标准设计,这样就能获得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块;然后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业界参与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应经过运行试验、并进行评估反馈。根据反馈结果不断地优化调整,这样才能使人才培养方案逐渐完善,适应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

(2)瞄准出口,学以致用,实施培养目标改革

在专业技术教育中融入职业元素,实现学术、技术、职业三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掌握企业、行业所需的基本技能,熟悉工作流程。在一般的专业训练基础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性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全面发展”。如:在四个学年度按专业能力不断递进方式,分设不同的实训项目,一年级以专业感知为主。比赛促学,校内每年设置一个比赛项目,对外要求學生4年中有一次参加全国比赛的经历等。

(3)依托学科,面向应用,实施课程内容改革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基础上,按照知识分类与行业分类相结合、课程结构与职业需求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科学设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以能力为主线,加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术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开发面向行业和企业的特色课程,选修课程模块化,将创业课程和行业准入标准融入整个课程体系。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健全适应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注重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

课程体系改革应该突出职业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建立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依靠项目课程,在职业实践引导下推动课程体系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为此,可将原有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方向特长课)的课程设置模块优化整合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等三大培养平台,每个平台着重落实一个教育理念和实现人才培养的子目标。

(4)产学结合,学用联结,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建立产学研结合、学用紧密联结的教学模式。从教学方式来看,积极推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情境体验、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探究教学等。从对教师的要求看,不仅要求教师是教学舞台上的导演,还要求教师是实践舞台上的演员;不仅要求他们能传授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也要求他们熟悉岗位操作技能,并善于引领示范。采用“学院教师+行业导师”的双导师教学模式,在课程大纲中设置1-2个专题项目,由行业教师主讲。

(5)强化能力,多元评价,进行考核方式改革

变末端考试为过程监控,变知识考试为能力考核,变单一闭卷考试为多元化考评,变个体竞争为多元互动。既要采用案例分析、项目设计、作品创作与展演等多种方式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要考核学生能否建立一致的团队目标、能否与团队成员分工协作等应用素质,从而更加准确地传递社会互动信号。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转型是否成功,教师是关键。教师没有实践能力和产业视野,怎么能够要求学生具备这些能力呢?”转型需要调整其教师结构,通过到行业挂职锻炼、顶岗工作和为行业开展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强在职中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培养一批技术应用型的“双师素质教师”;按照“唯求所用,不求所有”的理念,积极从合作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聘请一批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教师自身要强化两种能力,一是教学能力,二是专业应用能力。

三、结语

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是国家政策,也是社会、行业人才市场的需求,高校只有结合市场需求,对接行业岗位与高校自身优势,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改进教学质量,把应用转型的要求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1]余红,李婷.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人才需求调研与专业培养[J].现代传播,2014(2).

[2]鲍枫,王以宁.英国高校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1(12).

[3]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需要怎样的新媒体人才[J].新闻与写作,2015(3).

猜你喜欢
传媒人才培养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以高铁为媒介的辽宁城市旅游广告投放效果分析
沣芝转型记